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排行 分类 完本 书单 用户中心
搜书趣 > 都市 > 鎏金岁月:带娃渔猎长白山 > 第五百七十八章山楂与果树

鎏金岁月:带娃渔猎长白山 第五百七十八章山楂与果树

簡繁轉換
作者:花城烈焰 分类:都市 更新时间:2025-10-18 04:51:01 来源:源1

“放映机到了?那今晚上可以放电影了吗?”

“嗯,我们张家堂那边的广场那边放一个,部队的大礼堂那边也弄一个,小石岛的晚上以后也要热闹起来啊!”

张花城点头。

小石岛的夜晚,也该迎来一点点夜生活了。

一群人睡得倒是很香甜,几个朝鲜姑娘轮流伺候这些人,加炭,盖狼皮毯,盖大衣,倒没冻到这些人。

也有很多睡不着的,比如段阳的家里人,这两天的生活真的是从地狱进入天堂,让他们时时刻刻的感觉到不现实。

“队长!马上到......

雪后的清晨,阳光斜照在松花源的屋檐上,融化的雪水顺着瓦片滴落,在结冰的地面上敲出清脆的声响。小禾穿着厚厚的棉袄,蹲在试验田边的小木箱前,正用一根小木棍小心翼翼地拨开浮土,查看底下埋着的一颗红米种子是否发芽。他已经连续三天来“探望”这颗种子了,每次都要认真记录:“第一天,没动静;第二天,土裂了一条缝;第三天……爸爸说它快醒了。”

张花城站在不远处看着儿子的身影,嘴角不自觉地上扬。他手里拿着刚打印出来的《归壤技术联盟年度运行报告》,纸页还带着打印机的余温。过去半年里,联盟已在全国落地四十三个示范点,其中八个由返乡青年自主运营,三个位于曾经的贫困县。更让他欣慰的是,不少地方开始反向输出经验??云南某合作社利用本地菌种改良S-7X适应性配方,四川山区则探索出“菌-草-禽”循环模式,甚至比松花源原版更贴近当地生态。

但平静之下,暗流从未真正停歇。

昨夜,苏婉从省城开会回来,脸色凝重。她在农业农村厅听到了一条未公开的消息:一家名为“北域生物”的新公司,注册资金五千万,法人代表匿名代持,办公地址挂在某科技园区空壳企业名下。该公司已于两周前向国家专利局提交三项发明专利申请,核心技术描述与S-7X高度相似,唯一区别是将其命名为“BX-9系列复合促生菌群”。

“他们用了白皮书里的数据。”苏婉把手机递给他,“你看这段驯化流程图,几乎一模一样,只是换了颜色和标注顺序。”

张花城盯着屏幕,眉头越皱越紧。这不是简单的模仿,而是精心设计过的“合法抄袭”。通过调整部分参数表述、更换术语命名、添加无关修饰成分,对方试图在法律灰色地带构建独立知识产权体系,进而抢占市场话语权。一旦获批,未来任何使用S-7X原理的企业都可能面临侵权诉讼。

“林清远知道吗?”他问。

“我已经联系他了,但他提醒我们,目前没有直接证据证明对方非法获取原始样本。而且……”她顿了顿,“如果他们在境外完成基础研究,哪怕参考了我们的公开资料,也难以界定为侵权。”

两人沉默良久。窗外风声掠过竹林,沙沙作响,像某种隐秘的低语。

第二天清晨,乡土学院迎来一批特殊访客??六位来自内蒙古草原牧区的学员,带着冻干的土壤样本和萎缩的牧草标本。他们所在的合作社正面临严重退化问题,草场板结、水源枯竭,牛羊瘦弱不堪。听说松花源的菌群能激活贫瘠土地,便千里迢迢赶来求助。

接待会上,一位名叫巴特尔的老牧民用不太流利的普通话讲述:“以前草原像绿毯子,风吹过来都是香的。现在走十公里都找不到一朵野花。我们试过化肥、买过国外菌剂,可越治越糟。听说你们这儿的东西‘认土’,能不能……救救我们的草?”

他的声音不大,却让全场安静下来。

王振起身回应:“我们愿意帮。但要先做三件事:一是实地采样分析,二是培训你们自己的技术人员,三是建立长期监测机制。这不是卖药治病,而是一起学习如何倾听土地的语言。”

掌声响起时,张花城注意到角落里站着一个陌生年轻人,戴着鸭舌帽,低头记笔记,神情专注得近乎警惕。会后他主动上前搭话,对方自称姓陈,是随行翻译兼助理,曾在农业大学读过研究生。

“你觉得我们该不该给他们用S-7X?”当晚,张花城在家庭会议上提出这个问题。

苏婉沉吟道:“理论上可以,但我们必须确保不会造成生态溢出。长白山的菌群进入草原生态系统,可能会打破原有平衡。”

“但我们也有责任不让技术只停留在实验室。”李朵朵插话,“就像你说的,土地属于所有人。”

最后决定:先进行封闭式小规模试验,设置隔离带,每日监测微生物扩散情况,并邀请第三方机构参与评估。

一周后,试验正式启动。那名叫陈的年轻人主动请缨留下协助,工作勤恳细致,连最繁琐的pH值记录都能做到零误差。他还提出一个改进方案??将菌剂与本地腐殖质混合制成颗粒状缓释剂,显著提升了附着率。

“这孩子有点本事。”李大山私下评价。

可就在第二十一天,意外发生了。

凌晨三点,警报骤然响起。监控显示,东侧围栏一处红外感应器短暂失灵,持续时间仅十七秒。安保人员巡逻至排水渠附近时,发现一段地下电缆被人为切断,旁边留有一枚沾满泥浆的手套。

更令人震惊的是,次日早晨,内蒙古团队带来的牧草样本培养皿中,检测出一种新型杂合菌株,基因序列包含S-7X核心片段,却又掺入了未知外源基因。初步判断,这是人为诱导重组的结果,且操作精度极高,绝非普通设备所能完成。

“有人在我们内部做了实验。”苏婉声音发冷,“而且是在我们眼皮底下。”

所有人目光聚焦到那位“陈助理”身上??他已经不见了。

调取门禁记录发现,此人身份证信息再次出现异常:号码真实,但归属地为西南某偏远县城,当地派出所核实后称该居民三年前已迁居海外,从未返国。人脸识别数据库比对结果为空,意味着这张脸从未在官方系统中登记过。

“职业级伪装。”王振咬牙,“这不是个人行为,背后一定有组织。”

张花城立即下令封锁所有核心区域,暂停一切对外合作项目审批,并紧急召集技术组召开闭门会议。与此同时,他拨通林清远电话,请求启动国家级生物安全备案程序。

“你们已经触碰到某些人的底线了。”林清远在电话那头语气沉重,“这次不是商业竞争,是技术主权争夺战。我建议你们立刻申请‘国家战略资源保护名录’纳入资格,只有国家层面介入,才能切断非法链条。”

挂断电话后,张花城独自走到试验田深处。冬小麦正在休眠,麦根深扎于黑土之中,如同无数细密的神经末梢,默默感知着大地的脉动。他忽然想起赵岩临走前说的话:“你们真正想救的,是我们这些人的心。”

那一刻他还不懂,如今却渐渐明白??这场战斗,从来不只是关于一株菌、一块地、一项技术。它是关于谁有权定义农业的未来,是谁决定农民的命运,又是谁守护这片土地不被资本彻底异化。

三天后,公安部网安局联合农业农村部执法总队进驻松花源。调查组调取了近半年全部访客影像资料,借助AI面部重建技术,终于锁定嫌疑人真实身份:张某,三十一岁,原某跨国农业科技公司亚洲区研发副主管,因涉嫌窃取国家种质资源机密被通缉,两年前列入红色通报名单。

而那家“北域生物”,经彻查发现其实际控制人为境外某农业垄断集团在中国的秘密代理网络,专门从事本土生态技术劫掠与再包装销售。此次行动,正是针对松花源的技术收割计划(代号“黑壤”)的关键环节。

消息曝光后,舆论哗然。多家媒体跟进报道,揭开近年来多起类似案件背后的共性模式:以学术交流为名渗透基层科研单位,收买内部人员,盗取原始数据,再通过专利壁垒封锁原创者发展空间。

面对汹涌舆情,国家迅速出台《生态农业核心技术保护条例(试行)》,明确将具有重大公共价值的非转基因生物技术纳入特殊监管范畴,赋予原创团队优先使用权与防御性公开权利。同时,松花源被列为首批“国家乡土科技创新示范基地”,获得专项资金支持。

风波渐息,但张花城并未放松警惕。

他做出一个大胆决定:启动“种子火种计划”??将S-7X母种及相关驯化技术拆解成十二个独立模块,分别交由全国十二个地理位置相隔甚远的合作基地独立保存与维护。任何单一节点都无法还原完整技术路径,唯有在紧急状态下,通过多重验证机制联动解锁。

“我们要让这项技术活在大地上,而不是锁在保险柜里。”他在动员大会上说,“真正的安全,不是藏起来,而是让它扎根于千千万万人的信任与守护之中。”

春耕前夕,第一批“火种模块”启程出发。每支运送队伍均由两名技术人员和一名村民代表组成,携带密封箱、实时定位仪和加密日志本。临行前,小禾踮起脚尖,往其中一个箱子里塞进一张画:一棵大树,根系深深扎入泥土,枝叶间飞舞着萤火虫般的光点。

“这是我画的‘会呼吸的土地’。”他对领队说,“你要替我照顾好它。”

三个月后,十二个基地陆续传来反馈:所有模块均已安全落地,部分站点已完成首轮适应性测试。更令人惊喜的是,新疆阿克苏的一处试点,在极端干旱条件下成功复活撂荒十年的盐碱地,第一茬苜蓿产量达到预期两倍以上。

与此同时,乡土学院迎来第三届招生。报名人数突破八百,涵盖教师、医生、退伍军人、退休工程师等各行各业。课程体系全面升级,新增“社区共建治理”“生态金融模型”“乡土数字档案”等内容。甚至连邻省一所重点高中,都将“田野哲学”列入选修课实践单元。

某个雨后的傍晚,张花城陪小禾在院子里堆泥巴房子。孩子认真地捏出窗户和门,又用树叶当屋顶。

“爸爸,如果我们不在这里了,这些房子会不会塌?”

他停下动作,轻声回答:“不会。因为还有别人会来修,会住进去,会继续盖新的。就像稻子熟了会掉种子,种子又会长出新的稻子,永远不断。”

小禾点点头,忽然抬头看向天空:“那我们现在做的事,是不是也在撒种子?”

张花城怔了一下,眼眶微微发热。

是啊,他们撒下的不仅是菌种、稻种、草种,更是信念的种子??关于尊严、关于公平、关于人与自然能否重新握手言和的可能。

夏至那天,松花源举办了第一届“归壤节”。全国各地的合作伙伴齐聚一堂,带来各自培育的新品种作物:紫色的土豆、螺旋形的豆角、散发柑橘香气的水稻……广场中央立起一面“共生墙”,墙上镶嵌着来自不同地区的土壤样本,每一?土里都埋着一封信,写给十年后的自己或家乡。

夜幕降临,篝火燃起,人们围坐一圈,轮流讲述这一年与土地的故事。轮到巴特尔时,他掏出一部旧手机,播放了一段视频:广袤草原上,绿意如潮水般蔓延,野花星星点点绽放,一群羊欢快奔跑,背景音乐竟是用马头琴演奏的《东方红》。

“我们的草回来了。”他说完,泪水滑下面颊。

烟花再度升空,映亮整片山谷。小禾靠在妈妈怀里睡着了,嘴里还念叨着:“明天我要去看我的红米宝宝……”

张花城仰望着星空,耳边回荡着人群的笑声、歌声、鼓声。他知道,敌人不会就此罢休,未来的路仍布满荆棘。但此刻,他不再感到孤独。

因为他看见,那一粒粒曾藏于黑暗中的种子,已在无数双手掌中悄然萌发,正以不可阻挡之势,破土而出。

目录
设置
设置
阅读主题
字体风格
雅黑 宋体 楷书 卡通
字体风格
适中 偏大 超大
保存设置
恢复默认
手机
手机阅读
扫码获取链接,使用浏览器打开
书架同步,随时随地,手机阅读
收藏
换源
听书
听书
发声
男声 女生 逍遥 软萌
语速
适中 超快
音量
适中
开始播放
推荐
反馈
章节报错
当前章节
报错内容
提交
加入收藏 < 上一章 章节列表 下一章 > 错误举报