鄭斐除了才華人品外,做的其他事還樣樣不讓鄭伯明高興呢,他們父子倆同樣政見不和,就如同他和他的親五弟一樣,日常相處不錯,但只要一談到家族的發展,人生理想和對弟子的培養,那就會吵架,基本上一輩子都在鬥氣之中。
但也沒有誰就說要殺了對方,那只是意見不一罷了,有人喜歡吃白菜,而有的人就是喜歡吃蘿卜,難道他還得要求天下人都和他一樣喜歡吃白菜?
親兄弟也不行啊。
鄭族長心裡肯定忍不下這口氣,要是妻侄動的手,鄭大郎不知情,他不會放過對方;
要是鄭大郎和妻侄聯手,他更不會放過對方,在他看來,他好好的兒子都叫孫家給挑撥壞了。
同樣身為世家子,且對鄭家了解很多的郭縣令都能想到鄭族長在想什麽,殷禮這個主辦案子的官員不可能不知道。
他可還是陛下的心腹呢。
只不過這事兒很難找到證據就是了,恐怕就是把土匪給剿了,也找不到鄭族長指使人的證據。
但有時候,就是這種似是而非的事態最折磨人,也最消磨人的感情。
鄭族長會想,你沒有證據證明是我乾的,卻一直懷疑我,是本身就對我的不信任吧?
孫家會想,你的兩個兒子自相殘殺,卻拿我的兒子來出氣,人才出滎陽就被綁,要說不是鄭家乾的,打死他們也不能相信啊。
滿寶聽糊塗了,問道:“那真的是鄭族長乾的嗎?他怎麽不離遠一點再動手?這不是主動招惹人懷疑嗎?”
郭縣令道:“說不定鄭族長也是這麽想的呢?”
滿寶目瞪口呆,怔了半晌後搖頭,“不對,這一切都是猜測,若如此猜疑人心,那還能有許多的可能呢,判案怎可如此從心?你們得找證據吧?”
郭縣令上下打量她,“周大人英明,這樣猜疑人心的確不能作為我等判案的標準,甚至連鄭族長這樣的人也知道,但這世上能夠真正不去猜度人心的人有幾個?這其中,能夠不以自己的猜度去懷疑的又有幾個?”
郭縣令肯定的道:“除了朝中幾位大臣,恐怕就連陛下都做不到吧?”
不錯,皇帝的確做不到,他此時就沒忍住和魏知探討了一下,鄭家是不是要和孫家反目成仇。
他今天早上才見過殷禮,知道了孫志失蹤的事。
然後就被魏知給噴了,他道:“陛下應該下令地方官員盡快偵破此案,剿滅山匪,尤其是後者,若放任山匪橫行,不僅當地百姓惶恐,過路的客商也會惶惶不安,長此以往,商路便是不斷絕,也會對沿途的行商打為打擊。”
這是涉及民生賦稅的大事,你一個皇帝還有空在這兒吃瓜八卦,而且滎陽外出現土匪是一件很好的事嗎?
你要不要長點兒心,擔心一下鄭家私養部曲這樣的事兒?
天下才安定了幾十年?
現在很多地方大族勢力都還遠在朝廷之上,人家要反你,雖然很小概率能反成功,但搶幾個城池玩幾年還是綽綽有余的好不好?
皇帝被魏知噴了一頓,總算務起正業來,一邊下令讓滎陽一帶的地方官自查,一定要剿滅土匪,保證沿途百姓和商旅的安全;
一邊又發旨安撫了孫家。
然後轉頭就關照起岐州的調查情況。
老唐大人就進宮匯報。
岐州的情況表面看著不嚴重,但一旦深查和深思,情況很不好。
前朝覆滅時,百姓流離失所,很多人都離開了故鄉逃難而去,有的村甚至是整個村子都沒人,有的村子是只有一二戶而已,這就留下了大片大片無人耕種的土地。
加上戰亂死去的人……
反正在大晉建立之初,有大片大片的農田是荒廢的。
這些土地,大部分被朝廷收為國有,少部分則被沒有離開的地方大族圈佔,直接標示為自家土地。
有的人拿不出土地憑證依然被收歸國有,有的人賄賂官員胥吏,補充了土地憑證,還有的人直接就偽造了土地憑證。
但還有大部分土地被朝廷和地方衙門收在了手裡。
然後朝廷開始收攏流民,凡是流亡到當地的人,一般不會再遣回鄉,直接收在當地,朝廷分田分地,還提供良種,賒借農具,組織役丁為他們修建房屋等……
這就分去了一批地,剩下的則是每年成丁的人口分田地,余下的依舊還在地方衙門手中。
這些田地,有的在被耕種,都是衙門判決的犯人,以及雇傭的短工和長工在種,但更多的是荒廢在那裡。
當今登基後不久,朝廷為了不讓土地過於荒廢曾經出過一個政策,已經分過田地又失地的百姓,以及流民可以開墾荒地,耕種三年以上即可作為他的永業田……
也能拿出錢糧與朝廷購買土地,但購土者個人名下的永業田不得多於二十畝。
也就是說,只有永業田不足二十畝的良民才能和地方衙門購買土地。
京城和雍州的土地都被買賣得差不多了,尤其是公中的土地,不僅要分給新成丁的良民,還要用作朝廷的職田。
再往外,也就商州、鳳州和岐州一帶的土地還多。
鄭家和河間郡王買地,是先拿著他們手下大量佃農的名字從岐州刺史府中買得大量土地,再由佃農過到他們個人的名下,基本就轉一道手的功夫。
而李尚書是等過去一段時間後再轉賣給戶部,由此達成了最終成就。
鄭家卻是轉了一遍手後就在岐州掌握了大片土地。
而和鄭家這樣操作的人不少。
而這只是其中一個問題而已, 還有一個大問題是,鄭家入手這些田地的價錢是當初戶部和岐州刺史府谘詢時的三分之一都不到。
就連河間郡王李貢,他買的八頃地所花費的錢都比鄭家買十頃地的錢要多一些。
當然,岐州刺史也有理由,而朝廷的確給予了他這個權利,有罪無罪的,除非能抓到他從鄭家受利的證據。
但禦史台和刑部大理寺的人查了許久也沒查到證據,鄭家和河間郡王買地的錢的確都進了刺史府的公庫,並沒有被截留。
當初河間郡王派去買地的管事直接用河間郡王的帖子以權壓人,也沒給人賄賂,所以岐州刺史很理直氣壯的表示,他都沒問河間郡王要賄賂,又怎麽會和鄭家要賄賂呢?
他是清白的呀!
白善和滿寶道:“陛下氣得不輕,讓我草擬詔書召岐州刺史進京,現在人已經出京了,過不了幾日就能見到這位岐州刺史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