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排行 分类 完本 书单 用户中心
搜书趣 > 科幻 > 倒斗 > 第352章 半夜进村打探孔

倒斗 第352章 半夜进村打探孔

簡繁轉換
作者:平川 分类:科幻 更新时间:2025-10-14 04:29:00 来源:源1

“村子里?”

程涛和孙把头都有些惊讶。

但观察了片刻后,又都不约而同的点了点头。

之前他俩受各自的经验影响,压根就没往这上琢磨,现在经我一提醒,再加上是从高处俯瞰,很快就发现,整个村子确实是分布在一处略高的土台上。

再有就是,从村子到河岸的距离,也和我说的标准相符。

不近也不远,恰好三百米左右。

实际上,这个距离对比房山的燕墓要近一些,不过和房山地区相比,赤峰的地下水位也更低,距离近点儿也就无伤大雅了。

这里大家可别觉着古人笨,不会考虑地下水问题。

我们的老祖宗,最迟在商朝的时候(约公元前1600-1046年),就已经形成了明确的地下水位概念,会在建造的时候调整墓葬深度,巧妙的利用或避开地下水。

比如侯家庄殷墟王陵中,经考古发现,殷墟大型墓葬的腰坑深度,距离地表普遍在十一米到十四米之间,刚好穿透地下水,这是因为腰坑葬法在当时最为流行,需要做到“腰坑深及黄泉”,这样去阴间才方便。

再比如1994年的临猗双塔地宫被盗案,那还是一群专搞佛塔的选手们干的。

那年这伙人先搞了仁寿寺塔,挖出了鎏金银棺和绿釉舍利瓶,接着又瞄上了双塔的西塔,他们通过下水道作掩护,隔着一条街开始干,打了足足四十米长的盗洞,岂料到了塔下,却没找着地宫。

当时他们以为挖偏了,就围着塔基转圈打洞,最后甚至不惜用上了炸药。

要知道,佛塔可不是古墓,塔基上方是有几十米高的砖塔的,如果不是炮工活极度过硬,拿捏的恰到好处,很容易当场就把佛塔炸塌喽。

可即便如此,居然还是没见着地宫。

于是他们理所应当的认为,塔下根本啥也没有,拍拍屁股就走了。

直到几天后,持续的降雨导致底下水位上升,不仅泡塌了盗洞,还在地底下引发了塌方,旁边双塔小学的老师注意到,系在西塔和宿舍中间的晾衣绳突然被拽紧了,然后才惊讶的发现:

卧槽!塔怎么歪了?!

那么,双塔下到底有没有地宫呢?

答案是有,只是不在正常的深度(三到五米)。

案发后文保人员清理时发现,西塔地宫距离地面仅有一米多深,居然就在盗洞的正上方!

因为早在千年之前,古人建造地宫时就发现,如果将地宫置于正常深度,一到夏季就会被水泡,所以就将地宫的位置抬升,不但避过了最高地下水位,而且还在千年之后,躲过了不法分子的盗掘。

牛不牛逼?

这就是老祖宗,聪明的简直让人拍案叫绝!

想想现在,那些被淹的小区、桥洞子什么的,我感觉设计他们的人就该下去,跟老祖宗学学再回来上班……

“行啊!”

孙把头冲我竖了个大拇指说:“不愧是王灯爷的徒弟,你小子真是不软!”

我微微一笑,谦逊的摇了摇头。

实则心里想的是:必须的!我特么也感觉我自己很硬!

“对了小萧。”

这时,程涛又说:“我承认你的分析有道理,但有一点,如果是在村子中,那为什么没有封树痕迹?”

不得不说,还得是盗墓世家,程涛这个质疑非常关键。

封土!

如果史料记载无误,窝棚村这座大墓的东家,应该是秦开“却胡千里”之后的人物,也就是战国中后期,当时大型封树已经成为主流,如果有大墓,就必然得有封土。

我想了想,说道:“这个不太好说,要么是个例,要么就是山河变迁,老百姓取土铲没了,根据资料记载,遵化无终山下的燕昭王墓,以前也存在巨大的封土堆,现如今不也铲没了么?”

程涛仔细琢磨几秒,点点头没有再问。

确定了区域,接下来就是要划定具体的勘探点位。

窝棚村比营子村要小,只有百十户人家,不过再小它也是个村子,整体范围能有将近一里方圆,因此到了这个环节,我的短板就显露出来了。

没搞过,不知道从哪下手。

换句话说,如果是我独立操作,就得从最中间开始,老老实实的打网格。

好在程涛经验丰富,少说三代的盗墓经验,累计到他一人身上,毫不夸张的说,这人对战国墓葬的理解,比对他媳妇还要透彻。

观望了两分钟,他指出五个点位,其中三处是人家,一处是牛圈,还有一处光秃秃的,在两户人家之间,好像是片自留地……

下了山回到小院,一听说要在村儿里勘探,老李他们都很意外,七嘴八舌的就嚷嚷起来。

有说容易被发现的,还有说这几天文保协管队总在附近转悠,要不要等等什么的……

砰!

一拍桌子,孙把头低声喝道:“少特么废话!怕事儿的,现在就特么给我滚蛋!”

屋子里瞬间陷入寂静。

过了几秒,他说:“今晚老程和小萧他们勘探,咱们放哨打下手!”

“老四老刘,你俩一个村头一个村尾,有情况就打报告!”

“朱大牙老李,你俩跟小萧兄弟,他说咋干就咋干;广才儿你跟我,咱俩和老程一起,就这么定了!”

……

几小时后,夜间十一点半。

风在吼,狗在叫,一群黑影鬼鬼祟祟,正在村子里头乱跑。

来到其中一处人家,扒墙头看了看,院子里静悄悄的,人早都睡了。

“喵~”

发出一声猫叫,我依次看向两侧,不远处的朱大牙和老李相继挥了下手,表示情况正常。

“咋样?要进院儿么?”小安哥低声问。

“不用!”

我摇头,抬手指向墙角:“把那个搬开!”

村里勘探虽然危险,但有一个好处,就是探孔易于隐藏。

因为几乎每家每户院外的墙角、门口这些犄角旮旯的地方,都会放一些砖块、水泥板、猪食槽或者平整的大石头之类的,是平常歇阴凉、晒太阳时用来坐着的,所以只要把这些东西挪走,在下边打探孔,然后再挪回来,事后几乎不会被发现。

等时间一长,村民们偶尔发现下边有个洞,也不会去研究这个洞是干嘛的。

这家墙角放置的是一个小号碾轱辘。

有点重。

小安哥好一番费力才挪动。

我浇了瓶水,观察了一下渗漏情况,判断下边没有石头后,便立即接好探针,运足力气,狠狠扎了下去!

目录
设置
设置
阅读主题
字体风格
雅黑 宋体 楷书 卡通
字体风格
适中 偏大 超大
保存设置
恢复默认
手机
手机阅读
扫码获取链接,使用浏览器打开
书架同步,随时随地,手机阅读
收藏
换源
听书
听书
发声
男声 女生 逍遥 软萌
语速
适中 超快
音量
适中
开始播放
推荐
反馈
章节报错
当前章节
报错内容
提交
加入收藏 < 上一章 章节列表 下一章 > 错误举报