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那時就算城門外的大漢騎兵有心想殺我等,以亮兒泰平軍戰力也能護我等周全,安全撤退。畢竟泰平軍也有二三千兵馬左右,且全是上過戰場,見過血的騎兵。”
“不過,無論是先出城的一千黃巾軍兵也好,還是後出城,亮兒率領的二千黃巾軍兵也罷,都不能再按照黃巾原本的打扮,必須以假裝打扮成軍兵的樣子,方便混水『摸』魚,衝進軍兵陣營之內。”
諸葛亮事無巨細,皆給張角一點又一點地提醒,一個接一個地安排,頗有種當年事必躬親,項項過目的感覺。不過,張角卻是認真地聆聽,並用心品味諸葛亮所說的每一個安排裡面深含的意義。
聽完諸葛亮的安排,張角對諸葛亮不得不感歎不如也。畢竟,諸葛亮所說的每一句都十分契合兵家之法,皆是有理有據,且顯得極為謹慎,穩當。進可攻,退可守。
那種感覺,張角發現自己雖然已領兵多月,卻並能習得,反而諸葛亮年紀尚小,也不知是如何造就的。張角再看著諸葛亮,仿佛就在看一個已在戰場上沉浸多年的將帥一般。料敵先機,運籌帷幄都難以形容諸葛亮給張角的震驚。
張角難以想象要是給諸葛亮更多的時間,用以發展和成長,諸葛亮的將來能到達哪種地步,說不定能比之先秦白起,春秋戰國時代的孫臏也毫不遜『色』。不過,諸葛亮越強越好,這樣自己的女兒張寧跟了諸葛亮,也算是好個歸宿。
“一切就依亮兒所言,按亮兒的計劃行事。廣宗郡城也許別的沒有,唯不缺少軍兵,幾千軍兵隨便找找就有了。至於假裝大漢官兵的盔甲,在上一戰擊退了官兵,也繳獲了不少,足以應付這次之需。”
張角知道眼下大漢官兵前來進攻,是諸葛亮帶領張寧逃離廣宗郡城唯一的機會,於是也不耽誤,聽從了諸葛亮的安排之後,趕緊轉身吩咐身邊的親兵去將上一次擊退大漢官兵,所收繳的盔甲統一全部都拿了出來,將命令那些被選中的黃巾軍兵全都摘下了頭上的黃巾,以及換掉黃巾軍兵並不統一的服飾,按照大漢官兵的配製,全部武裝起來了。
見一切都安排妥當,張角感慨萬千,對諸葛亮說:
“寧兒以後就交給你了,寧兒本『性』不壞,又心地善良,你要好好珍惜,好好對待她,寧兒不會成為你的累贅的。只要有寧兒在,這大漢天下的黃巾大軍都不會排斥投奔到你的麾下,這樣大事可謀,大業可定。”
“來人,去喚小姐前來,就說老夫有話對她說。”
張角也許領兵不行,可張角看準卻還是有一套的,畢竟張角接觸的人不比諸葛亮少,更何況張角還修煉了那麽多年的道。張角準備將張寧也叫來跟前,想和張寧好好話個別,做一些最後的囑托。
張角只有一個女兒,且是老來得女,自是珍愛有加,視如兒子,如今被自己的野心所拖累,害得與女兒張寧無法相聚,怡樂天年,不得不分離,說實在,張角是後悔的,也是深感最對不起的就是自己的女兒張寧了。
張寧很快就來到張角和諸葛亮的身邊,之前諸葛亮早就有知會了張寧要離開廣宗郡城的消息,因此接到父親張角身邊的親兵通知之後,張寧就知道這一天終究是來了,始終沒法避免,而且來得那麽快。張寧僅僅能夠陪父親張角度過了幾天安靜的時光而已。
張寧看到父親張角,尚未開口,卻已是淚眼如花,她知道張角想說什麽,也知道張角和諸葛亮的安排,無論到底是怎麽安排,那最終肯定的是張寧必須離開廣宗郡城,離開自己的父親張角。
張寧無法控制內心的悲傷和再次升起的擔憂、恐懼,覺得又要過那種到處奔波,居無定所的日子了,其實張寧很厭煩那些像流浪一樣,為了打打殺殺而不斷一個地方換過一個地方的行軍生活。
張角看到張寧已是哭成淚人,也是心酸無比。但身為父親,張角卻不得不做個好榜樣,假裝堅強一些。於是,張角故作輕松地對著張寧說道:
“寧兒,等下你就隨亮兒一起突圍,先暫時逃離廣宗郡城,待為父擊退來犯的大漢官兵之後,再去尋你。為父不在你身邊的時候,你要好好照顧自己,聽亮兒的話,不用太掛念為父,知道麽?”
“只要寧兒出了廣宗郡城安全了, 為父才能大打出手,大展拳腳,痛痛快快地擊敗隻懂得魚肉百姓的大漢朝廷中的爪牙,給不識天意的大漢官兵一個迎頭痛擊。”
張角不忍心告訴張寧事實的真相,只能騙張寧,說讓張寧先走,將來還會去找張寧。不過,張寧卻是根本就不相信,因為她已殘酷地從諸葛亮那兒得知,此次和張角分別,將是來生再無相見之日。
張寧也知道張角是不想讓她傷心,故意將分離說得輕松一些,以免張寧執意留下來,不肯隨諸葛亮離開廣宗郡城。張寧隻好忍著傷悲,繼續做張角眼中的乖乖女。只見張寧突然跪了下來,朝著張角拜了三拜,然後含著淚說道:
“寧兒知道了,寧兒會乖乖地聽亮哥哥的話,好好地待在亮哥哥身邊,也請父親多多保重身體,莫過於勞累。寧兒不孝,未能經日服侍父親身邊,長期侍奉父親周圍,還請父親不要心存責備,抱怨怪罪。非寧兒不想,實為不能也。”
張寧的話,每說一句,都挑動著張角和諸葛亮的內心,隨著張寧的話音剛落,不止是張角已是無法再忍住內心的悲痛,而跟著淚流滿面。三國之諸葛天下