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排行 分类 完本 书单 用户中心
搜书趣 > 历史军事 > 科举,农家子的权臣之路 > 第362章 宫内

科举,农家子的权臣之路 第362章 宫内

簡繁轉換
作者:江河大爷 分类:历史军事 更新时间:2025-10-11 04:42:09 来源:源1

第362章宫内(第1/2页)

暖阁内的地龙烧得极旺,热得里面的人躁动不安。

永安帝虽是坐着,背脊却挺得笔直,脸上并未带什么怒气,然汪如海知道此时的永安帝犹如一个即将喷发的火山。

纵使是一直跟着永安帝伺候的他,此刻也连一句规劝之语都不敢说。

暖阁内诡异的安静,导致传进来的哭声越发大。

“陈砚此等奸佞之人必要处之才可安四海啊陛下!”

“公然抗旨,陈砚这是有不轨之心,陛下万万不可被其蒙蔽啊!”

“陛下若再被陈砚蛊惑,无异于置祖宗基业于不顾!此子一出现在京城,便有了荧惑守心之天相,这就是上天的指示,陛下贵为天子怎可置之不理?”

“陛下为百姓想想,为大梁江山想想吧!”

声声泣血,句句都是指责君主被奸臣所惑,是不顾祖宗基业的败家子,要做那亡国之君。

堂堂一国之君,却被堵在暖阁里受众臣痛骂,仿若众臣是那比干,而他永安帝是纣王。

纵使永安帝脾气再好,也无法容忍此事。

“内阁那三位在何处?”

永安帝声音仿佛带了冰渣子,让内侍们直哆嗦。

汪如海小心翼翼道:“回禀主子,他们还在大殿。”

永安帝眼底藏着层层杀机,语气却依旧平静:“让他们过来,将各自的人带走。”

汪如海赶忙应下,派了一名信得过的内侍去往大殿。

大殿。

国子监司业王申悲愤道:“恩师怎能任由底下人去哭谏?您难道要给君父安上昏君的名号吗?”

与之相比,刘守仁的语气就平静了许多:“臣子要朝君父哭谏,必是为坚守心中大义,本官虽为阁老,也无力阻拦。”

尽忠报国,如何能拦着。

此话王申根本不信。

刘门以刘守仁马首是瞻,若不是刘守仁点头,那些人怎敢如此大胆?

清流与徐门势同水火,此次怎就联合起来,对付陈砚一个松奉同知?

陈砚在松奉立下种种大功,纵使有错,被几名言官弹劾也就罢了,何意要动用百官哭谏这等大阵仗?

需知前朝嘉靖帝的大礼仪之争,才有百官哭谏。

徐门众人与陈砚有仇,要以此逼迫皇帝杀死陈砚,他王申能看得明白,一向与徐门争锋相对的恩师刘守仁,清流一派的二号人物,为何要做这等事?

这些日子他在朝堂之上听着这些人疯了般弹劾陈砚,可那些罪状在他看来都无异于鸡蛋里挑骨头。

哪里就十恶不赦了?

若百官都是为了心中大义,为何焦阁老的人就能全部跟随焦阁老留在大殿之上?

王申头一次发觉自己钦佩的恩师并不干净。

他压低声音提醒道:“恩师与徐门为伍,就不怕君父猜忌,不怕天下人误会吗?”

刘守仁靠的就是反抗徐鸿渐爬到今天的位置,若他与徐鸿渐联手,往后便再不能以此立足。

“荧惑之心天象已出,若不动手将灾星除了,天下必定大乱,本官无论如何也不能让大梁陷入如此绝境!”

刘守仁一甩衣袖,面色阴沉:“本官一心为公,至死无悔,被人误解又有何惧?”

(本章未完,请点击下一页继续阅读)第362章宫内(第2/2页)

“这分明是构陷之词,阁老岂可上当?”

王申目光中尽是不可思议。

连他都看得清陈砚在松奉端了徐鸿渐的老巢,大大削减了徐门的势力,徐门恼羞成怒,要将陈砚除之而后快,为何刘阁老就看不透!

王申转头看向徐鸿渐,就见徐鸿渐正闭目假寐,虽身后空无一人,却是老神在在,仿佛一切尽在掌控。

王申在心里暗骂了一声“老狐狸”,便又转头对上刘守仁。

如今想要阻止徐门是不可能的,至少他要劝恩师看清局势,莫要中了他人的计。

若能让刘门中人都离开,只徐门官员哭谏,声势就会小许多。

王申还未开口,就被刘守仁打断:“你不必再多说,若你心里还有大梁,还有君父与百姓,此刻你就该与他们一同去哭谏,而非站在此地指点本官!”

那浑身的威压,以及刘守仁眼中的厌恶,让王申僵住。

就在此时,焦志行走了过来,对刘守仁道:“刘阁老这门生颇有主见。

刘守仁并未再给王申一个多余眼神,反倒关切问焦志行:“次辅大人身子可好些了?”

“人年纪大了,受点风寒就躺下起不来。”

焦志行说笑着将刘守仁带到一旁,背对着徐鸿渐拿出一封信,递给刘守仁:“刘阁老先看看这个。”

刘守仁知道焦志行在此时拿出一封信,必与死谏息息相关。

接过信,展开只看了三行,他便愕然抬头看向不远处假寐的徐鸿渐。

许是感受到异样的目光,徐鸿渐撩起苍老的眼皮,如鹰隼般锐利的目光对上刘守仁的目光。

目光再缓缓下移,落在了刘守仁手上那封信上。

顿了下,他再次闭上双眼。

刘守仁再看向焦志行,就见焦志行脸上带了意味深长的笑:“千载难逢的机会,就摆在你我眼前。”

昨日陈砚从焦府离开后,焦志行便决定今日就将此信拿出来,与一众清流相商。

只是人算不如天算,他还未来得及开口,百官哭谏就开始了。

因他站着未动,焦门众人也依旧站在大殿之上,刘门众人却纷纷离开。

光靠他焦门的势力,根本无法与徐门相抗衡。

若焦门再加一个刘守仁,那他焦志行再无还手之力。

正是拉拢刘守仁的关键时刻,焦志行便不再隐瞒手中底牌,把陈砚交给他的那封信拿给刘守仁。

此封信即便无法倒徐,也足以弹劾徐鸿渐一个纵容族人之罪,此罪可大可小,若清流一派全力攻击,至少能削剪徐鸿渐的羽翼。

一旦徐鸿渐手下势力减弱,清流就可迅速崛起,占据那些关键位置,再择机慢慢侵蚀徐门,待到势力足够,一举歼灭徐门。

刘守仁目光变了几变,最终定下,悠然问道:“这封信从何而来?能否确定真伪?”

焦志行只道:“从松奉而来。”

从松奉来的,除了那些被抓的官员外,也唯有陈砚。

此刻的刘守仁终于明白陈砚回京的底气。

原来就是指望这封信。

刘守仁双手一错,信纸被撕成两半。

焦志行的心漏掉了半拍。

目录
设置
设置
阅读主题
字体风格
雅黑 宋体 楷书 卡通
字体风格
适中 偏大 超大
保存设置
恢复默认
手机
手机阅读
扫码获取链接,使用浏览器打开
书架同步,随时随地,手机阅读
收藏
换源
听书
听书
发声
男声 女生 逍遥 软萌
语速
适中 超快
音量
适中
开始播放
推荐
反馈
章节报错
当前章节
报错内容
提交
加入收藏 < 上一章 章节列表 下一章 > 错误举报