首页 排行 分类 完本 书单 用户中心
搜书趣 > 玄幻 > 天生贏家(快穿) > 第294章

天生贏家(快穿) 第294章

簡繁轉換
作者:昔我晚矣 分类:玄幻 更新时间:2024-08-26 15:59:16 来源:搜书1

大理寺乃九卿之一,掌刑獄案件審理。爲最高刑事機構, 掌刑獄案件審理。只有重大案件才在大理寺審理。如當地官員發生刑事案件無法處理, 或是因過於重大, 應上報大理寺處理, 最後交於刑部判决。

蕭妃對蕭嘉樹想入大理寺爲官倒沒什麽反對,只是她打聽過了,大理寺事務繁重,且辛苦勞累, 哪怕上至大理寺少卿都要經常外出辦案, 到各州府地去。她有些心疼蕭嘉樹罷了。

寺正一職本是掌議獄, 正科條。若是寺丞斷罪不當, 則以法正之。蕭函幷不急於審案,她這初來乍到的又年紀輕輕,那些經驗豐富的寺丞就算不排斥她,也未必會信服。

蕭函先是花了些時間通讀大理寺內書庫的律書典籍,之前雖然也有瞭解一些大寧的律法,但論齊全絕對當屬大理寺的書庫。

要不是蕭函進了大理寺爲官, 還未必能接觸得到呢。

這日董少卿回來, 碰巧見蕭函在書案邊讀著厚厚的律例, 考較了蕭函幾條律法, 皆能答得上來, 且熟知法術,量刑之准。

董少卿一揚眉,「不愧是狀元郎, 這記性就是好。」

這才幾天的工夫。

別看董雲看似冷硬勇猛的武人,實則心細如塵,對這些繁瑣的律條也銘記於心。對此董雲擺了擺手,「辦的案子多了,自然熟悉,再說了,大理寺的人怎麽能連律條都一無所知。」

這點蕭函也很認可,大理寺雖是不如現代科技知識先進,但對律條的鑽研認真也讓人驚嘆。大理寺中多的七八品小吏對大寧律法的熟識程度勝過她,她不過是仗了些穿越多世的積累和記性好罷了。

董少卿還指點了她可以結合卷宗一起看,否則書庫裡上千卷的律書典籍就是不眠不休看上三年,也看不完。

用過午飯後,董少卿還帶蕭函去了大理寺內的練武校場,「我大理寺不似六部等官署,除了文職還有武職。而前者就算不能緝凶捕盜,也還得有個好脚力,不能太文弱了。」

結果單單騎馬射箭一項,靶靶正中紅心,董少卿聽蕭函說在家中平時也有習武練箭,不免驚訝,這位六元及第的狀元郎竟還是文武雙全。

董雲當然不會覺得這文武雙全的人才到他這大理寺來是浪費了,

雖年輕了些,但還是能好好培養的。

董少卿也越發看重蕭函,也開始讓人將一些刑獄卷宗交到她手上。

若身爲九卿之一的白鬆白大人是大理寺的定海神針,那麽負責大部分事務,還擁有調動人馬權力的少卿董雲就是主要管事人了。

這也是爲什麽蕭函主動給他留下好印象,董雲人品不錯,也不是嫉賢妒能之輩,比起年紀家世背景,更注重能力,只要能讓他看到價值,他也會主動提拔,所以在大理寺受衆人信服愛戴。

有了董少卿的看重,蕭函日後行事也會更加方便。

董雲因爲洛州一件押送犯官的案子暫離了三日,回來後問起,「蕭寺正那的案子如何了?」

原本董雲想著讓蕭嘉樹在大理寺先學兩年看卷宗再說,這才來不到半月就讓她審案,還是蕭嘉樹的表現給董雲留下了值得培養的好印象。

才有了移交到蕭嘉樹手上的幾件案卷。

當然若是判錯了,有冤假錯案出現,董雲也不會因爲蕭嘉樹是誰的弟弟而留情。

結果手下滔滔不絕的贊揚聲,說蕭寺正三天連破多案。

比起手下那些官吏跟茶樓裡說書一樣匪夷所思,董少卿還是讓人調來卷宗,親自查看破案詳情。

兩盞茶的時間過後,董少卿才壓下心頭的震驚,指著卷宗的某些紙頁,「可讓人確認過了?」

手下都是跟了多年的人,知道他的意思,「蕭寺丞說的都是真的。」

那一平民男子溺水的案件,死者父母說是失足溺水,但此案仍存有疑點。

蕭寺丞去過死者的房間,通過房內的物件擺設一眼便看出了死者是左撇子,以此爲證據推翻了意外死亡,而是他殺,最後查明是死者弟弟將人推入水中,偏愛幼子的父母不惜僞造假像想要矇騙官府,結果自然是三人都被下獄。

那件富戶盜竊案更是簡單,單單從掉落在角落的散碎珍珠顔色,就查出了犯人是在厨房幫傭。

整個過程不到半個小時,連事主都沒想到破得這麽快。

蕭寺正當時說道,「名貴的珍珠時,一定要手帕拿或包著,因爲若不用的話,會使珍珠碰到手上的油漬,使珍珠表面光澤消失得更快。」

曾隨行的官吏向董少卿繪聲繪色講述道。

董少卿沉聲道,「這幾處地方命人記下,交給我。」

日後遇到案件,說不定也能派上用場。

除了一些新奇卓有成效的技巧方法,從案卷中,董少卿還看出蕭嘉樹此人極爲細心,見微知著,思維敏捷甚於常人,僅憑犯人家屬衣著上的細節,就能查出昨晚去了何處,找到案件中的重要證據。

這讓董雲更加放心地將多的案子交到蕭嘉樹手上,大理寺就沒有缺過案子過,不僅是京城及其附近州縣,還有常有天下各地的重案,常常還要抽調人手外出,人手再多也是不够的。

連在科技發達的現代,許多非重大案子的警力還猶有不足,何况是在這個單靠人力的時代。

蕭函與大理寺第一次接觸的涉及鎮武侯府的案子,她雖然有隨行陪同,但不像現在,時機身份都合適,可以盡情施爲,主導案件。

蕭函連破數案,這其中有小如盜竊,大到殺人,都讓她在大理寺內聲名鵲起,而且名聲有往外擴散的迹象。蕭函依舊如故,認認真真看經手的每件案子,外出勘驗現場,查訪追踪疑犯。

無論在哪裡,能力都是值得令人敬重的,儘管可能會有人因爲蕭嘉樹來到大理寺沒多久就深受少卿大人看重,心生不滿嫉妒,但誰讓蕭嘉樹不僅破案神速,而且不吝惜教授自己查案斷案中的方法技巧。

比如不同案件中自殺和他殺的區別,通過足迹判斷身高,以牙齒看出大致年齡等等。

這些東西連大字不識的衙役都能學會,却又十分實用有效,連帶著許多小案子的破案速度都快了許多。這些看起來累贅瑣碎小案子雖無法上達天聽,也不被朝中高位的人關注,但却令董少卿很欣慰。

大理寺在京城民間的名聲也好了許多。

董少卿對蕭嘉樹的才能也有些眼饞,但以她現在的表現,獨當一面審案都够了,要是爲了學會這些東西將人帶在身邊,不免有些浪費,隻讓人記下每次案件過程筆記。

————

蕭嘉樹那日說的話,在韓瑾瑜心中停留了很久,但蕭嘉樹入大理寺後,就沒有碰面的機會,韓瑾瑜也沒有什麽心思關注。

但沒想過僅僅過了幾個月,他又再次聽到了蕭嘉樹的名聲。

本朝第一個六元及第的狀元,韓瑾瑜當年也是在做了不少實事政績後,才漸漸淡化這些光環。

要想蓋過一個大的名頭,只能用更大的名聲。

蕭嘉樹做的比他還要成功。

坊間的百姓不像大理寺內的官吏,會瞭解知曉查案中的技巧方法,在他們看來,還只是個唇紅齒白,面如冠玉翩翩少年郎的蕭大人,只看了一眼,問了幾句話,就找出了真凶。

因著許多案子都是京城和附近州縣發生的,不少人親眼目睹辦案過程,說的有鼻子有眼的。

傳來傳去,竟成了大理寺的蕭大人天生一雙慧目,能辨忠奸善惡,任什麽樣的人,只要是犯了事,都能被蕭大人看出來。

至於年紀輕輕什麽的,在有天賦异禀這樣的說辭面前都算不得什麽了。

信的人還挺多的。

「這不會是真的吧。」這日董少卿還盯著蕭嘉樹看了半天。

倒是一雙俊俏明亮的眼睛。

蕭函無奈道,「少卿大人說笑了。」

「前幾日不還有犯人一見你就招供了,都不用上刑的。」董少卿可是聽底下人詳細說了,本來還只是外面傳天生慧眼的事,現在連大理寺的官吏都有些信了。

要不然怎麽一見到蕭寺正就坦白了,而還有個坦白得不完全,都被蕭嘉樹看出來。當時記錄文書的官吏都驚呆了。

董少卿饒有興致道,「不是傳說還有神獸獬豸,能通人言,辨別忠奸曲直。見人鬥,則觸不直者;聞人論,則咋不正者。帝堯的刑官皋陶曾飼有獬豸,凡遇疑難不决之事,悉著獬豸裁决,均準確無誤。」

見頂頭上司越說越起勁,蕭函嘴角微抽了抽。

除非是窮凶極惡之徒,否則一般的案子,犯人又是普通百姓,心理素質都沒那麽好。說話技巧得到,又掌握了不少綫索,自然容易突破心理防綫。

在現代簡單的原理,放在古代多是信鬼神的百姓中,就顯得神乎其神了。

蕭函用董少卿能够理解的方式簡單解釋其中道理。

他們平時審案其實也有這些經驗,只是沒有蕭函這種簡而化之的規則技巧。

比如如何看出犯人最懼怕的什麽,犯案的心理動機等等。

雖然蕭函也沒想到她在京城的名聲都快成惡人聞風喪膽了,但之前審問的其中一個竊賊那麽容易就招供了,而且看似害怕實則是慶幸,顯然是有隱瞞的,稍加審問就發現他犯案不止一起,而且去年其中一回還失手打死了人。

在蕭函的解釋下,董少卿終於沒有揪著神獸獬豸的話題說下去,只道,「你懂的這些,回頭再和薑主簿說說,讓他記下,也讓其他審案的人學學。」

說著董少卿還從衣袍裡拿出一個黑色的書簿,遞給蕭嘉樹。

蕭函翻開看了看,有點眼熟。

董少卿一臉嚴肅神情道:「這是你平日查案斷案的一些方法和知識,我讓人搜集記錄了一下,編成了小册。」

大理寺人手一本。

蕭函也覺得挺好的,她忙著斷案,董少卿倒是有心了,而且這種事也不適合蕭函來做,董少卿主動安排爲好。

這書册不僅方便携帶,而且內容詳實,將蕭函查案過程中的隻言片語總結歸納起來,還配合了圖畫,簡潔易懂。

看來這大理寺內也多的是人才。

董少卿也說了,「薑主簿的筆墨工夫好,雖不比你這個狀元郎,但也是舉人出身。」

董少卿事務繁忙,能爲件小事抽出時間來找蕭函都屬難得,臨走時,他頓了頓,神情十分正經地道,「其實天生慧目,獬豸下凡這名聲也不錯,不正是說明我大寧有福,陛下乃聖明之君,得神獸庇佑嗎?」

蕭函:「……」

獬豸下凡是你說的吧,董少卿。

這些名聲其實都是大量的案子堆積起來的,要知道她兩個月查過的案子比尋常官吏五年所審理的還要多。

更重要的是,凡是蕭嘉樹經手的案子,沒有不破的,而且證據確鑿,無人喊冤。

莫說外面的人將蕭嘉樹半神仙話了,就是大理寺內的官吏都無不敬佩有加。

之前董少卿還想著勸誡警示蕭嘉樹幾句,在他看來,蕭嘉樹年少有才,又是難得頂頂聰明敏秀的人,就怕年輕氣盛,經不起挫折或是爲求保名聲,在查案中失了穩重,輕忽以待。

但在聽了傳聞,又正好有類似的『實事』後,哪怕掌管刑獄,不信鬼神的董雲,也有些寧可信其有,不可信其無了。

畢竟他信的又不是什麽神佛鬼怪,那可是上古聖賢君主帝堯的刑官皋陶所養的獬豸,他們大理寺信這個不理所當然麽。

蕭函在和董少卿告別後,就去找了他口中說的薑主簿,在大理寺的這幾個月,雖不熟識,但也見過一兩面,是個相貌普通,帶著儒雅之氣略微清瘦的文官。

蕭函去的時候,薑主簿正在讓人印著小册子,一見蕭函便起身來,眸子還有些發亮。

「蕭寺正到我這來,可是有什麽要緊事?」

「也沒什麽。」蕭函主要也是因爲董少卿說的,過來一趟,倒是薑主簿態度略微熱情了些,不僅聽的認真,持筆記錄,還問了許多細節問題。

幾句話下來,蕭函對薑主簿也瞭解了七七八八。他在考上舉人後,在家鄉縣官那做小吏,却不怎麽受重視,董少卿在一次外地查案時,發現他擅長文書,後就使了點工夫將他調來大理寺,至於他前任上司,那縣官因爲收受賄賂草菅人命,被董少卿派人押送進京下獄處斬了。

姜主簿對董少卿也很感激,像他這種沒什麽家世人脉又無餘財的小舉人,能到京中掌天下刑獄的大理寺爲官,哪怕只是從七品主簿,也是青雲直上了。

董少卿讓人記下蕭嘉樹查案過程中的推理方法後,就送到了薑主簿這裡,本來一心埋頭文書的姜主簿在認真閱讀過後,也覺得神奇,偏偏言之有物,令人驚嘆。

對蕭嘉樹,他也是慕名已久。

薑主簿年過三十,還是從七品主簿,蕭函一進來就是從五品寺丞,縱使有狀元功名,但說沒走什麽後門,蕭函自己也不信。

雖位卑官低,但薑主簿在大理寺也是十分盡心,比如爲了編寫好這本書册,蕭函經手的每件案子他都尋人仔細問過。對斷案查案能力平平,薑主簿便在他所擅長的方面盡力。

言語間,薑主簿還提出一個問題,「能編寫這樣的書册,是下官之幸,也是大理寺之福,有助治管天下刑獄案件,但若是有朝一日,不慎流傳出去被惡人所用,反而逃脫罪責,這可如何是好,還請蕭寺正同少卿大人說一聲,能否嚴加管制書册數量,非官府中人不得翻閱。」

薑主簿是真的憂心忡忡,他初編寫時,還沒想起,後來越發覺得蕭寺正查案的見解方法精絕神奇,就是查出所有天下間隱藏的犯人也可期,但若是被人學去做犯案,掩去罪證,那便是大禍了。

這當然不能杜絕,但蕭函還是對薑主簿,「我會同少卿大人說一聲的。」

姜主簿聞言,心下稍安。

本就因爲蕭嘉樹查案中的才能有的好感,又增加了許多。

官位比他高,却不敷衍了事,態度和氣。

雖年紀輕輕,却沉著穩重,清正嚴明,沒有一絲浮華嬌矜之氣,就是他那比蕭大人小兩歲的兒子還會調皮搗蛋呢,比不上蕭大人十分之一。

薑主簿也有些覺得外面的傳聞未必沒有道理。

蕭函又對薑主簿道,「這世間的事,若要人不知,除非己莫爲。」

「只要犯了案,就總會有無數的綫索留下,這些方法也許能助他們抹去一些,但永遠不可能抹的乾乾淨淨。」

薑主簿微捋短鬚,若有所思。

————

那幾件還未開始審犯人就主動招供的案子,都傳到了董少卿耳中,更何况是外面,還令人無語的是,那個被查出曾失手殺人的竊賊自己也深信不疑,果然什麽罪都逃不過蕭大人的慧眼,他這不就是明擺的例子。

什麽天生慧眼,神獸獬豸,流傳得更廣,不單單只是京城。

無人不知大理寺的蕭大人斷案如神,明辨善惡。

不好的一面是蕭函有些受傳言困擾,出外都爲人注目之外,好的一面京城及附近州縣出現的大小案件比以往也少了許多。

然後又傳出了京中神獸獬豸坐鎮的流言。

除了蕭函微微無語之外,大多數人是樂見其成的,比如皇帝。

就像董少卿說的,這是好事,有神獸庇佑就證明本朝君主仁德賢明,得上天認可,否則亡國之君,哪來什麽神獸,有得都是妖孽叢生。

而且皇帝知曉,不是某地官員特地爲了討好他弄虛作假出來的,而是百姓自發認爲的祥瑞。

這就是民心啊。

皇帝一高興,連白大人在朝堂上也受到陛下誇贊。

這誇贊還是有理由的,大理寺最近不止破案效率極高,而且許多擠壓的案件也被清理一空,這是實打實的政績啊。

這自然不是蕭函一個人就能做到的,但大理寺也沒什麽庸碌之輩,又有董少卿這樣盡職盡責的,她教授的那些方法,還人手一本,自然整體的破案效率都高了,名聲大的都沒什麽人敢頂風作案了。

除了金口玉言的誇贊,皇帝還讓人打造了一個祥瑞的銅鎏雕塑。

這個祥瑞,就是獬豸。

白鬆老大人挺高興的,親眼看著放在大理寺正堂,作爲鎮守此方的神獸象徵,凡是被押入大理寺的犯人進來第一眼便能看到獬豸。

既是彰顯了陛下的榮寵,也能起到震懾天下奸惡之徒的作用。

滿朝官員也沒人說什麽,畢竟大理寺是比較出風頭。

除了御史台比較有意見,神獸獬豸主要是辨忠奸,那是他們管的,御史所戴的帽子也被稱爲獬豸冠,官袍衣服上還綉有獬豸的圖案。

御史們有點小憋屈。

韓瑾瑜也知曉平時不怎麽出衆的大理寺被陛下贊賞的緣由,蕭嘉樹明斷秋毫,破案如神,甚至被許多百姓當成神獸獬豸。

他還關注到連帶著宮中的蕭妃名聲也好了許多。

以往驕橫跋扈,後宮獨寵,這些似乎都被淡忘了,民間都快把蕭大人當成神獸祥瑞化身了,何况是他的同胞姐姐。

蕭嘉樹在大理寺所爲,韓瑾瑜真心沒想到。他知道蕭嘉樹有才,但似乎還是低估了他。

換成是他,審案斷案也許不難,但做到蕭嘉樹這種程度却是不可能的,韓瑾瑜也有自知之明。

韓瑾瑜想起了那日蕭嘉樹說的話,要管這天下的不平事。

聽起來令人可笑,匪夷所思。

但如今這京城中的名聲,讓韓瑾瑜忽然産生了一絲想法,也許不是不可能。

至少他是認真的。

比起因爲蕭妃盛寵不衰,蕭嘉樹又崛起名聲甚好而焦躁不安的鎮武侯府,韓瑾瑜靜觀其變,何况他又能做什麽呢。

積壓的案件一空,犯案少了,風氣隨之一肅,大理寺也輕鬆了許多,也只是稍稍而已。畢竟也還有每月天下各地移交上來的重案。

最近白鬆白老大人看蕭函和看正堂前的獬豸,是一樣的慈愛目光,以致於她都儘量少出現在白鬆老大人面前。

蕭函也轉而看起了庫房裡陳年舊案的卷宗。

目录
设置
设置
阅读主题
字体风格
雅黑 宋体 楷书 卡通
字体风格
适中 偏大 超大
保存设置
恢复默认
手机
手机阅读
扫码获取链接,使用浏览器打开
书架同步,随时随地,手机阅读
收藏
换源
听书
听书
发声
男声 女生 逍遥 软萌
语速
适中 超快
音量
适中
开始播放
推荐
反馈
章节报错
当前章节
报错内容
提交
加入收藏 < 上一章 章节列表 下一章 > 错误举报