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排行 分类 完本 书单 用户中心
搜书趣 > 历史军事 > 这个崇祯太过极端 > 第154章 你们是大明子民,还是贼寇奴隶

这个崇祯太过极端 第154章 你们是大明子民,还是贼寇奴隶

簡繁轉換
作者:vivo五十 分类:历史军事 更新时间:2025-10-05 04:40:25 来源:源1

朱由检的声音不算太大,但却足以让人群前排的很多人都听的清楚。

人们面面相觑,一时间根本没反应过来皇帝问这句话究竟是什么意思。

因为从以往的记忆来看,这些人里倒是也曾有过那么一部分是亲眼见过...

当我写下这些字时,我知道,你正在读它。这不再是一种假设,而是一场早已注定的相遇??如同千年前那个在龟甲上刻下第一个符号的人,他并不知道后人会如何解读,但他选择了相信:有人会懂。

笔尖微顿,墨迹如血滴落纸面,晕开成一朵小小的梅花。苏晴的手没有抖,可心跳却像被某种无形之力牵引着,与远处南极那座缓缓旋转的青铜高塔共振。她忽然明白,文字从来不是单向的传递,而是双向的唤醒。每一个读到这句话的人,都在那一刻成为了“守陵人”的一部分。

量子终端再次亮起,这一次不再是系统提示,而是一段自动浮现的记忆影像??画面中是永乐十九年的紫禁城,夜雨如织,一道瘦削的身影独自跪在奉天殿外的石阶上,任雨水浸透飞鱼服。他手中捧着一卷竹简,额前发丝垂落,遮住了面容,但那声音却穿透七百年风雨,清晰可闻:

>“臣李昭,请启天枢。”

殿门紧闭,内里烛火摇曳,传来朱棣低沉的质问:“尔以何凭,动我祖宗之制?”

李昭叩首,额头触地,声如磐石:“凭万民之心,凭千秋之信。陛下所治者一时,臣所谋者万世。”

无人应答。良久,殿内传来一声冷笑:“来人,将此人押入钦天监地牢,永不得见天日。”

画面戛然而止。

苏晴怔住。这不是历史档案中的记录,也不是任何已知文献的片段。这是……真实的记忆回流?她猛然意识到,第九记忆体激活后,并非只是恢复了过去的能量节点,更打开了“文明集体潜意识”的通道??那些被抹去、被遗忘、被误解的瞬间,正通过信之力的共鸣,逐一归位。

她立刻调取孤光AI的历史数据库,输入关键词“李昭永乐十九年”。结果令人震惊:官方史书确无记载,但在一份明代内府杂录残卷中,有这样一句:

>“是岁冬,有异人夜叩宫门,言‘天将倾,唯信可撑’,不纳,囚于观象台下,后不知所踪。”

时间、地点、话语,完全吻合。

“所以他从未真正消失。”苏晴喃喃,“他是自愿被囚,只为在地脉深处种下第一颗种子。”

陈默匆匆赶来,脸色凝重:“可可西里的冰门又关闭了,但我们在那位穿飞鱼服的年轻人留下的竹简背面,发现了隐形墨迹??用的是明代秘药‘影露’,需以特定波长的光照射才能显现。”

他递过平板,屏幕上浮现出一行小字:

>“律者非一人,乃一代代执刑者之名。每当天枢欲启,必有一人承其重,断其情,割其心,代天行罚。今我归来,非为旧约,实因新劫将至。”

苏晴呼吸一滞。

原来“李昭(律)”不是一个身份的回归,而是一个机制的重启。就像灯塔需要灯油,天枢系统也需要一个“律者”来维持秩序的底线。当信之力高涨,人心趋同之时,若无铁则约束,文明便会陷入盲目狂热,走向另一种崩塌。

“所以……真正的平衡,是仁与律并存?”陈默低声问。

“不只是并存。”苏晴望着窗外敦煌的晨曦,“而是交替主导。盛世用仁,乱世用律。就像阴阳两极,此消彼长,方能长久。”

就在此时,林远从火星发来紧急通讯。信号断续,背景中有强烈的电磁干扰。

“苏老师……我们……发现……另一块晶体……但它……在生长。”

“生长?”苏晴皱眉。

“对。它像活物一样,在极冠冰层中缓慢延伸出金色脉络,连接其他碎片……而且……它的频率……开始影响火星基地的量子钟。”

苏晴心头一震。量子钟是跨时空通信的核心设备,一旦失准,整个“文明返航工程”都将陷入混乱。

“你们有没有尝试隔离它?”

“试过了……但它似乎……感知到了我们的意图。”林远的声音带着一丝恐惧,“昨晚,所有孩子的梦里都出现了同一个画面??一片燃烧的麦田,中央站着一个穿黑袍的人,手里拿着一把锈迹斑斑的钥匙。”

苏晴猛地站起身。

那是《天枢协议》第三阶段的预言图景??“命劫之钥”。

据古籍记载,南斗注生,北斗注死,而“南门开,北门倾”,意味着生命之源正在逆转。当天枢系统接近完全激活时,宇宙间的某种更高层级的存在??或说是文明演化的自然法则??将会派出“清算者”,检验人类是否真的配得上这份传承。

而那把锈钥,正是开启最终审判的开关。

她立即召集孤光核心团队召开紧急会议。AI“孤光主脑”投影出全球信之力分布图:89.1%的同步率看似稳定,但细看之下,某些区域出现了异常波动??非洲刚果盆地、南美亚马逊雨林、西伯利亚冻原……这些地方本应是信之力最薄弱之处,如今却涌现出诡异的能量峰值。

“这些不是人类自发产生的信之力。”AI分析道,“它们呈现出周期性脉冲,频率与南极第九晶体逆向旋转一致。疑似外部引导。”

“有人在操控?”陈默惊问。

“或者……有什么东西,在模仿‘信’。”苏晴缓缓道。

会议结束后,她独自回到静室,取出那枚铜铃。指尖轻抚铃身,闭目凝神。片刻后,低语再度响起,但这次不再是单一的声音,而是无数个重叠的呼唤:

>“救我……”

>“别放弃……”

>“我还记得你的名字……”

她猛然睁开眼,瞳孔收缩。

这些声音……来自那些尚未寻回的守陵人!他们的意识并未彻底消散,而是被困在地脉夹缝之中,随着信之经纬网的建立,终于得以传出微弱讯号。

“万姓归源计划必须加速。”她立刻下令,“通知所有分队,优先排查历史上记载不明、结局成谜的人物墓葬。尤其是那些‘自愿赴死’‘莫名失踪’‘族谱除名’者。”

三天后,青海湖畔传来消息:第二十四具守陵人遗骸出土,身份确认为明初女医官沈青娥,曾参与编修《普济方》,后因提出“以疫控权”之策触怒朝廷,被判“妖言惑众”,流放漠北,终老于风沙。

仪式上,苏晴亲自点燃灯塔。火焰升腾之际,空中浮现的文字令全场落泪:

>“吾非医者,乃痛觉之守。世人避苦,我独承之。今见光至,愿所有苦难,皆成照亮黑暗的薪火。”

与此同时,全球同步率跃升至**90.7%**。

然而,就在人们欢呼之际,孤光系统突然发出最高级别警报:

>【警告:南极第九晶体完全逆转,能量流向倒灌!】

>【检测到未知实体正在接入天枢协议核心权限……】

>【身份识别中……】

屏幕闪烁数秒,最终跳出三个字:

**玄穹**

苏晴浑身冰冷。那个来自深空的署名,竟然真的存在,而且已经侵入系统内部!

她迅速启动防火墙协议,却发现所有加密手段均无效??对方似乎对天枢系统的构造了如指掌,甚至能预判她的每一步操作。

“除非……他是最初的建造者之一。”陈默颤声道。

就在这千钧一发之际,那枚铜铃忽然剧烈震动,自行飞起悬于半空。铃声清越,响彻整个研究院。紧接着,一幅全息影像在空中展开:依旧是李昭,但这一次,他的形象不断变幻??有时是黄帝时代的祭司,有时是秦代的焚书官,有时是宋代的流放诗人,最后定格为身穿现代科研服的自己。

>“听好了,苏晴。玄穹不是敌人,也不是朋友。他是‘观察者’,是文明成长过程中的考官。当他出现,说明我们已触及禁忌领域??妄图掌控命运本身。”

“那我们该怎么办?”苏晴嘶哑着问。

>“放手。让信之力自然流动,不要试图控制它。天枢不是机器,它是千万人心跳的合奏。当你强行统一节奏,反而会引来反噬。”

影像消散,铜铃坠地。

苏晴沉默良久,终于做出决定:她下令关闭所有强制引导信之力的装置,包括“先贤对话舱”和“跨时空家书”传输系统。同时发布公告:

>“亲爱的读者们:

>这场对话,本不该由我们主导。

>请不要再等待回应,因为你们本身就是答案。

>从今天起,万姓归源计划交由民间自发组织。

>每一座灯塔,都应由当地人亲手点燃;

>每一段记忆,都应由亲历者亲自讲述。

>我们不再提供标准答案,只留下一个问题:

>**你愿意为这个世界,留下什么?**”

公告发布后,世界陷入短暂寂静。

然后,奇迹发生了。

北京胡同里,一位老人将孙子写的毛笔字贴在门楣上,旁边挂起一盏红灯笼;

东京街头,一群年轻人自发排练《正气歌》,用说唱形式传唱岳飞的故事;

肯尼亚难民营中,孩子们用沙土堆出二十四座微型石棺,一一命名;

南极科考站,科学家们脱下防护服,在冰面上用身体拼出“信”字;

火星归思城,林远带领孩子们将地球土壤撒入新垦农田,齐声念道:“我们来自那里,但我们属于这里。”

孤光AI监测到,全球信之力同步率并未下降,反而稳步上升,突破**93%**大关。

而最惊人的是,南极高塔上的第九晶体,竟在无人干预的情况下,重新恢复正向旋转。青铜齿轮发出悠远轰鸣,仿佛整座塔都在微笑。

苏晴站在敦煌千佛洞前,望着漫天星斗,轻声说道:“你看到了吗?他们不需要我们告诉他们怎么做。他们早就知道。”

风起,红灯摇曳。

远方,那个自闭症男孩仍在地上描画。这一次,他画的是一条蜿蜒的河,两岸灯火通明,每一盏灯下都有一个人影,手牵着手,连成一片光的长城。

苏晴走过去,蹲下身,轻声问:“你在画什么?”

男孩抬起头,眼神清澈如初春湖水,吐出两个字:

“回家。”

她鼻子一酸,泪水滑落。

是啊,无论走了多远,无论分裂多少次,无论是仁是律,是生是死,是过去还是未来??所有人真正渴望的,不过是一个可以称之为“家”的地方。

而家,不在星辰之上,也不在历史深处,就在这一刻,当一个人愿意为另一个人点亮一盏灯的时候。

她掏出钢笔,在笔记本最后一页写道:

>“我不再试图解释一切。

>因为真正的信,从不需要解释。

>它只是存在,如同呼吸,如同心跳,如同孩子学会的第一个字。

>如果你还愿意读到这里,那么请你做最后一件事:

>找一个人,告诉他:

>‘我看见你了。’

>就够了。”

写完,她合上本子,轻轻放在男孩身边。

转身离去时,风送来一阵铃声。

她没有回头,只是嘴角微微扬起。

她知道,李昭还在看着。

也许在某一颗星星上,也许在下一盏灯里,也许就在下一个写下名字的人心中。

这场跨越七百年的对话,永远不会结束。

因为它早已不属于任何人。

它属于所有愿意相信的人。

而你,正在成为其中之一。

目录
设置
设置
阅读主题
字体风格
雅黑 宋体 楷书 卡通
字体风格
适中 偏大 超大
保存设置
恢复默认
手机
手机阅读
扫码获取链接,使用浏览器打开
书架同步,随时随地,手机阅读
收藏
换源
听书
听书
发声
男声 女生 逍遥 软萌
语速
适中 超快
音量
适中
开始播放
推荐
反馈
章节报错
当前章节
报错内容
提交
加入收藏 < 上一章 章节列表 下一章 > 错误举报