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排行 分类 完本 书单 用户中心
搜书趣 > 都市 > 新官路商途 > 第二百二十七章 谁比谁的篓子大

新官路商途 第二百二十七章 谁比谁的篓子大

簡繁轉換
作者:更俗 分类:都市 更新时间:2024-12-16 21:20:02 来源:源1

罗智林还要分别找工作领导小组的成员谈话,萧良与许建强以及萧潇先告辞回到萧潇的房间。

“我还以为暂时不触碰船机厂的问题,罗书记的刚硬脾气改过来了呢,”许建强坐在床沿上,忍不住苦笑道,“我是完全没有想到你跟罗书记竟然是王八看绿豆,看对眼了啊!”

“你骂罗书记是王八,我告你状去。”萧良笑道。

“去!”许建强作势要踢萧良,从萧潇手里接过一罐可乐,打开来喝了两口,郑重跟萧良说道,“你知道罗书记没有将你踢出接下来的洽谈活动,要承受多大的压力吧?”

“我不觉得啊,”萧良没良心的说道,“就凭着钟云峰昨天夜里那么公开的给嘉乐站台,罗书记忍钟云峰就已经很辛苦了,我不过是给罗书记一个下决断的理由!”

“你啊你,真是没良心!”许建强苦笑道,“你这次不拼命做点成绩出来,罗书记在市里真就被动了啊!你不会真想着要拿宿云生物今年的产能投资,回怼钟云峰、乐建勇他们的质疑吧?那可是两码事啊!你或者可以骄横一点,但事情做砸了,罗书记要承担的责任,可一点都不会减轻;那些人一定会说事情明明可以做得更好的!”

“……这些人也就剩嘴皮子功夫了,”萧良笑道,“不过,我既然还敢厚着脸皮走进大酒店,罗书记悬的心就已经放下一半了。”

“你这点真的让人又烦又爱啊!”许建强笑道。

王行扬接触罗智林不多,许建强却不一样了。

钟云峰缺席上午的活动安排,可以说是将他与罗智林的矛盾与分歧半公开化;而罗智林没有让萧良回避,还要萧良更大力度参与后续的洽谈活动,实际是对钟云峰做出毫不退让的强硬回应。

乐建勇、袁唯山他们是不是强烈反对,都已经算小事了,他们连常委都算不上。

不过,萧良昨夜的行为,在某种程度上可以说是触犯了“众怒”,罗智林此时的决定自然要承担极大的政治风险。

当然,萧良也没有说错,罗智林做这样的决定,也绝非是出自对萧良的偏爱。

刚才罗智林的话也表明了,罗智林对市里既有的招商工作思路是有很大意见的,也多次试图将萧良提的理论贯彻到市里的招商实践中去。

不过,招商工作始终是市政府主导,钟云峰不以为意,不重视罗智林的话,罗智林就没有太好的办法。

罗智林对钟云峰的这层不满,甚至比昨夜钟云峰突发其想,临时为嘉乐站台来更为严重。

罗智林是寄望萧良深度参与接下来的招商洽谈,能对市里的招商工作进行一次实质性的纠偏。

这事说起来容易,但罗智林都无能为力的事,萧良在短短几天时间如何做出示范性成绩来?

许建强对此还是深深担心的。

“别想太多了,”萧良站起来,跟许建强、萧潇说道,“到饭点了,我们不能光干活,连口吃的都不蹭啊!”

…………

…………

罗智林既然在酒店,中午肯定要跟投资洽谈团的大佬级人物安排专门的桌餐,其他人员中午则以自助餐为主,菜色也是极致丰富就是了。

招商洽谈大会,上午以政策讲解、项目介绍交流为主,下午以调研参观、分组洽谈为主。

原计划晚宴过后就不安排官方活动,但昨夜叫钟云峰打乱节奏,后续几天晚宴过后,不得已都要加入罗智林亲自参与的重点项目交流。

萧良与许建强临时加入接待工作小组,昨夜发生那么严重的事也没有被踢出去,甚至还要全程参与接下来的接待洽谈事宜,简直比地方企业代表还要苦逼。

绝大部分人都不知道昨夜发生的事情,看到萧良、许建强出现,也没有觉得有什么意外——顾培军、张卫还是如常参加正常的接待活动,他们都不知道昨夜发生了什么。

在萧良过来之前,萧潇都犹豫着要不要将昨夜他们离开后发生的事情,告诉顾培军跟张卫。

乐建勇、袁唯山他们中午是桌餐,没有在自助餐厅出现,但想来已知道萧良会参加后续的活动,萧良都可惜不能亲眼看到他们的第一反应。

用过午餐后,第一站就跟车前往市开发区的两家中外合资企业参观。

朱玮兴下午同样没有露面,朱鸿召与乐建勇、袁唯山这些人物都有专门的小车或者考斯特安排接送,但朱祎琳以及其他鸿臣代表还是跟他们坐同一辆大巴车——狮山这边依旧是阳旭辉、李博带队。

绝大部分人都还不知道昨夜发生了什么,但阳旭辉、李博不在绝大部分人之列。

阳旭辉原本站在大巴车门前跟人抽烟谈话,看到萧良、许建强走过来,就将半截香烟扔脚下捻灭,扭头先上了大巴车,刻意回避与萧良再有接触。

李博哪怕这段时间跟唐继华走得很近,也因此才承担起一些重要工作,但此刻站在大巴车前,跟萧良、许建强寒暄,神色间也明显多出一些迟疑、拘谨。

萧良也没有想在这时候幼稚的去考验人心,站在大巴车前简单跟李博招呼几句,就先上了大巴,与许建强走到最后排坐下。

孙菲菲没有再随车陪同朱祎琳,也不知道是返回学校了,还是有什么事被她哥孙仰军拉走了。

朱祎琳的眼神格外的冷漠,萧良也无意去招惹她,坐在位置上认真思考这次招商引资的事情。

东洲虽然也在第一批沿海开放城市之列,经济技术开发区经国家批准已经过去整整十年时间,发展却落后到沿海开放城市第三、第四梯队之列了。

作为承接外商投资的主体,东洲经济技术开发区去年引进外资总额仅八千万美元,而整个东洲地区引进外资总额更是不到一亿美元。

就这还只是名义上的注册外资,实际使用外资可能还不到一半。

虽然仅是一江之隔,锡江去年注册外资高达八亿美元,实际使用外资也高达四亿美元,是东洲的八倍。

整个八十年代,东洲虽说经济整体要滞后于锡江,但差距并不大。

甚至在陈富山任上,八十年代末、九十年代初,东洲的乡镇企业经济活跃,国营企业也有船机厂等一批拿得出手的代表,与锡江等地市的差距一度还有缩小的趋势。

然而从陈富山案发,东洲这三年来的招商引资工作简单就是一团屎,乡镇企业陷入困顿,国营企业业绩大滑坡,民营企业野蛮生长,与锡江的距离一下子拉大了。

说到对招商引资工作的认知,市里及各区县的工作人员思想落后,主要还停留在帮助国营厂纾困解难上。

这次招商洽谈大会,市里推荐的引资、合资项目,除了嘉乐等极个别的,都是以国营厂的项目为主。

产业集群、链式布局等等,听都没有听说过,理解都有困难。

东洲优势的地方产业有哪些,都有哪些显著的特点,绝大部分工作人员都睁眼一抹黑。

以国营厂为主的企业参会代表,大多数又都是年纪一把、大腹便便。

不要说对经济形势发展缺乏足够深度的认知了,他们对各自企业的生产管理以及这次涉及的合作项目都没有几人做到熟稔于心,对引资对象的调查了解也都浮于表面。

还有一个非常关键的,就是香港投资洽谈团的成员,在香港日常都以粤语、英语交流,普通话普遍都很蹩脚,双方交流存在困难。

市里是有考虑到这种情况,还专门安排了几名“精通”英语的工作人员参加接待工作组,但这些人也不知道从哪里找来的,口语水平非常有限,甚至有时候帮着翻译,比双方直接用普通话比划着沟通还要痛苦、别扭。

这也是早期一些地区在招商工作上很容易忽视的问题。

香港投资洽谈团昨天下午才抵达,晚宴前也仅仅是分组进行简单的介绍,大家都还比较拘束——拘束的结果就是大家的话都很少,安排的翻译能勉强应付,介绍嘉宾及一些项目的情况,也都是读稿子、照本宣科。

晚宴上,主桌又有沈君鹏这些精通英语口语的人亲自帮着翻译沟通,萧良坐的那一桌,朱玮兴普通话还算可以,孙仰军也能简单用英语进行交流,因此也没有谁注意到语言交流的问题。

萧良是早就注意到这个问题了,只是他之前犯不着去提醒具体负责这次工作的乐建勇、袁唯山他们。

在前往开发区的大巴车上,同车的香港投资商代表都在抱怨上午政策宣讲听得太费力,甚至大部分人都压根什么都没有听懂,只是出于礼节,在会场生熬了两个小时,非常的痛苦。

听好几名香港投资商在大巴车上拿粤语抱怨了好一会儿,萧良才慢腾腾的走到车头,拿东洲话跟李博、阳旭辉说道:“这次招商引资,市里的工作组忽视了一个很严重的问题啊,再这么搞下去,恐怕真要出大篓子。”

“什么问题?”李博问道。

阳旭辉看了萧良一眼,心想再大的篓子,还能比你昨天夜里捅的大?

“徐荣,你跟香港客人用英语交流,还算轻松吧?用东洲话跟我们说,不要用普通话。”萧良问后一排跟他哥同座的徐荣。

“我,我….…”徐荣有些结结巴巴起来。

他是县工业局为数不多的名牌大学生,刚工作才两年,自以为在学校里英语成绩还相当不错,这次参与接待工作请缨兼了翻译上的一些工作,但昨天参与交流,叫他信心有些崩溃。

好在昨天狮山分组有孙仰军、有沈君鹏,朱玮兴等人又能用普通话交流,因此他的“翻泽”工作没有出什么篓子,看上去还圆满完成了。

然而萧良现在直接问出来,阳旭辉、李博都盯过来,徐荣哪里还敢继续糊弄?一时间结结巴巴说不出话。

阳旭辉立刻意识到事态的严重性,跟后面的香港客人比划着了解上午招商政策宣讲的情况。

听着香港客人一边比划着,一边拿蹩脚的普通话反应问题,阳旭辉也没有犹豫,就直接拿手提电话,跟坐小车的领导工作组长乐建勇联系,先让开发区这边紧急从开发区不多的几家外资企业里,先借调两三名精通英语的中方管理,负责下午参观活动的现场讲解。

「第十二更,敬六千月票!!」

目录
设置
设置
阅读主题
字体风格
雅黑 宋体 楷书 卡通
字体风格
适中 偏大 超大
保存设置
恢复默认
手机
手机阅读
扫码获取链接,使用浏览器打开
书架同步,随时随地,手机阅读
收藏
换源
听书
听书
发声
男声 女生 逍遥 软萌
语速
适中 超快
音量
适中
开始播放
推荐
反馈
章节报错
当前章节
报错内容
提交
加入收藏 < 上一章 章节列表 下一章 > 错误举报