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排行 分类 完本 书单 用户中心
搜书趣 > 都市 > 新官路商途 > 第五百二十八章 不被理解的野心

新官路商途 第五百二十八章 不被理解的野心

簡繁轉換
作者:更俗 分类:都市 更新时间:2024-12-16 21:20:02 来源:源1

八十年代初,自贝尔实验室成功试制首个锂离子石墨电极、安全性可靠的锂离子电池之后,欧美各国乃至国内都广泛开展起对锂离子电池商业化研究。

锂离子电池商用技术研究目前分为三类:使用非水液态有机电解质,使用聚合物凝胶态电解质以及全固态电解质。

全固态锂离子电池的技术水平最高,但难度太大,商用技术研究进展最为缓慢,目前距离商用还遥遥无期。

非水液态锂离子电池经过近二十年的开发研究,九一年日本索尼公司首次推出成熟的商用产品,就直接革新了消费电子产品的面貌,也是目前技术最为成熟,工艺相对简单,成本可控的商用锂离子电池。

蜗巢科技正进行二次开发的聚合物凝胶态锂离子电池,目前也有成功商用的案例,但由于聚合物凝胶态锂离子电池,生产工艺复杂,成本偏高,仅在高端领域有少量的使用。

蜗巢科技之所以直接上聚合物凝胶态锂离子电池,也不是萧良头铁想迎难而上,主要还是非水液态锂离子电池商业专利技术,就掌握在几家日企手里不对外授权。

以蜗巢科技此时的技术资源跟基础,想要在目前对外公开的非水液态锂离子电池技术基础之上,独立开发自有的商用化技术,难度太大。

邵芝华她们的理论基础准备都还不太够。

因此,萧良制定了依托贝尔实验室授权专利技术,先集中资源与人力,对聚合物凝胶态锂离子电池进行二次商用开发,尽快组织小规模的生产,在这个过程中进一步壮大、锻炼蜗巢科技的研发队伍,同步开启非水液态锂离子电池商用技术研究的发展规划。

这段话说出来简单,但放到学术界,简直就是胡搞。

国内都没有哪家顶尖科研院所敢这么搞。

名不见经传的蜗巢科技,依托可能连三流都称不上的东洲工学院学术资源这么玩,更是玩笑中的玩笑。

无论是之前的电话沟通,还是周轩与张叔毅、蔡春、孙楚辞等人亲自赶到秣陵拜访王驰骛,都非常诚恳的表述了蜗巢科技,在锂离子电池领域的野心与发展规划,希望能与王驰骛进行密切的合作。

王驰骛第一念头,就是你丫的一家做保健品发家的企业,啥基础都没有,就直接玩国内顶尖科研机构都大概率玩不转的高科技,还张口就是一条龙全套服务,不会是想骗我的技术吧?

也不能怪王驰骛对蜗巢科技全无了解。

铅酸蓄电池与锂离子电池,虽然都叫蓄电池,能源电化学领域的基本原理也是相通的,但铅酸蓄电池的成熟技术出来,实在太古早了,基本上国家顶级的院校及科研机构,都没有再涉及相关技术的研究。

目前国内仅有一些普通院校及科研机构,还继续开展对铅酸蓄电池应用层面的研究,也归入应用化学领域。

锂离子电池作为最新的高精尖科技,近年来进入国内顶级院校及科研机构的视野,重点却又落在材料物理领域。

对王驰骛这类专注研究的人来说,注意不到蜗巢科技的存在,实在是太正常了。

在其他地方多次碰壁,王驰骛这次抱着撞大运的念头来到东洲,却是实实在在吓了一跳。

在萧良赶到校东中试基地之前,在张叔毅、周轩等人陪同下,王驰骛对蜗巢科技及能源电化学联合实验室能对外公开的研究体系建设及研究工作、成就,有一个全面的了解。

他这才发现在看着不起眼的校办厂基地内外,蜗巢科技所做的工作,已经远远超乎他的想象了。

这主要还是国内正开展的相关研究工作,太零敲碎打了。

王驰骛算是国内锂离子电池研究的一个重镇了,但省科技厅拨给他的两年课题研究经费仅为五十万,手里仅有三名研究生跟一名实验员协助。

据他所知,天津物理研究所等几家开展相关研究工作的机构,情况不比他好多少。

而蜗巢科技这边,校东中试基地加联合实验室,直接参与凝聚态锂离子电池电芯部分研究的教授、学生、研究、实验人员,分三个课题组总计二十六人;外围涉及控制电路、热管理系统产品技术以及生产工艺等方面的开发研究人员,更是高达二十七人。

还有一个四人的课题研究小组,正进行非水液态锂离子电池商业技术研究的前期筹备工作。

校东基地加联合实验室,一年多时间引进采购相关的实验设备、仪器,总计近四千万;一整套总价值六千万的凝胶态锂离子电池中试生产线,还有一个月就将运入国内安装调试。

在王驰骛看来,蜗巢科技肯定已经掌握了比较成熟的聚合物凝胶态锂离子电池实验室技术,才迫不及待想着上中试线进行验证。

周轩、张叔毅他们有苦心里知:我们只是有一个猴急的老板而已,我们的实验室技术还没有做出来啊。

当然,为了获得王驰骛的一些指点,交流的时候也是特意多谈了一些非水液态锂离子电池的研发准备工作。

蜗巢科技在理论基础方面还是存在很大不足的,毕竟大家都是半路出家,新引进的研究人员也缺乏相关的研发经验,想从日企以及美企引进两名有研究经验的博士回来,但还没有最终谈下来。

蜗巢科技太半道出家了,这些研究人员在海外企业工作很稳定了,谁愿意轻易冒险挪窝回国啊?

不过,依托目前已经初步成型的研发体系,蜗巢科技的基础性准备工作,却又叫王驰骛眼馋。

要是有这边的条件跟资源投入,他的研究工作不知道能加快多少倍。

他此时依托秣陵大学材料物理系的研究条件,首先学校里各种精密实验仪器要排队。

其次科研经费有限,没有办法随便上实验试错,也没有办法用最好的材料,采用国产替代材料,为了达到实验要求,需要提前做极其复杂的预处理工作,也无疑极大增加了实验难度与繁琐过程。

通常来说,一整套实验方案走一遍,很顺利的走一遍,可能就需要三五个月。

然而研究工作就是在不断的试错。

在不同的研究、实验阶段遇到了问题,方案就要进行调整;一整套方案走到最后一步才发现走不通是常有的事情,又或者自以为成功,但后续复杂的性能检测发现距离实验目标差距甚远,就需要推翻重头思考全新的方案。

两三年时间能拿出一套相对成熟的实验室成果,就算是很成功、很顺利了。

大多数的院校及科研机构研究者,都只能指望在这个过程中发表几篇文章而已。

而实验室成果要进行产业转换,投入的资源就更为恐怖了。

目前国内还没有一条非水液态锂离子电池生产线,王驰骛想要进行更深入的研究,就要自筹资金建中试线。

单一条中试线就要一两千万的投入,这是王驰骛现在想都不敢想的事。

然而不进行中试线验证,他的实验室成果就只能束之高阁。

日韩欧美企业不缺成熟的非水液态锂离子电池商业技术,国内的厂商就算想进入这个领域,也不可能冒险去考虑一个成功率未必能百分之一二十、未经初步验证过的实验室技术。

王驰骛几乎是迫不及待提出要跟蜗巢科技合作。

能与王驰骛这一级数的研究型学者合作,萧良当然是持开放欢迎的态度。

蜗巢科技目前的资金也有些紧张,首先还要确保先把聚合物凝胶态锂离子电池做出来,不可能现在就急着再次大手笔跟秣陵大学材料物理筹建联合实验室。

同时王驰骛目前的研究,是在省科技厅支持的重大课题研究项目。

蜗巢科技要怎么出资收购,以及如何在现有的基础上,继续出资资助王驰骛深入研究,这些都不是蜗巢科技与王驰骛现在就能决定的。

此外,王驰鹜四十不到,已经是秣陵大学材料物理系副教授,可以算得上功成名就了。

兼之他又是秣陵大学培养出来,让他现在就下决心跳出秣陵大学,加盟蜗巢科技也不大现实。

后续王驰骛如何以顾问的身份,指导蜗巢科技的非水液态锂离子电池技术开发,也需要跟秣陵大学跟省科技厅进行沟通。

因为涉及王驰骛,两边就不能算独立研究,秣陵大学及省科技厅肯定也会顾忌王驰骛私下将已经做出来的研究成果,用于蜗巢科技这边的产品技术开发。

最终双方将以怎样的方式合作,又或者合作具体涉及哪些领域,萧良都是授权周轩出面去谈。

夜里在东洲大酒店设宴招待了王驰骛,又安排好明天送王驰骛返回秣陵的车跟司机,萧良又与众人回到工学院校东中试基地,汇报他离开东洲逗留香港这段时间以来的最新研究进展。

萧良走之前,这边已经选出六种高沸点化合物,配比进行全新的凝胶态聚合物充当电解质,目前已有三种连初步的实验验证都没有通过,剩下三种正进行完整的电池复现,然后再进行各项性能检测。

毕竟有成套的专利技术打基础,他们的进展还算是相当迅速的。

另外也谈妥两家台资电子企业,同意为蜗巢科技开发配套的温度传感器、电源控制电路系统。

聚合物凝胶态锂离子电池目前仅有欧美有限的几家厂商生产,基本都是采用贝尔实验室的授权技术,而现有的温度传感器、电源控制电路等配件,目前也只是欧美电子厂商有生产。

蜗巢科技少量采购这些元器件没有问题,但后续在东洲大规模组织生产电芯、电池,倘若还需要从欧美进口这些零配件,成本就很难控制下来。

因此还是要找在半导体技术领域率先走出来的台资企业合作。

等拿出成熟的生产工艺出来,还将进一步邀请他们到东洲,到狮山湾工业园直接投资建造配套电子元器件厂。

目录
设置
设置
阅读主题
字体风格
雅黑 宋体 楷书 卡通
字体风格
适中 偏大 超大
保存设置
恢复默认
手机
手机阅读
扫码获取链接,使用浏览器打开
书架同步,随时随地,手机阅读
收藏
换源
听书
听书
发声
男声 女生 逍遥 软萌
语速
适中 超快
音量
适中
开始播放
推荐
反馈
章节报错
当前章节
报错内容
提交
加入收藏 < 上一章 章节列表 下一章 > 错误举报