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對!反對與楚結盟!當與秦結盟,奪回淮泗失地,攻入楚國境內,為我死去將士復仇!”
昭雎聞此言頓時眉頭緊皺起來,事情往不好的方向發展了。
上官臚緊張地手心算是汗,生怕齊國士子怒而攻他。
“荒謬!與秦結盟好比與虎謀皮,我看你還是多讀書吧!”有人反對與秦國結盟。
“我以為,當與楚國結盟,共同抗秦!”
這時一名士子排眾而出,振臂一揮,高聲道:“為何要與秦國或楚國結盟?前有秦國連橫,後有楚國合縱,無非都是利用齊國而已,齊國本已是第一戰國,無須與他國結盟!”
這下倒好,盟秦的,盟楚的,自信到無須結盟的,齊活了。
昭雎有些欣慰,總算不全是支持盟秦的。
眼看三派開始爭執起來,慎到終於睡醒了一般,他抬抬手,眾人慢慢肅靜下來,“諸學子今日不防就盟秦、盟楚抑或不盟,做一場辯論如何?”
“好!正當如此!”聽到正堂喧鬧的淳於髡本想過來看看緣由,剛好聽到慎到欲舉行辯論,當即讚同。雖然學宮的夫子們大多並無官職,但卻不影響他們對齊國國事十分上心,每臨大事,學宮內總會有這樣那樣的辯論賽。
“好!”一眾學子登時興奮起來,今日有祭酒與淳於夫子在,定然精彩!
“來來來,讚成盟秦的站這邊,讚成盟楚的站那邊,既不盟秦也不盟楚的來這邊!”淳於髡開始指揮學子們站隊擺放桌案。
等欲上場辯論的眾人坐定,慎到走到中央緩走幾步,說道:“今天下紛亂不堪,周室衰而群雄起。初,三家分晉而魏獨強,其後吳起奔而楚漸強,衛鞅入秦而秦日盛。至於我王,桂陵、馬陵兩戰而弱魏,齊亦稱強矣!當是時,天下戰國,無不以秦、楚、齊為首。至張儀入秦,秦始連橫以稱雄,楚遂以合縱而抗秦。於秦於楚,齊當如何處之?今諸士子當以此辯之!”
事情發展到了這個地步,已經不是昭雎所能左右的,他本想一走了之,卻不料被淳於髠激了一句:君不欲知齊人之意乎?這一句話讓昭雎改變了主意,他可是知道淳於髠這個人的嘴有多損,自己好不容易出使一次,可不能將名聲栽在他的嘴裡。
他拉著上官臚與田文找地方坐了。田文顯然有些激動,這樣的場面也不是時常能夠遇到,而且雖然他更傾向於盟楚,但他同時也希望知道什麽策略是最有利於齊國的。
慎到說完便坐了下去,淳於髠接著道:“今日諸士子分而辯之,辯論之結果當公諸於世,明於我王,以佐王斷!”
“夫子,學生杜仲,請先辯之!”盟秦隊裡的一名士子率先出列,向著慎到與淳於髠施禮道。
二人點點頭,士子開始說道:“學生以為齊當盟秦!豈不聞敵不可易,時不可失也?臣恐楚之卑辭慮患而實欺大國也。此何也?王既無重世之德於楚,而有累世之怨矣。然秦與齊相隔千裡,秦不能越韓魏而攻齊,齊亦不能破函谷而掠秦,何以憂秦?秦欲攻楚,而齊與楚有怨,齊與秦盟,同弱楚、定淮泗,秦合三晉,齊主燕宋,則齊秦東西並立,霸業可成!”
一席話聽得昭雎臉色漸黑,這是全然沒有將自己這個楚使當回事兒啊!
田文也是有些尷尬,你這有些明目張膽了啊,這要是日後大王回絕了楚國的結盟,楚使回去向楚王一匯報,楚王真就可能當了真。
“可笑!”盟楚派當即站出來一名年齡稍大的鶡冠士子,“若如此,則齊亡國不遠矣!”
盟秦的那名士子臉色頓時漲地通紅,“荒謬!此齊霸之策,何以亡國?”
“勿急,勿急,且聽我言!齊南有太山,東有琅邪,西有清河,北有渤海,此所謂四塞之國也。齊地方二千裡,帶甲數十萬,粟如丘山。齊車之良,五家之兵,疾如錐矢,戰如雷電,解若風雨,即有軍役,未嘗倍太山、絕清河、涉渤海也。臨淄之中七萬戶,且竊度之,下戶三男子,三七二十一萬,不待發殺遠縣,而臨淄之卒,固以二十一萬矣。臨淄甚富而實,其民無不吹竽、鼓瑟、擊築、彈琴、鬥雞、走犬、六博、蹹踘者;臨淄之途,車轂擊,人肩摩,連衽成帷,舉袂成幕,揮汗成雨;家敦而富,志高而揚。夫以大王之賢是與齊之強,天下不能當。今乃西面事秦,竊為大王羞之。”
“彩!”盟楚派與不盟派一片叫好聲。 uukanshu
那士子接著說,“且夫韓、魏之所以畏秦者,以與秦接界也。兵出而向當,不至十日,而戰勝存亡之機決矣。韓、魏戰而勝秦,則兵半折,四境不守;戰而不勝,以亡隨其後。是故韓、魏之所以重與秦戰而輕為之臣也。今秦攻齊則不然,倍韓、魏之地,至闈陽晉之道,徑亢父之險,車不得方軌,馬不得並行,百人守險,千人不能過也。秦雖欲深入,則狼顧,恐韓、魏之議其後也。是故恫疑虛猲,高躍而不敢進,則秦不能害齊,亦已明矣。夫不深料秦之不奈我何也,而欲西面事秦,是君之計過也。”
“此言無理!我所言乃是齊與秦盟,非是北面事秦!”
“哈!秦合三晉,再與齊橫,誰為盟主?秦乎?齊乎?”
盟秦的士子急得滿頭大汗,“那與亡國何乾?與盟楚何乾?”
“秦合三晉意欲何為?兵出函谷,劍指天下也!今韓魏中國之處,而天下之樞也。秦若欲霸,必親中國而以為天下樞,以威齊楚。楚強則齊附秦,其後弱楚,再後弱齊,齊楚弱則三晉可虛也!秦並三晉,縱齊楚聯手亦不能抗衡,則齊楚必危矣!故我以為,秦若連橫,齊楚須相盟以製秦!”
此言一出,眾皆嘩然。
昭雎臉色劇變,稷下學宮當真是臥虎藏龍!按他的意思,秦人聯合三晉、齊國弱楚,其後再弱齊,再後並三晉,最後滅齊楚!此人想法竟與大王不謀而合!
當真不虛此行!隻不知此人姓甚名誰?想到這裡,昭雎望向這名士子的眼神熱切起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