韻景微微驚訝,「師傅您的意思……若您是劍神前輩,也會如劍神這般?」
君天放沉吟半晌,輕輕道:「當初襄陽之戰,宋朝廷的確讓雁羽堂眾人太過傷心了。若是我,大概也真會如劍神這般選擇。為君而戰,不如為民而戰。我們的眼界都不及劍神前輩,胸懷也遠遠不及啊……不過我和張玨情同手足,卻也懶得管這些。天下大勢,哪裡是咱們這些武夫能夠左右的。」
韻景輕嘆,「要是劍神前輩願意相助皇上就好,他可是極境啊……」
君天放輕笑,「不用急,等蜀中真龍現世,劍神自然有他選擇。說不得,到時候他會重歸大宋。」
說著,放眼掃向遠處青山,輕聲感慨了句,「這荒蕪江山,也的確是該要出現民主了……」
兩人沿著官道越走越遠。
而在西邊,和君天放、韻景背道而馳的無得、樂舞也在交談。
樂舞問:「師傅沒有斬殺那些人?」
她之前也遠遠看到破軍宮主和瀧欲、吳阿淼三人離去。
無得和尚道:「都已遁入空門,不再殺人了。」
樂舞微微嘟著嘴道:「殺壞蛋就等於是救好人,也是勝造七級浮屠的。」
無得和尚偏頭,摸摸樂舞的腦袋,「那破軍宮主和瀧欲怎的就是壞人了?」
樂舞張張嘴,沒能答上話來,有些委屈。
無得又道:「破軍宮主居學宮數十年不出,手中從未沾血,瀧欲也從未禍害他人。只是各為其主而已……」
樂舞低頭,若有所悟。
好?
壞?
似乎並沒有明確界限,都只是以人心來主觀評判。
譬如趙洞庭,在百姓心中他是好人,但是,在那些被他斬殺的貴族,還有蒙古人心中,他會是好人麽?
好半晌過去,樂舞突然抬頭,「師傅,那到底什麼是好人?」
無得和尚道:「於小而言,扶危助困、尊老敬老等諸多心善之舉都能稱作好人。於大而言,匡扶社稷,普渡眾生,弘揚浩然正氣者,亦是好人。」
樂舞低語,「那皇上是好人咯?」
無得道:「於大宋社稷而言,是。」
時間輾轉到四月末。
東沙群島範圍內,南環島、北環島以及月牙島都是好生熱鬧。
鞭炮連天。
無數海盜自此解下刀兵,看著島內大集市上披紅掛彩,掛上紅燈籠等物。
這些島上的大集市都有他們的股份。
「股份……」這個詞他們聽不懂,但是柳安撫使已經說了,以後島上集市的盈利,他們都會有份。
這就足矣。
而且還有紅娘子、柳刀王兩位首領當眾立誓,他們也不覺得這會誆騙他們的話。
如今,在萬眾矚目中,各島上的大集市終於要集中開業。
柳安撫使和廣南西路諸位將軍分處於各島之上主持。
許多沿海之地以及流求、麻逸等國的商人早早趕到,俱是帶著大船貨物,準備在集市內進行交易。
他們早早就收到海盜們的傳信了,不敢不賣這個面子。
而且,集市雖然要收傭金,但並不及海盜門雁過拔毛那般苛刻,且不再用擔心有性命之憂,這於他們而言也是天大好事。
相較於海上交易能夠得到的利潤,上交的這點關稅、傭金實在是算不得什麼。
於是在隆隆鞭炮聲過後,集市正式開業,便就有不少商販前呼後擁在集市內租賃位置較好的攤位、商鋪。
有些是短租,而有些財大氣粗的,更是一租就是簽訂下數年的合約。
集市才剛剛開始,就有日進鬥金之勢。
無數金銀由富商們上交到負責集市運轉的官吏手中,然後便又分別向著紅娘子、柳西狂手中匯聚而去。
紅娘子手下有空竹,柳西狂手下也不缺狗頭師爺。這些師爺們或許算不得大才,但算數總是可以的。
等到夜色降臨,東沙群島悄然安靜下來之際。紅娘子、柳西狂兩人所居的新建府衙內俱是傳出來激動的笑聲。
這才是首日,他們收的租金、關稅竟然就抵上小半當初建立集市所用的銀錢了。
而柳安撫使和眾位將軍還表態,這些銀錢都歸他們所有。整個東沙群島免稅三年。
這可不就是說,這些錢都將落到東沙群島眾人的口袋裡。
而以前建造集市的錢,可也是最終被島上百姓們所得了。
這兩項收入,已然能夠勝過他們之前冒死劫掠大半年的收穫。
紅娘子和柳西狂兩人也是這時才知道,原來賺錢可以這般容易。心中對於當初臣服趙洞庭之舉自然也是僥倖萬分。
至此,兩人算是對趙洞庭心悅誠服。這東沙群島,也可以真正說是大宋疆土了。
長沙城。
遠航歸來的官船隊伍終於從雷州到得城外。
大小馬車足足十餘輛,有數百持槍佩劍的廣南西路廂軍相護,馬車上都堆滿貨物。
軍中、馬車上,都打著大宋國旗。
這足以震懾江湖中欲為禍作亂的那些人了。
以大宋朝廷現在威勢,實不是他們可以為虎作倀的。
趙洞庭對於官船隊伍的歸來,展現出超乎眾人想象的熱情,竟是親自到城門迎接,顯得無比隆重。
朝中國務令陸秀夫以及農業部諸多官吏,都被他叫著隨行。
這對於領隊也不過是區區六品官吏的官船隊伍而言,自是遠遠超出規格的接待。
隊伍才剛剛近城,趙洞庭就已是快步迎上去,看著馬車後頭那堆積的貨物,眼中露出激動之色來。
玉米、土豆、甘薯這些東西,足以能夠讓大宋提前出現民生富足的盛世。
而只要糧食足夠,在這個年代,想要發展其餘方面也就不是什麼難事。
糧食是這個年代的根。
官船領隊吳三海是雷州人,原本面色就不白凈,出海兩年多,如今更是曬得焦黑。
海上之行,也讓得這位四十齣頭的雷州原水師將軍顯得頗有些憔悴。
但他此時臉上卻是布滿激動,見著穿龍袍的趙洞庭快步向自己行來,叩倒在地,「微臣吳三海叩見皇上!」