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排行 分类 完本 书单 用户中心
搜书趣 > 历史军事 > 舍弟諸葛亮 > 第359章 兩個絕頂高手對決,死的都是看戲的

舍弟諸葛亮 第359章 兩個絕頂高手對決,死的都是看戲的

簡繁轉換
作者:浙東匹夫 分类:历史军事 更新时间:2024-08-27 13:46:05 来源:搜书1

沒想到袁紹剛死半年,劉備隱隱然便要成為一個不亞於袁紹的威脅,真是樹欲靜而風不止。為今之計,諸公以為朝廷當如何調度緩急,以應時弊。”

曹操把夏侯淵的敗報,和鐘繇、張既送來的捷報,都擺在案頭,一手揉著太陽穴。

隱隱覺得自官渡之戰後、一度緩解了的頭風病,似乎又有重新加重的趨勢了。這種病還真是跟人的心情有莫大的關系,精神壓力一大,就容易頭疼。

荀彧、荀攸來之前就已經充分了解過情況,所以對戰事的進展也並不覺得意外。

荀彧還是那麽老成持重,建議曹操不要因小失大:“明公切勿以一時之失為念,還是要抓大放小,一鼓作氣先北後南。

我軍攻打並州如此順利,一方面固然是天寒地凍,太行斷絕了冀、並之間谷道,袁尚無法增援高乾。另一方面,也是袁家已失去北方人心所致。

二袁內戰,河北人心惶惶不安,不知所歸,看似地盤都還是二袁的,實際上只要明年朝廷大軍北上,除了鄴城以外,必能傳檄而定,聞風歸降。

在下這幾個月也在暗中觀察,搜集河北二袁戰報,吾觀河北眾將,臨戰不肯出死力者甚多。

上至呂曠、呂翔、焦觸,下到馬延、張顗,等朝廷大軍再次北上時,這些人都有可能爭取,只要明公許以高官厚祿,確保他們兵權如故即可。

還有那些當年因為想殺公孫瓚為劉虞報仇而投袁紹的幽州鮮卑諸將,如牽招、閻柔等,臨危時也必不能為袁氏死節。

所以,明年開春後朝廷北進的方略,是絕對不能更動的。哪怕徐州方向,劉備有可能趁虛而入,也不能影響進攻河北。

相比之下,明公倒是該廣求奇謀之士,設法屆時盡快攻破鄴城,對袁尚速戰速決。只有打河北打得夠快,才是對徐、淮方向最好的保護。”

荀彧這幾個月,對於先北後南、盡快解決腹背受敵的問題,也是想了很多,心中早有成算。

他也看出了曹操最近有一丁點猶豫,擔心已經捏在手頭的利益重新出現松動,所以總是想著“既要、又要、還要”。荀彧便敏銳地提醒他避免這一點,該果斷的時候還是要果斷。

歷史上,曹操攻鄴城,前後花了三年,但這不等於以曹操的絕對實力,他真的必須攻三年。中間他為了勾引二袁內鬥,撤兵來回拉扯,浪費了很多時間。

這也是因為原本歷史上,曹操不用急。袁紹死後,他覺得天下已定,沒必要吃相太難看,搞得徹底山河破碎、打下來也變成爛地。

從這個角度來說,曹操雖然一邊乾著屠城的事情、一邊寫著“白骨露於野、千裡無雞鳴”的詩,但他畢竟不是董卓、傕汜之流的純粹殘暴之徒。

曹操在確保一塊地盤已經能成為自己的囊中之物時,還是會好好保護這塊地盤,希望用損失盡量小的方式來完好拿到手。這一點跟李傕郭汜也是有本質區別的,那些人是哪怕把地盤拿到手、實打實控住了,依然不珍惜。

曹操只會不珍惜那些他拿不到的東西,反正是別人的,打爛了就打爛了。

所以,這一世有劉備在旁環伺,曹操當然要提速。

而提速肯定意味著更多的傷亡,以及更加不擇手段,拿下地盤的同時,有可能把地盤打爛,造成更多破壞。

曹操想了很久,最終也不得不承認,荀彧說的是對的。

“孤意已決,對冀州,不要再考慮戰爭破壞的問題了,一切以最快拿下為要。文若可有什麽攻戰的良法?”曹操饒有深意地看向荀彧。

“攻戰殺伐,非屬下所長,還請明公見諒。”荀彧不想出那些不擇手段的具體戰術計策,他也不擅長這個,便體面地承認了自己的能力局限性。

“人各有所長,果然是勉強不來。”曹操似乎也早就料到這個結果,只是自嘲一笑,然後就揮手示意荀彧退下了。

荀彧走後,荀攸原本也打算跟著,曹操卻以眼神示意他再坐一會兒。

荀攸很想裝沒看見,但倆人眼神已經在這下意識一瞥之間接觸了,大家都是聰明人,知道也躲不過,荀攸隻好幫著出這些竭澤而漁的餿主意。

“公達擅長奇謀,可有什麽能加速對袁尚作戰的妙策,必能教我。”曹操屏退左右,讓荀攸坐到更近前的位置,虛前席以詢。

荀攸想了很久,嘆道:“若求畢其功於一役,不計其余,怕是來年開春後,等著凌汛漲水,一上來就掘漳水以灌城。然後等城內成為澤國,城墻根基泡軟,再以舟船直入強攻。

不過,此法需要提前陰集大量力役、輔兵,提前偷偷施工,待工成之際,尤要加大投入。如此一來,來年猛攻之初,必然會對其他各線兵力、民力產生影響。”

曹操摸了摸胡子,內心稍稍掙扎了一下,就直接同意了。

這也不奇怪,歷史上曹軍就是用水攻破的鄴城,這個計謀,也是荀攸、程昱的共同貢獻。

鄴城的地形,本就不高。而且建城選址追求交通便利,瀕臨漳水,受水攻的潛力還是挺大的。

華北平原上的很多大河,如黃河、漳水、濟水,也都有“懸河”的隱患。因為河北平原地勢太平,河流落差太小,水速慢沖不動泥沙,河床容易淤積。千百年積累下來,很多河面水位高度也就高於河邊的城池,需要不斷加高加固大堤來保護城池。

漳水靠修高河堤治水的歷史,在戰國時魏國“西門豹治鄴”就開始了,後世看官對此應該也都不陌生,那是小學語文課本上就學過的。西門豹距離漢末已經七百多年,漳水河堤一代代加高,水位已經非常驚人。

荀攸能提前想到這個計策,也就很正常了。

現在的情況,與歷史同期所差異的點只是在於:歷史上曹操圍了鄴城一年多,實在反復攻不下來,才迫不得已改用水攻。現在卻是直接一上來就開大,完全不給機會。

屬實是“**oss直接去新手村堵門,不給袁尚刷怪練級機會”了。

這也是被劉備逼的。

如今的曹劉,就像是王老吉和加多寶互相血拚死磕,結果把和其正洗沒了。

又如歐陽鋒洪七公在華山之巔比拚內力,但卻各自只需要出一掌,兩人還另留了一掌作為後手,隨時可以把其他欺近身的第三方掃死——畢竟現實世界不是,不存在“兩大高手都用盡了100內力無法撤開,結果兩敗俱傷被第三方看熱鬧的撿便宜”的情況。

那都是家為了戲劇性沖突性,特地編造的截胡奪寶爽點。現實世界中誰能拿楊過的人生劇本啊,哪怕自以為代入了楊過,真到動手的時候,也只會發現自己其實是拿錯了藏邊五醜的劇本。

曹操是明白人,他當然很清醒,知道自己的處境,也知道自己該如何處理各方矛盾的輕重緩急。

而荀攸看曹操對這個方略已經原則上采納了。荀攸為了自己的個人歷史名聲,也不得不多提醒一句:

“水攻之法雖能破城,必然造成百姓嚴重受害。鄴城乃冀州腹心所在,此戰後肯定會被破壞慘重。而明公在河北百姓當中的名聲,可能也會因此受到影響……

若還有其他高明之士,能另想它法,既破鄴城,又維持住朝廷體面,那就最好,屬下寧可不要此功。”

曹操緩緩抬手,製止了荀攸的解釋:“孤不到萬不得已,自然不會輕易用此法。反正還有至少三個月可以籌劃,孤不會放棄任何一絲解救百姓的希望的。”

雙方話都說到這個份上了,再矯情就有點過分了。荀攸很識相地閉嘴,沉默告退。

曹操被劉備逼得采取了更激進的手段應對袁家,從劉備手上失去的東西,都要加倍從袁家身上找回來,狠狠地捏軟柿子。

話分兩頭,同樣是在這一年的臘月,在荊州的江夏郡,劉備的心態跟曹操,也是頗有異曲同工之妙。

雖然劉備是東海、瑯琊之戰勝利的一方,跟曹操的第一次大規模正面硬戰取得了勝利,得到了一個半郡的地盤。

在收到關羽的捷報,以及諸葛瑾的請示後,劉備的心情一度極為振奮。

但他內心感受到的時不我待,卻是與曹操是相似的。

因為他也受不了那種“我的畢生大敵,隻用七成功力就可以守住正面、與我相持的同時,他另一隻手卻還能在身後收幾個魚腩殘血,增強自己的實力”的情況。

曹操隻用了一半多的精力,就可以頂住他,然後在背後稍微花點余力就能收割高乾。自己在正面戰場,暫時找不到任何破綻,只能是眼睜睜看著曹操擴大地盤。

諸葛瑾的密信裡,倒是給劉備在這個冬季找了點事情做,比如外交上徹底收服袁譚,把袁譚身邊的頂層謀士都一個個拉攏過來,最終確保傀儡袁譚。

但劉備覺得這事兒用不了太多精力,只要自己給諸葛瑾充分、絕對的授權,他跟關羽、太史慈就能乾好了。

而劉備自己留在江夏,這地方沒有什麽用兵空間,今年一年下來,對劉表的荊南勢力也消化得差不多了,賴恭、吳巨已經在兩年的潛移默化籠絡中,徹底投靠了劉備,再無懸念。

所以劉備也生出了遷移根據的想法,不想再親自留在江夏,想要換個更靠近前線、更便於他本人居中統籌戰局的城市,設置其車騎將軍的幕府。

為此,他也找來了諸葛亮,商議一下這個冬天和來年上半年的方略部署,以及遷移幕府的事情。

ps:以上已經三千多字,今天起恢復正常更新……晚飯前還會有一更。

還有,針對昨天的評論質疑,稍微解釋兩點。我昨天從沒說“袁尚一直不知道曹操打進並州了”,只是說消息有一個多月的時間差。而且也沒寫並州已經打下了,只是打下了上黨郡。所以評論的人別亂腦補、把我的描述往前拽一大步偷換概念。

其次,初中地理課本上都教過,我國的地形有三級階梯,青藏高原第一級,北段山陜是第二級,太行山在晉、冀之間,就是第二第三級的分界線。

所以冬天大雪封山阻斷影響最嚴重的當然是晉冀之間。而山陜之間,汾水和沁水河谷都是能通行的,它們都屬於第二階梯內部,而非第二/第三階梯交界線。河東和河內大冬天要到太原、上黨也是有路可走的。鄴城要去太原、上黨卻非常難。

具體可以看百度地圖/地球。

曹操上一階段用河間四郡換地河東就是一個陰謀,早就埋伏好後手了,是袁尚短視沒看出來,或者說看出來但顧不上了(我當時沒多解釋這一點,結果不光袁尚沒看出來,連有些讀者也沒看出來)

目录
设置
设置
阅读主题
字体风格
雅黑 宋体 楷书 卡通
字体风格
适中 偏大 超大
保存设置
恢复默认
手机
手机阅读
扫码获取链接,使用浏览器打开
书架同步,随时随地,手机阅读
收藏
换源
听书
听书
发声
男声 女生 逍遥 软萌
语速
适中 超快
音量
适中
开始播放
推荐
反馈
章节报错
当前章节
报错内容
提交
加入收藏 < 上一章 章节列表 下一章 > 错误举报