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排行 分类 完本 书单 用户中心
搜书趣 > 都市 > 新官路商途 > 第九十四章 人海战术

新官路商途 第九十四章 人海战术

簡繁轉換
作者:更俗 分类:都市 更新时间:2024-12-16 21:20:02 来源:源1

顾培军、萧潇市场实战经验,甚至都不如张斐丽丰富,他们现在对市场营销目前只能算刚刚迈入门槛。

虽说这不能代表他们在这个野蛮生长的年代没有能力去做市场,但是对萧良忽悠的这一套理论,实在是缺乏辨别能力,稀里糊涂的问道:“就这样简单,就这么一厢情愿?这个好像不怎么符合你之前讲的那套市场定价实践操作理论啊?”

“啊,你们还记得那个啊?我都说我是拍脑门瞎想的,你们又不信!”

萧良摊手表示责任不在他身上,说道,

“要在元旦之前做好十二个地级市的初步渠道开发建设工作,我们哪有时间用书本教的那一套去摸索定价?也只能先拍脑门定个价再说,不行的话,再根据实践再调整就是了。这个就符合我之前讲的那套理论了。好了,好了,你们下去玩吧,不要打扰我工作了。”

萧良站起来表示要将他哥萧潇、顾培军赶出去,将他们二人赶到办公室门口,突然想到一件事,说道:

“对了,你们下去见到张卫,就跟他说一声:公司以后每个月会支付一笔钱给他,桌球室以及游戏厅要对所有持宿云生物工作证的员工免费开放。紧张工作、学习之余,还是要给大家一个放松的地方。录像厅就算了,一天打两盘桌球或两把游戏机放松一下可以,我当老板的,也要有这个气度,但真不能让这些王八蛋给我躲到录像厅的角落里看三级片摸鱼。反正跟张卫说,谁去录像厅自己掏钱买票,我不会认的。”

张卫昨天夜里答应将老虎机撤掉,是配合这边不给周健齐、范春江他们抓把柄,但也是凿实少了相当大的一块收入。

现在假期过去,游戏厅、桌球室也好,都严重缺乏客源,平时收入都未必能将房租、水电以及人员工资打平掉。

目前阶段,宿云生物额外与其花费几万块购买娱乐设施,给员工提供娱乐放松的场所,还不如直接按月支付一定的费用给张卫,多多少少弥补一点。

“行,我找张卫谈价去,一定要把价格压得死死的,”顾培军笑着说道,“省得张斐丽去谈,都不知道胳膊肘往哪里拐才合适!”

“我除了将胳膊肘往公司里拐,还能拐到哪里去?”张斐丽啐道,示意顾培军带着萧潇赶紧出去。

…………

…………

顾培军、萧潇走出去,张斐丽好奇的问萧良:

“市场二部真要在元旦之前扩张到四百人?”

张斐丽刚才比顾培军、萧潇都听得认真,也注意到萧良提到几个假定目标,其中着实吓她一跳的,是公司要在元旦之前,将市场二部的销售队伍扩张到四百人。

萧良虽然将市场招聘当作接下来的重点工作,但前期怕吓着大家,之前并没有直接说下一阶段的扩大规模具体是多少——这还是第一次提及具体的数字。

“宿云生物要是在元旦之前将员工规模扩张到四五百人,周健齐、范春江是不是得跪下来叫我爸爸?”萧良笑着问道。

“我跟你说认真的!”陈斐丽呶起嘴,美眸禁不住要睁大起来瞪萧良。

不过,她忙将变化的神色敛住,心想以前大家都是亲密的同事,偶尔流露一些小女人神态,也不担心有什么误会,但现在很多人都以为她跟萧良有那层关系,再不严肃点,只怕更说不清楚了。

“我有不认真吗?”萧良见张斐丽神情一下子变得奇怪,好奇的问道。

“……算了,你要卖关子,我还能把你的嘴撬开啊!”张斐丽撇撇嘴说道。

只是她心里真的好奇,也没有说立刻离开萧良的办公室。

销售团队大扩张,其他部门也必然相应的需要增加一些人手,不然行政、财务等后勤保障工作就会严重滞后——到时候宿云生物加上果汁厂,职工有可能超过六百人。

张斐丽以前活得单纯,但不代表蠢。

她当然知道这样的一家企业,不要说云社了,在狮山县范围内都将极具分量。

整个云社镇有四五万人口,但整个镇区规模很小,居民户人口也就三四千人。

宿云生物及果汁厂虽然会大力从全市范围内招聘员工,特别会注重吸纳市县国企富余人员,但无论是地域便捷,还是用工成本等各个方面,云社本地的员工也必然会占到相当大的比例。

不提此时各个方面的工作都以经济发展为核心,仅仅是为当地提供这么多的就业岗位,仅仅这些就业岗位在云社所牵扯到的种种人脉关系,就足以称得上根深蒂固了。

不过,在张斐丽的眼里,最关键的问题,不是让不让范春江、周健齐叫爸爸这种“混账”问题,而是宿云生物内生的资金流能不能支撑这么迅猛的扩张,以及有没有必要进行这么迅猛的扩张?

见张斐丽还是一脸深表怀疑的盯着自己,萧良摊手说道:

“市场二部元旦之前扩张到四百人,这只是假定的一个目标,最终还是要跟着实际的市场销量以及渠道推广情况进行调整。如果四个月内的实际出货量达不到四十万盒,又或者其他方面不可预见的成本增加,内生的流金流远远不及预期,这个假定的目标当然要大幅度的缩减,可能是两百人;也可能实际成绩更糟糕,甚至还要缩减现有的人手。反正前期用工合同都有三到六个月的试用期,包括你也一样,到最后实在用不起人,就请你们直接走人。所以,到底能不能叫范春江、周健齐跪下来喊你爸爸,接下来这三四个月,你还是要咬紧牙关啊,一点都不能松懈的!”

“胡说八道什么呀!”张斐丽强忍住白萧良两眼的冲动,拿起来材料就走了出去。

为了表示不想再听萧良胡说八道,张斐丽走出办公室的步伐还特意重了点,这使得身穿连衣长裙的她,臀部都摇曳出更迷人丰盈的曲线来。

将目光从关闭的办公室门收回来,萧良拿起玻璃杯,微微笑了起来。

在别人眼里,元旦之前就将市场二部的销售团队扩大到四百人是非常恐怖的一个数字。

不过,萧良心里很清楚,倘若历史轨迹不变,主攻农村市场的金铢口服液明年人海战术规模就将达到惊人的十六万人;而这两年市场大热的红桃Q,今年仅在江省投入的销售人员就高达两千人。

宿云生物下一阶段将正式的销售团队扩大到四百人,以便覆盖整个江省市场,在这个年代都根本算不上人海战术,平摊到每个地级市仅三四十名销售人员。

萧良内心并不想大搞人海战术,但这并不是人海战术效果不好。

恰恰相反,在这个“渠道为王、营销致胜”的年代,人海战术非常有效,只是人海战术对利润的吞噬也是超乎常人所想象。

首先想要建立一支三到五万人规模、覆盖全国市场的营销队伍,组建成本要多大?

虽然九十年代薪资成本很低廉,但前期不吃掉一两亿的利润,怎么可能拉出这么大规模的营销队伍来?

然后维持这么一支庞大的营销队伍,再加上空前的市场宣传推广投入、运营成本,每个月的开支又要多大?

倘若能进行有效管理,每个月市场营销开支或许有可能控制在五六千万到一亿之间,毕竟这个年代人力还是廉价的。

问题在于当下国内哪家刚成立三五年、没有什么根基跟积累的私人企业,有能力驾驭这么一支遍布全国、规模高达三五万人的销售队伍?

如何进行有效的费用管理,确保大大小小的管理人员能保证基本的廉洁,不上下其手、虚开营销开支?

难道就肖裕军、朱金奇这些人面目可憎,他招聘的员工一个个都清许如水?

不存在的。

萧良自认为他哪怕是重活这一世,也绝无可能做到这点,也很清楚一旦管理失控,三五万规模的销售队伍会混乱成什么样子。

这也是金铢口服液最高一年做出八十亿的惊人营业收入,创始人却最终一无所获的问题所在。

所有的利润空间都被那支有如狰狞巨兽的销售队伍吞噬一空,还有什么能剩下来的?

无节制的搞人海战术,除了最终留下一地鸡毛的混乱外,几乎不可能带来多少正面的收益。

当然,在这个年代,完全不搞人海战术也不行。

整个九十年代,是被后世称之为渠道为王的年代,主要原因是这个年代的商品销售流通渠道太不成熟、太不完善了。

厂商有意识、有组织的投入大量的资源,去建设、维持渠道,甚至直接建设投资更为庞大的专柜、连锁专卖店体系,相比较竞争者,商品销售就能获得遥遥领先的优势。

渠道的作用在这个年代被彻底的突显出来。

“脑健灵”没有市场影响力,又想玩现货交易,这时候即便有经销商愿意跟宿云生物合作,也只是尝试性的,交易规模有限不说,也绝不可能花什么气力帮着宿云生物去开拓市场。

宿云生物这时候不招募大量的销售人员,一层层深入各个分销环节,不直接到市场终端进行助销、促销,不最深度的进行渠道建设、开拓市场,市场哪有那么容易打开来?

四百人都是远远不够的。

选择恰当有效的人海战术,如何进行有效的管理以及正确的市场营销战略之间,如何保持恰到好处的平衡,以及更早、更好的组建多级分销体系,将是宿云生物接下来最为关键,也是最为核心的问题。

不仅前期,接下来相当长的时间里,萧良都会将主要精力放在销售团队的组建跟运营上面。

这也是“脑健灵”能否获得真正意义上成功的关键,并非脑洞一开,就可以坐在家里数钱数到手抽筋。

只是这些东西,他现在没有办法跟张斐丽以及顾培军、徐立桓、何雪晴他们说,说了也没有人会信,只能亲手带着做一遍,让他们看着去学、去领悟。

目录
设置
设置
阅读主题
字体风格
雅黑 宋体 楷书 卡通
字体风格
适中 偏大 超大
保存设置
恢复默认
手机
手机阅读
扫码获取链接,使用浏览器打开
书架同步,随时随地,手机阅读
收藏
换源
听书
听书
发声
男声 女生 逍遥 软萌
语速
适中 超快
音量
适中
开始播放
推荐
反馈
章节报错
当前章节
报错内容
提交
加入收藏 < 上一章 章节列表 下一章 > 错误举报