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排行 分类 完本 书单 用户中心
搜书趣 > 都市 > 新官路商途 > 第五百一十七章 二极管之宴

新官路商途 第五百一十七章 二极管之宴

簡繁轉換
作者:更俗 分类:都市 更新时间:2024-12-16 21:20:02 来源:源1

见萧良如此肆无忌惮的拿二极管形容他是一个思维狭隘、片面的人,熊志韬脸色顿时就垮了。

按照他的脾气,此时应该拂袖而去,在这孙子眼前多留一秒钟,都是给这孙子脸了。

玛德,在游艇上,他又不能跳海!

走都不能走,真他妈恼火!

熊志韬脸皮子抽搐几下,强忍住没有发火,没处可去,也不可能找个角落待着,皮笑肉不笑的盯着萧良说道:

“我还是第一次听到这种说法呢,我就不知道,我就简单问了一个问题,怎么就成‘二极管’了?”

温和却昏昏欲睡的氛围骤然冷了下来。

华兴战投部的两名高层管理,之前是应熊志远出面所请,才跑过来撑场子。

熊志远已经明确近日就会正式离开华兴,熊志韬以后才是战投部的核心。

就算苏利文、熊玉琼在场,萧良对熊志韬说话如此不客气,他们也是眼神不善的挤到餐台前来。

“打个比方而已,志韬总莫要误会,”萧良哈哈一笑,说道,“柳主任代表我们官方,有些话不方便多说。我个人是没有太多顾忌的,也喜欢敞开来说亮话,但绝对不是针对志韬总你个人,请不要误会。”

“不是针对我个人,难道是针对我们所有人?”熊志韬不善的问道。

“不,准确的说,我是针对某种思维跟偏执的情绪,”

萧良说道,

“回归在即,香港社会的各个角落里,其实还普遍存在悲观、焦虑的情绪,担忧回归之后,香港并不能保持长久稳定的繁荣;也担忧大陆的政局稳定不会长久,担忧大陆稳步增涨的经济局面随时会因为意外因素中止。这种种担忧与焦虑,导致了香港很多企业以及投资者,在面临内地难得一遇的投资以及加码投资机遇面前,畏手畏脚,顾虑太多。就更不要说那些贱卖资产移居海外的,现在也是比比皆是了。我说话这么直接,调子没有跟一些媒体上宣传的保持一致,大家不会怪我太快人快语吧?”

近年到香港出差或到香港工作、定居的内地人,受到媒体宣传的影响,即便非官方人士,也极少注意到香港社会存在的负面情绪如此严重,总是以为香港人人思归。

突然间见到萧良说出不一样的论调,顿时将众人的注意力都吸引了过来。

“你说的这些,跟我刚才的问题有什么关系?”熊志韬质问道。

“柳主任说回归有利香港稳定繁荣,有利大陆经济产业进一步发展,这话肯定没有错,但柳主任这是从大的方面,高屋建瓴的阐述了两地未来发展向好大局,也是必然会形成的格局,”

萧良狠狠的讽刺熊志韬一下,却非肆意,而他接下来的这番话,却是要对在场邀请的宾客所言。

他拿刀叉轻轻敲了几下酒杯吸引大家的注意力,然后站起来,说道,

“但是我们看问题不能片面,更不能狭隘,不能说未来数十年两地大的格局是好的,就一定说当中一点波折都没有。香港曾经发生、跟回归有关的历史,也都证明了柳主任所言,大局向好、间有波折这个论点……”

“……六七年,香港劳资纠纷引起大规模罢工游行,港英当局采取**,大陆民兵小组出动增援,一时间局势风雨飘摇。担心局势不稳以及香港回归的不确定性,就此引发香港向外的第一次移民潮,不计其数市民变卖财产离开香港。这就是间有波折。但大局向好呢?动荡的局势以及大陆政府的明智决策,迫使港英政府打击**、整顿警队、重视民生建设、强化华人参政,直接促进了华资在香港奇迹般的崛起。这一点,我相信在场所有人都是受益者,华兴、鸿臣作为香港华资的代表,无一没有这一时期获得真正意义上的崛起。如果说熊老先生与朱鸿召董事、朱璐董事,六七年时看到时局紧张,也惶然离开香港,能有今天的华兴与鸿臣吗?而那个年代只看到波折,却无视向好大局、惶然离开香港的那些人,此时栖身何为?我不是说那一批迁出香港的人,一个个都境遇惨淡,但整体是什么情况,与留在香港的相比,又是什么一个状况,香港年轻一代没有记忆,但鸿召董事、朱璐董事,苏董、熊董,都应该是看得清清楚楚的。”

“……八二年中英首脑在北京会晤,会谈结束,撒切尔夫人走出会场,摔下台阶那一刻,香港也是风声鹤唳,社会再次陷入恐慌与迷茫,引发新一轮的移民浪潮。无数富豪及专业人士变卖房屋,携带大笔资金前往欧美。这一次移民潮,直接导致香港楼市八十年代中后期的数年低迷。这也是间有波折,但是大局向好呢?香港自八十年代以来,直接受益于大陆的改革开放,迎来难得的产业升级机遇,成为国际资本进入大陆的桥头堡。而八十年代中前期只看到间有波折、无视向好大局,从香港移民出去的那一些人,无疑又错过了香港资本市场爆炸式增涨的黄金年代,错过了亚洲四小龙的腾飞荣光。我想在座的玮益总是有深刻记忆的!”

“……而到八十年代末、九十年代初,港英当局以及香港社会某些人的居心叵测,有意散布、制造悲观、焦虑氛围,再一次在**、九二年引发新的移民浪潮,一时间移民在香港仿佛成了潮流,好像是理所当然之事,理智被恐慌、迷茫淹没。这是第三次间有波折,但大局向好呢?大局向好就在我们脚下,同样规格的一艘游艇,九零年日租金用不到两万港元,但我今天为了招待好大家,却要为今晚掏上十万港元。九零年至今,香港楼市增涨四五倍,促进了香港商业的繁荣,我想那些在**年到九二年那些只看到波折而无视向好大局,变卖房屋离开香港的那些人是看不到这点的,也不知道有没有媒体机构去调查一下他们此时的心情…………”

“……即便到现在,亦或在未来,我依旧要说,香港与大陆大的发展格局,一定会向柳主任说的那样,大局向好,但也一定会出现我所判断跟观察的那种情况,会间有波折。最重要的,还是在座各位的选择,是不是要当一个二极管,只看到间有波折的那一部分,而看不到大局向好,更看不到曾经发生过的三次移民潮前后香港前后的巨大变化,看不到鸿臣、华兴在三次大潮中,坚定选择相信大局向好,是何等正确的选择?”

萧良的话是非常尖锐的,而且是直指在座众人心里的犹豫跟迷茫,也直指香港华资内部的分歧。

甚至就连苏利文、熊玉琼以及朱鸿召、朱璐这些人物,内心依旧存在极大的犹豫与不确定,甚至才在鸿臣、华兴在投资方向出现分歧,他们顾忌重重,不愿或不敢坚持自己的主张。

这怎么能行?

更不要说朱玮益、熊志韬之流了。

而柳轶群这样的高级官员,在这种场合也只能说一些不痛不痒的空话套话,又如何去震动人心?

柳轶群之流只不过是滚滚洪潮的坐享其利者,而非推动者,更非创造者。

熊志远之前多次到东洲,与萧良接触,多是谈行业、谈企业,苏利文、熊玉琼到东洲那次,主要是谈具体的能源电化学方向的技术发展与展望。

虽然国内政局稳定,坚持改革开放的方针,是萧良判断产业经济发展趋势的核心,但萧良很少直接谈到时局。

即便萧良明知道华兴集团内部对投资大陆,存在方向性、战略性的巨大失误,也仅仅是从内地经济发展的角度,鼓动熊志远多在华兴内部做些工作。

这次来香港,宿云生物的股权置换计划存在太大阻力,萧良发现他之前说的远远不够,发现苏利文、熊玉琼以及朱鸿召、朱璐这些人,对未来方向性判断上,也远没有他所想象的坚决跟清醒认知。

这导致他的计划,他们是认可的,却没有太积极的意愿站出来支持,更不要说与之捆绑了。

他逗留香港的时间不会太长,有些话就必须说透。

得罪熊志韬,萧良是不惧的,但藉此能推动熊家内部更快、更深层的分化,才是他真正的目的所在。

留给苏利文、熊玉琼夫妇的时间不多了。

对他们来说,这么大级数的资产,又跟熊氏的其他资产混同在一起,想要进行战略性、方向性的转移,一年时间能做的事非常有限,但不做更完蛋。

这点甚至比宿云生物部分股权这次能否在香港顺利曲线上市,更为重要。

如果说今天这番话能对苏利文、熊玉琼夫妇有所触动,现在其实可以去谈一谈明年这个时候将会爆发的亚洲金融危机了。

毕竟很多端倪已经在泰国等地开始出现了,萧良相信以索罗斯为首的国际投机资本,此时也应该盯上泰国着手布局了吧?

目录
设置
设置
阅读主题
字体风格
雅黑 宋体 楷书 卡通
字体风格
适中 偏大 超大
保存设置
恢复默认
手机
手机阅读
扫码获取链接,使用浏览器打开
书架同步,随时随地,手机阅读
收藏
换源
听书
听书
发声
男声 女生 逍遥 软萌
语速
适中 超快
音量
适中
开始播放
推荐
反馈
章节报错
当前章节
报错内容
提交
加入收藏 < 上一章 章节列表 下一章 > 错误举报