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排行 分类 完本 书单 用户中心
搜书趣 > 历史军事 > 戰國七雄風雲 > 第8章魏國的發展

戰國七雄風雲 第8章魏國的發展

簡繁轉換
作者:閑小聰 分类:历史军事 更新时间:2024-08-27 13:58:59 来源:搜书1

畢公高,周文王第15個兒子,武王的異母弟弟。周滅商後,被封在畢地(今陝西鹹陽,也有說法是陝西西安)。先後輔佐武王、成王、康王,是周成王臨終前指定的遺命大臣。

畢國滅亡後,他的後代以畢為氏,流落於戎狄和中原各地。

東周早期,他有個後代叫畢萬生活在晉國,給晉獻公做保鏢。

公元前661年,晉獻公率領軍隊發動了一次開疆擴土的戰爭,先後滅亡了耿國(今山西河津東南)、霍國(今山西霍縣西南)、魏國(今山西芮城東北)三個小國。因為畢萬在這次作戰中表現英勇,晉獻公將魏地賜予了他,其後代因此改為了魏氏。

驪姬之亂時,畢萬的兒子魏犨跟隨晉公子重耳在外流亡19年。在公元前636年回國即位後,感念魏犨跟隨自己多年出生入死,冊封魏犨為晉國大夫。

魏犨雖然跟隨晉文公多年,兩人也結下了深厚的感情,但魏犨文化水平不行,只是一介武夫,所以晉文公並沒有太重用他,直到他的孫子魏絳,魏家才開始發生改變。

公元前570年,晉悼公大會諸侯,想要向各國展示自己的威嚴和實力,他的弟弟楊乾喝醉酒後,擾亂了宴會的隨從儀仗隊。魏絳當時是宴會的執法官,楊乾是晉悼公最寵愛的弟弟,魏絳冒著得罪晉悼公的危險處死了楊乾的隨從。

宴會結束後,晉悼公認為這是魏絳故意借楊乾來羞辱自己,非常生氣,表示一定要殺掉魏絳。

事後,魏絳也知道事情的嚴重性,於是他上書給晉悼公說明自己這樣做的原因。晉悼公被他的真誠感動,不僅原諒了他的行為,而且還專門設宴款待魏絳,升任他為新軍將佐,進入晉國權力核心。

當時晉國內部卿族鬥爭激烈,下宮之難後,原本最強大的趙家差點滅族,實力受到降維級打擊。趁著打擊趙家的機會,欒家、卻家迅速崛起,大有替代趙家的趨勢。

公元前574年,晉厲公發動政變消滅了不可一世的卻家。第二年,卻家盟友欒家又趁晉厲公在外遊玩時發動兵變處死了晉厲公。隨即又擁立年輕的姬周即位,企圖像當初趙家那樣掌控晉國。

但年輕的晉悼公深刻吸取靈公失敗的教訓,不動聲色的不斷扶持欒家政敵韓趙兩家上台,而魏家就是在這樣的背景下進入到了晉國核心。

公元前552年,魏絳的孫子魏舒接替魏家宗主之位。就在這一年,不可一世的欒家被范家趕出了晉國。同時范家與荀家中行氏、智氏三家結為聯盟,共同對抗以趙家為核心的趙魏韓聯盟。

公元前541年,山戎侵犯晉國,魏舒與中行吳兩人率領晉軍出兵抵抗。戎狄擅長步兵作戰,而中原國家幾百年來一直采用的是車兵戰,山戎於是撤到了地形對自己有利的大原(今山西太原西南)與晉軍對峙。

太行山區,山巒重疊,道路崎嶇不平,地形險要狹隘。晉軍都是車兵,戎狄全都是步兵,很顯然局勢對晉軍來說十分不利。

在這緊要關頭,魏舒當機立斷“毀車為行”,將車戰改為步戰。以5人為一伍,3伍為一個肩甲步兵編隊,與原來的輕裝步兵合編為一個基本作戰單位。將原來的兩、伍、專、參、編為編組的戰鬥隊形,改為前鋒、後衛、左翼、右翼、前拒編組的配合形步兵隊形。

長期善於步兵作戰的戎狄軍隊,看到晉軍的這些行為都嘲笑晉軍不自量力。魏舒利用戎狄的驕傲自滿與麻痹輕敵心理,趁對方還沒有作好準備之時,突然發動進攻,戎狄軍隊來不及反應,紛紛逃散。

公元前514年,年老的韓起將執政之位交給了盟友魏舒手中,開始了魏舒6年的執政生涯,魏家也從這時起成為了晉國不可輕視的大卿族。

公元前509年,魏舒以晉君的名義召集各諸侯的卿族大夫於狄泉(河南洛陽),幫助周天子修築洛邑城牆。

他在將事情安排給韓家宗主韓不信和原壽後,自己跑到了大陵澤(今河南獲嘉縣西北)去燒荒草打獵,在回來的路上,經過寧邑(今河南獲嘉縣西)時突然去世。

公元前497年,趙家內部爆發矛盾,趙家小宗邯鄲氏叛亂,其政敵范家與中行家趁此機會想除掉趙家,於是以幫助邯鄲氏為由起兵攻打趙家。緊急關頭,作為盟友的魏家宗主魏侈說服晉定公,從而讓趙家得到公室的支持,避免了滅族的危機。第二年,又聯合趙韓智三家消滅了范家、中行家,瓜分了其土地人口,實力由此大增。

公元前475年,智家宗主智瑤執政晉國,新上任的魏家宗主年輕政治經驗不足,盟友趙家因為邯鄲事件後力量受到打擊,智家由此崛起,逐漸壓製著其他三家卿族。

春秋末期,晉國卿族內部競爭激烈,晉國實力受到很大打擊,霸國地位逐漸喪失。為了實現晉國複霸的目的,晉國執政智瑤向趙魏韓三家索要土地人口,增加晉國公室力量。由於魏家力量有所減弱,而智家力量得到了很大加強,所以魏家宗主魏駒不敢得罪智家,乖乖的交出了部分土地人口。

但當時的趙家宗主趙無恤,因為跟智瑤有很大矛盾,他不願意受智瑤的擺布,於是斷然拒絕了智瑤的無理要求。

智瑤得知後勃然大怒,馬上向晉君請命聯合魏韓兩家卿族,以趙家反叛為由攻打趙家。因為有晉君的命令,加上智家實力強大,魏駒自然不敢反對,隻得率領一支軍隊跟隨智瑤攻打曾經的盟友趙家。

三家的聯合進攻,趙家招架不住很快退守到晉陽堅守,這樣對峙了三年。在某一天晚上,支持不住的趙家派出家臣張孟談偷偷的從晉陽城內翻牆而出,來到魏、韓兩家軍營內勸說兩家聯合對抗智家,在經過一番權衡後,最終三家達成了一致。

不久後的晚上,三家約定好時間日期,偷偷的挖開智家對付趙家的汾水堤壩,將汾水引向智家軍營,然後趁著萌萌光亮殺進了智家軍營,智瑤在混亂中被殺死。

三家趁著勝利的余威,繼續推進很快佔領了智家全部土地人口,晉國三家遠遠的超過了晉君的勢力。

公元前446年,魏家宗主魏駒去世,他的孫子魏斯接替宗主之位,是為魏文侯。

當時晉國三家卿族憑借絕對的實力,將晉國剩余全部土地瓜分完畢。趙家佔領了其中大部份地區,向東越過了太行山,佔據了邯鄲、中牟等地,其中佔據的智地更是懸掛在魏家腦門上的利劍,隨時威脅著魏家的安全。

魏家的領地向西隔著黃河與秦國為鄰,向北與趙家領地相接,向南越過中條山、黃河與秦、楚、鄭三國爭奪陝地(今河南三門峽市澠池縣、陝縣和靈寶市地區),其勢力被緊緊包圍在晉西南的一角。

魏家的核心區域在運城谷地,被北部的呂梁山、南部的中條山、東部的王屋山以及位於其西部南部的黃河大拐角包裹其中,東面雖然有幾塊飛地,但因為統治力度不強,難以形成戰略基地。這樣的地形地勢雖然容易防守,但也難以向外發展。

如何做到自強不被其他勢力吃掉,以及打破發展瓶頸,向外發展勢力,這是擺在年輕魏家宗主魏斯眼前的難題。

魏家所處的周邊環境很複雜,稍有不慎就有可能遭受到圍攻,面臨著滅亡的危險。當時趙家宗主趙浣想要聯合魏家消滅韓家,平分韓家土地;同時韓家宗主韓萬也想聯合魏家消滅趙家,平分趙家土地,但對於兩家的提議,魏斯都給予了明確的拒絕。

公元前425年,魏斯出任晉國執政,並任用李悝進行改革變法。

李悝,嬴姓李氏,早期拜在了孔子徒孫曾申門下學習,先後做過中山相、上地郡守,多次與秦軍交戰。

戰國初期,隨著鐵器的大量應用於農業生產,生產力大大提高,原本的農業模式被打破,從而催生了新的階級—地主階級。

隨著地主階級的壯大,原本的上層建築發生變化,引起了舊貴族的強烈反對,為了打擊舊貴族勢力的複辟,確保新興階級的統治地位,各國紛紛通過改革的方式來從制度上確定其合法的統治。

在這樣的背景下,李悝開始在魏家推行變法。

首先他廢除了世襲制度,根據個人能力大小來選拔任用官吏;其次廢除原本的井田製,允許鼓勵百姓開墾荒地,制定合理的稅收政策來鼓勵農民生產積極性;第三建立完備的法律體系,對官員升遷、軍功獎勵、政府職能等做出明確規定;第四建立武卒制度,通過考核來選拔優秀的士兵,並按照不同的特點進行編排,從而發揮士兵的長處。

李悝的變法將殘存的舊貴族世襲制度徹底廢除,國家官員不再以血緣關系來任用,而是憑借個人能力大小來取得,由此魏家吸收了大量人才,如名將吳起、樂羊等,名相翟橫等,同時也為魏家建立了一支強大的軍隊。

公元前419年,李悝變法成功後,將向外擴張的第一站選在了虛弱的秦國。

當時秦國國內爭權奪位鬥爭十分激烈,實力也逐漸減弱,已經成為了戰國七雄中最弱小的國家。

魏軍渡過黃河,秦軍雖然奮起反抗,但因為實力差距太大,秦軍不斷節節敗退。魏軍趁此機會在少梁(今陝西韓城西南)修築起了進攻秦軍的軍事據點。

公元前413年,魏將吳起率領魏軍突破秦軍西河防線,隨後直撲秦國渭河平原的咽喉要地鄭地(今陝西華縣),秦國舉國嘩然。

渭河平原當時是秦國的主要糧食生產基地和兵員基地,加上從渭河通往秦都雍城無險可守,魏家如果控制渭河平原,秦國將有滅國危險。

秦國緊急下,一面調集重兵前往鄭地防守,另一面派遣太子魏擊趁秦軍西河防線的軍隊圍攻吳起軍時,率領東岸的魏軍渡過黃河攻打西河軍事重鎮繁龐(今陝西韓城東南),徹底擊潰西河防線的秦軍,以此掩護更多的魏軍渡過黃河天險進入河西地區。

之後魏軍先後佔領王城(今陝西大荔)、合陽(今陝西合陽東南)、陰晉(今陝西華縣東)等地以及戎狄居住的大片土地,並在此設置了上郡進行管理。

由於當時秦國政治混亂,河西地區的百姓對秦國十分失望,反而對魏軍的到來十分歡迎,至此魏家在河西地區站穩了腳跟。

魏軍在佔領了秦國函谷關(今河南三門峽市西)後,在洛水西岸構築了軍事防禦,又在東岸修築了一條南起陰晉(今陝西華縣東),越過渭水北達雕陰(今陝西甘泉縣道鎮)以西的長城,將秦國壓製在洛水以西長達80年,並控制著秦國與中原地區溝通的黃金通道,讓秦國無法與中原聯系,同時魏家控制著關東地區的商業利益,秦國實力大大減弱。

得到河西地區後,魏家不僅解決了秦國可能對魏家的威脅,還解決了魏家人多地少的困境,打開了魏家發展上的瓶頸。

隨著魏家實力的不斷增強,原本晉國最大的卿族趙家卻在走下坡路,很快魏家超越了趙家成為了晉國實力最大卿族。

公元前408年,中山國趁趙家宗主剛剛去世,發兵攻打趙家領地。年輕的趙家宗主趙籍驚懼之下向魏家求救,魏斯雖然同意了請求,但也向趙家提出了一個條件,那就是將趙家智地(今山西永濟市虞鄉西北)割讓給魏家作為回報。

在這危機關頭,趙籍自然不敢拒絕,於是答應了魏家的要求。

中山國本來並不與魏家交界,中間隔了一個趙家。 但隨著河西地區的戰事結束,魏斯將目光盯上了北部的中山國。中山國的地理位置十分重要,它是嵌入趙家內部的一顆釘子,如果魏家徹底控制了中山國,那麽就可以鉗製趙家的發展,從而徹底解決魏家北部的威脅。

公元前408年,魏家名將樂羊應趙家的請求率領魏軍越過趙家攻打中山國。

樂羊,宋國商丘人,後來拜在魏相翟橫家做門客,在翟橫的推薦下得到了魏斯的重用。

樂羊出兵後,根據敵強我弱的特點,采用了消耗戰法,但他的這個戰法受到了魏家族內貴族們的強烈反對,他們借此誣告樂羊有通敵的嫌疑。

原來樂羊的兒子樂舒在公元前414年,失手殺死了魏相翟橫的兒子翟靖,逃亡到了中山國躲避。現在樂羊領兵與中山國作戰,很多人並不信任樂羊。

樂羊為了表明自己對魏家的忠心,逼著中山國將兒子樂舒殺死後,當著魏家各將領的面,安坐在軍帳內吃完了兒子的肉羹。

魏斯得知後,打消了對樂羊的疑慮,堅持任用樂羊為帥,經過三年的消耗戰,最終擊敗了中山國,將中山國的殘余勢力逼進了太行山區。

但戰爭結束後,魏斯以樂羊生性殘忍為名疏遠了樂羊,樂羊從此遠離了魏家政壇,老死在了封地靈壽。

中山國雖然被魏軍佔領,但因為中山國的大量貴族逃入了太行山區內,他們時常會騷擾魏軍,這給魏家的管理帶來了很大麻煩。

同年,魏斯派太子魏擊前往中山國在李悝等人的協助下,對中山國進行同化治理。

目录
设置
设置
阅读主题
字体风格
雅黑 宋体 楷书 卡通
字体风格
适中 偏大 超大
保存设置
恢复默认
手机
手机阅读
扫码获取链接,使用浏览器打开
书架同步,随时随地,手机阅读
收藏
换源
听书
听书
发声
男声 女生 逍遥 软萌
语速
适中 超快
音量
适中
开始播放
推荐
反馈
章节报错
当前章节
报错内容
提交
加入收藏 < 上一章 章节列表 下一章 > 错误举报