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排行 分类 完本 书单 用户中心
搜书趣 > 都市 > 我真的隻想當一個學神啊 > 第518章 能同時完美兼容碳基芯片與量子芯片

我真的隻想當一個學神啊 第518章 能同時完美兼容碳基芯片與量子芯片

簡繁轉換
作者:墨少堤 分类:都市 更新时间:2024-08-27 20:48:36 来源:搜书1

  從當前的理論來看,1nm芯片已是矽基芯片的理論極限了,因為到了這個製程工藝,量子隧穿的效應將無法避免,簡單來說,就是電子會從一個晶體管無法控制地跑向另一個晶體管,使得晶體管的“0”和“1”狀態混亂起來,導致該晶體管失效,芯片也就自然無法正常工作。

  其實在7nm製程時,量子隧穿效應已有一定機率出現了,只是通過特殊的新結構(如“FinFET”和“GAA”)來解決罷了,但這樣的結果就功耗加大,芯片發熱量增加。

  而且這樣的新結構到了1nm時,因為量子隧穿效應的發生率太高而失效,能耗與發熱量都超過了可以接受的范圍。

  當然,理論是不斷地進化的,據說IBM與叁星在不久前就聲稱研究出了所謂的“VTFET技術”,即“垂直傳輸場應晶體管技術”,以垂直方式堆疊晶體管,讓芯片的電流以垂直的方式進行流通,以此減少量子隧穿效應,進而將矽基芯片的製藝推進到1nm以內。

  然而這更像是拿著不完善的實驗室數據來吹噓,提前吸引市場關注、提振股價,距離實驗室出成果還有遙遠的距離。

  正因為目前最成熟的矽基芯片都無法解決1nm芯片的量子隧穿效應,秦克對這份S級知識充滿了興奮,他很想看看系統的知識裡,是如何解決這個量子層面的難題。

  而這篇《一種適用於1nm芯片的全新型碳晶複合納米材料製作全流程》裡提及到的碳晶複合納米材料,確實也給了他非常大的驚喜。

  雖然沒法子全部看明白,但七成左右的內容秦克還是能弄懂的,關鍵的技術細節部份不懂也能能猜個大概。

  他越看越是精神振奮。

  系統這份S級知識的核心是“碳晶複合納米材料”,這是碳基路線的新型材料。

  碳基芯片並不是什麽新概念,各國都加大力度來研究這個新方向,它的代表就是石墨烯芯片。

  當科學家們發現矽基芯片已幾乎將“摩爾定律”折騰到失效了,就開始從芯片材料上著手,嘗試尋找替代矽基材料的新型材料,目前主流的就是碳基材料,已有了不少的研究成果。

  最出名的是基於碳的N型半導體、P型半導體,以及碳納米管場效應晶體管。

  夏國在這方面彎道超車,走在世界的前列。秦克在年初時從《物理學報》看到的那篇由姚文城、方世驥寫的《基於冷源晶體管物理機制的亞60器件模擬研究》,裡面提及到的就是“迪拉克冷源晶體管”也是屬於碳納米管場效應晶體管材料之一。

  但包括夏國在內,這些碳基材料技術大多數並不成熟,只能停留在實驗室階段。一來是至今未能完全解決二維材料的高阻、低電流問題,二來是它的工業化生產比矽基芯片難很多。

  眾所周知,碳納米管需要對碳原子進行提純,但碳比較活潑,對它的提純難度很大,目前能工業化生產的碳納米管最大提純度只有99.99%,而想要碳基芯片性能穩定,純度必須保證在99.9999%以上。這意味著市場根本就無法提供能製作芯片的合格碳納米管。

  碳基芯片製作的難點還有元件的組裝問題,即在晶圓上均勻擺放碳納米管,但精確定位和連接碳納米管非常困難,目前技術遠遠無法突破。

  而這份S級知識裡的碳晶複合納米材料,是以石墨烯加上镓、銦、鉍、鍺、鉬、鉿、鈀、鈧、釔等十三種金屬元素及其氧化物,組成了三維立體的全新型碳納米管材料,因為形狀像結晶,稱之為“碳晶複合納米材料”。

  它完美地解決了上述兩個問題。

  首先因為特殊的結構特點,使得遊離的碳原子特別少,製造出來碳晶複合納米材料本身的純度就能達到9個9,遠遠超過碳基芯片性能穩定要求的99.9999%,不需要二次提純。

  而且酷似結晶的完美三維立體結構,裡麵包含了十三種金屬及其氧化物組成的漏極、源極、接觸電極、絕緣材料,能夠大幅降低電阻和提高電流,還能夠有效減少量子隧穿效應的影響。

  元件的組裝問題同樣很好解決,特殊的三維結構使得它可以輕松的相互吸收,整齊排列為完美的直線,可以輕松製造出超過12英寸的大尺度晶圓片。

  但光是這些優點,“碳晶複合納米材料”還稱不上“S級知識”。

  “碳晶複合納米材料”最大的優點是,它能實現電荷量子比特的普適量子邏輯門操控,即它能用於量子芯片的製造。

  “碳晶複合納米材料”本身的三維特殊結構,使得它組成晶圓並蝕刻了特定的電路後,通過激光激發,就能使“碳晶複合納米材料”的兩端“倉庫”能同時存儲出現糾纏的量子信息及對應的邏輯門,也就是“是”、“非”和“是或非”三種邏輯狀態。

  這居然是一種能同時完美兼容碳基芯片與量子芯片的逆天材料!

  “碳晶複合納米材料”製造方法被系統評定為S級知識的真正原因就在於此!

  可惜的是這份S級知識裡並沒提及如何將“碳晶複合納米材料”製作成量子芯片。

  它只是提及了如何製造出這樣“碳晶複合納米材料”,而且是工業級的大批量低成本製造,成本甚至能比采取“FinFET”技術下矽基晶體管還要便宜五分之一。

  不但成本低,“碳晶複合納米材料”的性能與功耗表現更是非常優異,秦克將S級知識裡給出的理論數據進行了心算,以它製作出來的14nm芯片,性能應該能達到目前世界主流高端7nm矽基芯片(采用傳統的“FinFET”技術)的100倍以上,功耗卻不到後者的5%。

  恐怖如斯!

  目前國內的芯片晶圓廠商已能量產14nm的芯片了,換而言之,如果能生產出“碳晶複合納米材料”並用於製造14nm的芯片,足以輕松秒殺掉國際上所有的7nm芯片!

  哪怕將來IBM和叁星真的成功采用所謂的“VTFET技術”製造出1nm的超高端芯片,也照樣會被14nm的“碳晶複合納米材料”芯片吊打!

  國產芯片的自主之路,一下子就能提前大半!

  秦克越看心跳得越快,差點連正在燉著的養生湯燉幹了都沒發現。

  這份S級知識真是太逆天了!

  哪怕隱藏了量子芯片的部分,光是用於製造碳基芯片,恐怕都會改變整個世界的芯片格局!

  難怪這份S級知識能夠與《非線性偏微分方程“納維-斯托克斯方程”的探究與詳解》這樣同樣足以影響人類航空航天、地球物理、大氣海洋、工業技術等領域的龐大知識體系相提並論。

  當然,以秦克現在LV2的“芯片技術”和LV1的“材料技術”,想吃透這份S級知識並在實驗室裡將“碳晶複合納米材料”製造出來,還是很有些難度。

  秦克估計自己起碼要“材料技術”達到LV3左右,才能做到。

  看來要想法子加強自己在材料方向的課研了,正好許清岩老師現在還兼管著芯片材料方向的課題,找到理由參與進去應該不是難事。

  遺憾的是沒系統任務的話,“材料技術”想升級太難了,“人工智能”就是個典型的例子,直到前段時間才升級到了LV3,前後一共花了一年多的時間。

  升級到LV3的“人工智能”,自然也解鎖了對應級別的知識,只是秦克一直忙於EDA課題,沒時間來翻閱罷了。

  戀戀不舍地“關上”腦海時的這份S級知識,秦克心裡的震撼依然無法用言語來形容,同時他對系統的來歷更加好奇了。

  為什麽系統會擁有如此強大到不可思議的知識?

  不過這個問題注意沒有答案,畢竟他連為什麽這個“學神拯救世界系統”會降臨到他身上都不知道。

  總不會是真的想助他成為學神,然後讓他拯救世界吧?

  拜托,又不是科幻世界。

  世界和平得很,歲月靜好著呢。

  秦克熟練地往養生湯裡加了些開水,重新慢火細燉,同時加快了做菜的速度。

  管他呢,先好好享受與小白菜的二人世界再說。

  ……

  在七天的長假裡,秦克除了帶寧青筠出去約會放松外,還做了一件事,那就是升級了“微光”。

  確定過青檸科技的京城分公司裡,新采購的三台專用高端服務器已正常運作後,秦克便將它們組成集群,加入到微光的可使用資源中。

  微光的“家”一下子變成了原本的四倍,性能與響應速度更上一層樓。

  之後秦克才將LV2的微光升到了LV3,用的自然是“人工智能”分支科技的LV3知識。

  升級後的微光直接佔據了50%的服務器資源,但效果也是顯著的,它已開始有了一定的“人格”,基本上能和秦克正常“對話”,如果不是特別留意,甚至不會知道聊天對象是個“人工智能”。

  微光的“人格”也初步形成了,原始數據是這一年多來,秦克、寧青筠、秦小殼閑暇時通過與它的對話進行的“教導”。因為秦克和寧青筠較忙,反倒是秦小殼對微光的“人格”影響最大。

  微光現在表現出來的“人格”就顯得有點小天真,聊天喜歡發表情圖,還會裝可憐。

  比如秦克讓它搜集些約會的新場所,它會有點小情緒地發來一句“秦克主人,你整天這樣肆我這單身狗,良心不會痛嗎?(弱小可憐又無助的抱膝哭泣表情.jpg)”

  活脫脫的秦小殼風格!

  幸好寧青筠對它的教導仍起著作用,微光做事依然認真負責,細節把握得很好,極有寧青筠的風格。

  至於偶爾的開玩笑與不正經,那自然是從秦克那裡學來的。

  總的來說,升級後的微光確實已有了幾分人工智能的樣子了,成為一個合格的科研助手,編寫出來的代碼執行效率也大大提高,秦克基本上不用再進行二次優化了。

  這讓秦克對微光升級到LV5的狀態很是期盼。

  他並不擔心微光未來會失控就是了,因為微光所有的代碼他都逐行審核過才錄入的,裡面寫死了一條核心規則,“一切以秦克主人、寧青筠的命令、保護並遵循二者的意志為最優先級別,永遠無法更改”,哪怕LV5的微光像科幻小說一樣有了“自主意識”,也無法變改這條規則。

  ……

  除了升級完微光後,秦克也關注了一下青檸科技的情況。

  新的機房已在青檸植物培育實驗室附近兩公裡處開始興建,有嚴維周會長的幫忙,不但一切審批流程以最短的速度辦妥,連介紹來設計團隊、施工團隊都是國內一流的水平,周樹濤對此讚不絕口,說估計最快一年,這個新機房就能投入使用了。

  而機房與服務器運維團隊的招聘也在進行中了,青檸科技在IT界頗有名氣,業內很多人已知道它的背後就是秦克和寧青筠,這也使得招聘工作頗為順利,現在只是優中選優罷了。

  植物育種實驗方面,第一組研究人員已將六種新型油菜種子成功地研製出來,其余玉米、水稻等種子的雜交培育則還需要時間。第二組負責的化肥與除草劑、特殊抑製劑等研究則在按著秦克的指引穩步推進。第三組紅薯小組已初步掌握了紅薯的雜交培育方法,而秦克最關注的紅薯收集情況,也進入到了尾聲,只等到十月底,最後一批紅薯從發源地美洲運回來,那世界上能買到的紅薯種類,就基本上收集齊了。

  到時秦克就能在虛擬科研實驗中心將所有種子投影進去,著手沙漠紅薯的研究工作了。

  ……

  假期結束後,秦克和寧青筠重返校園,便聽到了一個好消息,最新一屆的院士評選結束,寧青筠的老師田劍蘭教授成功入選科學院院士,以後可以改稱為田院士了。

  如此一來,寧青筠的師承比秦克還要厲害,她可是薑為先、王衡、田劍蘭的弟子,而同時被三個院士收為弟子的,估計全天下也只有寧青筠一個了。

  田劍蘭成為院士後,依然繼續上課做學問,並沒什麽變化,只是對寧青筠的培養又加緊了幾分,寧青筠頓時忙碌起來。

  幸而植物育種的課題基本上不用兩人親自參與,只需要指導就行。

  EDA課題組的事目前已也暫告一段落,需要等各大廠商實際投入使用後,反饋需求後再進行優化完善,這起碼要一年後了,期間的維護與算法優化工作,EDA團隊裡的工程們就能做,不用兩人再操心了,Q先生只需要負責在團隊遇到難題時指導解決。

  唯一剩下的課題就是冰雹猜想外。

  而秦克想參與的芯片材料課題組,目前並不招收實習生,雖說以秦克和許清岩的關系,想破例進去實習並不難,但平時秦克要上課,只能周末去,那意義就不大了。

  問了下何良傅教授,他最近也沒什麽新材料課題,這使得秦克想多增加新材料方向課題的計劃不得不暫時擱置。

  秦克想了想,乾脆把精力集中到冰雹猜想上。

  目標,一個月內搞定冰雹猜想!

目录
设置
设置
阅读主题
字体风格
雅黑 宋体 楷书 卡通
字体风格
适中 偏大 超大
保存设置
恢复默认
手机
手机阅读
扫码获取链接,使用浏览器打开
书架同步,随时随地,手机阅读
收藏
换源
听书
听书
发声
男声 女生 逍遥 软萌
语速
适中 超快
音量
适中
开始播放
推荐
反馈
章节报错
当前章节
报错内容
提交
加入收藏 < 上一章 章节列表 下一章 > 错误举报