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排行 分类 完本 书单 用户中心
搜书趣 > 历史军事 > 科举,农家子的权臣之路 > 第60章 漫画《孟子》问世

科举,农家子的权臣之路 第60章 漫画《孟子》问世

簡繁轉換
作者:江河大爷 分类:历史军事 更新时间:2025-07-30 15:10:58 来源:源1

第60章漫画《孟子》问世(第1/2页)

这一晚,整个陈家湾都沸腾了。

起因是陈得寿想去祠堂祭拜,想将这个好消息告诉九泉之下的陈老爷子。陈氏祠堂晚上是要锁起来的,钥匙在族长手里,陈得寿晚上敲开了陈族长的门。

陈族长一听就懵了。

“谁中童生了?”

陈得寿:“我儿子,是我陈得寿的儿子陈砚中了童生!”

因过于兴奋,声音极大,将附近几家人都给惊得开门出来看情况。

附近有家养了狗,跟着吠叫。

村里其他狗听见了,也纷纷跟着吠。

农闲时的村子是极安静的,大家又舍不得费油点灯,天黑后家家户户吃完饭就睡觉。

今晚却因为陈得寿的一句话热闹起来。

陈家湾出了位童生!

“了不得喽,文曲星下凡喽!”

族老们和族长连夜赶到陈得寿家,新晋童生陈砚与他们一块坐在长条凳上,就连陈得寿也是站在一旁,村里其他人将老陈家围了个水泄不通。

族长和族老们看陈砚,那简直就是看宝贝疙瘩。

老陈家出了贵子,就是他们整个氏族出了贵子。

正所谓一人得道鸡犬升天……

哦不。

是族人守望相助。

如此好事,必要摆宴席,让整个村子都高兴高兴,还要将陈氏的外嫁女们都请回来作客,告诉她们,娘家有人出息了。

这么些年,陈氏嫁出去不少女儿,邻近各个村子都有,陈氏这么一番大动作,附近的村子全知道陈家湾出了位童生。

整个陈家湾忙成一团,陈砚反倒是最闲的一个。

自从那天夜里陈砚说要参加六月的院试后,族长当场命令族人不许打搅陈砚学习。

就连陈得福都被族长亲自警告过。

陈砚闲下来,正好继续画《孟子》。

陈家湾摆了一天的流水席,还请了个戏班子来唱了一天戏,附近各个村子的人来吃完喝完,看场戏再归家。

虽是其他村的人占了便宜,其他村子的人却极羡慕陈家湾的人。

这番热闹结束,陈砚的《孟子》也画完了。

当陈砚将剩余的漫画送给孟永长时,孟永长抱着画简直要哭出来。

“若不是知道你要考府试,我必要去你家打地铺催稿!”

人生最痛苦的事莫过于看到地上有钱却捡不起来。

孟永长最近一直被这种痛苦包裹。

自从《论语》大卖后,市面上多出不少其他四书五经的漫画,还都卖得不错,不过那些故事编排和画都比陈砚差远了。

有些讲究的人家总来问墨竹轩何时出新漫画,就连孟家其他书肆的掌柜们都是一次次往这边跑,甚至将孟永长围起来哭诉。

孟永长心肝都像有猫在挠,差点把陈砚之前画的那半部《孟子》给提前刊印了。

后来还是为了获取更大的利益生生给忍下了。

陈砚很实在地应道:“你就算去了,我也不会画,还是读书更要紧。”

孟永长虽悲愤无奈,却不觉得陈砚有什么不对。

画画、写小说等终究都是小道,只能维持生活,上不得台面。

只有入仕途方才是上上之选。

(本章未完,请点击下一页继续阅读)第60章漫画《孟子》问世(第2/2页)

陈砚小小年纪就中了童生,可见读书的天赋极高,前途无量。

如他孟永长,今年已十二岁了,还未下场县试。

这次孟永长足足给了一百四十两。

陈砚有些诧异。

上册是一百两,给的已经不少,下册虽比上册多些,一百四十两还是很多的。

几年下来,两人相处极好,陈砚也就不客气地问道:“你给我这么多稿费,若书册卖得不够多,怕是还要亏本。”

毕竟市面上已经有了不少《孟子》,跟之前出《论语》时不同了。

孟永长道:“你如今是童生了,身价自是要涨。我读书不如你,可论起做生意,十个你也比不过我,九渊还是抓紧画下一本吧,大梁万千启蒙幼童都在等着你。”

九渊是陈砚的笔名,取自《庄子·列御寇》中“夫千金之珠,必在九重之渊,而骊龙颔下”。

正如孟永长所言,他所有的心眼都长在了做生意上。

拿到画后,连夜让工匠雕版,连附近几个县书肆的工匠也被拽过来昼夜不停地印制。

足足印了两千本方才停下,又让人在孟家的各个书肆外头都贴上“历时三年,漫画《论语》作者九渊终将《孟子》漫画完成,墨竹轩已刻印完成。”

这还不够,又用白色的布印上其中一部分内容,往铺子外面一挂,让人随意看。

其他家是有绘制的《孟子》,那就与墨竹轩的比比。

大梁人还未见过有人会将书中内容贴出来,自是要驻足观看。

这一看就停不下来。

尤其是不少书院的学生,往常看《孟子》只觉枯燥乏味,先生便是讲了经义,转头也就忘了,可看到漫画《孟子》,才发觉原来此书的经义如此好记,里面的一个个故事竟丝毫不比那些大热的话本差。

能上书院读书的,多是有些家底子。

手头买书的钱还是有的,当即就有不少书院的学生冲进来买书。

等真正要启蒙的幼童家中长辈来买时,书已经卖光了。

墨竹轩的工匠们被逼得连家都不回,干脆睡在书肆。

其他家书肆眼红墨竹轩的生意,竟跟着出了仿本。

孟永长丝毫不客气,动用孟家的势力将其压下。

随着《孟子》的大卖,“九渊”的名号也随之传开。

先有《论语》,再有《孟子》,简直就是幼童启蒙的良师。

当然,这名头传开时,陈砚三人再次到了东阳府。

院试依旧在东阳府的贡院考,告示在六月中就贴了出来,八月底开考,陈砚和周既白报名后,又被杨夫子特训。

府试考完后,陈砚和周既白在家中休息时,杨夫子已在为两人的院试做准备。

因周荣外出游学还未归家,周夫人并不好为周既白摆酒席。

只是接了陈得寿一家子过来一同吃了顿饭。

这之后,杨夫子就将两人带到了东阳府。

此次他并未住在客栈,而是在偏郊租了一个僻静的农家小院。

府试时险些被算计的事让他心有余悸,宁愿住得远些也要规避麻烦。

院试由朝廷委派的提学官担任主考,而掌管镇江省学政的乃是何若水,在士林中极有威望的大宗师。

目录
设置
设置
阅读主题
字体风格
雅黑 宋体 楷书 卡通
字体风格
适中 偏大 超大
保存设置
恢复默认
手机
手机阅读
扫码获取链接,使用浏览器打开
书架同步,随时随地,手机阅读
收藏
换源
听书
听书
发声
男声 女生 逍遥 软萌
语速
适中 超快
音量
适中
开始播放
推荐
反馈
章节报错
当前章节
报错内容
提交
加入收藏 < 上一章 章节列表 下一章 > 错误举报