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排行 分类 完本 书单 用户中心
搜书趣 > 都市 > 新官路商途 > 第六百二十五章 寿宴

新官路商途 第六百二十五章 寿宴

簡繁轉換
作者:更俗 分类:都市 更新时间:2024-12-16 21:20:02 来源:源1

“呵,唐市长要你拿两千万出来参与城商行的出资,你倒拒绝了一个干净,唐市长今天还找我抱怨来着,”许建强笑着说道,“你在溱东随手就扔五千万,甚至都没有打算听个回响,这事得过两天才能让唐市长知道。要不然啊,我担心他心理承受不住,这待遇差太远了。”

“城商行的事,你们搞吧,我是真的不想参与!”萧良挠了挠脑袋,说道,“倒不是说城商行没有钱途。随着地方经济的发展,城商行做好监管,发展空间会非常大。不过,你们也要做好心理准备,城商行要发展好,同时又要在地方经济产业发展中发挥出大的作用,你们既要投入精力,又要坚持原则,还是挺折腾人的。我没有那么多的精力,现在就想种好自己的一亩三分地!前些天唐市长打电话给我,我正好忙着开会,没工夫说太多,又怕耽搁他的事,就直接拒绝了,但过两天我还是要找唐市长聊一聊的。”

地方金融牌照当然是有价值的,但除了会牵涉更多个人精力外,还有一个拒绝的原因,萧良现在还没有办法说。

那就国内的社会属性,决定了资本发展到一定规模,一定会受到遏制,不会任其无限制膨胀下去。

现在看上去什么都合规的,他爸也调到溱东,给南亭实业的发展让开空间,但他不加以节制,随意将触手从实业往金融、地产、商业以及互联网等领域无节制的延伸,他个人精力能不能兼顾过来是一回事,更关键的,超级财阀真是南亭实业未来能走的道路吗?

有所取则必有所舍,啥都在装进自己的肚子里,迟早会有一天将自己给撑爆掉。

萧意则有些意动的问道:“组建城商行,万家优品是不是也可以适当出点资?”

“万家优品这两年专注在东洲发展,其实是最适合出资的,”萧良说道,“但要不要出资,怎么出资,你们自己想吧,我可没精力帮你们出谋划策,也不会收你们的一分钱。”

经过一年多时间的发展,万家优品目前在东洲城区开出六十余家分店,其中还有四家是规模较大的社区中心店。

而此时锡江、惠山、秣陵等地也都陆续有连锁便利的新商业形态出现,基本上都还是地方上有实力、有影响力的资本在加快布局。

而连锁便利企业只要能将商品周转率做到供应链账期以内,就会出现短融功能。

各家的注资以及积累的利润,基本就支撑住万家优品前期的快速扩张,目前月销售额已经做到一千五百万,但账户上的资金储备则高达三千万,主要都是对供应商应付未付的账款。

这些资金肯定不可能提前支付给供应商,但也不可能空留在账户里,吃那点可怜的活息利率。

万家优品接下来有两个方向,一是拿这笔资金进入锡江、惠山以及秣陵等经济发展较好的城市进行连锁便利的布局,随着门店规模的扩张,资金池也将越发雄厚;一是拿这笔资金进入其他相关产业的发展,又或者参与到对泛华商业的注资中去。

其实不用萧良提醒,萧意他们也应该意识到,万家优品只要能参与到城商行的出资里去,就可以直接将能够长期锁定的那一部分应付账款资金,长期存入城商行??

这样一来,万家优品除了可以直接享受没有什么风险的较高固定利率收益外,同时还将补充城商行的资本规模,推动城商行更快的发展,从而从城商行的持股里获得更为长期、巨大的利益。

这对万家优品来说,是一个风险程度最低、综合收益又高的投资策略。

至于万家优品后续的扩张,萧良不是很主张他们无节制的动用短融属性的资金。

毕竟这些资金作为应付账款,还是归于债务一类。

也许在接下来十年,万家优品会受益于国内经济的快速增涨,高债务率会带来更大的收益,使个人的利益极限化、最大化,但经济是有周期的。

萧良宁可万家优品现在多搞些直接融资,扩大直接资本的规模,哪怕大家的持股会进一步稀释,也不要从一开始就踩着高负债率的钢丝狂飚猛进。

泛华商业同样是适合参与城商行组建的。

泛华商业的直接流水是不高,但泛华商业旗下的商户规模巨大,资金规模更为恐怖。

这一块的客户资源,是东洲目前所有的商业金融机构争夺的对象。

泛华商业虽然不会对商户进行硬性的规定,但影响力以及软性引导力则是足够强的。

泛华商业参与城商行的出资,然后积极协助城商行在旗下商户群体里发展客户,更能推动城商行前期的快速发展,从而在城商行的持股中获得更大的收益。

单纯从资本资源供给的角度来说,泛华商业、万家优品都更应该更积极的参与城商行的组建里去,南亭实业反而没有那么适合。

而且真要出资了,还当了第一大股东,萧良怎么可能脱身?

现在东洲的几家城市信用社是什么状况,以这几家城信社为基础,组建城商行需要做多少事情,萧良能没有一点事?

怎么可能是指派一名行长,他就能当甩手掌柜的?

钱没有这么好赚的。

萧良也不是没有考虑过让冯薇玲介入城商行的组建,但想想也是放弃了,包括西港城信社在内,都要彻底的重生,东洲城商行才能轻装上阵。

萧良也找冯薇玲聊过,冯薇玲她自己也想跟西港城信社彻底脱离,不想再有什么牵涉。

“几个大老爷,你们也过来帮帮忙,饭菜没办法自己飞上桌。”

葛明兰来到溱东,虽然在妇联挂了职发挥余热,但工作毕竟清闲得很,这边就没有用保姆,屋里屋外也是亲自收拾。

萧潇与钱采薇现在出门都得要有保姆,但全程都要帮着照顾两个小家伙,钱采薇也脱不开手,葛明兰她在厨房将饭菜都准备好,这时候吆喝大家一起动手端上餐桌。

程雷、张薇却是想着帮忙,但一时还没有办法彻底克服内心的拘谨,基本上都是围着桌子空转。

溱东县最为偏僻,程雷、张薇他们可能一年都没有机会去一趟市里,之前也有听到南亭实业的传闻,但听到萧良这个名字,也只当是同名同姓的另外一个人。

萧长华到溱东任职,是一个分水岭。

之前大家都把南亭实业的发展史当故事听,真真假假,假假真真,都没有太当回事。

却是萧长华到溱东任职,新县长跟南亭实业的联系、牵涉,县委县政府大院里的工作人员,怎么可能还不关心?

特别是班子成员,哪个不削尖了脑袋,要把内里的关系都彻底搞清楚?

县委县政府大院里的工作人员,基本上都是围着班子成员转,又或者围着班子成员的跟班转,事情自然也是了解的越来越多。

程雷、张薇听那些传闻,却是有太多的不可思议。

一年能赚好几个亿,然后跟市委书记、市长翻脸掀桌子?

也是太不可思议,程雷、张薇他们觉得这些事更可能是以讹传讹,不知道传闻过程中被夸张成什么样子,当不得真。

只是没想到坐餐桌之前,萧良就说要拿五千万捐给溱东县,这都抵得上溱东县半年的县级财政收入了。

溱东县要比三年前的狮山还要落后闭塞,程雷在县委组织部,一年收入也就五千块,不吃不喝想要赚到五千万,得修仙。

萧良不想多管事,但溱东这边也不可能一点都不帮着出主意。

溱东如果没有外部资源的支持,想要更快速发展起来,确实是要下猛药,但现在,他哪里舍得自己老爹在溱东受苦受累,还吃力不讨好背负上骂名?

他额外给溱东县提供五千万的发展资金,那现阶段县属工业企业改制也就没有那么迫切。

争取徐东铁路在溱东县设站,接下来更要争取秣陵与东洲之间新规划的铁路线通过溱东,将溱东县做成东洲西北部的区域铁路交通枢纽,才是溱东未来步入高速发展轨道的关键之举。

虽然争取秣东铁路走北线,会牺牲南线曲塘、海阳两县的利益,但萧良主张这么做,却不是完全出于私心想帮他爸刷政绩。

一个是溱东县成陆时间更早,地质基础更稳定有关,施工难度会降低很多。

同时将秣东铁路,在溱东县直接接上徐东铁路,看似北线,溱东以西的线路要多出二三十公里长,但从溱东往东南施工难度最高的线路,则可以直接省掉,与徐东铁路共用一条线。

这样一来,秣东铁路总的投资概算就能节约二十多亿,控制在三十亿左右,只有这样才能以最快的时间争取立项。

未来有两条铁路在溱东交汇,溱东主要就是尽可能拿出更多的资源,围绕铁路做好工业园区的基础设施布局。

铁路修通,未来再有快速公路、高速公路进一步打通溱东跟狮山湾以及市区的联系,一百一二十公里的公铁路程,根本就算不上什么事。

狮山湾未来的建设用地,主要是靠填海。

目前阶段,狮山湾填海成本一亩是三万,海洋资源税一亩是两万,也就是说未来企业想要在狮山湾投资,工业用地再廉价也不可能低于每亩五万。

只要铁路交汇于溱东成为事实,溱东又最大限度的利用好五千万,做好前期的基础设施布局,招商引资肯定不会有什么问题……

虽然萧良现在有意识的在强调产业升级的一些事,但这个年代,大量的制造业还是奔着廉价劳动力、廉价工业用地而来;内地想发展,要有产业布局上的一些超前意识,但现阶段也不能挑挑捡捡,都先装进碗里来再说!

目录
设置
设置
阅读主题
字体风格
雅黑 宋体 楷书 卡通
字体风格
适中 偏大 超大
保存设置
恢复默认
手机
手机阅读
扫码获取链接,使用浏览器打开
书架同步,随时随地,手机阅读
收藏
换源
听书
听书
发声
男声 女生 逍遥 软萌
语速
适中 超快
音量
适中
开始播放
推荐
反馈
章节报错
当前章节
报错内容
提交
加入收藏 < 上一章 章节列表 下一章 > 错误举报