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排行 分类 完本 书单 用户中心
搜书趣 > 历史军事 > 科举,农家子的权臣之路 > 第349章 担忧

科举,农家子的权臣之路 第349章 担忧

簡繁轉換
作者:江河大爷 分类:历史军事 更新时间:2025-10-11 04:42:09 来源:源1

第349章担忧(第1/2页)

今年八月的乡试,周既白中了解元,名声大噪。

随着一同出名的,还有陈氏族学。

陈氏一族先是出了位陈三元,如今族学又出了位解元郎,还有进士老爷当夫子,众读书人便觉他们必有读书秘法,许多人前往陈氏族学求学,其中不乏天资卓越之人。

那些学子的目标只有两人:进士周荣和夫子杨诏元。

周荣自身考中进士不必多言,那三元公陈砚是周荣的养子,如今周荣的亲儿子周既白又夺了解元,这足以见其家教之好。

杨夫子更是了不得。

在陈砚连中三元后,杨夫子就名满士林,被无数读书人追捧。

如今他的另一个学生又中解元,更是让那些读书人沸腾,纷纷拜访想要拜入杨夫子门下。

杨夫子不堪其扰,便早早与周既白来京城躲进陈砚这套宅子里,让周既白闭门苦读。

“这是既白今日所做文章,怀远你看看。”

杨夫子将文章递过来,陈砚接过,逐字逐句看着。

一旁的周既白屏住呼吸,双手握成拳,整个人都紧绷起来。

陈老虎边往嘴里塞栗子,边奇怪地看向周既白:“周老爷怎的还出汗了?”

周既白下意识去摸额头,发觉额头有些湿,他只得干笑道:“热的。”

陈老虎便越发奇怪,外面的风呼啦啦的吹,就连他都觉得有些冷,怎的这弱不禁风的周老爷还会热?

他一双虎目探究地看了会儿周既白,又顺着周既白的目光看向陈砚,心里大抵明白了。

周老爷是怕砚老爷嫌弃他写的文章不好。

这时他便想,自己大字不识几个都不怕砚老爷嫌弃,周老爷都是举人老爷了,文章写得必然不差,怎的还怕被嫌弃?

陈老虎便不多费心,缩着坐在炕桌前喝温酒,酒盅一口喝完,他再给自己斟一杯,又是一饮而尽,旋即便想,还是冷酒更好喝。

“既白的文章辞章雅致,精炼典雅,进益不小,可见下了苦工。”

周既白兴奋得脸颊通红,仿佛已连中三元般。

一旁的杨夫子却泼凉水:“光论文采,既白足可争一争会元,但他于策论一途与怀远你当初相差甚远,怕是与会元无缘。”

到了会试就不仅是看文采,还要看治国之道。

周既白到底年少,并未经历过官场,周荣虽中了进士,在官场上时日极短,自己尚且还未看透官场,又能教周既白多少?

周既白的策论一眼看过去,好似是那么回事,再一细看,就会看出其外强中干,终究还是书生的幻想。

陈砚笑道:“此次我归京,是要与一大帮子朝堂官员斗,既白在我身边看着,不出一个月便能学到里面的门道。”

旋即看向周既白:“离会试还有几个月,你得多看多学。你当初做了承诺,要连中三元,为夫子扬名立万。”

教出一个三元公,便让杨夫子名扬天下了。

若杨夫子再教出一个三元公,整个大梁的先生教谕无人能出其右,到时夫子便是一方大家。

周既白攥紧拳头,斗志满满道:“我会睁大双眼跟阿砚……怀远你好好学!”

杨夫子捋着胡须笑道:“有怀远你指点,为师便安心了。”

作为他的得意门生,陈砚不仅连中三元,更是中枢与地方都待过。

陈砚前往松奉后,一直处于搏命状态,与家中和夫子书信来往不多,杨夫子就托自己的同窗等打探,大致知晓松奉局势如何混乱,也知陈砚这个同知当得如何艰辛。

(本章未完,请点击下一页继续阅读)第349章担忧(第2/2页)

杨夫子目光上下打量陈砚,见其脸部轮廓比一年前硬朗了不少,身上隐隐透出官威,与一年前已是天壤之别。

这一年的变化着实大,怕是经历了许多磨难。

“怀远怎的不在松奉,反倒回京了?”

杨夫子询问起来。

周既白道:“听闻宁王反了,怀远你是不是回京搬救兵来了?”

陈砚笑着摇摇头,道:“宁王叛乱已平息,今日已被押送回京,我与他一同回京,是为了开海。”

“开海”两字一出,杨夫子和周既白均是呆住。

从前朝起就有的海禁,陈砚竟想打破?

周既白反应过来,便焦急道:“你这是与满朝文武为敌,比得罪徐首辅的后果还严重,你一人如何能承担?”

杨夫子明明觉得冷,额头却滚滚落下豆大汗珠。

他几次张嘴,都说不出话来。

开海……

开海!

他这个学生真要捅破天!

陈砚笑着对杨夫子道:“我看夫子对既白的判定有误,这不是很通政事吗?”

杨夫子被他这话一气,话竟脱口而出:“连既白都能看出此事牵连甚广,你怎的还敢干?你虽有惊天之才,然终究是农家出身,无人相护,无人相帮,更无三头六臂,一旦出事……”

说到此处,杨夫子泪光烁烁。

颤抖着嘴唇道:“你要为师白发人送黑发人不成?”

自教导陈砚,杨夫子就知这个学生非池中物。

他不想这等人中龙凤被自己耽误,便拼尽全力去教,纵使《春秋》非他的本经,他也努力学。

他杨诏元不仅将自身学问尽数教给陈砚,更是将自己未竟的政治抱负也寄托于陈砚。

往常除了教学,他也会带着两名学生去乡野田间,去看民生疾苦,只盼望陈砚和周既白为官后能造福一方。

陈砚果然不负他所望,连中三元,声名远播。

不久后,陈砚当堂死谏首辅徐鸿渐,得知消息的杨夫子险些去了半条命。

陈砚去松奉,杨夫子更是提心吊胆。

他来京城,一来是为了帮周既白准备会试,二来,便是在京城好打探消息。

他知道宁王造反后,便急得整夜睡不着,又不愿扰乱周既白的心神,一直未与其说,只能自己憋着。

今日见到陈砚,他一颗心终于落回肚子里,可陈砚说要开海,他的情绪便再压不住。

“阿砚,为师虽教你要为国为民,你也要先保全自身呐!”

以五品官身去对抗满朝文武,对抗祖制,只会被吞得骨头都不剩。

陈砚心情复杂:“怕是要让夫子失望了,学生今日已禀明陛下开海一事。”

杨夫子只觉眼前一黑,险些栽倒,好在陈砚和周既白一左一右将其扶住。

几人忙着又是喂热水,又是给他顺背,好一会儿杨夫子才缓过劲。

他抓住陈砚的胳膊,双眼带了期盼:“就不能缓缓?”

陈砚深吸口气,对上杨夫子的双眼:“学生缓得,松奉的百姓缓不得,宁淮缓不得,大梁更缓不得。”

他却不知,他接下来的一番话,彻底改变了周既白的一生。

目录
设置
设置
阅读主题
字体风格
雅黑 宋体 楷书 卡通
字体风格
适中 偏大 超大
保存设置
恢复默认
手机
手机阅读
扫码获取链接,使用浏览器打开
书架同步,随时随地,手机阅读
收藏
换源
听书
听书
发声
男声 女生 逍遥 软萌
语速
适中 超快
音量
适中
开始播放
推荐
反馈
章节报错
当前章节
报错内容
提交
加入收藏 < 上一章 章节列表 下一章 > 错误举报