早在他剛剛進入大殿,就已經聽見幾道額外的呼吸聲,位置在皇帝坐榻的屏風之後。此刻仔細分辨之下,屏風後藏著4個人,氣息和汪直類似,應該是練了葵花寶典。
他稍稍直起腰,緩步倒退出十步開外,這才站直身子轉身走出殿門。
上一次入宮的時候,李四有並沒有聽到額外高手潛伏。這一次皇帝如此戒備,應該是了解到他的武功,有心防備。
趙千乘在門口等他,見他出來,沒問,兩人一起被太監引路出宮。
一路上,層層的宮門,道道的宮牆,飛簷雕棟,行走的太監,肅立的禁衛甲士,令人生出巨大的敬畏。
守拙老道長曾經說過:“道觀修得莊嚴華美,目的就是要讓來的香客們心生向往,讓他們痛痛快快地掏錢。”
紫禁城如此威嚴,目的應該是彰顯帝王天威,嚇得人們不敢造反吧。
兩人出了紫禁城,一左一右分道揚鑣。李四有準備回錦衣衛衙門,趙千乘卻打算直接回家。
李四有臉上掛著淡然的笑,朝趙千乘的背影喊道:“老趙,你安心休息不用操心。我吃飯睡覺都在衙門,下面人有事會找我的,你且放寬心。”
趙千乘聞言腳步一頓,揮揮手沒回頭直接走了。
李四有回到衙門,毫不客氣開始收攏權力。
這時候戚奉先入京面聖後沒走,也住在總衙。李四有找來戚奉先,問他是否願意在京中任職。戚奉先見屋裡還有個光頭和尚,他目視李四有,李四有道:“自己人。”
戚奉先單膝跪地:“卑職早已表明心跡,願附大人尾翼。大人讓我留在京中,奉先唯命是從。”
李四有扶起戚奉先,讓不戒和尚去門外守著,而後兩人密語良久。
戚奉先為人機敏,來京中已經半月有余。他在西域跟隨李四有發了大財,囊中鼓鼓,半個月裡常常拉著總衙的同僚吃吃喝喝,跟一眾錦衣衛混得爛熟。
他得了李四有的吩咐,出門後找來幾個之前觀察好的同僚,拉他們晚上出去喝花酒。酒酣耳熱之際,戚奉先遣退了陪酒的姑娘,隨後與同僚們說出一番話來。
同僚們初聽有些詫異,細思之下,深以為然。而後,酒宴結束各回各家。
第二晚,戚奉先又拉了些同僚喝酒。第三日,第四日......
成化16年4月17。
京城外傳來消息,汪直和王越奇襲鹹寧海大勝之後,回京獻俘,明日即到。
李四有最近明目張膽在錦衣衛內部奪權,趙千乘節節敗退,他正在思量到何等程度最好,既要得到實際權力,但又不能逼迫趙千乘魚死網破。
他在屋內閉目思索,戚奉先面色沉穩走進來。戚奉先道:“大人,錦衣衛千戶以上的我沒怎麽聯絡,中層下層乾事的,人心全在大人這邊。後邊還要繼續嗎?”
“差不多了,可以收手。”李四有睜開眼,“奉先,你這些天花了多少錢,找儀琳報個帳。這是公事不是你的私事。”
戚奉先愕然:“喝酒能算公事?報公帳不合適吧?”
“怎麽不合適?”李四有嘿嘿冷笑,“公帳上的錢,都是我們當初掃蕩江湖收繳天下,而後上交總衙的份子錢。你大大方方去報帳,名目就叫:慶功酒。”
戚奉先想一想,隨即坦然:錢是老子們當初賺的,老子們現在花了很合理。
不戒和尚在邊上聽他們說話,不由瞪大了眼睛。
等戚奉先走後,不戒和尚問李四有:“你讓我當編外臨時工,說多勞多得有外快,是不是就是這麽來的?”
李四有衝他挑了挑眉毛,不戒和尚閉口不言,嘿嘿直笑。
第二天上午,入京獻俘的隊伍入城。
長長的隊伍中,汪直和王越打頭,兩人雙馬並行談笑風生。身後一長串的隊伍,中間夾雜著一兩百個胡人俘虜。
圍觀的京城百姓大聲喝彩,剛剛開春沒什麽青菜,許多人將家裡吃剩的醃菜使勁扔到俘虜的頭上。那些胡人們皮袍破舊,一個個被繩子捆住,不能躲避,隻好低著頭,形同敗犬。
李四有在一處臨街的酒樓上觀望,旁邊戚奉先不屑地說:“一萬精騎北上鹹寧海,就這麽點戰果。大人帶我們400騎踏平西域,收復哈密,控制於闐又是何等的戰果。不比不知道啊。”
不戒和尚並不知道他們在西域乾出的大事,他拉住戚奉先詢問詳情,等聽完大概情況,一臉佩服地說:“和尚我在江湖上混,自以為算個人物,今天知道大人做的事,忽然覺得以前簡直如同小孩子過家家。”
“格局,格局。”戚奉先傲然指點和尚。
李四有搖搖頭說:“各有各的戰法。就戰略上而言,汪直這一仗打得漂亮,確實值得誇耀。”
這時候汪直領著隊伍經過樓下,他若有所感,抬頭一望,與李四有目光對視。
汪直志得意滿的神色稍稍收斂,他朝李四有一點頭,李四有也朝他頷首。隊伍不停,緩緩走遠了。
汪直大戰鹹寧海,傳的京中眾人皆知;李四有收復哈密,卻只有少數高層知道,皇帝暫時壓住了這消息沒有通傳天下。
這日過後,京中風雲突變,許多魑魅魍魎跳了出來。
先是有個小禦史蹦出來上奏:“汪直王越擅自出兵,有逾越之罪。”
立刻有其他禦史出來反駁:”兵法雲:將在外,君命有所不受。汪、王二人一戰破大敵,犁庭掃穴,戰果輝煌。有功無罪。”
先前的小禦史又上書:“臣見識淺薄,不識大局。之前所奏思慮不周,臣失察。”
成化皇帝很久沒開過大朝會了,他躲在深宮之內,各種奏本往宮裡飛。
因為司禮監大太監懷恩的關系,李四有隱隱知道點內幕。
王越官任督察院左都禦史, 幾個禦史都是他的小馬仔,禦史們互相上奏演雙簧戲,肯定有目的。
果然不久後,風聲傳出,許多文官串聯,要請給王越封爵。
自大明朝開國大封功臣以後,文官封爵可是頭一回,阻力肯定不小。
王越雖然是文官中的大人物,但他又是汪直的黨羽,他的地位依靠汪直得來。汪直一個太監沒法封爵,決定把好處給手下頭號小弟:王越。
汪直力挺王越。
自然有人竭力反對。
成化朝雖然被人戲稱:紙糊三閣老,泥塑六尚書。次輔劉吉更是號稱:劉棉花。
但紙和泥,那是對皇帝而言。對付同僚,閣老尚書們可謂綿裡藏針。
兩個閣老萬安、劉吉一個派系,他們不敢擋汪直的鋒芒,但是看同是文官的王越不順眼,聽說要給王越封爵,嫉妒得眼珠子都紅了。
兩個閣老加上他們的黨羽竭力反對。
另一個閣老劉珝自成一派,號稱帝黨,最喜歡公正無私的好名聲。此老吃錯了藥,覺得王越這一仗打得漂亮,有心開個文官封爵的先河,成為一段佳話。
於是他力挺王越。
汪直和王越完全沒想到這個變故,居然還有素昧平生的大佬一點好處不拿白白幫他們。
隨著劉珝加入戰團,僵持雙方的力量瞬間傾斜。
然而沒有用,封不封王越要看深宮中皇帝的意思。成化皇帝口吃,說話最多兩個字。
是準,還是不準?
李四有在旁邊吃瓜看戲,沒想到戰火突然燒到了他身上。