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排行 分类 完本 书单 用户中心
搜书趣 > 军事 > 漢道天下 > 第二百四十一章 見機而作

漢道天下 第二百四十一章 見機而作

簡繁轉換
作者:莊不周 分类:军事 更新时间:2024-08-26 20:51:49 来源:搜书1

這也是劉協能自己做主的第一個臘日,雖然捉襟見肘,連官員的俸祿都發不出來,也要準備一次宴會,與臣民同樂。

主持禮儀的太常王絳請劉協回城,希望劉協回城過節。

城裡雖然局促,畢竟有廳有堂,各種案幾坐具也方便。公卿都在左右,大家都方便。

換作以前,不用王絳說,劉協也會這麽做。

與人方便,與己方便嘛。

可是現在,他的想法有所不同。

太隨和了,會慣壞他們,忘了君臣尊卑,亂了主次。

“在軍營裡過節。”劉協說,沒有一個字解釋。

王絳只能照辦。

司徒趙溫、司空張喜接到通知,才意識到一個問題。

天子再聖明,畢竟只是一個十五歲的少年。

他也是有脾氣的。

趙溫、張喜商量著要搬到城外的軍營裡,與天子同甘共苦,卻被荀彧勸阻了。

你們這麽做,有脅迫天子的嫌疑,會激起天子更大的反抗,弄巧成拙。

趙溫也很為難。總不能天子住軍營,我們在城裡住大屋吧?

荀彧說,這簡單,這不是臘日到了麽,你們以過節的名義,出城與天子同住軍營。沒幾天就是新年,一系列的儀禮走完,要到正月末,到時候天子應該氣也消了。

趙溫等人覺得有理,答應了。

臘日上午,趙溫、張喜就出了城,來到大營。

劉協不在營裡,他在外面演練騎兵奔襲。

光祿勳鄧泉、少府田芬在營裡,接待了趙溫等人。

羽林騎跟著劉協出去了,營裡只有千余虎賁,在宋果的率領下演練儀仗陣型。

新年將至,各種典禮都需要虎賁做儀仗,必須提前熟悉。

趙溫、張喜站著看了一會,突然反應過來,問鄧泉道:“陛下這些一直如此?”

鄧泉也沒多想,點頭表示肯定。

“陛下沒帶著虎賁演練過?”

“不僅是光祿勳營,北軍也是如此,參加演練的只有騎兵。”

趙溫和張喜互相看了一眼,臉色微變。

他們住在城裡,只知道天子在練兵,卻不知道天子隻練騎兵。

看來天子以三千騎平定匈奴叛亂,而且要親征的計劃從來沒有改變,一直在做準備,只是沒和他們商量而已。

“你知道天子準備率騎兵親征匈奴嗎?”趙溫問鄧泉道。

鄧泉愣了半晌,這才反應過來,臉色變得非常難看。

他這個光祿勳太失職了,根本不知道天子在想什麽。

“慚愧,慚愧。”鄧泉無地自容,忍不住落了淚。

跟著天子奔波數載,嘗盡千辛萬苦,最後卻落得這般田地,成了一無所知的旁觀者。

趙溫、張喜心有戚戚,三人相對歎息。

不一會兒,大鴻臚楊彪趕來了,身後跟著呼廚泉。

見趙溫三人相對無言,楊彪不解地問了一句。雖然他現在不是太尉,只是九卿之一的大鴻臚,趙溫、張喜卻還是將他當作知己,將天子這些天的舉動一五一十的說了。

只是呼廚泉在側,他們沒有提反對天子出征的事。

楊彪眉頭一皺,毫不客氣地說道:“天子有所不妥,我等直言進諫便是,何故做小兒女態。君榮還沒來?趕緊派人去請。”

鄧泉不敢怠慢,立刻安排人去北軍大營請士孫瑞。

楊彪轉身對呼廚泉說道:“單於,你可聽到了?”

呼廚泉神情窘迫,連忙拱手施禮。“聽到了,聽到了。大漢天恩,永不敢忘。”

“依你之見,三千鐵騎,可以平定叛亂嗎?”

呼廚泉想了想。“若是各個擊破,驅逐出塞,當綽綽有余。出塞追擊,斬草除根,可能有些不足。”

楊彪揚揚眉,衝著張喜笑了笑。

“季禮教導有方,單於進退有禮,若是戴上武冠,換上華服,與我漢臣無異。再教導幾年,金日磾後繼有人。”

張喜的臉色原本就不好,一聽這話,更是直接甩了臉。

“還是文先擅於教化,大鴻臚實至名歸。”

為了教導呼廚泉這些禮節,他可花了不少心思,險些被氣得暴斃。

更讓他不爽的是楊彪在後將軍楊定營開講。

身為同僚,大家應該共進退,一聲招呼不打,突然變卦,太不夠意思了。

趙溫見狀,連忙打圓場,順帶著批評了楊彪幾句。

他對楊彪的做法也不滿。

楊彪不以為然,揚揚手。“你們啊,應該到後將軍營裡走一走,看一看,而不是坐在府中埋怨。我倒是覺得天子所言有理,教化雖難,為之則易。若能化四夷為華夏,縱使需要百年,也是值得的。”

他轉身對呼廚泉說道:“單於願意嗎?”

呼廚泉滿臉帶笑。“求之不得,求之不得。說起來,我匈奴與鮮卑、烏桓大不相同。我們是漢家公主的後裔,漢家外甥。身列朝廷,為漢守藩,是世世代代的期望。”

趙溫、張喜互相看看,將信將疑。

“當真如此?”趙溫低聲問張喜。

張喜搖搖頭。“不知道。”他雖教呼廚泉禮儀,卻沒怎麽關心呼廚泉想什麽。

楊彪哈哈大笑,趁機批評了趙溫、張喜幾句。

他原本也是和趙溫、張喜一樣的看法,可是這兩天與呼廚泉多有接觸,態度有了一些變化。

匈奴人以漢家外甥自居是客氣話,但匈奴人想成為大漢藩國卻是事實。

如今的匈奴已經不是以前的匈奴。草原已經被鮮卑人佔據了,匈奴人大部分遷入塞內,半耕半牧,逐水草而居的遊牧生活變成了定居,穩定就成了第一需求。

最典型的變化就是由兄弟相繼變成了父子相繼。

匈奴人的單於之位原本是在兄弟之間傳遞,但兄弟之間傳遞容易引起分歧,最後往往付諸武力解決,內訌此起彼伏。相比之下,父子相傳名份確定,也更符合人情。

但新舊制度變革之間,難免會有衝突。 羌渠被殺,依附漢朝只是原因之一,他有意將單於之位傳給兒子於扶羅,而不是其他的兄弟,才是最根本的原因。

如今於扶羅病死,呼廚泉繼位,孤立無援,無家可歸。如果能成為大漢藩國,接受大漢的冊封和保護,不僅可以重回美稷,父子相傳的制度也能得以確立,單於之位就可以永遠留在他這一支。

對呼廚泉來說,這顯然是利大於弊的選擇,沒有不接受的道理。

趙溫、張喜都是人老成精的大臣,不用楊彪說得太明白,幾句話一點,他們就意識到一點。

教化匈奴看起來是天子的一廂情願,實際上卻是一個水到渠成的現實需求。

正如楊定營中的將士一樣。不是他們不想讀書,不想成為彬彬之士,而是沒有條件讀書。

換句話說,不是天子一廂情願,而是他們反應遲鈍,沒意識到教化四夷的機會就在眼前。

目录
设置
设置
阅读主题
字体风格
雅黑 宋体 楷书 卡通
字体风格
适中 偏大 超大
保存设置
恢复默认
手机
手机阅读
扫码获取链接,使用浏览器打开
书架同步,随时随地,手机阅读
收藏
换源
听书
听书
发声
男声 女生 逍遥 软萌
语速
适中 超快
音量
适中
开始播放
推荐
反馈
章节报错
当前章节
报错内容
提交
加入收藏 < 上一章 章节列表 下一章 > 错误举报