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排行 分类 完本 书单 用户中心
搜书趣 > 玄幻 > 南北雜貨 > 第397章

南北雜貨 第397章

簡繁轉換
作者:報紙糊牆 分类:玄幻 更新时间:2024-08-26 19:50:14 来源:搜书1

羅用之所以能將去年的紅薯藤成功儲存到今年開春, 自然也是藉助了一下空間的便利。

後世確實也有儲存紅薯藤的技術, 並不十分普及,羅用從前與幾個鄉下人閑聊的時候,便說起過這個。

那幾個老鄉對羅用說, 早些時候他們村裡來了兩三個技術員,推廣一種將紅薯藤儲存到來年開春作為播種之用的技術。

村民們興趣缺缺, 他們祖祖輩輩都是用紅薯催芽播種, 那紅薯又不貴, 花不了幾個錢, 犯不著整那幺蛾子,萬一種不成, 那今年的這一茬紅薯豈不是都遭殃了。

就為了省那幾個錢,誰也不願意費那個事,冒那麼大的風險。

這個技術在後世確實沒什麼很大的用處,但這時候的常樂縣,在紅薯這種作物的推廣初期, 它卻可以起到加大推廣速度的作用。

羅用這也是頭一回嘗試, 為了避免失敗, 他在冬日裡最寒冷的那段時間,偷偷將這批紅薯藤放進了空間,差不多鄰近開春的時候又把它們取了出來,就存放在縣衙後面的一間倉房裡。

縣中吏員皆都知曉那間屋子是羅縣令藏紅薯藤的地方, 門上那把鎖也是縣令自己掛上去的, 鑰匙也只有他自己才有。

大伙兒對這間屋子雖然也有幾分好奇, 卻也不曾前去探究,一個弄不好,這些紅薯藤儲藏失敗的話,到時候縣令一個怪罪下來,他們可擔待不起。

後來這些紅薯藤被人從這間屋子裡取了出來,分發到常樂縣轄下各鄉鎮,裁成小段,作為今年的紅薯種之用,大多都成活了。

有人問羅用這紅薯藤的儲存之法,羅用便說自己是學的那些賣甜瓜的伊吾人,不外乎就是先將紅薯藤陰一陰,曬一曬,先將葉子曬蔫,然後再藏於室內。

每日里小心侍弄,氣溫高的時候,注意別讓它們捂爛了,氣溫低的時候,也不能讓它們凍傷,時常翻看檢查,若是發現腐爛的藤條,便要及時去除。

眾人聽聞了,都說這紅薯藤儲存不易。

羅用也說不易,自己這一回,興許也有幾分走運。又道今歲他們離石縣種植紅薯的數量並不很多,待到這些紅薯秋收后,今年這些紅薯藤最好也都能流到明年做種,到時候這個儲藏紅薯藤的工作,還要縣中吏員多多費心,爭取來年開春,此紅薯一物能在他們常樂縣大規模推廣種植。

眾吏員紛紛應諾。

此紅薯一物既耐旱又十分高產,十分適合他們常樂縣當地種植,這一次的推廣中作意義非凡,他們這些人亦是與有榮焉。

說起來,自打羅用來到這常樂縣,他們這個地方著實發生了太多變化。

幾年前它還是貧瘠乾涸的模樣,許多百姓都在餓著肚子,這裡的人對外面的世界充滿提防,當地人之間也有相互傾軋搶奪財富者。掙扎在生死邊緣的人,一個個都恨不得將自己活成一匹狼的模樣。

那些中原人對於他們這些邊民的印象到底便是:貧窮,兇惡,野蠻。

聽聞從前有一些參加栓選的官員,在得知自己被安排在常樂縣以後,寧願毀了仕途也不願意到他們這裡來赴任。

現如今再來看看,他們常樂縣的繁榮富足,幾乎都要蓋過了晉昌敦煌去。

偶有落難之人途經常樂當地,往往也會有人施捨一些吃食破衣,數年以來,皆不曾聽聞有人餓死在他們常樂縣,像這樣的地方,大唐上下又有幾處?

這些變化雖然是由羅用帶來,但是他們這些官吏亦是參與其中,常樂縣能夠發生這樣翻天覆地的變化,他們也都是出過一份力的,如此想來,心中自然也是有些榮耀。

在常樂縣這個小地方,官吏們尚且因為當地這些年的變化感到榮耀,又遑論是在那朝堂之上。

在這貞觀年間,戰事亦少,地方政治也算清明,輕賦稅,使百姓得以休養生息,這其中除了皇帝李世民的勵精圖治,也包含了無數文臣武將的心血和功勞。

然而這一年的長安城,卻因那高句麗之事,顯得有幾分陰霾與不安。

前朝便是因那高句麗,一次次的攻打,一次次受挫,終是將這一片大好河山白白葬送,戰亂紛起,生靈塗炭。

今年一二月那時候,坊間便有傳言,道是聖人慾親征高句麗,大臣勸諫,並不肯聽。

風言風語地在長安城中流傳了幾個月,這些時候方才有些淡去了,朝中忽地又傳出消息,言是聖人下令造船四百艘,用於載運軍糧,看來這高句麗之戰終究還是免不了了!

這個年代的人都比較迷信,因那前朝便是折在了與那高句麗的戰事上,不少人都覺得那高句麗邪門得很,這戰不能打。

只是聖人的心意,又豈會因為坊間這些風言風語而改變,興許別人越說不能打,他還於是不信邪,不過是個彈丸小國,以大唐如今的國力,難道還能奈何不了它?

在這一片陰霾不安之中,羅家姊弟幾人依舊讀書的讀書,做生意的做生意。

羅大娘除了兼顧長安城這邊的兩家阿姊食鋪,時常與外地的鋪子保持聯絡,隔段時間還要去一趟終南山,藥王孫思邈親自為她診脈調養。

羅大娘這個情況,與時下許多先天不足或者是後天營養不良的婦人不同,她的身體底子並不算十分差,這幾年經營著阿姊食鋪,飲食上更是不曾虧欠了自己。

醫者治病,癥狀越是模糊,就越是難以診斷醫治,像羅大娘這種情況,光靠補益很難解決問題,尋常醫者怕是不知要從何處下手,幸虧得孫思邈親診,經過數次看診用藥之後,漸漸摸清楚問題所在,如今這調養的思路,也是比較清晰了。

唐初這時候的長安城氣候還很濕潤,一到夏日,便是十分地潮濕悶熱。

大娘這幾日總是感覺十分睏倦,不知是因為暑氣,還是腹中已經有了胎兒,兩口子心中暗暗期待,卻也並不說破,一來是怕對方失望,二來也是因為忌諱,生怕有些事情被說破了,就不靈了沒有了。

這一日羅大娘去旁邊的鋪子里看了看,見沒什麼事,便早早回家去了,五郎正忙著做午飯,等他這一頓午飯做好,便發現大娘又睡下了,這一覺就睡到了下午去了。

下午,大娘方才起來用了些飯食,外邊來了一個役卒,言是常樂縣那邊有信件寄過來。

原本這公家的驛站,是不好用來寄家屬的,不過這規矩卻也不甚嚴厲,不少人都通過驛站寄私人信件,倒也並不很妨礙什麼,役卒驛長們樂得多條財路,上面的人也是睜一隻眼閉一隻眼。

羅用這次寄回來的信件,也是厚厚的一摞,一個油紙包裝得鼓鼓囊囊。

大娘打開外面的油紙包一看,見裡面又有三個信封,一個是給她的,一個是給四娘她們的,另外還有一個,是給許二郎的。

「許二郎這幾日就在長安城中,四娘這時候應也在鋪子里,眼下天色還早,我這就與他送去。」

林五郎這些年為了和羅大娘通信,也是認了一些字,就這幾個信封上那些字,他還是都能認出來的。

「那你早去早回。」

「就這幾步路,我趕著馬車過去,宵禁前肯定就回來了。」

「路上當心這些,聽聞朝中近日正在調兵遣將,你若是在路上遇著那些軍事,可要避讓著些。」

「你且放心吧。」

「……」

說著,林五郎便牽著自家馬車出了院子,又折回去將院門關上,叮囑羅大娘安心在家裡呆著,無事便莫要出門去了,這才趕了馬車,出了他家門前那條小街,不急不緩往那興化坊的南北雜貨去了。

農曆七月份的長安城正是一年之中最熱的時候,路上的牛馬行人也都被天上的大太陽曬得蔫蔫的,偶有那性情急躁的,稍有刮擦便要大聲爭執起來。

林五郎只管專心趕路,待去到南北雜貨鋪子里,在二樓找到正與四娘說話的許二郎,將那兩封信件交到他們手裡,又喝了一碗清水,轉身便要走了。

四娘連忙叫住他,道是今日城外運來幾車寒瓜,乃是一戶農家在一片新開荒的坡地上種出來,個頭不大,瓜肉卻甚是酥脆,叫他與大娘帶幾個回去。

「你阿姊近日正在吃藥調養,食不得寒瓜,我一個人也吃不了多少,便不要了。」林五郎擺擺手,便走了。

他要那寒瓜做什麼,大娘又吃不了,到時候光是看著他吃也是難受,這大熱的天,誰不想吃幾口脆爽清涼的寒瓜解暑。

四娘連忙又追出去,與他拿了幾串葡萄,這葡萄乃是長安城外一個莊園所產,價錢頗貴,雖然不如羅用在信中與她們說起的那高昌的葡萄,滋味卻也不差。

將姊夫送到門外,又道過幾日荀休,自己要與五郎他們一同過去。

「近來日頭大,你們若是要來就趕早些,莫要睡到日上三竿,這外頭曬得慌。」

「哎,知了,我阿姊這幾日可好?」

「好著呢,你們來了她總是高興了,飯也能多吃兩碗。」

「哈哈,姊夫你路上擔心著些。」

「哎,你回吧。」

「……」

這一邊,許二郎展開羅用寫給他的信件,看過之後,便陷入了沉思。

羅用在信里對他說,聖人這一次欲要親征高昌,心意已決似是不能更改,聖人若是東征,不知這長安城中又是一副什麼光景,叮囑讓他們謹言慎行,寧願少做一些生意,折損一些錢財,也不要惹出什麼事端。

又說他打算在常樂縣那邊開一個南北雜貨的分店,長安城這邊的鋪子,有他幫助四娘經營,自己十分放心,這一次新店的人選,他想來想去,最終還是覺得吳大郎最合適。

最後又說,聽聞杜惜近日回到了長安城中,自己與那杜郎君早前有些交情,他這一次聽聞羅大娘正在求醫,他特地讓人送了一盒上好的阿膠過去,著實也是個有心的。

又說他們羅家人雖然與白家走得近,卻也不能事事都去勞煩白家,有時候若是遇著什麼難事,去找杜惜說不定也能得到比較好的解決,他畢竟是士族出身,雖然並未出仕,尋常人卻也要給他幾分面子,云云。

這封信若是落在旁人眼裡,大抵便以為要這裡面的內容只是一些尋常叮囑,然而事實上,卻是另有玄機,羅用在這封信中,吩咐許二郎去做一件很要緊的事情。

若要看懂這封信,首先便要知曉這裡面提到的吳大郎指代何人。

眾所周知,羅用早前在西坡村的時候,一共收了二十三名弟子,後來又收了阿普,今年又收了杜構,所有這些人裡面,確實也有一個姓吳家裡排行老大的。

但是許二郎很清楚,那個吳大郎能力平平,並不是羅用心目中的可以經營南北雜貨分店的人選,羅用這裡所說的吳大郎,乃是臨汾的吳幼。

很多人並不知曉吳幼這個人的存在,更不知曉他的逃奴身份,所以自然也就不會知曉,羅用後面所說,讓他們去找杜惜,還說杜惜畢竟士族出身,尋常人都會給他一些面子,為的又是哪般。

簡而言之,羅用這封信里的內容,就是說他想讓吳幼去離石縣管理南北雜貨分店,安排許二郎他們趁著皇帝東征,長安城形勢比較微妙,各個家族都被這件事吸引了注意力的時候,把吳幼這個逃奴身份的事情給解決了。

這件事羅用不想把白家人牽扯進來,於是便讓他們去找杜惜,另外羅用還在信件中暗示,可以對杜惜許以重利。

之所以在這封信里說得這般隱晦,自然也是因為擔心信件被人偷看了去,到時候若是有人從中作梗,事情辦不成不說,還得害了吳幼。

許二郎合上信件以後,就開始在心裡琢磨著要如何去辦這件事。

杜惜今年確實回到了長安城,這件事他也聽聞了,早前說是出去遊學,一走就是好幾年,也有人說他是為了逃婚才跑出去的。

經過了那太子謀反案之後,他們杜家人怕是再難入當今聖人的眼。

那杜惜早前在長安城中名聲頗大,離開幾年以後,這長江後浪推前浪,風頭自然不似從前,而且看他如今的行事做派,倒也不像是還想繼續出風頭的樣子。

許二郎還聽別人說,那杜構當年在萊州做罐頭的時候,杜惜也曾遊學到那邊,去拜訪過他。

後來杜構被太子謀反案連累,杜惜身在外地,也曾寫信給杜家長輩,請他們營救杜構,結果卻是石沉大海,杜家人那時候自保尚且不及,生怕自己也被牽扯進去,哪裡又敢再起招惹事端。

對於杜惜這個人,許二郎從前對他的印象稱不上很好,就是個不知民間疾苦的年輕士族郎君。

在聽說了他曾為杜構求情的事情之後,倒是覺得這個人還算有情有義。

羅用讓他們在聖人東征之時解決吳幼逃奴身份的問題,這確實是一個很好的時機。

只不知那杜惜,是否果真願意出面?

目录
设置
设置
阅读主题
字体风格
雅黑 宋体 楷书 卡通
字体风格
适中 偏大 超大
保存设置
恢复默认
手机
手机阅读
扫码获取链接,使用浏览器打开
书架同步,随时随地,手机阅读
收藏
换源
听书
听书
发声
男声 女生 逍遥 软萌
语速
适中 超快
音量
适中
开始播放
推荐
反馈
章节报错
当前章节
报错内容
提交
加入收藏 < 上一章 章节列表 下一章 > 错误举报