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排行 分类 完本 书单 用户中心
搜书趣 > 历史军事 > 大明:从边军开始覆明灭清 > 第21章 安塞

大明:从边军开始覆明灭清 第21章 安塞

簡繁轉換
作者:就爱啃鸡翅 分类:历史军事 更新时间:2025-07-30 15:11:00 来源:源1

第21章安塞(第1/2页)

就在崇祯憋着要找江瀚麻烦时,江瀚一行人早已绕过延水关,踏入了陕西地界。

到了陕西后,江瀚先去了米脂一趟,他想去找找大名鼎鼎的闯王,看看能不能将其纳入麾下。

结果当地人告诉他,李鸿基并不在村里,而是终日奔波于各处驿站,传递军情要务,已有好久没回村了。

(根据《延绥镇志》和《延安府志》记载,李自成此时还在米脂,不存在如《明季北略》和《绥寇纪略》所说,李自成此时去参军了的说法。)

听到这个消息,江瀚有些纳闷儿,李自成不是应该被裁撤了吗,怎么还在当驿卒?

实际上,大明朝廷所谓的“裁撤驿站”,只是取消编制,不再发放薪俸罢了。

可那传递军情、公文的差事,驿卒们却还得照干不误。

那既不发工钱,又要人卖力干活,这银子从何而来?

没办法,国家大事重要,只好苦一苦这些小小的驿卒了。

驿站修缮,马匹保养等一应开销,只好请驿站工作人员自掏腰包了。

李自成就是这样欠下的债务,驿站里死了一匹驿马,官府要求他们驿卒照价赔偿。

但这帮驿卒实在没钱,所以李自成就去找了同乡的艾举人借钱。

后来大旱,种地没收成,实在还不上,被艾举人联合官府一顿好打,这才起兵造反。

没能见到大名鼎鼎的闯王,江瀚有些失望的离开了米脂,一行人一路南下,走走停停,身上的银子也都换成了粮食、布匹以及一些生活必需品。

往后几年,对于陕西地界来说,银子可谓是最没用的东西,只有这些才是硬通货。

一路上,那些不愿意造反的人陆陆续续的都离开了队伍。

“旗总,王五他们...”

黑子望着又一批前来辞行的弟兄欲言又止。

江瀚摆摆手,将两匹土布抛给穿着单衣的两个军汉:

“记住,活不下去就到安塞来寻我。”

王五抱着布匹跪在地上咚咚磕头,积雪在他额前化成一滩泥水。

他也不想走,只是家中上有老母,下有妻小,他实在放心不下。

江瀚的大恩大德,他只能来世再报。

冬季的黄土高坡,寒风夹着大雪如刀一般刮过黄土高坡,冻得人瑟瑟发抖。

江瀚领着剩下的千余人,赶在二月前,终于踏入了延安府的地界,安塞就在眼前。

董二柱顶着刺骨的寒风,一马当先地骑在队伍前头,满脸兴奋地回头看着江瀚:

“瀚二哥,咱终于到家了,”

江瀚叹了口气,神色复杂:

“家里都没人了,不过是个住处而已。”

一旁的邵勇策马靠了过来,好奇的问道:

“江大人,我一直听柱子叫你二哥,这么说你还有个哥哥?”

江瀚摇了摇头,回应道:

“没人了,我家原来有五口人,天启年间遭了灾,父亲饿死了,哥哥去服徭役,死在了路上。”

“四岁的小弟被流民拐出村子,煮了吃了;家母想不开,便上吊了。”

江瀚叹了口气,语气带着一丝苦涩:

“后来剩我一个,实在活不下去了,就和柱子一起去参了军,勉强混口饭吃。”

邵勇沉默了,握着缰绳的手微微用力,张了张嘴,却不知道该如何开口安慰。

而江瀚反倒坦然一笑,拍了拍邵勇的肩膀:

“不提这些了,白家沟马上就到了;穿过这马家沟,马上就能看了。”

江瀚家就在安塞县的白家沟,紧挨着马家沟。

白家沟不过是个不起眼的小地方,但隔壁的马家沟可是出了个进士,叫做马懋才。

马懋才,江瀚对这个人并不陌生,《备陈大饥疏》好像就是他写的。

(本章未完,请点击下一页继续阅读)第21章安塞(第2/2页)

崇祯元年,马懋才路过陕西,见家乡遭了灾,于是就写下了《备陈大饥疏》并呈给了皇帝。

上书后,朝廷确实下拨了一些赈济。

按理说,不少乡亲都受过他的恩惠,不过这些和江瀚家已没什么关系了。

那时候,江瀚早就去了延绥镇当兵。

江瀚家就在马家沟对面,仅仅隔了一条延河;跨过干枯的河床,江瀚骑在马上,扫视着这个曾经生养自己的小村庄。

这是一个典型的陕西农村,以土窑洞为主,剩下的都是些摇摇欲坠的黄泥房子。

走进村子,江瀚发现这里早已破败不堪,村民死的死,逃的逃,十不存一。

许多空着的房屋都已破败不堪,院内积雪足有半尺多深,长满了杂草,显得格外荒凉。

江瀚招手叫来董二柱,对他吩咐道:

“柱子,你把下面的兵丁打散,五人为一组,你带他们去找些空房子,分批住进去。”

“反正村子里也没什么人了,咱以后就在这儿住下了。”

自从崇祯初年起,整个陕北就是一副地狱绘图,根据《汉南续郡志》记载:

“崇祯元年,全陕天赤如血。五年大饥,六年大水,七年秋蝗......”

成千上万活不下去的流民,如同蝗虫过境一般,扒树皮挖草根,能吃的不能吃的,全都啃得干干净净。

落单的人,随时可能成为流民的猎物;不少人会在某个夜晚悄无声息地消失,然后填了流民的肚子。

江瀚和董二柱两人忙活了大半天,总算才将手下的士兵分批安置好。

一整个村子的空房子都被占得满满当当,饶是这样,仍然还有一部分士卒没地方住。

没办法,江瀚只得让他们找个挡风的地方,搭个行军时用的帐篷,就当临时住所了,以后他再想办法。

忙完这一切,天都快黑了,江瀚这才带着柱子、黑子和邵勇三人,一同向自家的老窑洞赶去。

柱子骑在马上,满脸兴奋地给众人介绍起白家沟:

“我和瀚二哥家的土窑洞就在前面,我俩是邻居,因为我们两家是外姓人,所以就一直报团取暖。”

他指了指不远处的荒地,继续说道:

“这边是我们小时候给地主家放牛的地方,这边一片都是他家的地......”

正当柱子兴奋地介绍着白家沟时,一旁的邵勇好像听到了些什么,抬手打断了柱子:

“柱子,你先别讲话,前面好像有声音。”

被打断的董二柱明显有些不高兴,撇了撇嘴:

“哪有什么声音?村子里的人死的死,逃的逃,哪还有人?你别整天大惊小怪的!”

但江瀚可是知道邵勇耳朵的厉害,他瞪了柱子一眼,随即翻身下马,拔出了雁翎刀,慢慢往前摸了过去。

马上的几人见状也不敢大意,立刻翻身下马,提刀跟着江瀚悄悄地摸了过去。

几人悄然逼近江瀚家的院墙,屏住呼吸,小心翼翼地靠近院门。

江瀚俯身贴近漏风的院门,顺着缝隙朝院内望去,只见院子里点着一堆篝火,几个人影围坐在篝火旁,正低声交谈着什么。

江瀚回头朝邵勇使了个眼色,邵勇立刻会意,悄然往后退了两步,张弓搭箭,直指院内,随时准备出手。

江瀚点了点头,随即猛地一脚踹开院门,提着雁翎刀冲了进去,厉声喝道:

“什么人!?”

篝火旁的几人被这一脚踹门声吓得猛然一颤,瞬间从地上跳了起来。

其中一个胆子大的,瞥见江瀚几人,不仅不害怕,反而抽出腰间的短刀,对准江瀚就冲了过来。

目录
设置
设置
阅读主题
字体风格
雅黑 宋体 楷书 卡通
字体风格
适中 偏大 超大
保存设置
恢复默认
手机
手机阅读
扫码获取链接,使用浏览器打开
书架同步,随时随地,手机阅读
收藏
换源
听书
听书
发声
男声 女生 逍遥 软萌
语速
适中 超快
音量
适中
开始播放
推荐
反馈
章节报错
当前章节
报错内容
提交
加入收藏 < 上一章 章节列表 下一章 > 错误举报