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排行 分类 完本 书单 用户中心
搜书趣 > 历史军事 > 法兰西之父 > 第三十二章 转移矛盾

法兰西之父 第三十二章 转移矛盾

簡繁轉換
作者:青山铁杉 分类:历史军事 更新时间:2025-07-25 03:04:12 来源:源1

第三十二章转移矛盾(第1/2页)

美国眼中的人才是什么呢?爱因斯坦、朗道那种,必须是站在金字塔顶端的科学家,在美国人眼中才是人才。

换句话说美国只认为一己之力创造出来一个产业,最好是改变历史进程的科学家,才是美国所需要的。

但是现代社会其实不像是工业革命早期那样,出来一个天才推动历史前进了,美国人的人才标准放在十九世纪还差不多,在二十世纪中业肯定不行。

事实也正是如此,美国掠夺德国人才的回形针计划,连同德国火箭工业科学家的家属加在一起,最后也不过一千多人。

也就是说,德国这个二战时期就算不是最强大,也是最强大之一的军工产业,被美国认为是美国需要人才的只有几百人。

甚至就连这几百人到了美国,长期也是处在无所事事当中,直到苏联的第一颗人造卫星上天,美国才把这批到了美国的火箭科学家推到更高的岗位。

美国需要的德国科学家就仅限于火箭领域,甚至连德国主导过核工业的海森堡,在美国人眼中因为美国已经成功研发了原子弹都价值不大,留在了战后的德国。

那么掠夺德国人才的计划就没有这么难,美国只对火箭专家感兴趣,其他科研人员在美国人眼中一分不值。

这些美国不感兴趣的产业人才,美国根本不会和法国抢夺,所以美国和法国在抢夺人才上面矛盾不大。

反过来德国的军工优势产业都有什么呢?航空技术,这是法国迫切需要的,虽然在打包德国火箭专家的过程中,因为航空航天不分家,一部分德国航空业的人才也被美国人带走,但剩下的仍然是法国所需要的。

地面的主战坦克技术,到了战争后期,其实德国坦克制造已经和苏联无法相比,美国和英国都不重视陆军,因此这应该是法国最容易达成目的技术。

潜艇,德国因为无法在短时间内在水面舰队追赶英美,不得不集中在水下想办法,XXI型U艇是首款真正潜艇(水下航速17节>水面航速),通气管技术使潜航时间大幅延长,直接影响冷战潜艇设计。

沃尔特潜艇:实验性过氧化氢动力系统,为后来核潜艇技术探索方向。

法国主要殖民地是并不遥远的非洲,早在十九世纪末期就已经建立了绿水海军理论,作为空潜快的第一个实行国家,潜艇肯定不能落后。

所以在海军的建设上,法国必须拿到德国的潜艇人才和生产技术。

这样有了航空和潜艇,空潜快路线才能成立,如果还有水面舰队需求的话,也不一定非要从德国身上想办法,欧洲不是还有意大利么?

意大利这个国家没有让德国人还算看得过去的,就是意大利的海军还拿得出手,水面舰队比德国强。

这几个产业都是英美本身要么是自身优势产业,要么因为海洋国家属性看不上的,留给德国也是浪费,德国至少在战后十年不可能重启本国的国防产业,只有到了法国才有发挥这些产业人才的岗位。

“差点忘了,德国为了供应杀人工厂,储备了几百万吨化学武器。”科曼本来都要为着重掠夺的军事工业项目画上句号,但忽然就想到了德国一个非常强大但没有用在战场上的化学武器储备。

为什么不用在战场上?德国要面对一个没有工业的国家,肯定会毫不吝啬的使用化学武器,但欧洲很多国家都有这种技术和生产能力。德国人一旦使用,就会一下蹦出来好几个使用化学武器报复的国家。

(本章未完,请点击下一页继续阅读)第三十二章转移矛盾(第2/2页)

相反,日本在亚洲使用的就多得多,因为亚洲都是农业国家,日本用了不担心自己会遭到报复。

说不定这几百万吨化学武器,放在阿尔及利亚有更重要的作用。

戴高乐主持军事会议的同时,市场花园行动失败的消息传来,蒙哥马利坚决支持的这一行动,成了德军刷经验的副本。

讥笑只是持续了很短时间,当前法军的主要将领随便说了两句就转移到正题,作为当今法军战斗经验最为丰富的两个集团军司令,塔西尼和德拉贡当然理所当然的出席,两人都不是讥讽队友的人,很快把注意力放在法军的任务上面。

对于市场花园行动的失败,塔西尼只是评价一句,“德军齐格菲防线的目的,就是让我们绕到比利时荷兰一线,这没什么可说的。”

“我的想法是,德国战败已经成为定局,但德国的下场还没有确定,我们必须想起来,一战之后我们好不容易得到了战争的胜利,英国人和美国人是怎么用各种办法让德国人免于打击的。”

德拉贡上将扫视了一眼周围的将领们,最终落到戴高乐将军的身上,争取支持道,“我的想法很简单,在尽可能的保存实力情况下,先占领瓦莱达奥斯塔和萨尔区,这两个地方我们必须打下来。”

“德拉贡,这两个地方的地理环境我不用多说。理由是什么?”塔西尼还是很尊重这个仅仅依靠叙利亚,就能够拉出来四十万军队的同行。

“我听说,在非洲的征兵当中,有超过四十万人已经成功拿到了本土的居住权?”德拉贡上将直接说出自己的理由,“这些人直接居住本土么?会不会激发矛盾?那么我们能不能把矛盾转移出去?把瓦莱达奥斯塔和萨尔区拿下来,是不是就可以解决这个矛盾了?”

“我知道了,那么我们先讨论进攻瓦莱达奥斯塔的方案。”塔西尼必须承认自己被说服了,“不过从一战意大利和奥匈帝国的战斗当中,拿下这些遍布陡峭山地的地方也不容易。好在我们在当地也有一些法语人口可以利用。”

最终在戴高乐的见证下,决定进行半个月准备,在十月中旬开启对瓦莱达奥斯塔的进攻。

瓦莱达奥斯塔面积不大,但山脉占全区面积的绝大部分,地势陡峭,适合登山、滑雪。高山地区分布着现代冰川,山区经冰川侵蚀形成尖锐山脊。

意大利北部边界差不多在阿尔卑斯山的覆盖下,一战时期,意大利和奥匈帝国的战争是最无聊的,沿着阿尔卑斯山的两侧炮击,这种战斗虽然无聊但杀伤力一点不低,炮弹炸在花岗岩山体上,蹦出来的碎片,让双方伤亡的士兵提前体会了什么叫自然版本的集束炸弹。

因此面对这样的困难,塔西尼觉得可能法国必须要效仿一下,刚刚出现的反面战例,市场花园行动进行一波规模不大的空降,配合正面进攻的法军部队才行,德拉贡上将表示同意。

经过反复讨论,决定动用十二个师对瓦莱达奥斯塔发起进攻,对欧洲战场南线陷入僵持的态势进行策应。

目录
设置
设置
阅读主题
字体风格
雅黑 宋体 楷书 卡通
字体风格
适中 偏大 超大
保存设置
恢复默认
手机
手机阅读
扫码获取链接,使用浏览器打开
书架同步,随时随地,手机阅读
收藏
换源
听书
听书
发声
男声 女生 逍遥 软萌
语速
适中 超快
音量
适中
开始播放
推荐
反馈
章节报错
当前章节
报错内容
提交
加入收藏 < 上一章 章节列表 下一章 > 错误举报