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排行 分类 完本 书单 用户中心
搜书趣 > 都市 > 新官路商途 > 第五百四十章 下定决心

新官路商途 第五百四十章 下定决心

簡繁轉換
作者:更俗 分类:都市 更新时间:2024-12-16 21:20:02 来源:源1

外汇市场的买空卖空,通常都是进行杠杆操作。

量子基金目前对外公开的资料,直接掌控的资金规模就超过一百二十亿美元,通过杠杆,可以撬动更大规模的资本去做空泰铢,更不要说闻风而动的其他投机者了。

熊家也是体量、影响力足够大,又有萧良的直接指点,苏利文才能利用这些年积累的人脉,有针对性的去打听消息。

然而这一消息,苏利文轻易都不敢对外泄露,甚至之前在萧良面前都没有提及。

就像雪山塌垮之前,谁想要逃过致命一劫,脚步一定要轻;就怕稍有不慎,会提前诱发雪崩。

萧良很怀疑苏利文都没有在熊家内部公开这一信息。

确定量子基金盯上泰铢,意味着风暴随时就有可能刮起,熊家想将在泰国、马来西亚的投资整体退出,已经不可能了。

少量的证券资产,随时可以从二级证券卖出,但规模高达四五十亿美元的港口码头、房地产、种植园资产,怎么出手?

不要说能不能找到买家,以及泰国、马来西亚政府会不会出手制止了,甚至这些资产的卖或不卖,也不是熊家能决定了,甚至都不是华兴集团董事会能决定了,需要召开股东大会进行表决。

保不住华兴集团,保不住熊家,苏利文、熊玉琼这时候只能优先保存自己。

这时候就需要一个合适的借口,尽可能将他们个人名下的资产,从泰国、马来西亚撤出。

熊志远此时提古江口深水港,就是这个借口。

苏利文、熊玉琼坚决要投古江口深水港,熊家其他成员及华兴集团董事会不同意,产生严重分歧,甚至发生争吵:

好啊,苏利文、熊玉琼就说我们个人投,为了筹集资产,我们只能转让在泰国、马来西亚房地产等项目里的资产份额,你们都有优先权,谁愿意承接,我可以打八折?

夫妻本是同林鸟,大难临头各自飞,何况兄弟姊妹呢?

当然了,这也是萧良给苏利文、熊玉琼提的建议,但这件事影响太大,苏利文、熊玉琼之前没有表态接受。

可惜的是,苏利文进一步了解到的信息,只是证明了萧良的超前预见是何等的恐怖。

“深水港新的勘探设计工作,年初就重新启动了,”萧潇说道,“因为你们一直没有下定决心,我也没有直接去问现阶段做到哪一步了。我现在让县里传真一份过来。”

陈富山在任时,古江口深水港就做完可行性研究报告,甚至当初还通过省及国家计委的批复,推动进一步的勘测设计工作;陈富山案发,相关工作中断停了三年,罗智林年初要求狮山县将相关工作重新捡拾起来。

这也不算什么大不了的事情。

国内绝大部分重大工程项目,超前进行规划研究,甚至做上十年八年乃至二三十年都是常有的事;地方稍微急切一些的,将勘测设计工作提前做起来也是常态。三峡工程从提出设想到最终建成,耗时四十五年。

一个重大工程,哪怕初步勘测设计做完,也不意味着就要动工启动;搁置在那里,十年八年无人问津,也绝对不是什么意外。

这个年代,各地想上的重大工程项目太多了,但资金、资源却又是有限的,都想着准备工作做得早一些、充分一些,有资金、资源,就能抢个头筹。

等有了资金、资源,等不及国家部门审批通过,甚至连最终设计稿都没有拿出来,地方就抢先启动重大项目的动工,在这个年代更屡见不鲜。

这就是这个年代的三边工程:“边设计边审批边施工”;再加一边,就是“边勘测”!

趁着萧潇打电话联系县里拿材料,萧良递了一支烟给熊志远,说道:

“说实话,我不希望深水港仅仅是一个借口,你能不能说服你父母这次是真正投资狮山?这样以后对熊家其他人,也有一个说法。如果这笔投资未来发生重大损失,我可以直接承担十个亿,确保你家不会亏损太多,也可以现在就跟你父母签订相关协议。”

“你为什么不直接参与进来?”熊志远问道,“你要是现在就直接拿十个亿出来,我就有把握说服我爸妈下决心真正投资,而不是仅仅拿古江口深水港当借口。”

“我太缺钱了,”萧良说道,“将来深水港真要发生亏损,我也计划是拿蜗巢科技等公司的一部分股份给予补偿。未来五六年里,我估计自己手里的现金不会太多,还希望手里的现金越多越好,单就锂离子电池,都不知道要烧多少钱进去!”

聚合物凝胶态锂离子电池,现在砸下巨资,就算一年之后成功做出产品来,也会因为前期市场狭窄,难以收获太多的利润。

聚合物凝胶态锂离子电池的初步爆发,要等到便携式智能电子产品市场初步发育起来才行,但技术必须现在就要投入巨资去做,国内在这一块的基础太薄弱了。

这也意味着他接下来三五年内,资金饥渴都很难得到真正的缓解,现阶段他哪里舍得将十亿资金用在造港口上?

然而为了争夺两千年之后全球第一波重化工业的大转移,古江口深水港却是越早启动越好。

说白了,古江口深水港建设周期再短也要两三年,而且才是一期工程。

一期建成后再运营两三年看盈利前景,那也是少则五六年以后的事情了。

到时候萧良拿价值十亿八亿的公司股份,作为补偿,交割给苏利文、熊玉琼夫妇,绝对比现在直接拿十亿现金参与深水港建设,要轻松得多、划算得多——说不定到时候市里或县里,为了表彰苏利文、熊玉琼夫妇那么早重资支持地方建设,会从其他方面,补偿一下他们。

招商引资方面,地方政府还是相当厚道的。

“深水港更早建设起来,对泛华商业,对天盈电子商务都有莫大好处,从我的角度,肯定不会要你额外的补偿,毕竟这不是你应该承担的责任,但我爸妈那边,我有时候也没有太多的办法……”熊志远苦恼的说道。

“嗨,我跟你之间不用说这些,”萧良笑道,“哪天你不在乎十亿八亿,你补贴你爸妈的损失都行——不过啊,说实话,我对内地的经济发展,信心要比你足得多,不会有损失的!签了这份协议,也只是想着让你爸妈以后卖着命为东洲的招商引资跑动,这里面的好处太多了。”

“要是我这次能分得更多的现金资产,我也可以拿一部分出来,参与深水港的投资。”朱祎琳说道。

朱氏家族基金,以朱祎琳所占比例算,也是高达九亿港元之多。如果说朱祎琳这次尽可能少的拿鸿臣的持股,更多的拿可以快速折现的其他证券资产、房产以及现金,她手里能动用的现金规模还是相当可观的。

她暂时也没有太多的投资渠道,鸿惠堂纯净水后续需要的注资也有限,还是可以拿出一部分现金,参与深水港的投资。

“也行,这样你这次分家也有理由尽可能多的拿现金资产。”萧良点点头,说道。

萧潇跟唐继华通过电话,请唐继华亲自盯着,尽快将深水港的新规划设计资料传真过来。

这时候听到萧良与熊志远以及朱祎琳的谈话,萧潇问道:“要不要给罗书记打电话说一下?”

“先等老熊说服他爸妈明确同意,再打电话给罗书记吧,”萧良说道,“要是现在就打电话,明天罗书记拉着咱爸就直接飞香港来,我们还要不要歇一口气了?”

古江口深水港一期预算是三十亿,要是将一期填海配套工程算上,就是五十亿的总预算。

不要说罗智林了,罗智林都有可能直接将省委书记或省长拉到香港来。

…………

…………

熊志远跟他爸苏利文通过电话,苏利文与熊玉琼很快就直接赶到江湾大厦。

除了想尽快看到古江口深水港最新的规划设计材料外,苏利文、熊玉琼也是要找萧良当面商谈双方在深水港上的合作。

苏利文也没有脸说发生亏损,真要萧良直接拿十个亿出来补偿他,但要求深水港一期工程建设后,运营三年不能盈利,又不能引进其他战略投资者,萧良就需要承担后期临港工业带及配套工程同等的投资责任。

古江口深水港一期工程,包括了一座离岸人工岛的建造、三个深水泊位码头、仓储区、办公区等诸多基础工程建筑的施工,古江口深水航道的疏浚以及一座连接人工岛跨海大桥、万吨级临岸码头,总投资就要三十亿。

东洲市及周边地区中短途水运有足够的江港码头使用。

因此,深水港必须大规模发展配套的港口产业,才能为将来的发展提供足够的吞吐量,而宿云山以北的古江口沿岸,就需要对现有的滩涂进行大规模填海围垦,才能获得充足的产业发展用地。

临港工业带一期填海围垦工程以及初步的产业园基建投资,框算也要二十亿打底。

以东洲市目前的发展水平衡量,整个项目现在就启动,还是太大太早了。

甚至现在都看不出,未来十年内东洲有建深水海港的迫切性。

而东洲市的财政实力有限,想将深水港做成BT项目,也就是说苏利文、熊玉琼夫妇先出资建设,建成之后由地方政府出资回购,也不现实。

地方政府最终要出资回购的超大型BT项目,审批难度更大。

当然,深水港作为一项长期投资,盈利前景主要还是看东洲市及周边地区将来的发展速度与经济体量。

也就是说,哪怕五六年后,深水港还很难盈利(目前看这几乎是一定的),但只要持续不断的推动临港工业带的建设,不断加强招商引资工作,随着配套工程的一步步完善,以及东洲及周边地区经济水平进一步提高,深水港依旧是一项好的投资项目。

只是后续的投资规模,可能比前期三五十亿的体量还要恐怖,就需要有一个足够体量的战略伙伴,苏利文、熊玉琼才有信心坚持下去。

要不然,他们这次就算能将三五十亿资产都转移出来,都砸到古江口深水港中去,很难支撑到看见曙光的那一刻。

虽说苏利文、熊玉琼名下有上百亿的资产,但短时间能转移的毕竟有限,后续能直接调动的资金规模也会有限。

苏利文更看重的还是萧良最终能不能作为战略投资者参与进来。

要不然,三五十亿投进去,最终半死不活了,额外拿萧良十亿的补偿,也只能算聊胜于无。

当然了,哪怕是为了对熊家其他成员有所交代,苏利文、熊玉琼夫妇也更倾向真正去做古江口深水港项目。

目录
设置
设置
阅读主题
字体风格
雅黑 宋体 楷书 卡通
字体风格
适中 偏大 超大
保存设置
恢复默认
手机
手机阅读
扫码获取链接,使用浏览器打开
书架同步,随时随地,手机阅读
收藏
换源
听书
听书
发声
男声 女生 逍遥 软萌
语速
适中 超快
音量
适中
开始播放
推荐
反馈
章节报错
当前章节
报错内容
提交
加入收藏 < 上一章 章节列表 下一章 > 错误举报