各人看王允終於願意停了下來,不再假裝痛哭,畢竟吃人嘴短,還在王允的府上,各官員隻好熱心地關切王允,想知道到底有什麽事情能夠讓位列三公,身為司徒的王允痛哭不已,還偏偏選擇在王允的慶生賀壽宴會之上,不禁失態。
各官員表現得十分吃驚,不解地問道:
“王司徒,今天本是您的貴誕,實乃喜日,理應歡慶為是,為何王司徒反其道而行,卻是放聲大哭,此為何故?若是王司徒不嫌棄我等,還請如實相告,若是我等能夠為司徒分憂,出力解決必當不會推辭。”
官居司徒,到了王允這種地位的官員,其實世間之事已是很少能夠難倒王允的了,眾人也是奇怪為什麽王允會選擇在生日宴會之上,表現得如此不堪,畢竟能夠讓王允煩惱,束手無策的,真的不多。其實,各官員相當好奇,又是宴會之上,不得不八卦地問起王允。
至於要是王允真的說出什麽天大的難事,到時各官員肯定會施出往常的“推太極,踢皮球”神技,給王允來一個:司徒都解決不了的事情,我等也無能為力。
王允等的就是各人發問,王允知道一旦將實情說出來,肯定會有一大堆膽小怕事的官員不願參與其中,但這些人也不足為懼,王允根本就沒將希望寄放在這種沒魄力和手段的官員身上。
王允是希望在座的官員裡面,能夠有一二個比較熱血,或者喜歡冒險的人,願意替王允去行刺一下董卓,這樣一來哪怕事後並沒有成功,王允利用司徒的名聲,加上宴會促成了這件事,王允的聲望也會如日中天,對於來自袁氏的袁紹給王允的那封書信,也算有了交代。
王允調整了一下情緒,在內心暗暗地重新組織了一下語言,而後一臉深情地說道:
“實不相瞞,今天並非是老夫的生降,因為想要與各位同僚相聚一堂,敘敘要事,又深恐引起董卓的猜疑,老夫才借故謊稱是生降,賀壽一事實屬托言罷了。深夜相邀各位,乃是有要事相商,不得已方出此下策,還望各位能夠海涵則個。”
“諸位有目共睹,眾眼皆見,董卓本是西涼一介刺史,如今卻盤居於京師洛陽城,不願回到西涼屬地,其本意明顯不過,乃是想禍害朝綱,擾亂大漢天下。老夫與爾等同朝為官,見董卓欺主弄權,廢位少帝,心有不忍,故而鬥膽召集群臣,共同商議。”
“如若不管,長此下去,董卓的野心肯定不僅於此,到時大漢的江山社稷毀於一旦,朝夕難保,我等大漢屬臣其罪難逃,定當遺臭萬年,為後世萬民所唾棄、謾罵。昔日,有漢高祖先皇奮起誅暴秦滅強楚,方有今日的大漢天下,想起就覺得熱血沸騰。”
“不曾想,漢室劉氏雄霸天下,傳至今日,卻是危在旦夕,大漢天下怕是要喪失在董卓這漢賊的手上了,老夫雖貴為司徒,卻是有心殺賊,奈何苦於沒有良策,一直積鬱於心。正是料不到老夫會束手無策,沒法挽救大廈之將傾,故而痛哭不已。”
王允自覺已是說得十分明顯和露骨了,之所以將各人聚集在這裡,就是苦於無良策,乃是問計而來。可惜,那群心中無謀又膽小怕事的官員卻是聽到王允說起董卓,內心一怕,便開始顯怯,見王允將話都說到這地步了,
哪裡還會不明白。各官員心中一苦,不由得也學王允剛才那樣,痛哭起來。也不知是真的被王允說動,哭大漢幾百年基業,傳到這裡就要被董卓一手摧毀而難過,還是痛哭本來日子過得好好的,今晚前來祝壽,卻是被王允這老狐狸給坑了一把。
董卓再不好,至少各官員還能如常一樣,每日正常上朝、值班,如今王允號召各官員卻是要謀劃董卓,想要將董卓給掀倒,這要是一時不慎,那可以將人頭也要搭進去的。這一頓宴會,來得實是不值。
開弓沒有回頭箭, 況且就連司徒王允都說苦於無良策了,在坐的那些官員誰不是人精,肯定不會跳出來打臉王允,大放狂言,說司徒沒辦法的事情,乃是小事,想殺董卓簡直如人飲水,不費吹灰之力。
能夠在朝中為官,且經歷了宦戚之亂、董卓之亂還如往日一樣屹立不倒,那些官員早就學會看人臉色,明哲保身,於是只顧痛哭,卻是不附和王允所說的。不支持,不反對,這就是為官之道。況且王允也說了,今天不是王允的生降,那就算痛哭也不會壞了王允的雅興。
不知為什麽,剛才王允自身痛哭的時候,感覺還好,現在看到各官員居然也有樣學樣,王允內心是一陣的煩躁不已。難怪一直以來,宦官乾預朝政,外戚把持朝權都沒有得到有效的根除,就連董卓亂權,興風起浪,也是少見的順利,原來這大漢朝的官員早就沒了血性和氣節。
王允不由得有些惱怒,早知道這群官員這麽不頂事,當初還不如不邀請呢,設計這個宴會乃是為了求良策,求賢人能士的,不是來聽各官員聲情並茂地哭泣的。
好在並不是所有的官員都是膿包,就在王允快要心灰意冷的時候,卻是突然聽到宴會下面,就在偏僻角落那裡,竟然有人不哭反笑,還大聲鼓掌,顯得十分亢奮,躍躍欲試。好極了,王允就像突然捉到最後一根稻草一樣,充滿了希望。
王允定眼一看,原來是宦官曹節之後,官居驍騎校尉的曹操。曹操這人本來就不討喜,仕途之路也是起起落落,王允多少還是有些印象的。