他們主要由怯薛軍,武衛軍和侍衛親軍三部分組成的。其中最重要的便是怯薛軍。
它是元朝的一種特殊軍事組織,由成吉思汗叴唇ǎ直屬於大汗的宿衛侍從組織,是蒙古大汗禦用軍團,人數一萬人。
怯薛軍分為四部分,名曰四大怯薛,主要負責皇帝的起居與安全,宮廷服侍,以及在戰爭時扈從大汗親征。
武衛軍是元朝侍衛親軍的雛形,主要由漢地世侯的兵力組成,最初有六千五百人,後來擴大到三萬人左右。
武衛軍分為左右翼,後來又從遼東、遼西女真、高麗、契丹等部族中選拔青壯,總人數達到四萬人。
至元八年七月,左右翼侍衛親軍擴大為左、中、右三衛,隨後又增加了前衛與後衛,形成以漢人為主的五衛。
侍衛親軍包括唐兀衛呌肭詹糊樂饕由蒙古人、阿速人、欽察人以及後來滅南宋時的南宋降軍組成。
至元十六年,侍衛親軍規模達到鼎盛,形成以漢人為主的五衛,包括前衛與後衛。
總的來說這些軍隊兵源主要來自於漢世侯的力量以及各部族的青壯年,其中最特殊的便是怯薛。這些人就是元朝統治的基本盤。
元朝表現出來的寬確實由於他們統治基礎不同造成的。
元朝是一個中國歷史上比較特殊的朝代,他和其他的王朝是有很大不同的。
元朝它不是一個正常的朝代,他不能他的統治機構與其他漢化的少數民族和漢族為主的正統王朝的統治機構是不一樣的。
只有正視它的不同才能夠理解為什麽元朝會突然會在不到百年的時間就從一個大一統王朝分崩離析並轟然倒塌的,要不然很多事情是解釋不通的。
比如元朝的統治的架構,從官職上看它是延續了三省六部製。
這三省的長官就是宰相,在漢人的觀念裡,宰相屬於當官當到頭了,在大多數情況下,即便你對上皇帝,只要流程合規,根本就不用怕。
因為宰相對上可以諫言君主,對下面的百官你可以調理陰陽總管全國政務這就是在漢中和其他王朝中的相權。
所以當在元代史料裡看到元朝也有中書省,也有左承相右承相的時候,我們就會很自然地將一個唐代或者宋代宰相的形象平移到元朝宰相身上,會認為元朝的宰相也很牛逼,也承擔著類似的行政職責。
其實當你這樣想的時候,那就大錯特錯,因為元朝的宰相一文不值。
在元朝真正捏有相權的是怯薛或者說的更透徹些,是在元朝中書省丞相中書左城之類的官職在元朝更像是是臨時乾活掛上去的。
怯薛軍是理解元朝的關鍵。蒙古人的怯薛軍脫胎與一個叫做娜可兒的東西。
娜可兒就是草原部落首領的仆從。
注意是仆從不是奴隸,兩者的區別在於奴隸是沒有人身自由的,必須永遠依附於自己的主人,而仆從有自由選擇主人的權利。
那可兒沒有生產資料,全靠主人提供住所,食物,衣服和武器裝備,雙方各有義務,那可兒履行仆從義務,首領履行供養義務。
假如首領違約或者那可兒覺得這個首領不再值得追隨,那麽隨時可以離開,並不會有什麽道德上的負擔,新的首領也不會將其視為不忠。
從這個角度講,那可兒更像是先秦的士大夫,會打仗,那就是武士。腦子好那就是謀士。
草原上誰能擁有更多能乾且忠心的那可兒,誰就更容易在殘酷的部落衝突中獲勝。
鐵木真時代,他在創設千戶之的時候,順便將自己身邊六名忠心那可兒任命為了侍從官,讓他們挑選1000名可靠的精壯的勇士作為貼身護衛。
這1000人和六名軍官就是怯薛軍的前身,再後來怯薛軍從1000擴展到了1萬,設四大怯薛長,這1萬人出身都是各級軍官貴族的子弟,這樣既能保證怯薛軍的政治可靠性,也頗有點取質子的意味。
而且可以把他們帶在身邊培養挑選出可供鐵木真使用的人才分派到各地統治蒙古草原。這種制度在草原上是很先進的,可是他面對漢文明時卻是一種落後的制度。
而到了元代,元世祖忽必烈繼承了怯薛軍制度,並且由於入土了中原,所以怯薛軍的職責變多了。
他們不僅要護衛忽必烈的人身安全,還要管皇宮裡的一切雜物,比方有看管弓箭的前身叫做火爾赤;有幫忽必烈撰寫聖旨的叫做查理又;接著奏樂接著舞的解旋叫做胡二知;還有很多類似的職務,總之分工很細。
甚至有專門管理酒的怯薛軍,那這樣一來,怯薛軍的性質就變了,他們從負責對外征伐的大汗私軍變成了一群緊緊圍繞在元朝皇帝身邊的家仆。
這種東西其實在中國的歷史上的春秋時期也出現過,那就是卿大夫和士大夫。
其實怯薛軍很類似於漢武帝創建的那個內廷。
這個東西在我們漢人的政治制度裡是很邊緣化,內庭一般都是由宦官或者是皇帝的親信大臣所組成的。
他們一般只是製衡外庭的存在,但是原朝的這個怯薛軍確是把過去內庭和外庭的權利全部抓到了手裡。
但在元朝皇帝心中怯薛軍是最靠得住的人,在許多場合就是皇帝的分身,可以完全代表皇帝的意志。
元朝皇帝給予這幫怯薛軍的權利是我們漢人沒有辦法想象的。
比方蒙古人有一個官職叫做大達魯花赤,翻譯過來叫做大斷事官。職權極大,啥都能管,甚至一句話就能操人生死。
但當時的漢人就覺得很神奇,就問蒙古人,你們這個大斷事官管的這麽寬,權利這麽牛逼,你們大汗知道嗎?
然後蒙古人就說斷事官本來權力就很大呀?只有你想不到,沒有斷事官不能管的。其實這個段時光很像漢朝的刺史或者是欽差這種官職。
那漢人想來想去,想不出漢製中有哪個官能對應上的最後一轉念,要不算了就按宰相處理吧。
於是我們在元史百官這裡看到斷事官三品掌行政之屬成立為國相齊名。
這就是不能以漢人思維去看元朝的原因,因為這個斷事官他很明顯就不是宰相。
誰家宰相吃飽了會去管審問官司,誰家宰相膽子這麽大,一個人跑去懲戒殺伐。所以根本沒有邊界的權利,壓根兒就是皇權本身,就是如朕親臨。
我們漢人政治制度比較早熟,到了宋末元初已經沒有辦法想象,且不允許臣下擁有這麽奔放的權利。
所以只能將其定義為像那反過來也是一樣,蒙古人也不熟悉我們這兒的官職。
他們也想知道專門給大汗起草文書,商量議政的怯薛軍我們漢人這邊叫什麽?漢人說這種官職我們叫中書省。
蒙古人一尋思直接把負責任起草聖旨的怯薛任命成了漢人的官員名字一個叫中樞省左丞相,一個叫中樞省右丞相。
在元朝,漢字光明不重要,它可以叫中樞所稱,它甚至可以叫任何一個東西無所謂,一文不值。
如果一定要值,也不是只在宰相這個官名上,而是它本身是怯薛,是天子家奴這個內核上。
整個元朝宰相日出奏事,夜入職宿。
那你都乾到宰相了,怎麽白天上班,晚上還要去皇宮守夜呢?
因為人家本職工作是怯薛,宰相算兼職。
忽必烈快死的時候,門口兩個人,一個是平章正事,一個是右丞相。
結果忽必烈隻讓地位較低的平章正事進去,右丞相不得入臥內。
然後這個小子很來火,說我年齡更長,地位更高,現在他能進去,我不能進,憑什麽?
不憑什麽,就憑人家是怯薛,你不是?
大都之變時,不會真的有人以為,光靠右丞相哈拉哈孫把中書省圖章藏起來和壽山那幾十個從懷州帶來的衛士就能把安希王搞定。
真實情況是,哈拉哈森他是怯薛,3月2號那天,他閃動怯薛軍同時造反了。
包括後來的南坡之變,鐵石光靠他的阿素衛是成不了事兒的,必須要有其他兩大薛學長配合才能弄死尹總好。
怯薛軍制度最遲不晚於忽必烈後期,這個由貴族子弟時代承襲的元朝最大根腳。
怯薛軍就已經成為一個龐大的政治集團和絕對的元帝國中樞。
怯薛軍和其他兩大軍團既是高級官員的主要來源,也是元朝皇帝與之共治天下的基本盤。
那換言之,無論誰當元朝皇帝,他都必須像當年部族首領優待納可兒一樣,來優待怯薛軍為代表的侍衛親軍。
元朝每歲所賜鈔幣動以億萬計。國家大費,每必於此也。
國家沒有錢賞賜欠怯薛啊,那不賞不賞唄,哪有這麽簡單。
真實情況是因為對怯薛軍的天量賞賜,把軍費整沒了,讓元朝的軍製改革一而再再而三的失敗,這才是原帝國覆滅的主因。
因為以怯薛軍為代表的這些貴族和世家大族的子弟就是元朝統治疆域官員的來源。
他們這些制度有些有點兒類似於漢武帝的察舉製。但只是有點兒像,完全不是一回事。
就是下面的高級官員把自己家中最優秀的子弟送到世衛親軍中,由皇帝進行考察,然後再把他們派出去。
當時湖廣、江西和江浙行省,姑且稱之為南宋舊地這個地盤兒十分的富庶,而且又十分的吝嗇。
富可以理解,通過大運河承擔著北方大部分的糧食供應和至少一半的財政稅收。
那吝嗇是什麽意思呢?就是他們不願意承擔對北方的財富轉移。
不願意用自己的財富去養活北方的那些元朝的統治階級。
這種不太願意正是元朝漢法派和西域理財派的矛盾根源。
忽必烈當年派伯顏南下滅宋,完整的保留了江南地區的富民階層和征稅機制。
所以江南大地主在忽必烈者屬於有極高的統戰價值,當年要不是我們投了你們蒙古,能這麽輕松就滅了南宋嗎?
所以忽必烈甚至可以說整個元朝對這批江南大地主都是很寬縱的,但問題是你對這批人寬重,所以稅收就收上不來。
這幫人打出來的旗幟還元朝的中央政府非常有說服力。
當年趙宋朝廷就是對百姓不好才失掉的天命,亡於你們蒙古的,那麽現在需要重蹈覆轍開始動我們江南富戶的財富是嗎?
所以蒙古人就很難受,一方面他們的確是玩兒不明白南宋那套極其複雜的稅收系統。
另一方面是江南大地主總是拿儒家來壓人。
你不能管我們要錢,要錢就是虐壓黎庶,與民爭利,你等著失去天命吧。南宋就是因為與民爭利才亡國的。
而西域理財派則認為開玩笑,不征收有錢人的錢難道我們要對那些窮的什麽都沒有的老百姓征稅嗎?
這些西域理財派以色目人為主要清查戶口,重新丈量土地,擴大稅源,國營專賣,你們不把錢吐出來,我絕對不罷休。
蒙古人沒有足夠的智慧和統治經驗解決這兩派的矛盾。
所以在史書上看到,漢法派和西域理財派往往是交替得失,你執政兩天還我上,我執這兩天換你上。
或者乾脆元朝的中央朝廷乾脆不管你們誰對誰錯,但我知道是不能沒有錢,沒錢的話借基盤就保不住了,所以我乾脆包稅。
忽必烈死了之後,整個元朝的國家機器就是在這種很擰巴的狀態中運轉的。
一方面他並沒有解決金朝和南宋的社會結構性缺陷,相反完整的保留了他們。
就連進入內地的蒙古人後期都貧困化給大批的給漢人世候當奴隸。
元朝的北方軍戶同樣在大批破產。
而南宋的土地兼並不能說十分嚴重,只能說無藥可救了。
另一方面呢,這兩種制度其實已經都病入膏肓了。如果有一個統一強有力的中央政府進行一些改革來領導大夥重新偉大了。
結果現在不僅中興之主沒有出現反而中央朝廷的權威日益的下降。
蒙古人還弄出一個包稅制,這簡直把財權和軍權直接交給了地方的那些野心家。
最最要命的是,蒙古人還特別喜歡打架,他一天不打,日子就過不下去。幾十年沒有停過。
後果是極其嚴重的第一個後果。江南的新附軍被打沒了,南方沒有軍隊鎮場子了,怎麽辦?土地兼並玩不了軍戶製,那就只能重新募兵,一募財政更完蛋。
第二個後果,因為扛不住財政壓力,所以只能簽發北方的漢軍戶去南方上班。
但元朝不是一個正常的朝代,他連自己本民族的蒙古軍都能搞到去當奴隸。
漢軍戶憑什麽能過好日子。所以元太定帝時期,元朝的軍戶製在事實上就已經因為大量人逃戶而破產了。
再說透徹些就是兩都之戰時,也就是紅巾軍起義之前,差不多20年。
元朝的中央政府大概率已經沒有親自捏在手裡以軍戶製形式存在的漢人軍隊了。不然兩都之戰時,哪裡輪得到色目人大殺四方?
第三個後果,南方要有軍隊佔場子,北方因為漢軍戶破產,急需軍改。
那麽站在這個時間點上,元帝國所要面對的困境和唐朝安史之亂前的是一樣一樣的,只能用募兵製。
而募兵製的後果大家也都知道,況且元朝的中央政府因為募兵需求而濫發紙鈔,結果貨幣秩序崩盤,失掉了民心。
此時各種天災來襲,結果莫道石人一隻眼。這一切的一切,追溯源頭,本質都是本朝的這種統治制度的這個基本盤有問題。
等於一代一代元朝皇帝,他們被自己的家臣綁架了。
必須無止境的滿足後者的政治和經濟需求,其實元朝是亡於財政崩潰。
那麽財政崩潰一般都是在王朝末期才發現的發生的情況,元朝為什麽只有幾十年的時間便發生了如此嚴重的財政情況?
其實這件事情還不能這麽看,如果把南宋建立的時間放到元朝的身上元朝正好處於王朝末期的時候。
南宋多少年150年再和元朝90年加一下240年,是不是剛好落在王朝末期的時間段上。
憑什麽把南宋的國作加到元朝頭上好。
首先北宋有個著名的三冗,動搖國本,王安石變法就是想解決這個三冗的問題。最後沒有解決了反而動搖國本。
那後來是怎麽解決的呢?靖康之變。
假如將靖康之變視作一場改革的話,那可比王安石變法高效多了。冗官沒了,要麽被女真人擄到東北,要麽留在原地替金朝乾活,南宋一開始才能帶跑幾個人啊。
冗軍也沒了,都被完顏樓市和完顏續住這批人消滅的差不多了。
冗費擺脫了上百萬人的錢糧包袱,哪裡來的冗費?
等於說南宋一開始就是輕裝上陣的狀態,承接自北宋的矛盾和問題被完顏女真們莫名其妙的解決了。
而忽必烈南下的時候,他發布過一篇元世祖討伐江南檄文。
這篇檄文的中心意思也就是說,一切照舊,該幹嘛還是幹嘛,等於國家的皇帝換了但是下面乾活的總管和官員,你們的工作內容和薪資待遇不變。
忽必烈把南宋作為一個整體,全盤懷柔掉了。
南宋的一切問題,他照單全收,相當於背了一個大包袱在身上。元朝就這樣吭哧吭哧又負重往前跑了90年,然後跑不動了。
接著開始土地兼並,流民四起,地方失控,農民起義,再接著就是天下戶口損失2/5,中間階層也被清洗的差不多了。
終於把這個大包袱扔掉了,明朝得以輕松上路,進入新的王朝。
這個思路在其他朝代也是通用的,改朝換代不是光把國號改掉就完事了。
中間階層沒有經過清洗,社會財富沒有經過再分配,積累的各種矛盾沒有得到解決,你的國作憑什麽長久?
林夕遇到的問題和當年的忽必烈是有很大的相同性的。
現在林夕就有兩種選擇,就是繼續適應鐵作的這種制度。
然後沿用這種制度進行小改小革,緩慢的改革工廠制度,直到自己滿意為止。
但這不符合林夕所要實驗自己那些所知制度的本意。
第二種就是推翻這種制度重新開始。建立自己所熟悉的那種制度,並且按照制度規劃進行訓練這些工匠。
但這裡也有個問題,那就是他除了他自己以外,沒人熟悉這種新制度。他首先要培養一批人才,才能夠實行。
而且能夠成功與否是一個未知數,這樣對鐵作的傷害是相當大的,甚至能把它折騰的直接原地解散。
林夕想到這裡把手中那本已經看完的元史扔到了桌子上。
之所以林夕要看這本原始就是因為林樞已經把它分給分配給他的選擇故事的任務已經完成了。
林夕要對著元史把林樞選的那些東西重新看一遍,防止林樞編的東西跟元朝的史料差別太大。所以林夕才仔仔細細的看了一遍朱元璋命人編撰的元史。
現在這本演義已經完成了兩個部分。其中一個是林樞剛剛交給他的,另外一個便是林夕自己負責的秦漢部分。剩下的便是由三師兄張玄負責的先秦部分和魏雲負責的五胡亂華和隋唐部分。
至於五代十國和宋金遼部分。還需要幾個人坐在一起商量以哪條歷史時間線為主線。因為這部分比較亂。沒有一個主要的時間線,所以他們把這部分放到最後來完成。
至於魏雲為什麽要負責晉、五胡亂華、南北朝、隋和唐部分。
那是林夕的一個小心思,他知道魏雲完成這部分是比較困難的。但是,不是還有一個魏先生,這部分其實是給魏先生的任務。
而且他也想看看魏先生是如何選擇這部分的故事。給以後的五代十國及宋、遼、金、西夏選擇故事作為一個參考。
林夕看完元史的時候,覺得自己原來想的改造鐵作兩個辦法恐怕都不合適。所以他決定走一步看一步。先就像他從王鐵錘說的那樣,解決了那些報廢炮漏氣的問題,其實這部分林夕早就心中有數。
林夕的辦法來自他技校時他的老師給他講的一個關於冶金學的一個小故事。
當時後金皇太極在登基成為天聰汗之後,召集很多鐵匠學習怎麽鑄造大炮,但是由於技術原因鑄造出來的大炮。炮膛十分的粗糙而且還有很多的沙眼,不論如何改進工藝都無法解決。
後來皇太極提出高額懸賞。
告訴這些工匠,如果誰能解決大炮鑄造的問題或者給出切實可行的辦法就給他抬旗並有厚賞。
這是一個在炮場中充當奴隸的明朝的讀書人自告奮勇的站出來說只要能夠解除他的奴籍,並且把他的家人還給他,他就可以解決這個難題。
皇太極當時得知後便派人交還了他的家人,並且給他抬入了鑲白旗漢軍。
這個秀才的想法很簡單。既然鑄炮的工藝暫時無法解決,就用其他的方法來解決炮膛不光滑和沙眼的問題。
這個秀才已經在炮廠工作了,很長的時間了。他就是負責給大炮鏜炮膛的。
他在工作中發現用青銅鑄造的大炮很少有沙眼的問題。
因為那些工匠怕被責罰,把即使出現沙眼也融化一些銅料將沙眼補起來,再重新進行鏜削,所以銅炮一般不會出現這種問題。
他給出的方法其實相當簡單那就是鑄炮時如果出現沙眼,就把融化後的銅汁灌入大炮的內膛。
等銅水凝固後,然後再把大炮的內膛重鏜削一遍,這樣既可以消除沙眼又可以使大炮的口徑變得一致。
所以林夕想等鐵作在安穩一下,便尋找一些銅料將那些漏氣的火炮重新加工一遍。
他通過田常威來到了存放銅料的倉庫,走進去一看,差點兒沒把林夕的鼻子氣歪了。
他發現自己的三件戰利品都在銅料倉庫中放著,裡面還有一些其他亂七八糟的銅料。
還有成塊兒成塊兒的紫紅色的銅錠,這些銅錠都是由霓虹國通過貿易運來的,也有一些是他從馬尼拉的那些土人手中換來的。
林夕決定就是用他的那三件戰利品作為修補那些火炮的銅來源。
因為這個林夕原來想當做當做鎮門獸和雕塑的東西,只在他手裡過了一下便被人沒收了。
沒想到一直都離他不遠,在這個銅料倉庫中放著。
尤其是讓林夕生氣的是這些銅料還是花林夕的銀子買回來的。等於林夕花錢買了自己的東西而且價格還不便宜。
所以林夕決定先把這幾個東西用掉,防止有人拿這個東西再換一回錢。
林夕通過那個還在鹽場裡勞作的梁掌櫃先從作裡挑了一些是林家世仆出身的學徒。
林長申把他調到鹽廠去挑鹽,一方面是對他的處罰。另一方面就是讓他熟悉一下鹽場的操作流程和出鹽的大概的分量,然後為接手鹽場做準備。
這次糧城掌櫃們的集體垮台,讓林長申和林夕有些無可奈何。
林海平把事情交給他們兩個人,他們倆卻把事情辦砸了。
最後林家兄弟商量之後,決定把這些掌櫃的定期對調。
讓他們不能長時間的待在一個位置上,這樣就能減少他們中飽私囊的機會。
所以既使那位梁二把頭沒有這些小把柄被林家兄弟抓住,他也不可能繼續待在這個位置上。
至於鐵作這個管理者暫時名義上是由王鐵錘擔任,實際上是由林夕親自掌握。就是因為林夕吧林長申說服了。
他給林長申的原因其實是相當有意思。
林夕說他通過觀察古代的戰爭記載。通過史書發現了一個十分有趣的現象,軍隊裝備水平決定作戰方式。
從春秋戰國開始,士兵的武器裝備就有這麽一個規律。
那就是當進攻武器佔優,戰爭就容易發展為遠程作戰。
而當防禦裝備佔優,就容易打成近戰,也就是接觸戰、近距離披甲作戰。
在春秋時期,各國的軍隊使用的是青銅武器進行車戰。
當這些戰車面對匈奴人的弓箭和快馬時就顯得有些力不從心。
因為當時的士兵披的都是皮甲,使用的都是青銅武器,所以他們是攻強守弱。
導致了匈奴人實際上在戰鬥力上是強於當時的諸侯國的軍隊的。
是因為弱的近戰碰到了強的遠程,讓遠程裝備的優勢得到了最大發揮。
而當時中原諸國使用的戰車無法靠近當時匈奴的輕騎兵。
沒有什麽辦法近戰,就沒機會打出摧枯拉朽的效果,能驅散而不能殲滅,因而逐漸深陷泥潭。
這是遠程作戰的特點論目標誰大誰吃虧,論消耗誰貴誰吃虧,只要射程摸得到科技水平可以不要。
可是當雙方的作戰習慣相近的時候,大家遠程作戰的威脅型相互抵消以後,就應該打近戰了。
所以當秦朝和趙國為代收代表的春秋諸侯國開始胡服騎射和穿上更堅固的鐵扎甲,拿出強弩的時候,吃虧的就變成了匈奴人了。
因為這時的戰國諸侯們既有了奔跑的很快的騎兵,也有了可以遠程射擊的強弩。
他們的遠程攻擊能力是要強於匈奴人的所以雙方的遠程能力就相互抵消了,就要看誰的人數多,誰的武器好。
在這方面匈奴人顯然是無法和當時的戰國諸雄相媲美的,所以才有戰國末年匈奴被秦趙燕等強國打的連連後退,喪失國土的事情發生。
等到秦末戰爭完結後,這時中原的士兵和武器能力雖然沒有大幅度的提高,但也沒有落後。
但是匈奴人卻接受了很多逃亡的六國貴族和一些百姓,他們的技術水平卻追上了漢朝。
雙方在對壘的時候拚的就是人數了。此時漢朝剛剛經歷過大戰,人口數量和物資等比不過匈奴人才有了白登山之敗。
到了漢武帝的時候,漢朝人把匈奴人會的東西都學會了並且提高了。
漢並且研製出了大批量的鐵製鎧甲和環首刀等近戰武器,還有大黃弩等遠射武器,所以有了這些物質基礎。
才有了衛青、霍去病長驅千裡擊敗匈奴,並且有燕然山勒石等大勝。
在之後在中原的戰場上就是誰的甲厚誰佔便宜,所以這種趨勢一直延續到唐宋時期。
大唐之所以能夠稱雄西域,就是因為他的鎧甲比西域諸族都厚,能扛住對方的弓箭攻擊。
而西域諸族的甲胄扛不住大唐的鐵製兵器,所以才會被大唐一路的欺負。
直到唐末草原諸族從唐朝的軍隊手中接過了精良的甲胄。雙方拚的就是實力了,所以才才有五代十國。
而宋朝雖然統一了中原和南方,但是由於他們的一些政治錯誤是要他失去了統一全國的機會。
而元朝統一全國其實是有很大的偶然性的,元朝先是擊敗了金朝和先是擊敗了西遼,獲得了一些中原的技術。
蒙古然後又滅了西夏,又奪得又得到了一些甲胄的製造技術,而這時金朝由於內亂而給了元帝國以可乘之機。
背後又遭到了南宋的背刺,所以金朝在兩面夾擊之下滅亡了。
蒙古西征時好巧不巧就處在一個遠程和近戰交替的節骨眼。
當時的西域諸國覺得彼時的戰爭仍會以重甲接觸戰為主。
當時遠征的蒙古軍帶著從金朝得來的火炮技術,精良的重甲配合著他們原來慣有的騎兵戰術,打了對方一個措手不及。
不想當時蒙古人攜帶的軍事進攻技術已經遙遙領先出好幾代了。
於是打出了西征的蒙古人以少勝多,大敗幾倍的敵人。
甚至用火炮轟擊敵人的密集的重步兵和騎兵方隊,將他們打的落花流水。
打西夷重騎士懵了,蒙古人這麽強的嗎?蒙古人也懵了,原來我這麽強的嗎?
可是等他們回到東方的面對南宋時那一套就不靈了。
南宋的火炮技術要高於蒙古人,所以他們才有釣魚城,襄陽等一系列敗仗。
後來才雖然采用了正確的戰略,實際上還是打不動。
南宋是被那些不要臉的士大夫們出賣了。
他們投降了使是南宋的抵抗力量失去了後方,才被元朝滅亡的。而南宋的那些官僚、士紳、地主,實際上是被元朝全面接收。