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排行 分类 完本 书单 用户中心
搜书趣 > 都市 > 新官路商途 > 第五百四十一章 喜讯传回

新官路商途 第五百四十一章 喜讯传回

簡繁轉換
作者:更俗 分类:都市 更新时间:2024-12-16 21:20:02 来源:源1

萧良短时间内没有资格去玩这种重资产的基建项目,但除了四五年后国内应该不缺这一类的战略投资资本外,眼下也确实拒绝不了苏利文这一完全合情合理的附带要求。

“行,就以五年为期,”萧良干脆的答应道,“要是五年之后,深水港还是看不到盈利的前景,又没有其他战略投资者愿意参与进来,我承担后续一系列配套工程同等的出资责任。”

“我看这份规划设计,已经直接可以拿来签署框架协议了!前期工作很充分啊!”苏利文坐在会议桌前,认真翻看一页页传真过来的资料。

之前虽然听萧良详细介绍过,但苏利文他却是第一次看到具体的材料,也没有想到东洲已经将工作做到这一步了。

萧良笑了笑,主要工作还是陈富山任市长、市委书记期间推动去做的。

前期各种测量研究工作不论,仅可行性研究报告出来之后,就找专家组反复论证了近两年时间。

当年甚至还找了一艘五万吨级的满载货轮,驶入古江口深水航道,实际验证建设离岸深水港的可行性。

年初重新启动该项目的勘测设计工作,也没有想过能这么快就有实质性的进展,仅仅是狮山县重新启用了古江口深水港筹备办公室,总共就抽调了四名工作人员,联络交通部的设计院对原有资料重新进行梳理。

上千页材料没有进行电子化,萧良都担心一页页传真过来,今天能将子公司的传真机直接干废掉;他刚才叫工作人员,新采购一台传真机备用。

苏利文将概述部分看完,问萧良:“我现在就给罗智林书记通电话?”

这个项目太重大了,又是涉及沿海深水港口岸线的使用,罗智林作为市委书记肯定拍板不了,市委常委会议拍板也未必算数。

哪怕是初步签约战略合作框架协议,可能需要通过省委省政府及市人大会议批准。

真要是如此,时间又拖太长了。

不知道泰国的危机什么时候会彻底引爆,既然下定了决心,苏利文是一刻都不想拖延下去。

萧良拍了拍额头,跟他哥萧潇说道:“哥,你打电话问一下爸,罗书记现在空不空。你一会儿再给栗部长打电话解释一下,这事真是临时决定的……”

萧良这两天虽然没有往将军澳跑,但也确实没有闲着。

萧良还想缓一天,没想到苏利文更迫切,只能让他哥打电话联系一下。

栗明那边也需要专门打电话过去解释一下。

栗明上午人还在香港机场跟他们见面唠嗑呢,他们只字不提古江口深水港的事,等栗明夜里赶回东洲,他突然听到这么大的项目要启动,心想会怎么想?

是这边完全没有将他这个新任市委常委、统战部部长放在眼里吗?

…………

…………

“是真投资,不仅仅是借口?”

罗智林刚回到家里,妻子万美娟正吩咐小阿姨将罗他最喜欢吃的玉米粥端到餐桌上,萧长华就急冲冲赶过来,汇报古江口深水港的事情。

苏利文、熊玉琼夫妇有可能借用深水港建设的名义,推动名下资产的转移,萧良之前就有跟罗智林汇报过。

当时说的是仅仅借用一下名义,并没有真的想这时候推动这个项目落地。

考虑到苏利文、熊玉琼以及其子熊志远这两年来实际参与东洲经济建设所做的贡献,这个忙还是要帮的,罗智林就想着让唐继华出面,代表狮山县委县政府签署一个意向性协议。

意向性协议,没有太大的法律约束性。

罗智林考虑着,签下这个意向性协议,市里就可以正式推动古江口深水港的相关筹备工作,到时候只要找来新的战略投资者,替换掉苏利文、熊玉琼夫妇,又或者邀请苏利文、熊玉琼夫妇共同参与,都是没有问题的。

也考虑过,三五年内整件事能有一个眉目,就算是顺利的,却没想到萧良这次去香港六七天,突然传回来这样的消息。

罗智林手里端着玉米粥碗,一时都不敢相信这是真的。

五十亿的项目啊。

东洲改革开放以来,十多年招商引资加起来,都还没有五十亿港元啊。

等小阿姨回避,萧长华才进一步将不能外传的隐情跟罗智林汇报:

“苏利文对东南亚的经济形势预判也很悲观,时间还非常迫切,但考虑到仅仅是拿深水港投资,作为推动华兴集团及熊家内部进行资产折换的借口,以后可能跟熊家其他成员再没有和缓的机会,所以决定还是真正去做深水港。当然,南亭实业现在没有实力参与这个项目,但萧良跟苏利文约定,五年之后,会共同承担后续配套工程的出资责任。”

向市委其他常委成员以及省里通报这件事,背后的隐情肯定要严格保密,不能说透。

罗智林点点头,走到餐边柜前,拿起座机,问萧长华:

“苏利文的联系电话是多少?我先跟他直接通一下话,不管怎么说,先要将市里坚定支持的态度传达过去。你现在就直接到钟市长家说一声,我看到他也回家了。你请钟市长过来一趟。还有几个常委,唐部长他们,要是回家了,都通知他们过来,直接到我家来聊这事。你再好好想想,有哪些现在就能说,哪些暂时不需要说的,等会儿由你直接给大家汇报……”

“好,我现在就去找钟市长,”萧长华说道,“我打电话让继华从狮山赶过来。栗部长人在秣陵,准备夜里回东洲,萧良专程打电话给栗部长,解释了这事!”

“那你就打电话给栗明,让他留在秣陵,今天不用回东洲了。说不定我与云峰今天夜里要赶到省里去,让栗明先等着我们再说,”罗智林说道,“这么大的项目,谁能想到今年底就有可能上马啊?这件事要抢时间,还得要童书记、刘省长亲自下批示啊!”

“那向省里汇报,也得说亭洲公路,是苏先生他们一力推动了吧?”萧长华说道。

“……”罗智林沉吟说道,“私下怎么汇报,公开怎么表述,我们是要分开来,亭洲公路算是不错的一个节点。”

亭洲公路与狮山湾工业园,他们本身就是当成古江口深水港的先导工程去做的,现在只不过是要在公开表述里,将推动者按到苏利文、熊玉琼夫妇的头上。

……………

………………

“亭洲公路、狮山湾工业园其实是华兴集团有意投资古江口深水港的先导项目!”

除了钟云峰外,住在市委家属大院小楼区,这时候刚好在家的,还有市委秘书长许立军、组织部长唐鹏飞等人,他们听萧长华简略汇报过情况后,皆是目瞪口呆,难以想象这一切会是真的。

他们作为市委常委,而钟云峰更是直接负责经济建设工作的副书记、市长,之前可半点风声都没有听到啊。

今天突然听说这事,竟然马上就可以签框架协议了,谁能不震惊,没有一丝怀疑整件事是在瞎搞?

这时候唐继华拉上一脸懵逼的周康元,一人各抱一份沉甸甸的古江口深水港初步勘测设计方案赶到——这样的会谈,秘书人员不方便跟着,跟司机都在外面的车里等着。

“也是亏得云峰去年大力组织招商引资大会,获得难以想象的成功,这才有今天这个项目。华兴集团当时投资了泛华商业,熊志远作为华兴集团的代表,频繁往来东洲,深入了解到在陈富山书记期间,市县筹办古江口深水港的诸多情况后,就产生了浓厚的兴趣。熊志远的父亲,苏利文是华兴集团执行董事,其母熊玉琼是华兴集团关联企业华茂投资集团总裁,也是在熊志远的劝说下,对古江口深水港这个项目产生了兴趣。去年长华他家老大结婚,苏利文、熊玉琼夫妇就专程赶到东洲来了解这事,当时还爬上宿云山,看过古江口沿线的地形地貌,”

罗智林先将大帽子扣到钟云峰的头上,讲述就深水港项目,与苏利文、熊玉琼夫妇接触、商谈,并最终敲定的“过程”,说道,

“之所以没有跟大家通报这件事,首先是我跟继华、长华,对这个项目都没有抱太大的期待。说实话,我们一开始都没有觉得苏利文、熊玉琼夫妇有多大的诚意。即便我刚刚跟苏利文通过电话,得知他迫切的意愿,心里都还在打鼓,犹豫着要不要先跟省里汇报,还是说我或者云峰先到香港走一趟之后再说。还有一个关键原因,就是华兴集团内部,对是否投资大陆分歧非常严重,更不要说投资这么大体量的项目了。熊志远一个月前,还因为这些分歧,被迫从华兴集团辞职。因此苏利文、熊玉琼夫妇也一直要求我们,暂时不对外公开这件事,希望我们能将先导工作先做起来,不要因为华兴集团内部的分歧,拖慢前期准备工作的步伐。比较幸运的是,云社镇这两年的财政收入状况很好,同时云社镇也需要新的一条公路,进一步打通与外界的联系。因此,最终就以云社镇的名义,先将亭洲公路与狮山湾工业园的建设先行启动起来……”

钟云峰见罗智林还是认可他的功劳的,就没有再作声质疑什么。

唐鹏飞、许立军等常委还是面面相觑,问道:“苏利文先生为什么会选这个时机,突然做出最终的决定?现在这是苏利文先生个人的决定,还是华兴集团的决定?”

“苏利文先生在电话里说,目前这是他们夫妇二人的决定,甚至都还没有正式通知华兴集团。不过,苏利文在电话也明确表示,如果不能说服华兴集团董事会其他成员,他们夫妇二人将独立承担古江口深水港及配套工程的全部投资,一期计划拿五十亿港元出来,”

罗智林说道,

“这个消息也确实是太突然了,我听长华过来说,差点把手里的玉米粥碗打翻掉。栗明同志他上午还在香港的启德机场,跟苏利文、熊玉琼夫妇的儿子熊志远见面呢,萧良当时也在场。不过,他们上午时间也都完全不知道苏利文先生下午会突然找到江湾大厦,通过萧良通知市里他们已经做出投资深水港的最终决定。我刚让长华打电话给栗明同志,让他先留在省里,等待市委的进一步决定。更具体的情况,可能还是要我或者云峰亲自到香港走一遍,跟苏利文先生面谈……”

目录
设置
设置
阅读主题
字体风格
雅黑 宋体 楷书 卡通
字体风格
适中 偏大 超大
保存设置
恢复默认
手机
手机阅读
扫码获取链接,使用浏览器打开
书架同步,随时随地,手机阅读
收藏
换源
听书
听书
发声
男声 女生 逍遥 软萌
语速
适中 超快
音量
适中
开始播放
推荐
反馈
章节报错
当前章节
报错内容
提交
加入收藏 < 上一章 章节列表 下一章 > 错误举报