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排行 分类 完本 书单 用户中心
搜书趣 > 都市 > 新官路商途 > 第五百零三章 商讨

新官路商途 第五百零三章 商讨

簡繁轉換
作者:更俗 分类:都市 更新时间:2024-12-16 21:20:02 来源:源1

“事情哪有那么容易做啊?你们性子再急,也吃不到热豆腐啊!”

萧良从顾培军手里接过一瓶冰镇过的啤酒,坐到遮阳伞下的折叠椅上。

梅坞老街的餐馆、街铺商店还是一贯的传统、老派,却是沈园附近,临近岩溪河的一侧,新开几家餐饮都颇有特色,环境也更为舒服放松。

看到熊志远兴头这么高,萧良决定还是先泼他一盆冷水。

网景公司去年在纳斯达克上市,受资本热捧被视为互联网浪潮的发端,如果历史轨迹不发生偏转,纳斯达克指数应该是到两千年初,上升到最高点。

这其中约五年甜蜜时光,被视为互联网新浪潮时代,绝大多数的互联网概念股这一期间都获得极其夸张的涨幅,也吸引逾两千亿美元的风险资金疯狂的涌入这个行业掘金。

然而盛极必衰。

浪潮过后的泡沫破灭,也是极其惨烈。

纳斯达克指数短短一年多时间狂跌近百分之八十,欧美破产倒闭的互联网企业,可以拿尸骸遍野来形容。

亚洲地区有其特殊性,一是除了日韩及港台新加坡等小部分地区外,绝大多部分地区,包括中国大陆在内,电子信息及互联网基础设施发展建设相对滞后,二是亚洲地区明年这个时候大概率将陷入金融风暴的狂轰滥炸之中。

这使得亚洲的信息电子及互联网产业发展,在互联网泡沫破之前,平添诸多坎坷与崎岖,发展,高光时刻没有享受到太多的利益,暴毙时却同样的惨绝人寰。

萧良现在不给熊志远多泼一泼冷水,就怕他热情过度,急于进入互联网行业,大概率会踩错节奏,遭受到不必要的巨大损失。

而这年头要是看谁不顺眼,勾引他玩互联网却是一招妙棋。

想到这里,萧良脑海里情不自禁的闪过沈君鹏、孙仰军、袁桐这些孙子的面孔。

也是熊志远、许建强他们太迫切了,短短一天时间,萧良都没有腾出时间来,专门去想这个问题。

此时拿着啤酒,萧良也只能泛泛而谈,希望能帮大家对此时欧美正掀起的互联网新浪潮建立一个直观的印象,对互联网正兴起、未来将成为主流的场景应用也做了一些介绍:

网络媒体、信息检索、网络通讯、网络社区、网络娱乐、电子商务、网络金融、在线教育等等互联网主流应用领域,欧美不仅早就有相应的研究与预测,还正不断有新的互联网企业创办、快速发展。

不过,要说到对未来发展趋势的精准判断,以及对互联网系统性的了解,作为近三十年资深网民的萧良随便吹点牛逼,真的能吓死人呢。

“你脑子怎么长的?”熊志远这一刻想将萧良的脑壳撬开看看,震惊问道,“你资助工学院建设校园网二期工程,正式接触互联网,都不到一年时间吧?”

“怎么,我资助工学院建设校园网二期工程之前,就算没有机会上网,就对这玩意一点都不了解了?我要是一点都不了解,我当初拍四百万出来捐给工学院,我脑子有病啊?”

萧良笑道,

“互联网将产业经济、舆论传媒等各个方面,深刻重构二十一世纪社会结构,这是早就有论断的。要不然国家也不会从九三年起,就卯足了劲建设四大骨干网络。能上网了,对欧美互联网的发展现状有所了解,有一年时间也足够用了;关键还是看个人对新鲜事物有没有足够高的兴趣与学习动力!”

“得得,又让你装到了。你还是聊聊,泛华商业目前想切入电子商务这个赛道,应该要怎么玩吧?”许建强笑道。

“这个我真的还没有太认真考虑过。志远这次就在东洲多玩两天,我们坐下来慢慢讨论,”

萧良又跟顾培军说道,

“南亭实业所有在家的管理层,这两天也抽出时间来,一起参与学习讨论。国内很快也将进入互联网时代,大家现在学习、熟悉起来,一时用不上,也比以后被形势胁迫着进行知识更新,要好!”

接下来两天,萧良与熊志远先拉着人一起分析研究欧美商品销售以及正处于早期发展阶段在线零售、在线平台的生态;接下来又花时间讨论、研究泛华商业以及江浙等地轻工制造及对外贸易的现状,也深入研究了国际物流、商贸运营等一系列难点问题。

经过对基本面的分析研究,发现切入互联网消费最简单直接的模式,就是推动欧美当地的贸易商、分销商,除了其线下门店外,进一步将泛华商业的商户商品,摆放到当地的电商平台上进行销售。

这其实就是跨境电商早期的外贸B2B(商家企业对商家企业)模式,省事简单,只需要在泛华商业现有的业务基础上稍加延伸就行;后面倘若想进一步发展,就是做B2B平台,撮合商户与国内外分销商线上沟通与交易。

弊端就是泛华商业(东洲)还将继续充当廉价货源地的角色,不仅产品的高溢价,会被海外分销商拿走,泛华的运营团队以及商户、小微制造企业,没有办法直接接触到海外消费者,无法及时获得海外市场一手信息。

不过,这恰恰却是萧良最想推动的模式。

主要还是东洲以及泛华商业的发展水平较低、团队能力有限,资本实力也略有不足;这种模式稳扎稳打,投入少,没有什么风险。

萧良也相信,只要泛华商业注重收集海外市场一手信息,在货源组织上狠下功夫,依托东洲渐渐发展起来的轻工制造产业集群,相信能吸引越来越多的海外分销商赶到东洲进行采购。

说到底,这还是基于产业生态培育的思路,是当下最适合泛华商业以及东洲整个轻工制造产业发展的路径。

不能老想着一口吃成胖子。

熊志远他却不满足于此,他更想做的,还是借助海外互联网销售平台,做跨境B2C(商家企业对消费者)模式;而且他有这个想法也有一段时间了。

只是,这个难度非常大。

首先需要运营团队熟悉并能及时跟踪欧美市场消费趋势,了解欧美在线商店的生态环境,已经不仅仅局限于英语沟通了。

这已经不是泛华商业现有的管理团队所能胜任的了。

这个年代的国际物流速度极为缓慢而昂贵,要想物流成本足够低,还要保证商品寄付的及时性,保证用户体验,就需要在欧美当地建立仓储基地,将一货柜一货柜的商品,从商户(生产企业)手里买下来,提前运抵海外;同时还需要成立售后服务部门。

这种模式,对运营团队的要求极高,同时还需要直接投入大量的启动资金,绝非泛华商业增加两三百万年度预算就得行的。

当然,这种模式下,他们能掌握绝对的主导权,不需要考虑、分辨分销商的水平,更容易享受到欧美早期电商发展的超级红利,也能掌握欧美消费市场的第一手动态,对商品生产进行及时调整,吃到商品在欧美市场的高溢价,同时公司本身也将因为真正的互联网概念,将赋以更高的估值。

萧良思虑良久,在熊志远返回香港的前一夜,单独将许建强、钱晋章与熊志远约到他家湖东路白芦湖畔的新宅,坐在二楼的露台上聊天。

“泛华商业现在承受不了这么大的风险;如果单独注册一家公司,从事相关业务,对东洲,对泛华商业肯定也是有利的。只要这家公司前期获得一定的成功,就必然会很快吸引一批效仿者,到东洲注册成立公司,开展相关的业务。泛华商业以及东洲的轻工制造产业集群,到时候在东洲就能拥有更多的合作者,去开拓外海分销市场,”

萧良很坦诚的跟熊志远说出他的判断,说道

“不过,我们也要看到,东洲乃至国内此时的基础条件都还太薄弱了,三五年内都无法支撑一家大型跨境电商企业保持长期强劲的发展,而不被竞争者超越。就泛华商业跟东洲地方而论,目前更要做的,也应该是尝试着培养出一批小微型外贸或跨境在线销售企业。在这些企业里,能不能成长出一两家或三五家大型跨境销售企业,还需要七八年甚至更为长久的培育、成长,才有脱颖而出的可能。”

“也就是说,我的想法,成功的可能性非常渺茫?”熊志远有些沮丧的问道。

“也不能说渺茫,关键看你对成功的定义,”萧良笑道,“如果你想创办、发展出一家未来有足够影响力的互联网企业,这个希望有点渺茫,难度非常之大,但如果说,你想借这个风口赚三五亿小钱花花,这个难度就低一些了………”

“能赚三五亿花花,还叫小钱啊?”许建强拍着额头问道。

“………”萧良耸耸肩,表示不想对此发表评价。

许建强拿起茶叶罐,作势要朝装逼的萧良砸过去。

“我还是想着尝试一下的!”熊志远很认真的说道。

目录
设置
设置
阅读主题
字体风格
雅黑 宋体 楷书 卡通
字体风格
适中 偏大 超大
保存设置
恢复默认
手机
手机阅读
扫码获取链接,使用浏览器打开
书架同步,随时随地,手机阅读
收藏
换源
听书
听书
发声
男声 女生 逍遥 软萌
语速
适中 超快
音量
适中
开始播放
推荐
反馈
章节报错
当前章节
报错内容
提交
加入收藏 < 上一章 章节列表 下一章 > 错误举报