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排行 分类 完本 书单 用户中心
搜书趣 > 历史军事 > 舍弟諸葛亮 > 第575章 環環相扣,無處可躲

舍弟諸葛亮 第575章 環環相扣,無處可躲

簡繁轉換
作者:浙東匹夫 分类:历史军事 更新时间:2024-08-27 13:46:05 来源:搜书1

短短幾句話,劉備首先是站在“如何讓法正更好交差”的角度上想問題,在確認法正可以交差後,劉備又立刻開始為益州百姓的民生生產著想。

這些反應都是瞬息之間、純發自然的,並不是猶豫權衡利弊之後的理智決策。這也說明,劉備的天性反應、在沒經過大腦深思熟慮的情況下,本能地就是先為屬下和百姓著想。

夫濟大事必以人為本,這是個乾大事的雄主啊。

感動完之後,法正也恢復到了就事論事的專業心態,認真梳理了一下現狀,然後虛心請教:

“既然將軍要以上表勸進的事情為重,又兼顧民生安頓,不願立刻生事。那我們便需另想辦法,把因為軍糧和撤兵導致的矛盾,暫時壓製拖延,容後再誘發。

隻恨在下智術短淺,一時也想不到妥善的兩全之法,還請孔明兄、士元兄不吝群策群力。”

如今已是臘月下旬,馬上就要過年了。法正聽劉備的意思,上表勸進的事兒,討論、傳達至少要一個月。然後上表等回音、後續拉扯,一兩個月也是有可能的。

全算下來,可能拖到明年三月份,這些事情才有結果。

另一方面,二月初開始春耕,然後早稻要育秧,農忙差不多也能拖過整個二三月份,基本上到四月才會有農閑。

而明年算是劉備軍在益州推廣林邑雙季稻的第三個年頭了。

第一年他們只在江州種了一小片林邑稻。去年擴張到了江州、梓潼、郫縣等三個縣的大部分地區。今年再按照擴大五到十倍種植面積來算,至少能覆蓋一兩個郡了。

劉備軍在蜀地大力推廣雙季稻,這也算是一樁千秋萬代的德政了,對於聚攏民心是非常有利的。一旦蜀郡大部分的縣都種上雙季稻,成都平原地區的民心,也就會更加向劉備傾斜。

到時候大部分農民都能因為劉備諸葛亮的善政幫扶而多收糧食,劉備想問劉璋多要一點軍糧來養兵,也就太合理了。

到時候劉璋再摳摳搜搜拿糧食卡劉備脖子要他退兵一部分,也就更站不住腳了,哪怕劉備抓住這個理由跟他翻臉,劉備也不會丟多少大義名分。

所以,無論從勸進計劃來看,還是從爭取民心的角度來看,把矛盾拖延三到四個月,至少等明年四月份再考慮要不要爆發,絕對是有利無弊的——

當然,這裡只是預先留下一顆伏子,也就是把矛盾和稀泥往後推,沒說三四個月之後就一定要引爆。

如果三四個月之後,劉璋改好了,沒有別的敵意卡脖子舉動,那麽劉備繼續跟他和平相處也是可以的。或者到時候再看看天下形勢有沒有新的變化、新的機遇。

現在只是設法把“宣稱借口”往後拖延保留,確保主動權握在己方手上,到時候用不用再兩說。多條路子多個選項,肯定是有利無害的。

法正和諸葛亮、龐統開誠布公地聊了幾句後,大家就把這個道理掰扯明白了,也達成了共識基礎。

然後,諸葛亮和龐統就順著這個思路,各自往下給劉備想招。

他們畢竟比法正更了解己方的實際情況,所以很快就想到了對策。

諸葛亮僅僅轉了幾下扇子,便想到一招:“主公,我以為,我軍可以暫時口頭上答應‘撤走一部分益州的抗曹將士,以減輕益州百姓的負擔’。然後,也確實可以分批落實,比如過完正月後,就先稍稍撤走兩三萬人,後續每隔幾個月撤一批。

等這樣的姿態擺出來後,我們便可雙管齊下,一邊實踐諾言,一邊大肆宣揚。務必做一兩分的事情、就喊出七八分的聲勢來。最好趁著春耕勸農、向蜀郡百姓推廣林邑稻的機會,順勢向各縣鄉宣揚主公的善舉,如此必能極大加快主公籠絡蜀地民心的速度。

最後,我們都答應了劉璋撤軍的要求,那劉璋必須在其他方面,全力配合我們,以展示誠意。我們完全可以在第一批象征性撤兵後,就逼迫劉璋上表給陛下,勸陛下封主公為王,勸陛下封主公麾下心腹重將為四方將軍。

然後,主公再上表、婉拒封王之請,卻把其他部分接受了,到時候,便能順勢給諸將升官晉爵。”

諸葛亮隨口開出的這個條件,從價碼的角度來分析,確實是非常合理的。

劉備軍如果真撤走一半駐蜀大軍,那就至少是六到八萬人了,半年內就能少吃蜀地五十萬石以上的軍糧,極大降低劉璋的負擔。

劉備軍做了這麽大的讓步,劉璋不該在其他方面表示表示?雖說會要求劉璋上個非常得罪人的表、看似漫天開價請皇帝給劉備封王。

但這事兒說到底,劉璋並不用付出多少實利成本。他實際上付出的,只有一張臉,會因為勸進過於舔而導致劉璋自己名聲受損。

另外還會斷絕劉璋繼續騎墻在曹劉之間的可能性,因為這表一上,劉璋就直接把曹操給得罪狠了,這屬於是投名狀。

拿這些虛的、立場性的條件,來換取撤軍、少給大筆軍糧的實利,按說這帳很算得過來,劉備絕對算是寬仁了。

劉備和龐統、法正,也很快想明白了這層道理,覺得諸葛亮的方案挺合理的。

只是,法正想得比較細節,而且他腦子裡始終在琢磨怎麽幫劉備“保留將來對劉璋下手的宣稱”,所以深入推演了一會兒後,他就覺得諸葛亮的說法還是有點瑕疵。

法正倒也不畏權威,就事論事地把自己的懷疑說了出來:“孔明所言,固然是金玉之論。但是這般施為後,如果我主劉季玉完全對玄德公言聽計從,將來不就沒有再……敲打的借口了?”

這話其實已經頗為“賣主求榮”,法正和張松,如今都已心心念念就想劉備徹底把劉璋傀儡了。也就這種關起門來的場合,法正才會說得如此直白。

這種話題,劉備當然不適合刨根問底,他也是要面子的,所以只是扭過頭去,顧左右言他、假裝無所謂。

諸葛亮則是雲淡風輕地說了兩句:“依我對劉季玉的了解,此人雖暗弱,卻也猶豫、吝嗇,未必會全盤接受。或是就算接受了,也往往會打點克扣。到時候,總會有過錯的。只要再起糾紛,蜀中士民自然會看得清是非曲直。”

諸葛亮這話,擺明了就是在暗示,劉璋不可能完全履約。或者退一步說,就算劉璋想著完全履約,到了實際做的時候,還是會打折扣、埋雷。所以千萬不用擔心將來留不下宣稱口實。

只是諸葛亮說話比較有分寸,那些細節他就不具體詳述了。

法正聽得若有所思,而一旁的龐統,卻是反應更快,僅僅從諸葛亮這幾句籠統的提點中,他就已經腦補出了後續。

於是龐統連忙精神抖擻地細化分析道:“確實,這些小事,能有何難?劉季玉做事瞻前顧後,他就算答應上表勸進,又哪裡肯實打實往死裡得罪曹操?

說不定到時候又是遮遮掩掩,留點余地,比如讓吳懿、費觀這些棄子書寫奏表,他自己卻只是聯署其後。這裡面可以退讓的地方多了去了。

最後真要是形勢有變,他也可以說是‘一時失察,被屬下裹挾、蒙蔽’,或是至少另外暗中派密使聯絡曹操、向曹操表達他只是迫於形勢,不得不為。

至於讓我軍退兵、他想少給軍糧,這事兒要我看,將來也有扯皮的余地。比如,我軍如今號稱近十五萬之眾,留在益州。但是這十五萬人裡,我們自家的老兵,能剩十萬麽?

剩下至少五六萬,不是吳懿、費觀的舊部,就是新抓後改編的曹軍降卒。吳懿、費觀如今雖然效忠主公,但名義上他們還是劉季玉舊部、只是戰時暫時聽命於主公、受主公統一調遣指揮罷了。

如今曹賊被擊退,吳懿、費觀將來的地位,又該如何定性?我們大不了先口頭承諾,‘撤軍一半離開益州’,但實際執行時,我們只要把己方嫡系部隊撤走一半,也就最多撤個四萬多人,便算是完全履約了。

剩下的吳懿、費觀,我們不計算在內,讓他們自行留在梓潼,就該由劉季玉養一輩子,又如何?

那些歸降改編的曹軍俘虜,實控在我們手上,戰時也能聽命於我軍,但平時就說他們是被吳懿、費觀等益州軍舊部俘獲改編的,也屬於益州軍,劉璋又能如何?

到時候,只要劉璋心疼,再生出爭競計較之舉,我們便可以大義名分責之、說他被身邊奸佞蒙蔽、以至於竟破壞討逆同盟大業。”

龐統在冒這種壞水方面的能力,實在是不下於張儀。而且張儀是屬於完全不要臉的那種,龐統則是要臉,在現有解釋框架內搞的,這就更高明得多了。

簡簡單單幾段話,就把劉璋將來的“違約責任”安排得明明白白。

當然,必須強調,龐統還是克制的。他已經顧及到劉備得天下的正當性,也顧及到了社會道德和長治久安。

換言之,當年張儀那種,就是百分百純詐騙,是透支了秦得天下的正統性和信用為代價的,也給了天下人“拳頭硬就能推翻秦”的心理基礎。

而龐統只能算是一個對條款細節摳得比較精明的狡詐律師,但還是依法辦事、依合同辦事。是對方智不如人,埋雷摳條款細節摳不過他。

法正也算是奇謀狠辣之人,他的智謀也不低,只是之前對劉備陣營的內部討論不是很理解。此時此刻,聽了龐統的分析,法正當然也是一點就透,直接全盤理解了。

“原來如此……那我就知道該怎麽做了。請車騎將軍放心,此番回去,在下定然不辱使命。說服劉季玉、以答應按貴軍的要求勸進上表作為交換,來換取貴軍部分撤軍、減少所求的軍糧數額。”

而且法正已經在心中暗下決心,這些條約裡埋的雷,至少要確保三四個月之內不會暴露。

至於將來會不會暴露、要不要暴露,就再看天下形勢的變化吧。

如此謀劃已定,劉備就留下法正又盤桓數日,一邊等劉備軍內部完成後續討論,決定具體要求盟友如何上表、如何幫他們要官。一切全部談妥後,再讓法正回成都復命。

反正馬上也要過年了,很多事情磋商起來本來就慢,也不必急於一時。等過了正月上元節,再給劉璋答復也不遲。

劉備通過董和、法正和劉璋拉扯,兩番使者往還,加上協商飲宴、過年休沐,前前後後累計也要花上一兩個月。

在這期間,劉備和諸葛瑾、關羽、魯肅等人的聯絡,倒是也先有了回音。

自從十一月的時候,劉備擊退了曹操,捷報傳到關東。

身在徐州的諸葛瑾,也敏銳地意識到,天下形勢將有大變。所以就把青徐一線的防務,妥善安排了一下,交給陳登、張遼、高順、陳宮等文武負責。

諸葛瑾自己,則帶著魯肅從徐州南下,日夜兼程先趕到合肥,跟關羽會合,這也是為了便於後續商討大事——諸葛瑾知道,後續劉備和二弟,肯定有很多大事會找自己和關羽商量,尋求地方實權派的支持、統一內部意見。

如果自己還留在徐州,那聯絡就太麻煩了。而曹軍戰力現在已經被削弱,正是敗退回老巢養兵舔傷口的時候,自己稍微走開兩三個月,以曹軍現在的實力,也不可能發動攻勢掀起波瀾。

有陳登抓總坐鎮徐州,再加上張遼高順、充足的兵源錢糧,已經足夠了。

諸葛瑾是臘月初,就抵達了合肥。關羽聽說諸葛瑾到來,也是有些意外,但還是第一時間出城迎接。

當時關羽頗覺驚疑不定,因為他知道,大哥入川之前的交代,就是讓自己和子瑜分鎮關東,子瑜在北,自己在南,確保曹賊不敢在關東開辟第二戰場。

子瑜負責青幽冀,自己負責荊揚,徐州則是以淮河為界、一人管一半防區。

通俗的說,就是劉備在關東的領土,南北以淮河為界,淮北的諸葛瑾幫他管,淮河以南一直到南海,關羽幫他管。

在這樣的權力設計下,關羽這兩年一直是回避跟諸葛瑾當面會晤的,哪怕大哥非常信任自己和子瑜,關羽還是覺得不合適。

不過,他也知道子瑜不是冒失之人,如今打破慣例,肯定是有重大的事情,要加急處理。

接到諸葛瑾之後,關羽便好言好語虛心求教:“子瑜此番‘越界’來合肥,必有緣故?曹賊都被擊敗了,還能有什麽大事,需要如此鄭重會晤、當面磋商?”

諸葛瑾騎在馬背上,把玩著折扇,神色輕松地說:“曹賊被主公擊敗,這是震動天下的大事,我料主公必會尋求我等會商,討論諸文武的升賞、對其他討逆盟友的進一步籠絡控制。

徐州偏遠,等川中消息傳來,必然延誤,所以我一聽說曹賊戰敗,就先趕來合肥與雲長你會合。”

諸葛瑾能有此判斷,當然也不需要全憑智商,他完全可以偷點懶,倚仗穿越者的先知先覺——當今之世,諸葛瑾是唯一知道歷史上漢中之戰後、劉備就進位為漢中王的人了。

這一世的漢中之戰,雖然情況變了很多,但劉備高升、普發官職爵位,那肯定是必須的。這一戰畢竟改變了曹劉強弱對比,太重要了。

諸葛瑾便覺得,自己有義務先把那些能抄歷史答案的設想,都跟二弟私下溝通一下。至於斟酌損益、因勢製宜、實事求是微調的活兒,就讓二弟動腦子好了。

諸葛亮的分析能力,肯定是比自己強的。一個用先知先給個模板框架,一個結合實際情況修改,這配合太完美了。

關羽聽了諸葛瑾簡單扼要的分析,也終於意識到諸將普遍升遷的重要日子很快要到了,心中也頗為振奮。

“這確實是大事,這幾年來,我軍文武普遍權重而位卑,是該好好厘清一下了。這等大事,大哥肯定要反復聽先生的見解,留在徐州,確實太遠不便於議事——其實要我說,便是在這合肥,也有些遠了。”

諸葛瑾見關羽也這麽覺得,他便隨口建議:“雲長也這般覺得麽?其實我倒是認為,我們一起去武昌暫駐一陣,當然,去之前,肯定要給主公回信說明一下情況,各州的軍隊就暫時駐防原地,帶些護衛即可。

武昌乃五州通衢,地接劉表,我聽聞,劉表今年來身體愈發衰弱。如今曹賊在關西敗北,燒絕棧道、撤空漢中,退兵回關東。秦嶺未來會難以通行,所以我們和曹賊之間的下一場爭奪,肯定會在關東發生。

而關東各地,最容易突發變故的,又以荊州為最。劉表年老體衰,劉琦公子領兵在上庸、立了些功勛。而荊州那些得罪主公、親近曹操的人,必然也不會坐以待斃。

荊州五郡,名義上主公也托付給雲長你兼管了,不如早做準備,去武昌巡視防務,預做準備,一旦將來有變,我軍也好及時應對荊州的情況。而且我們到了武昌,後續跟主公聯絡商討,也會便利得多。”

關羽聞言,也是深以為然。不過他總覺得,大家都去江夏的話,東線確實有點空洞,整個東方沿海半壁,一個統管數州的重量級人物都沒有了。

諸葛瑾安慰他,這不過幾個月的時間,過了這陣子,自然會各自回負責防區的。

ps:其實這樣有點不合理,但是為了角色出場率,為了後續劇情的爽點,大家別太糾結真實性和合理性了。

要合理的話,這些統管數州的方伯大佬,都得一個個孤家寡人單獨出場,沒互動了。

要確保荊州戰役時諸葛瑾、關羽一文一武都能亮相互動,只能是臨時打破一下劉備的安排。

目录
设置
设置
阅读主题
字体风格
雅黑 宋体 楷书 卡通
字体风格
适中 偏大 超大
保存设置
恢复默认
手机
手机阅读
扫码获取链接,使用浏览器打开
书架同步,随时随地,手机阅读
收藏
换源
听书
听书
发声
男声 女生 逍遥 软萌
语速
适中 超快
音量
适中
开始播放
推荐
反馈
章节报错
当前章节
报错内容
提交
加入收藏 < 上一章 章节列表 下一章 > 错误举报