所以每逢日、月食發生,官方都要組織祈禳儀式,來進行救護,其實就跟民間敲鑼打鼓試圖從天狗口中把太陽、月亮救出來是一個道理,只不過朝廷的儀式更正式嚴肅罷了。
按照《大明會典》規定,救日當天,“皇帝常服,不禦正殿;中書省設香案,百官朝服行禮;鼓人伐鼓,複圓乃止”。
而逢月食救護,儀式規格就要差一些了,“大都督府設香案,百官行常服禮,不伐鼓,雨雷雲翳則免”。
這些儀式都需要一定時間來做準備,所以欽天監有義務提前精確地計算出日食、月食來臨的時間,然後禮部開始準備,等日月食真的來臨,文武百官便按照《大明會典》規定一起表演就是。
要是預測的不準確,那問題就嚴重了,皇帝百官提前好幾天就開始做準備,結果到了時間,太陽、月亮還好好地掛在天上,啥事兒都沒有,他們能高興了?
如果欽天監沒能預測出日月食,大家啥準備都沒有,日月食就突然降臨,來不及組織祈禳儀式來救太陽、月亮,這後果就更嚴重了。
可偏偏預測日月食失誤在明清兩代上並不罕見,此前就發生過這樣的事情,成化四年,“閏十一月十六日早,見月食,欽天監失於推算,不行救護”,朱見深格外氣憤,將欽天監正下獄。
現在這位欽天監正吳昊同樣出過問題,弘治十一年閏十一月,“欽天監奏,是夜月食,文武百官皆詣中軍都督府救護,既而不食,隨為陰雲所掩。”
於是,言官劾奏“掌欽天監事、太常寺少卿吳昊等推算不明,宜置之法。”
最有名的就是滿清順治元年,傳教士湯若望和欽天監監正楊光先進行的一場賭賽,湯若望親手將日食發生時刻及過程畫在紙上,如他所料,日食分毫不差,準時發生。
楊光先則惱羞成怒,喊出了“寧可使中夏無好歷法,不可使中夏有西洋人”的話,還利用順治的死陷害湯若望,說他故意選擇不吉利的時辰,從而克死了董鄂妃與順治帝,湯若望、南懷仁等人因此下獄,差點沒命。
許長生正是從這一事件中得到了靈感,便讓貝允誠照葫蘆畫瓢,在朝堂上提出跟其他候選人賭預測月食,這樣等結果出來,誰都無法阻止貝允誠主持修訂歷法。
吳昊、高冕、劉紳等人不大願意,他們知道自己的本事,生怕在朱祐樘和文武百官面前丟臉,然而這事兒由不得他們拒絕,只能硬著頭皮答應下來。
數日後,幾位候選人在朝堂上公布了自己的預測結果,高冕等人的結論差不多,都是後天晚上戌時左右開始,有的早一點兒,有的晚一點兒,頂多差個兩刻鍾。
他們也能算出後天晚上確實有月食,卻沒辦法計算地非常精確,根據以往的經驗,往往會有一兩刻鍾的誤差,所以他們便聯合起來,你說早一點兒,我說晚一點兒,只要錯的不是太離譜,肯定有人蒙對。
貝允誠的答案就要精確多了,“啟奏陛下,微臣算得,月食當在後日亥時一刻二字,持續兩刻又一字,於亥時四刻結束!”
一個時辰分作八刻,一刻等於14.4分,刻以下為字,一字約等於5分鍾,差不多三字一刻鍾。
貝允誠的預測換算成現代語言的話就是,月食大概在後天晚上21點25分開始,持續三十五分鍾,22點結束。
和其它人相比,貝允誠的結論無疑要清晰得多,一下就贏得了朱祐樘和諸多大臣的好感。
到了月食發生那天,朱祐樘於朝會時罷宴、止賀,以示誠意,同時進行修身反省,清心寡欲;文武百官齋戒沐浴,大都督府設香案,百官齊聚靜候月食的到來。
時間慢慢來到戌時,京城欽天監那幾位越發地緊張了,他們在心裡把漫天神佛都求了個遍,祈求他們能保佑自己的預測命中。
可惜月亮並沒有給他們這個面子,從高冕預測的戌時一刻,一直到劉紳預測的戌時七刻,月亮依舊完整地掛在天上,不見一點兒殘缺。
就算我等計算失誤,那貝允誠也不見得就能猜對吧?他們只能這樣安慰自己。
“亥時一刻已到!”掌刻漏記時的五官挈壺正再一次向大家通報時間。
朱祐樘和文武百官的耐心已經被連續失敗消耗殆盡,要是貝允誠的預測再不準,兩京欽天監免不了要被徹徹底底地收拾一番!
“亥時一刻一字!”五分鍾後,五官挈壺正再次報時。
“亥時一刻二字!”又過了五分鍾,大家再次抬頭望天。
“呵,先前他在朝堂上何等自信,如今不也算錯了麽?”高冕瞅見月亮似乎並無變化,於是小聲嘲笑道。
“不,真的開始了!”劉紳比他年輕,視力也要好得多,他依稀看見月亮邊緣似乎開始出現陰影。
很快,更多眼尖的人發現了月亮的變化,於是文武百官馬上行動起來,百官常服站班,讚禮唱,鞠躬,四拜,太常寺太樂署的樂師們連忙奏樂;興,樂止,跪;執事者捧鼓,詣班首前,班首擊鼓三聲;眾鼓齊鳴,候複圓,讚禮唱,鞠躬,四拜,興,直至樂止禮畢。
伴隨著他們的忙碌,更多陰影遮住了月亮,過了大約一刻鍾多點,陰影到達最大後開始緩緩消散,似乎是覺得自己的努力起了作用,朝臣、樂師們表演地愈發起勁了。
亥時四刻,月球擺脫了地球陰影的遮蔽,露出了原來模樣,朱祐樘和文武百官同時松了一口氣,他們認為自己的誠意感動了上天,所以這次救月食禮儀才能獲得成功。
禮畢,群臣重新站好,而這次賭賽的勝負也隨之揭曉。