這一次他提出改革驛站之法,可以說有理有據,而且方法切實可行,實則在百官面前露了一次臉。
“皇哥莫要大意,定然要改革驛站之事盡善盡美,方可萬事無憂。”長樂公主自然也替李承乾高興,出言提醒道。
“為兄自然懂得,有了沈夫子的規劃,再加上了精於轉運的蘇將軍,定然可以將此事辦好。”李承乾得意道,他相信有了驛站之事之後,朝堂眾臣定然不敢再怠慢於他。
墨頓搖搖頭道:“太子殿下不可大意,但凡牽涉到錢財,貪腐之事乃是防不可防,如果讓驛站自行收信送信,這其中還需制定更加詳盡的章程方可。”
李承乾這才鄭重起來,朝著墨頓拱手請教道:“還請妹婿教我。”
“防止驛站貪腐,必定不可讓驛站自行收錢,小弟思慮良久,決定效仿銀票制度,為驛站設計一套郵票制度,每張郵票印上精美的圖案,並且印上金額,以代替錢財,百姓如果想要寄信,則需先到驛站購買郵票貼在信封,在由驛站蓋上公章。如此一來,沒有郵票則無法寄信,我等只需給驛站多少郵票,收多少錢就可以了,這樣就可以避免驛站貪墨。”墨頓想到了後世常見的郵票,鄭重道。
“郵票!”
李承乾仔細的品味郵票的用處,不由眼睛一亮,他雖然年幼,但是也是
很多看似很好的良政,往往就是敗在貪腐之上,他精心準備的政績自然不能因為貪腐而留下汙點。
“其次,就是要防止驛卒怠政,每次轉運都要詳細記錄編號,每次轉運都要蓋上當地驛站的公章,以防信件丟失,當信件寄到了收件人的手中之時,要讓其在收據上親自簽名或者印上手印,留著日後查證,以防驛卒懶惰,又可以作為獎勵驛卒的依據。”墨頓為了盡善盡美,竟然直接把後世快遞的傳遞系統搬了出來。
“除此之外,為了更方便投遞,可以為每一個縣編上數字編號,例如長安城為天下之首,可以為100000,洛陽可以為200000,如此一來,哪怕是驛卒不識字,只需要懂得這十個數字即可快捷的知道信件要到達的地址。”墨頓道。
“妙呀!”李承乾拍案叫絕道,如此一來,驛站的推行大大簡化。
“除此之外,還有一些百姓突然遠行,或者搬居,無法找到收件人,這個時候還需要原件退回寄信人。
“信件最容易淋濕,送信的馬車必須是密封完好,而且要防水。”
……
墨頓洋洋灑灑,直接將後世郵政和快遞的各種措施一一道來,聽的李承乾頓時醍醐灌頂。
“墨家有今天複興之勢,果然名不虛傳。為兄佩服。”李承乾歎道,經過墨頓的提點,他才知道知易行難,想要辦好一件事需要考慮的事情太多太多了。
一旁的長樂公主重重點頭道:“這也是父皇要你監國的原因,讓你知道治理天下的不易。”
“為兄自然知道父皇的用意,這才力爭要做出一番功績。”李承乾點頭道。
“不過還有一件事情需要勞煩妹婿!”李承乾一臉為難道。
“太子殿下請說。但凡小弟能夠做到了,定然義不容辭。”墨頓豪放道。
“我等改革驛站的目的乃是為朝廷節省經費,然而經過沈夫子的計算,貌似單單送信件,恐怕難以維持驛站收入平衡。”李承乾一臉為難道。
“你以為單單送信一文錢,那買信封不需要錢麽,同樣也是驛站的收入呀!”墨頓恨鐵不成鋼道。
“啊!那豈不是變相收費了麽?”李承乾呆了呆,他們宣稱一文錢即可送信,信封怎麽又收了錢。
“信封便宜一點,一文錢幾個,再說信乃是極為私密之事,誰又願意被其他人觀看呢,花這點錢算得了什麽?”墨頓搖搖頭道。
一旁的長樂公主鄭重的點了點頭,當初墨頓傳給她的信何止是密封,更是采用密文,就是很好的保密性,才有她和墨頓的秘密交往,否則她一個家教極嚴的公主,又豈能有膽子和墨頓通信。
“可是如此一來,那豈不是………………”李承乾為了自己的政績,還是有些猶豫。
“如果他們想要更省錢,或者是隻想報一聲平安,可以不用信封,驛站直接賣明信片,直接將郵票和信紙印在一張卡片上,如此一來,一文錢足以通行全國。”墨頓道。
“也只有如此了,可是就是如此,那也不夠呀!”李承乾皺眉道,但賣個信封能夠又能夠賺多少錢。
“那小弟再給你找一個財路,墨刊的報紙在長安城僅售一文錢,然而運到外地卻價格暴增十倍,既然如此, 那還不如將其交給新組建的驛站代賣,就定位售價兩文錢即可,如此一來,驛站也能多一條財路。”墨頓朗聲道,他早就想將墨刊的影響力擴展到整個大唐,然而卻是心有余而力不足,驛站改革正好正中他的下懷。
李承乾不由眼睛一亮,如果墨刊采用驛站代賣,那豈不成儒刊也會跟進,這可不是一筆而是兩筆意外之財了,如此一來,驛站所需的經費就是不足也差不多了。
至於其他快遞業務,墨頓並沒有給李承乾推薦,畢竟驛站剛剛草創,單單送信和報紙已經是忙不過來了。
“多虧了有妹婿的幫忙,改日本宮定然要重謝妹婿。”李承乾感歎道。
墨頓擺擺手道:“免了,等你印刷好了郵票記得給我一套就可以了,大唐第一套的郵票,可是很有紀念意義的。”
墨頓想到後世集郵的樂趣,不由會心一笑。
李承乾靈機一動道:“既然妹婿說要在郵票上印上精美的圖案,然而天下的畫師哪有妹婿的畫技驚人,不若第一期郵票的設計就交給妹婿如何?”
“交給我!”墨頓不禁意動,技癢難耐道,“那好,小弟就當仁不讓了。”
至於郵票的主題他想了想,心中一動,就已經暗下決定。
“就以諸子百家為題。”