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排行 分类 完本 书单 用户中心
搜书趣 > 都市 > 新官路商途 > 第四百九十九章 东山区的出路

新官路商途 第四百九十九章 东山区的出路

簡繁轉換
作者:更俗 分类:都市 更新时间:2024-12-16 21:20:02 来源:源1

“古江口深水港的重要性,我肯定清楚的,所以也没有脸公开跟继华书记他们拍桌子争什么,但东山区后续要怎么发展,你也帮着想想办法,”

王行扬说道,

“我也是仓促间被罗书记推到这个位置上,短时间内没有太成熟的想法。这几天集中跑基层调研、交流,发现区里、街道、乡镇,大家也都糊里糊涂,没有一个清晰的思路。”

陈胜军坐在一旁,也是暗暗震惊。

萧良作为市委副秘书长萧长华之子,年纪轻轻就创办南亭实业,牛逼肯定要加克拉斯的,但是中国自古以来,就是民不与官斗,商不与官斗。

萧家加上南亭实业,在东洲市的地位,肯定不是乡镇街道这些基层干部有能力对抗或忤逆的,但不至于让王行扬这样的人物折腰啊!

王行扬之前在党史办,就是萧长华的领导,现在又直接提拔为区委书记,在东洲已经是一方大员了,资历与地位都在萧长华之上。

他倘若将萧良当晚辈看待,言语亲近随意一些,没有那么多的虚伪客套,又或者说萧良作为年轻人,说话以及姿态张扬一些,这很正常的。

谁叫人家关系亲近呢?

只是王行扬说话或求教的语气,是不是有那么一点过于谦卑了?

关键萧良这时候没有接过王行扬的话茬,竟然还点起一支烟,意思是要王行扬继续说下去?

陈胜军摁住心里的讶异,瞥了叶晓华一眼。

叶晓华心思哪有陈胜军那么细腻,他还饶有兴致的托着下巴,等王行扬继续说下去呢。

王行扬也抽出一支烟,示意陈胜军坐好了,自己会拿打火机点烟,吸了两口,跟萧良说道:

“东山区的发展,未来有两个重点是明确的:一是以泛华商业场馆群为核心的商贸服务业发展,二是东山区经济开发区自成立以来,定位发展技术及资本密集型产业,我觉得这个规划定位也是准确的。口号容易喊,但是要具体拆解成区委区政府以及基层政府能执行的方针、方法,就难了。就拿区经济开发区来说,直白一点说,我们除了要知道重点推动技术及资本密集型产业发展,更要知道相关工作如何开展,才能加快推动这个目标……”

“王书记,你有没有考虑将曹帅调到东山区来,”萧良给王行扬出谋划策道,“王书记你给他解决正科级职务,或者直接任命他担任区开发区党工委书记、主任,他能给你当牛马使唤。”

东山区要发展技术及资本密集型产业,首先要有人,事情不可能王行扬一人都干了。

全市招商引资的重任,主要还是拆解给各个开发区、工业园具体承接。

市招商局作为商业局下属的二级局,主要起联络、协助作用,重要性不够突出。

在去年的招商引资大会活动里,萧良对市招商局副局长曹帅印象挺深,以为他留在市招商局,发挥的作用有限,觉得王行扬可以想办法将他调到东山区来,更能发挥他的潜力。

“一些关键性的队伍,肯定要考虑重塑,抽调精兵强将加强,”王行扬说道,“曹帅我过两天找他聊聊,看他愿不愿意到东山区来。不过,你还得帮东山提点更具体、更实际性的思路啊:比如你之前提的轻工制造产业集群、古江口深水港以及蓄电池产业基地啥的。”

“东山区具体要怎么发展,我肯定没有办法越俎代庖去指手画脚说什么,”萧良说道,“我只能从南亭实业自身的发展,找几点跟东山区有所契合的聊聊,看能不能拓展王书记你的思路。”

“你说。”王行扬说道。

萧良说道:“新的中试基地,对工业配套要求较为苛刻,我还是打算放到狮山湾工业园,但研发中心还是会留在东山区进一步发展。工学院现有的学术资源,未必就能支撑蜗巢科技产品技术研发的需求,我后续会考虑寻求跟其他一些高水平高校的合作。不过,我个人还是希望东洲的院校能更快、更好的发展起来,也会竭尽所能提供支持;即便这个难度非常大……”

现代高水平的产品技术研发,涉及环节太多,不是三五个科学家拍脑袋,三五天就能解决的。

高水平的项目带头人不可或缺,但同时更需要大量从事基础研究工作、耐得寂寞,长期拿着试剂瓶坐在实验台,或日以继夜敲打代码的技术民工参与进来。

萧良下一步会不断引进更多的顶尖科研人员参与他们的项目研究,但更多从事基础研究工作的人员,现阶段只能尽一切手段的挖掘东洲本土院校的资源。

然而除了工学院等院校的学术水平参差不齐外,这些院校的封闭性、自成一系,都决定了挖掘的难度。

东洲院校目前在电子信息、生物技术、新材料等新兴学科建设上,都存在严重的不足,更不要说开展高水平研究了。

而东山区将来想在技术及资本密集型产业上有所作为,如何更好的利用、发展主要集中于秀山街道的院校资源,也是真正能为这座城市建立功勋的大课题。

九三年、九四年,国家连续颁布教育改革发展纲要与实施意见,提出高等教育改革重点要放在多种形式的联合办学上,改变当前条块分割的弊端,形成以省级政府为主的新体制框架。

在国家推动下,很多部属高校要么划给地方,要么从各部委、总公司脱离出来,划转到教育部管辖,掀起院校合并的**。

地方院校也蠢蠢欲动起来,开启学院合并升格大学的序幕。

可惜的是,东洲三座设有本科专业的主要学院,工学院、医学院以及师范学院牵涉太多的利益及主导权纷争,地方财政又捉襟见肘,没有底气给予积极支持,最终拖到零四年才合并成立东洲大学。

零四年才升格为大学,还是太晚了,错过新学科建设、招揽顶尖研究型人才的最佳时机,前世东洲大学在应用型大学这个庞大的群体里,也只处于较低层次上,不要说去触碰研究型大学的门槛了,影子都没有看到。

接下来在东山区,萧良将竭尽全力去做的,一方面将继续壮大蜗巢科技(含南亭实业其他相关的产品技术)研究体系,同时推动蜗巢科技建设的研发平台,为东山区以及整个东洲市的相关企业提供技术合作孵化服务。

这一点,蜗巢科技已经在做了。

阀控蓄电池相关产业链上的企业,基本上都跟蜗巢科技建立了技术合作,共同攻克目前各个环节存在的问题。

萧良最初推动蜗巢科技与工学院合作成立能源电化学联合实验室,将问题还是想简单了。

实际运作下来,发现阀控蓄电池进入更深层的研究,以及刚开启的锂聚合物(含锂离子)电池研究,早就不再局限于电化学领域,还高度涉及工程、材料、物理、能源等一级学科;涉及的二级学科更是多达二十余类。

这些学科,工学院要么极其薄弱,要么压根都没有涉及。

蜗巢科技也计划根据完善自身研究体系的需要,与工学院以及其他高校、科研机构成立更多的联合实验室,并以此推动东洲本土院校新的学科建设。

与工学院化工系合作的能源电化学联合实验室,除了在年初依照签订的合作协议拨付一千万研究经费之后,六月底又追加一千万元,用于新增研究课题的开展。

下一步,蜗巢科技还有可能会与工学院的材料工程系,再筹建一座新的联合实验室。

工学院九六年办学经费总预算还不足四千万,蜗巢科技在联合实验室投入的经费可以说是惊人,这还不包括蜗巢科技自身研发体系的建设与诸多研究项目的开展。

萧良还决定每年为相关学科提供一定的奖学金,鼓励相应专业招收、培养更优质的本科生人才。

这是萧良能做的,也是为南亭实业自身发展,需要去做的。

东山区如何在这个基础上,力所能及的推动院校板块的发展,以及如何利用相应的资源,更好促进招商引资工作,更好的推动本土高新技术企业的培育,则是王行扬他们应该考虑的事情。

改变南亭实业既有的投资规划,甚至萧良放下手头的工作,直接出力帮东山招商引资,他个人精力也是有限的;他也不想大包大揽,把所有事都揽到自己的头上来。

除此之外,萧良向王行扬重点建议的,就是东山区就是竭尽全力,加快互联网基础设施的建设。

东山区能不能抓住互联网早期崛起的浪潮,为将来地方信息产业发展奠定一个好的基础,主要还是看这一两年基础设施建设,能不能领先其他地市一步。

萧良很清楚前世国家对发展互联网产业有多重视,也很清楚互联网产业未来二三十年发展将会有多迅猛。

不过,在互联网产业发展上,无论是资本实力,还是政治经济地位,还是高端人才以及院校科研机构的学术资源,一线中心城市都有着无比优越的领先地位。

地市想要从中分一杯羹,前期的基础设施建设一定不能慢,这甚至远比古江口深水港建设,更为迫切……

目录
设置
设置
阅读主题
字体风格
雅黑 宋体 楷书 卡通
字体风格
适中 偏大 超大
保存设置
恢复默认
手机
手机阅读
扫码获取链接,使用浏览器打开
书架同步,随时随地,手机阅读
收藏
换源
听书
听书
发声
男声 女生 逍遥 软萌
语速
适中 超快
音量
适中
开始播放
推荐
反馈
章节报错
当前章节
报错内容
提交
加入收藏 < 上一章 章节列表 下一章 > 错误举报