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排行 分类 完本 书单 用户中心
搜书趣 > 都市 > 鸿运天骄 > 第2238章耳听是虚,眼见为实

鸿运天骄 第2238章耳听是虚,眼见为实

簡繁轉換
作者:旖旎小哥 分类:都市 更新时间:2025-07-24 14:55:39 来源:源1

彭怀远改变行程计划,没有直接到金德市,而是先去了宏枝县,并非临时起意。

侯小兵一事上,张秋山的出力表现,给彭怀远留下深刻印象。

专门抽出时间,和张秋山见了一面。

无须说出感谢的话,彭怀远单独召见张秋山,就是一个明显信号。

二人坐在别致静怡的雅间内,品尝着新茶。

空气中散发的花香以及播放的古筝曲,使得气氛清雅、舒心。

张秋山是组织部长,说话内容自然绕不过干部队伍建设问题。

彭怀远作为书记,主抓全面工作。

其中,关于干部的管理和使用,是他最为关注的焦点。

火车跑得快,全凭车头带。

一座城市的好与坏,和干部的表现密不可分。

而一把手的能力水平、工作作风更是重中之重。

彭怀远认为,我们的领导干部,尤其身处要位的人,必须约束自身的行为规范。

说直白一点,就是私心要少。

人都是有私心的,彭怀远也不不例外。

但这种私心所占的比重到底有多深,用在什么地方,尤为关键。

张秋山赞同彭怀远的想法,同时也提出他的见解。

就干部管理方面,他觉得,除了约束领导干部的私心,还应该注重干部的培养和选拔,确保每个岗位上的干部都具备相应的能力和素质。

他还以宏枝县为例,特别提到孔若启的名字。

孔若启自从担任宏枝县委书记以来,大搞阔斧、锐意创新,使得宏枝县的经济和社会发展取得了显著成效。

他不仅注重经济建设,更关注民生改善,多项利民政策深得民心。

宏枝县是个农业县,可农业人口众多,其耕地面积不足以支撑这么多人解决温饱。

因而,不少人背井离乡,远赴大城市打工。

由于普遍学历不高,又不具备一技之长,只能做一些出力气的工作。

孔若启利用一个月时间,实地考察了全县十几个乡镇,三十多个村屯,掌握到第一手资料。

回去后,又与搞农业的专家学者研究分析,制定出一套完善且有效的方案。

那就是,改变原有种植单一情况。

结合实际,以种植鲜花和药材为主。

并且专门去外地考察,寻找买家,和几个这方面的卖家达成收购协议。

不同于北方,宏枝县属于温带气候,一年四季温暖如春,遇雨成冬。

这种气候,种植的鲜花可以保证长期供货。

而选择的药材,也考虑到气候因素,主要以天麻、灵芝等。

他和县里的同仁研究制定的这一政策,实施第一年,就取得不错效果。

与往年相比,人均年收入增长六个百分点。

次年,县里又加大养殖业的扶植,还增加旅游业的投入,鼓励农民兴办农家乐等项目。

经过几年的不懈努力,宏枝县逐渐摆脱了贫困的帽子,成为南州省的一颗新星。

孔若启的政绩也因此得到了广泛的认可,成为全省年轻干部的楷模。

一年之前,孔若启被提拔为金德市副市长,同时仍旧兼任宏枝县委书记。

三十三岁的副厅级,彭怀远在他这个年龄的时候,都没达到的高度,不由得对此人留意。

正好车队经过宏枝县境,他叫来龙民,要求车队改变路线,就近开往宏枝县。

还做出严格要求,随行人员的手机全部关掉,绝不允许任何人通风报信。

一经发现,严肃处理。

彭怀远就是想要看到一个真实的宏枝县,以此检验这位孔副市潞州理下,老百姓的生活状态。

耳听为虚眼见为实,不设身处地见到,一切都是虚无缥缈。

没有提前打招呼,况且彭怀远是轻车简从。

三辆车的车队,并不显眼。

而且,进入宏枝县城,彭怀远便要求车队停在一处停车场内,带上龙民、余天宝等五个人,当然还包括李浩然。

一起步行,在县城的大街上边走边看。

四名便衣,则远远跟在他们身后,时刻保持警惕,保护彭怀远等人的安全。

宏枝县街道干净、整洁,两旁店铺林立,生意兴隆。

不时有行人匆匆而过,彭怀远一行六人,身着便装,混在人群中,丝毫不起眼。

了解到,附近不远处,有一个农贸市场。

彭怀远便提议,去那里转一转。

龙民闻听,面露担忧,低声提醒道:“书记,农贸市场鱼龙混杂,什么人都有,不安全。您看,能否换个地方?”

彭怀远摆了摆手,“没事,正因为农贸市场人多眼杂,才更能看出真实情况。走吧,别磨蹭了。”

一行人加快脚步,几分钟后,便来到农贸市场大门前。

农贸市场内,热闹非凡,各种摊位摆得满满当当,有卖蔬菜的、卖水果的、卖肉的,还有卖各种小吃的。

彭怀远一行六人,在人群中穿梭,不时停下脚步,和摊主或顾客交谈几句。

从他们的谈话中,彭怀远了解到,宏枝县的物价还算稳定,老百姓的生活水平也有所提高。

走到一处卖鲜花的摊位前,彭怀远停下脚步,仔细观看摊位上的鲜花。

摊主是个中年妇女,见有人驻足观看,连忙热情地招呼起来。

“这位老板,看看花吧,刚摘下来的,新鲜着呢。”

彭怀远笑着问道:“这些花,都卖到哪里去了?”

摊主回答道:“我们宏枝县种花的人多,这些花大部分都卖到外地去了,也有一部分卖到省城和周边市县。”

彭怀远点了点头,心中暗自赞叹孔若启的远见卓识。

当年,孔若启力排众议,决心改变宏枝县种植结构,大力发展花卉种植。

起初,不少人都持怀疑态度,认为这不过是孔若启的一时兴起,根本不会有什么效果。

然而,事实证明,孔若启的决定是正确的。

如今,花卉种植已成为宏枝县的支柱产业之一,为老百姓带来了实实在在的收益。

彭怀远一行六人,继续在农贸市场内转悠。

每到一处摊位前,彭怀远都要仔细询问,认真观察。

从他们的谈话和表情中,彭怀远看出,老百姓对现在的生活状态比较满意,对政府的政策也比较支持。

这让彭怀远感到欣慰,同时也更加坚定了他对孔若启的赏识。

在农贸市场转了一圈后,彭怀远一行六人,来到一处米粉店。

店主是个年轻小伙子,见有人过来,连忙招呼起来。

“几位老板,吃点啥?我们这儿的米粉,可是宏枝县的一绝。”

彭怀远笑道:“那就来六碗米粉吧。”

很快,六碗热气腾腾的米粉端了上来。

彭怀远和随行人员,坐在小吃摊前,津津有味地吃了起来。

米粉的味道确实不错,酸辣咸香。

龙民指了指不远处轻声说:“那边可以加点佐料,更有滋味。”

“是吗?”彭怀远站起身,端着碗走向摆放佐料的地方。

李浩然见状,赶紧跟过来说:“老板,您需要什么,我去给您加上。”

“不用。”彭怀远会心一笑,“我自己加就行。”

说完,大步流星走过去。

李浩然不放心,偷偷跟在彭怀远身后,两名便衣这会儿也站在一个相对理想的位置,暗中观察周围情况。

就在这时,外面突然闯进来四名身穿制服的城管。

为首的是个矮个胖子,大约三十多岁。

一进来,东张西望踅摸一圈,最后将目光停留在正忙碌的那名年轻小伙子身上。

手一指,大声喝问:“肖岩东,你的牌匾怎么还没换?”

叫肖岩东的小伙子一见来人,赶紧停下手中的活计,双手在围裙上抹了抹,陪着笑脸,快步走到这人面前,弯腰说道:“李队长,您来了,快请坐。”

李队长不耐烦的把肖岩东扒拉一边,大言不惭地说:“县里早就做出规定,为了迎接省委书记视察,这条街的所有商户,全部要求更换统一规格的牌匾。”

“你肖岩东三番五次推脱,怎么,不把县里的规定当回事儿是吧?那好,我现在就让你关门歇业。”

随后,转身对身后的三个人发出命令,“你们把吃饭的人全部赶出去,拉下卷帘门,停业整顿!”

目录
设置
设置
阅读主题
字体风格
雅黑 宋体 楷书 卡通
字体风格
适中 偏大 超大
保存设置
恢复默认
手机
手机阅读
扫码获取链接,使用浏览器打开
书架同步,随时随地,手机阅读
收藏
换源
听书
听书
发声
男声 女生 逍遥 软萌
语速
适中 超快
音量
适中
开始播放
推荐
反馈
章节报错
当前章节
报错内容
提交
加入收藏 < 上一章 章节列表 下一章 > 错误举报