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排行 分类 完本 书单 用户中心
搜书趣 > 历史军事 > 大明元輔 > 第一百八十五章 遼東總有事(下)

大明元輔 第一百八十五章 遼東總有事(下)

簡繁轉換
作者:雲無風 分类:历史军事 更新时间:2024-08-27 13:48:43 来源:搜书1

努爾哈赤回到赫圖阿拉的第四天,遼陽的撫院衙門裡就發生了一次不算激烈的交鋒。

交鋒的是觀點:遼撫李松認為努爾哈赤在建州左衛內部的戰爭有“討伐不臣”性質,因為後者本來就是大明任命的建州左衛指揮使。是故,對努爾哈赤這次的出兵,大明既無必要也無立場去反對,只要“靜待其變”即可。

遼陽副總兵曹簠對此表示不能認可,他認為努爾哈赤雖是建州左衛指揮使,但董鄂部與大明的關系並不差,平時也“素稱恭順”,大明應該確保其存在。

而且,曹簠認為最關鍵的問題還不只是董鄂部的“恭順”,而是它部所處的地理位置很重要——董鄂部位於鴨綠江中下遊(再往南就是後世丹東附近)。

努爾哈赤的蘇克蘇護河本部及其擴張之後的領地,則位於董鄂部之北——換句話說,一旦努爾哈赤徹底控制董鄂部,那麽他的領地就直接與朝鮮交界了。

李松認為努爾哈赤與朝鮮交界完全無所謂,但曹簠堅決反對。他曾經接受過高務實的指點,知道努爾哈赤一門心思都是想要振興撫順關貿易,為他帶來更大的財源。而現在董鄂部阻攔在他與朝鮮中間,那麽一些朝鮮貨物的貿易差價就被董鄂部拿走了,沒他努爾哈赤什麽事。

朝鮮有什麽貨物可以和大明貿易,又是如何與大明進行貿易的呢?

事實上,朝鮮與大明進行的是一種“使臣貿易”,不過這個問題先按下不表(援朝之戰的時候我再說,因為到時候會與明軍的後勤體系有關系),此處隻說雙方貿易的種類,及其中主要的一些貨品。

大明與朝鮮的使臣貿易大抵分為兩類,一類是自由貿易,另一類是征索貿易。在這其中,自由貿易大致包括公貿易、私貿易和違禁貿易。

公貿易是指朝鮮使臣在國家的指令下,代表國家或國王購買朝鮮國內短缺物品,貿易物品多數集中在書籍、絲綢等。

書籍是朝鮮國內緊缺物品,起著維護統治的作用,這使得朝鮮國內非常重視書籍的進購。朝鮮很多書籍都是通過朝鮮使臣與遼東貿易獲取的,而遼東是明朝書籍流入朝鮮的重要通道。

比如朝鮮使臣在禮部見到了《大明集禮》,朝鮮國王非常重視此部書籍,親自指示赴遼東前正郎金何設法在遼東得來,“今送麻布十匹,聽金辛之言,買大明集禮以來。”

朝鮮王朝對書籍的重視,使朝鮮使臣熱衷在遼東地區貿易書籍。朝鮮使臣與遼東貿易中,貿易書籍也算碩果頗豐。

比如時辰趙憲以硯一、扇九,貿得《性理大全》十九卷缺一卷和《大學衍義補》。遼東人家藏有《胡三省蠃蟲錄》欲出售,朝鮮通事得知後與遼東百姓訂立購買合約,最後以麻布十五匹買來。

除了書籍之外,馬、驢、騾也是朝鮮公貿的重要物品。不過這裡有一點挺有意思,本來朝鮮是一個多馬匹的國家,但後來朝鮮卻經常來遼東買馬和牲畜。

這事似乎是這樣的:由於明初時追繳殘元勢力及恢復遼東地區的生產都需要大量的馬匹,所以當時大明多次向朝鮮征馬、買馬。洪武朝、建文朝及永樂朝,都有向朝鮮買馬的交易,此外馬匹作為進貢物品及折價物,也不斷地輸往明朝。

結果大明的購買力太強,於是朝鮮大量馬匹通過和買及進貢方式輸入到大明,一方面造成了朝鮮國內馬匹數量急劇下降,另一方面造成了朝鮮國內存有馬匹質量嚴重下降,老、弱、駑馬居多。久而久之,遼東馬因為多為戍邊之用,

良馬較多,而朝鮮反倒急需貿易遼東馬匹來改善其國內馬匹現狀。於是到了英宗正統十三年,朝鮮議政府呈啟建議,令朝鮮使臣貿易遼東馬及驢騾,“遼東牝馬可為種馬者及驢騾,每年正朝、聖節使臣之行,令通事二人以黃海、平安牧場種馬及布貨貿易。其驢騾喂養之法,並求以來,使得番息。”朝鮮國王聽從了議政府的建議。

朝鮮文宗朝時,貿易遼東馬匹再次被提出,朝鮮國王召集議政府商議貿易遼東馬匹之事,朝鮮王曰:“遼東之馬軀乾壯大,聞義州邊民私相貿易者頗多。國家亦往貿良馬,俾易種於我地何如?”

當時朝鮮官員僉堅決反對同遼東進行馬匹貿易,認為國家不宜私貿,“邊民互市,姑置勿論,國家不宜私貿。頃者連山把截鎮撫許澄,以不檢管下人賣馬,杖八十,充軍,斯可鑒矣。”

這個叫僉的朝鮮官員還指出,私自貿易遼東馬可能造成因私通邊境而受到大明皇帝譴責的後果:“且中國戌卒之馬,率皆官馬。倘有謀利者賣之,從而市之,一朝敗露,則皇帝必以我為私通邊境而譴責,將何以答之?”

但朝鮮王並未因連山關把截貿馬受罰及貿易遼東馬可能帶來的嚴重後果而放棄貿易馬匹,他仍堅持要同遼東貿易馬匹。

原先大明方面對此頗為在乎,不僅對於戰馬的貿易抓得很嚴,甚至對於牛、騾等牲畜的貿易都加以嚴格限額。

不過,當京華這兩年在遼東賣力推廣玉米種植之後,大明方面雖然依舊還在控制戰馬貿易,卻對牛、騾貿易開啟了方便之門。

正如一開始高務實所預計的那樣,隨著高產玉米的引進,雖然因為口味和民間種植習慣、飲食習慣等問題影響,暫時還不足以快速成為主要糧食,但玉米作為極佳的飼料原材料,卻很快給遼東的畜牧業帶來了質變。

短短兩年,遼東的牛、驢、騾等牲畜產量暴漲了三成,由原先的勉強自給自足很快變成有足夠的出口貨源。

由於民間的牲畜陡然增多,因此遼東軍民除了趕緊繼續開荒之外,還不得不出口一些。

以上這些公貿易對於朝鮮而言都是國家任務,除此之外,朝鮮使臣也會貿易一部分自己所需物品,這種行為稱之私貿。私貿是伴隨著公貿易而出現的,而且由於私貿有著巨大利益可圖,因此在使臣貿易中所佔的比重越來越大。

朝鮮使臣在遼東的私貿相當嚴重。明武宗給事中吉時就曾針對朝鮮使臣在遼東多索要車馬運送私貿而長久滯留遼東一事上書朝廷:“又建州夷人、朝鮮陪臣入貢,俱出遼東,往往多索車馬載送私貨,假稱接送久住公館,野心難馴。”

此時大明的真絲、彩緞在朝鮮國內極受歡迎,上下無別,服飾爭用真絲、彩緞,婚姻之家,爭尚奢靡,甚至連貧家也如此。

朝鮮國內對真絲、彩緞的追捧,使得真絲、彩緞成為朝鮮使臣在遼東私貿的主要物品,“及到遼東,則真絲彩緞等物,恣意貿易,至為猥濫。”“通事往來遼東,常貿彩帛”。

朝鮮使臣團在遼東私貿越來越嚴重,甚至一度出現了商賈冒名代行至遼東買賣的情況,“又京中商賈潛至鴨綠江,說誘護送軍,冒名代行,至遼東買賣,貽笑中國。”

為此朝鮮議政府建議“今後使臣行次嚴加考察,毋得如前,其進獻物色及隨身行李依前定斤數外,不得剩數重載。”

明成祖永樂十五年,朝鮮國王專就遼東出使人私齎物品數量做了規定:“遼東出使人私齎去物數,一依赴京使臣行次通事押物例。”

但限制措施的出台,對限定朝鮮出使人員在遼東私貿所起作用不大。朝鮮出使人員在遼東地區的私貿依然十分盛行:“司譯院官員奉使遼東者,以商賈之輩為伴人,多齎布物,任行販賣”

義州官奴軍民也受京中及開城府富賈大戶之托,在使行之外也偷偷潛入遼東:“且義州官奴軍民等,多受京中及開城府富賈布物,每於赴京之行數外,牽連潛往遼東,換易唐物者相屬。”

朝鮮朝廷對此深為擔心,“若此不已,則謀利之徒紛紜往來,欺詐爭鬪生事於上國者必有之矣,豈細故哉。”

總而言之,朝鮮國內對大明貨物的追捧,使得朝鮮使臣在遼東私貿總有存在的市場。

近年來高務實在遼東開啟了柞絲產業,色澤略遜於蠶絲而相對廉價卻更耐用的柞絲在朝鮮也極受歡迎,成為朝鮮中產階級的摯愛之物。

據京華今年的統計,光由京華“出口”到朝鮮的柞絲總價即將高達十三萬兩之巨——這個數目的絕對值放在大明國內或許不算高,但考慮到朝鮮的體量,那就十分驚人了。

第三類則是違禁貿易。大明出於維護軍事安全的考慮,嚴禁外國人在大明私自貿易軍用物資。然而朝鮮使臣不顧大明的禁令,暗中進行貿易,朝鮮官方把這種貿易稱之為“潛貿”,而明人稱之為“違禁貿易”。

潛貿主要集中在弓角、煙硝等軍事物資上。弓角、煙硝之類,朝鮮國內都不產,全部依賴大明,“弓材所需牛角,自來本國不產,專仰上國。”遼東方面詢問朝鮮火藥的來源時,朝鮮使臣也坦然回答說,上國是朝鮮獲得火藥的唯一來源。

弓角貿易倒是一度比較自由,後因蒙古、女真不斷犯邊,明廷遂禁止鐵器、弓角等貿易。

大明朝廷堅決打擊違禁貿易,制定出嚴厲的措施懲治不法者。如憲宗朝兵部右侍郎馬文升建議:行人伴送東北諸夷入貢者出境,並禁其市軍器,違者謫戍邊遠。憲宗聽從馬文升建議,加大了貿易違禁物品的處罰力度。

然而大明朝廷嚴厲懲治措施並沒有杜絕違禁貿易的發生。遼東地區從來不是一片淨土,遼東地區也存在大量朝鮮使臣違禁貿易,“……將本家應有不分違禁貨物,盡數易換。”

而且在嚴禁違禁貿易的高壓打擊下,違禁貿易在遼東以更隱蔽的方式進行。如成化二十三年,朝鮮賀大明皇太子千秋節使臣柳詢一行,就在遼東私買弓角。

而當大明開啟了“軍工私營”新時代之後,這種違禁貿易就更加難以禁止了。這裡頭的關鍵在於,軍工私營之後的各軍工私企雖然要接受兵部等衙門的監督,但它們可以直接給大明的各級“用械衙門、衛所等自由供貨”。

這一來就麻煩了,眾所周知,大明的軍隊其實並不完全都是“經製之軍”,其中還有大量朝廷允許存在的家丁部隊。遼東的家丁部隊尤其眾多,這些家丁部隊找京華等軍工私企購買了武器裝備之後,轉手悄悄賣給朝鮮那真是一點心理負擔都沒有。

尤其是京華所產的火槍和火藥,在與朝鮮的私貿中屬於硬通貨,價格通常都要翻一倍以上,極為搶手。

其實朝鮮還很想購買京華的火炮,可惜這個和火槍不同,兵部查得非常嚴格,每一尊火炮都有編號,因此朝鮮只能悄悄摸摸地搞到極少量二手炮,都是某些家丁部隊報了“戰損”的。

至於征索貿易……這個說是貿易都有些為難。

朝鮮使臣帶往大明的土物特產通常有參、油芚、扇子、白綿紙、筆墨、白米、弓等物。其中參、白米等物品質很高,油芚、扇子、弓等物做工也都很精細。

優良的品質、良好的工藝使朝鮮的土物特產深受遼東民眾喜愛,甚至遼東地方官員對朝鮮的某些土特產品也情有獨鍾:“聞你國銅碗子、白瓷碗製造精妙,形體淨潔,我欲觀之,須將你宰相所用者送之。”

“送之”這個詞很確切,遼東官員和朝鮮使臣之間的“貿易”很明顯是不等價交換,這種“征索貿易”的結果通常是遼東地方官員得到了求貿物品,而貿易的另一方朝鮮使臣並沒有得到應有的報酬。

這當然不是朝鮮使臣主動不計貿易報酬,而是貿易另一方的遼東地方官員是權力執掌者,掌握著對朝鮮使臣派車、定伴送糧等權力,所以這種“征索貿易”只是朝鮮使臣在大明地方官員權力重壓下的無奈,與其說貿易,不如說索賄。(這個也先不舉例多說,援朝之戰時會寫到。)

總之在這些貿易之下,大明對朝鮮的貿易順差是很大的,朝鮮方面的貨物因為貿易附加值不夠,不得不以量換質,給大明尤其是遼東提供了大量的原料、藥材等。

這些東西如果按照現在的情況來看,多數是直接走義州進遼東東南,另一部分則走董鄂部入撫順關進遼東東部,董鄂部因此有足夠的財力維持對努爾哈赤的抵抗。

曹簠秉承高務實對努爾哈赤蘇克蘇護河部進行壓製的思路,認為一旦努爾哈赤拿下董鄂部,則基本可以看做是獨霸了撫順關貿易, 正式成為與葉赫、哈達並立的女真三大強酋之一。

這當然是高務實不能答應的,所以曹簠也不能接受,他堅持認為必須讓努爾哈赤退出翁郭落城,退出董鄂部的領地,並立誓不經大明允許不會再次入侵董鄂。

然而李松是遼東巡撫,曹簠這個副總兵到底只是個武將,很快便被李撫台一句“時值寒冬,前又血戰北關,軍備存糧俱告不足,何以威視建州?”而拒絕。

曹簠表示不服,認為遼北之戰後明軍挾大勝之威,努爾哈赤必不敢貿然對抗,此事隻消遼陽做出姿態,就能逼得努爾哈赤退縮。至於軍備存糧,足與不足他努爾哈赤又從何得知?

然而李松不聽,隻說“軍國大事,勝在持重”。恰好李成梁的信也到了,表示蘇克蘇護河部與董鄂部之爭他已知悉,然而他發現遼河河套地區近來有頗多察哈爾及科爾沁部探馬遊騎出沒,考慮到遼河河套地區的邊牆工程尚未啟動,該地區防務十分吃緊,他打算親自帶兵過去驅逐清剿一番,因此遼河以東不能輕舉妄動,以免腹背受敵。

曹簠聞之大怒,雖然不敢把火直接發給李撫台,但他回去之後卻立刻寫了一道奏疏,上請兵部決策、皇上宸斷。

於是,戶部尚書高務實又接到召對宣召,與一眾閣臣及兵部尚書梁夢龍一起,去文華殿面聖去了。

感謝書友“曹面子”的打賞支持,謝謝!

感謝書友“曹面子”、“一路色友”、“特斯拉的漏電保護器”、“單騎照碧心”的月票支持,謝謝!

目录
设置
设置
阅读主题
字体风格
雅黑 宋体 楷书 卡通
字体风格
适中 偏大 超大
保存设置
恢复默认
手机
手机阅读
扫码获取链接,使用浏览器打开
书架同步,随时随地,手机阅读
收藏
换源
听书
听书
发声
男声 女生 逍遥 软萌
语速
适中 超快
音量
适中
开始播放
推荐
反馈
章节报错
当前章节
报错内容
提交
加入收藏 < 上一章 章节列表 下一章 > 错误举报