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排行 分类 完本 书单 用户中心
搜书趣 > 都市 > 新官路商途 > 第四百二十七章 绸缪

新官路商途 第四百二十七章 绸缪

簡繁轉換
作者:更俗 分类:都市 更新时间:2024-12-16 21:20:02 来源:源1

萧良对古江口深水港早年的规划,肯定没有他爸了解,这时候继续问道:

“规划里,除了利用近岸沙洲建设十万吨级以上的大型离岸码头泊位外,还有没有小型临岸泊位的建设规划或者说可行性研究?”

大型离岸深水港的投资巨大,在萧良的印象里,前世拖到零八、零九年才启动的古江口深水港一期工程,是利用一座靠近深水航道、退潮才露出海面的小型沙洲建设。

整个工程先对这座沙洲进行吹填,建成固定露出海面的人工岛,然后环人工岛建造码头泊位、开挖深水港池与主航道相通的同时,还要修建一座跨海大桥与陆地相接。

当年一期工程投资就超过三十亿。

不要说陈富山时代了,就算现在罗智林提出全市勒紧裤腰带拿三十亿,去建古江口深水港,看会不会被喷死?

由于目前国内吹填、海洋建设装备发展还远不够成熟,施工建设力量薄弱,此时建造离岸型深水港,成本可能比十几二十年后还要高许多。

现在直接推动离岸深水港的建设肯定不现实,萧良就想知道新亭镇沿海现在有没有建造万吨级临岸码头泊位的可能。

当然,这些临岸码头泊位不能跟未来深水港建设起冲突,比如航道规划不能冲突,最好还要对将来建设的离岸深水港有很好的补充作用。

“明兰,我以前的工作笔记,你都放哪里了,搬家都搬过来了吧?”萧长华大声问在客厅里忙碌的妻子。

“要有,就都堆在储物间里;今天可没有时间帮你找!”葛明兰走过来,嗔怨道,“我说你们爷仨,能不能今天不谈工作了?烧纸钱时能不能对你们萧家的老祖宗虔诚一点。”

“更详细的资料,可能还要找狮山县档案馆了,”萧长华说道,“临岸泊位肯定有过可行性研究啊。陈书记在推动电厂建设之前,组织邀请科研机构,对狮山湾二三百平方公里水域的水道、潮汐变化、水文及滩涂地质等方面进行了七八年的研究,可以说相当充分了。就拿电厂的运煤码头来说,现在建成是只能停泊三五千吨级的运煤船,但最初是计划挖一条四公里长的港池,与东北方向一条次级水道相通,能让三万吨级的运煤船直接靠上电厂码头。而在规划亭洲公路以东,那里有一片滩涂计划中是要进行围海填埋的,也是临港工业区规划的南端区域。从那里往东,从宿云山东北角,也有一条次级水道,进行疏浚,可以通行两到四万吨的轮船………”

虽然事情过去几年了,萧长华还是记得亭洲公路、沿海公路、临港工业带、离岸港区等规划工程设计的很多细节。

见萧良陷入沉思中,萧长华片晌后问道:

“现在直接提古江口深水港建设,确实是有些仓促了,时机不成熟。你是想罗书记或者唐继华出面,要求云社先承担起亭洲公路的建设?”

“是啊。唐书记年中时推动税收激励返还,云社镇今年财政收入激增到七千万,九六年还将进一步增涨到一亿两千万以上。现在不仅县里乡镇很多人对云社眼红嫉妒了,唐书记那边承受的压力也不会小的,”

萧良笑着说道,

“罗书记、唐书记现在推动亭洲公路的建设,倘若由市县两级政府承担五六千万的建设经费,在这个到处都缺钱的节骨眼上肯定很困难。不过,倘若罗书记或唐书记出面,要求云社承担亭洲公路的出资呢?”

萧长华点点头,说道:“一方面亭洲公路的修建,市县不用出钱,自然没有谁会反对,甚至会有很多人会积极支持、赞同;另一方面,云社独力承担亭洲公路的出资,相当于是将一部分新增财政收入上缴给市县,也能平衡县里跟其他乡镇失衡的心态,算是一举两得了。”

“由云社出资承担亭洲公路的修建,一时间看不到云社的利益,云社也会有一些反对的声音吧?”萧潇半蹲在一旁,给火盆里递纸钱,问道。

萧良对说服云社镇党委政府的干部官员同意这件事,还是很有信心的,说道:

“云社的产业想要得到进一步发展,在宿云公路之外,也迫切需要一条全新的高等级公路,进一步打开对外的物流通道。这点还是相对容易说服大家的。”

宿云公路完成拓宽硬化改造,除了主路净宽仅有十六米,设计日通行车辆在四五千辆车次以下、通行速度限制在四十公里每小时外,更主要宿云公路只是将宿城、云社两镇跟东洲主城区更好的衔接起来。

现在进出云社的物流车辆,主要是通过宿云公路抵达主城区东部边缘后,再转入其他公路驶入各地,通行效率要慢得多,还动不动遇到高峰期发生拥堵。

如果沿运盐北岸修筑宽敞通畅、通行速度在六十到八十公里每小时的亭洲公路,现有的南亭工业园生产出来的产品,就可以通过一条横跨运盐河的支道驶入亭洲公路,以更高的效率通往东洲城区西南的泸泾港码头装船,或通过九八年初预计修成的高速公路,或西接国道,更高效率的运往全国各地。

“还有就是云社通过村级产业发展用地的置换,目前总计给南亭工业园腾挪出三千亩的工业用地来。这个看上去不少,但真要快速发展起来,其实非常有限的。不考虑进一步大规模引进外资、合资企业,小商品集中制造区引进的那些小微企业,发展势头良好的话,肯定会有独立投资建造厂区的意愿。到时候哪怕是仅有三四十家工厂建设的需要,一两千亩用地都不够分的,”

萧良坐在烧纸钱的油漆桶前,跟他爸、他哥解释说道,

“我在想,县里要是出面说服新亭镇将他们的产业发展用地额度拿出来,与云社镇在运盐河北岸共同建设一座三四千亩的工业园区,就能叫亭洲公路的修建理由更充足了。推动新的工业园建设,后续也就有理由向省里申请对新工业园以东的滩涂地进行围海吹填,为新工业园发展储备更多发展用地;而为工业园配套的万吨级码头,也可以先筹备起来。市里另外可以在新亭电厂与新工业园之间投资建造一条沿海公路,解决新亭电厂干部职工通行的困难——花两到三年时间,把这几件工作做成,是不是古江口离岸深水港的前期筹备工作就算完成了?”

虽说前世东洲市最终还是推动了古江口深水港的建设,但时间拖到令人极其惋惜的零八年底才动工,一一年才建成一期工程。

从东洲市未来发展的长远大计考虑,古江口深水港早建与晚建,区别太大了。

冶金、石化、电力、材料、重型机械、汽车、造船等产业,主要为国民经济各产业部门提供生产手段与装备,统称为重化工业,是一个国家跟地区国民经济的脊梁与根基。

虽然建国以来,国内的重化工业已经奠定了一定的基础,但总体来说还是薄弱的。

九十年末到新世纪最初的十二三年间,随着加入世贸组织,中国经济发展全面与世界接轨,全球制造业加速往中国转移,重化工业也迎来一个飞速发展的黄金时代。

九十年代末,国内钢铁产量勉强突破一亿吨,但到新世纪第一个十年结束,全国钢铁产量就突飞猛进到七亿吨,增幅达到七倍。

从建国到九十年代末,国内足足用了四五十年发展两亿吨的年炼油能力,但到新世纪第一个十年结束,短短十二三年,炼油能力激增四倍,背后更是带动以石油炼化为基础的庞大化工产业的发展。

九十年末到新世纪最初的十年,是国内重化工业突飞猛进的黄金十年,又由于这一期间中国经济全面与世界接轨,对海外矿产资源依赖程度日益严峻,为了进一步降低成本,这一阶段建设发展起来的大型、超大型钢铁、炼化以及重型装备等项目,主要围绕沿海地区的深水港进行布局。

二十一世纪,哪座城市没有二三十万吨级的深水泊位,都没有脸出门打招呼。

然而前世东洲古江口深水港拖到重化工业黄金时代的末梢后才初步建成通航,拖到黄金时代结束,才着手引进重大化工业项目发展临港工业,属于有些懵逼。

东洲市如果能提前到九十年代末推动古江口深水港的建设,未来的城市发展以及产业根基至少能提高一个等级。

不过,陈富山案的负面影响并未完全消除,而东洲绝大多数人也不可能像萧良能那么清晰的看到未来的发展趋势,也就不可能意识到古江口深水港建设的重要性与迫切性。

他现在只能尽可能从现实出发,将铺垫工作做在前面。

“这个想法好啊,我们可以现在就给罗书记、唐书记打电话!”萧潇半蹲在门口,将一张张纸钱递到火盆里,兴奋的说道。

“今年已经够忙碌的了,先舒舒服服过个安稳年再说,”萧良笑着跟他哥说道,“你不怕现在打了电话,罗书记、唐书记今天就让你去县档案馆找资料去?你这婚还结不结了?”

“今年千万别谈公事了,”

葛明兰在一旁听到,跟丈夫萧长华说道,

“钱少斌今天早上人还在徐海呢,陈惠兰都担心钱少斌今年可能不会回来过年,早上我跟她打电话,就听她抱怨了一通。”

“啊,钱少斌今天还在徐海,我还以为他昨天夜里回来了呢,”萧长华摇头苦笑,说道,“这个家伙也真是的,工作也不是这么拼的。”

“你打电话说说他,别叫他眼里只有工作,把家给忘了。年初五就是老大跟采薇的婚礼,绑也得将钱少斌绑在东洲!”葛明兰说道。

萧良跟他爸说道:“你打电话说我这两天有时间考虑徐海科工的问题了,准保能将他骗回来。”

钱少斌就是这样性格的人,可能不擅长政治权术,但具体的事情交给他做,真就不用担心某些细枝末节会出什么岔子。

只是钱少斌这样的性子,家人却未必能感受到温馨。

钱少斌重回船机厂启用,担任蓄电池厂厂长、合资公司总经理,到现在进入船机厂党组,他家四口人都还挤在原先的那栋狭窄简陋棚屋里,也没有说花一点时间腾换一处稍微宽敞些的房子。

目录
设置
设置
阅读主题
字体风格
雅黑 宋体 楷书 卡通
字体风格
适中 偏大 超大
保存设置
恢复默认
手机
手机阅读
扫码获取链接,使用浏览器打开
书架同步,随时随地,手机阅读
收藏
换源
听书
听书
发声
男声 女生 逍遥 软萌
语速
适中 超快
音量
适中
开始播放
推荐
反馈
章节报错
当前章节
报错内容
提交
加入收藏 < 上一章 章节列表 下一章 > 错误举报