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排行 分类 完本 书单 用户中心
搜书趣 > 都市 > 海风吻过讲台 > 第4章:初到海田

海风吻过讲台 第4章:初到海田

簡繁轉換
作者:杏琳 分类:都市 更新时间:2025-08-01 15:05:21 来源:源1

第4章:初到海田(第1/2页)

清晨的薄雾尚未被完全蒸腾,一辆蓝色的凤凰牌女式自行车已如离弦之箭,载着它的主人疾驰在曲海镇东去的大路上。车轮碾过露水微凝的砂石路面,发出细碎而轻快的声响,仿佛在替那位俯身骑行的年轻姑娘黄诗娴应和着某种无声的急迫。

凉风习习,拂动她垂落肩头的发丝,乌亮如绸缎,在晨光熹微中流转着润泽的光。那身素净的白裙在风里轻盈鼓荡,勾勒出她纤巧却蕴含韧劲的身形。脚下一双黑色高跟鞋,此刻全然融入了脚踏板运动的节奏,每一次下压都带着一股子干脆的力道!她正奔赴海田小学一场关乎新学期命运的教师会议。

车轮咿呀的韵律里,思绪亦如潮水般翻涌不息。去岁七月,高中毕业证书墨香犹存;八月,便已在曲海镇民办教师招考中崭露头角,语文成绩高居第五;九月,她便成了海田小学六年级二班那些半大孩子的“班妈妈”兼语文引路人。短短一年,讲台已在她脚下生出根须。此刻忧虑如同海雾般悄然弥漫:若此番被调离耕耘初熟的六年级语文阵地,岂不是又要从头摸索?幸而,上学期末统考全镇二十三所小学,她所执教的班级语文成绩赫然位列第六!这数字像一枚徽章,悄然别在她的心头,瞬间熨平了眉宇间的细纹。一丝不易察觉的笃定笑意爬上嘴角,她甚至轻声哼起了《在希望的田野上》,脚下的车轮应和着旋律,仿佛也陡然卸去了几分沉重,轻快得如同掠过海面的鸥鸟!

车轮卷起薄尘,掠过空旷的乡野。偶有满载鱼获的小货车自东面渔港方向轰鸣驶来,带着咸腥的海风呼啸而过,那浓烈得几乎有形的气味扑面而来。黄诗娴非但不曾蹙眉,反而下意识地深深吸气,仿佛要将这熟悉的气息纳入肺腑深处:她生于渔家,长于船畔,父亲粗糙的双手在风浪里讨生活,那微带咸腥的气息,早已融入血脉,是家的烙印,是生存的凭证。

这味道牵引着她,一路向东,直至海田小学那扇敞开的大门出现在视野尽头。

海田小学,宛如一枚被时光摩挲得温润的贝壳,静静卧在曲海镇最东端的臂弯里。坐北朝南的校园,越过围墙向南眺望,目力所及便是那片无垠的碧蓝。一道由坚韧马尾松构筑的绿色长城沿着海岸蜿蜒伸展,金黄的沙滩在松涛与海浪的合奏中若隐若现。

此刻,沉寂了一个漫长暑期的校园,因教师们的归来而骤然苏醒。人声如被惊扰的鸟群,在龙眼树婆娑的浓荫下此起彼伏地聚拢、散开。树下,层层叠叠的枯叶铺成厚毯,散发着夏日腐烂又酝酿新生的独特气息。围墙根下,水井旁侧,野草得了无人管束的自由,蓬蓬勃勃地向上疯长,绿得恣意盎然,几乎要溢出生命本身。唯有那幢三层高的教学楼,沉默地矗立于校园中心,它二楼东端的会议室窗口,正透出几个奋力挥动扫帚的身影。

李盛新校长新官上任,此刻正亲率梁文昌主任等几位骨干,在会议室里进行一场艰苦卓绝的“除旧布新”。一个暑假积攒的灰尘几乎覆盖了每一寸地面,桌椅板凳上,蟑螂深褐色的排泄物颗粒与老鼠留下的淡黄尿渍斑驳交错,腥臊气味顽固地盘踞在空气里,蛛网则在各个角落和天花板上织就了细密的罗网。这里即将成为全体教师的聚首之地,清理它,成了刻不容缓的头等大事。

黄诗娴利落地支好自行车,迅速回宿舍取了毛巾脸盆,在水井旁汲一桶沁凉的井水,麻利地洗漱完毕。

踏入校园,一路与相识的旧同事点头致意,目光亦敏锐地捕捉到几张陌生的面孔,教师聘任制改革,已悄然重塑着这里的生态。她步履不停,径直走向那喧闹的会议室,顺手抄起一块抹布,无声地加入了那挥汗如雨的清洁行列。

待到八点多的光景,会议室总算窗明几净,尘埃落定。黄诗娴随李校长等人下楼至井台边清洗手上尘灰。清冽的井水滑过指尖,带来短暂的沁凉。就在这时,校门口的光影晃动,一个青年男子的身影踏入了这片忙碌的天地。

他步履从容,目光坦然地迎向所有投来的视线,嘴角噙着温和的微笑,试图以此化解初来乍到的生疏。然而,那从耳根悄然蔓延至双颊的、难以抑制的潮红,却如一道泄露心事的暗流,无声地宣告着他内心的拘谨与局促。

“主任,”井台边一位年轻女教师用手肘碰了碰身旁的梁文昌,压低声音,眼中满是好奇,“那位靓仔哥是哪位神仙呀?”

“他叫武修文。”梁文昌答道。

“什么来头?”女教师紧追不舍。

旁边一位中年男教师早已按捺不住,抢着插话:“这还用琢磨?瞧咱们李校那架势!准是上头下来视察的大人物呗!不然能这么恭敬?”

“啧啧,年纪轻轻,了不得!”

“非也非也!”梁文昌笑着摇头,纠正道,“他是松岗小学的武修文老师,咱们李校的老搭档了,这学期调来咱们这儿。”

“他就是武修文?”女教师眼睛一亮,“嚯!听说那可是位响当当的厉害角色!”

“传言嘛,难免走样。”梁文昌语气温和,目光追随着正被李校长热情握住双手的年轻人,“他为人其实随和得很,谦逊有礼。大家说的‘牛’,是指他教书育人的本事,那才真叫过硬!”

他一边说着,一边微笑着朝武修文的方向颔首致意,随即也迈步迎了上去。

众人的议论如同投入水面的石子,在黄诗娴心底漾开圈圈涟漪,撩拨起强烈的好奇。她站在几步之外,不动声色地打量着这位传闻中“很牛”的武修文。他衣着朴素,身材匀称,约莫一米七出头,那双细长的单眼皮眼睛,实在算不得出众。距离尚远,面容细节模糊,只觉其举手投足间,的确有一股书卷气的斯文。她暗自思忖:如此平平无奇的外表,如何能担得起“牛B”二字?李校长那份毫不掩饰的器重,又从何而来?她探究的目光追随着他,心思飘摇,脚步却随着人流,不由自主地再次向会议室挪去。

九时许,海田小学新学期的战鼓,终于在会议室里正式擂响。

李盛新校长言简意赅,传达了前日教育办公室校长会议的精神,勾勒出新学期航行的方向。随后,梁文昌主任逐一介绍教师情况,并宣布了具体的工作安排。当听到自己因上学年教学成绩突出,被委以六年级一班(尖子班)班主任兼语文教学的重任时,黄诗娴心中那块悬着的石头终于安稳落地。海田小学的六年级如同一个微缩的竞技场:一班汇聚了上学期末五年级统考全年级前五十的佼佼者,二班则由五十一名至一百一十名的学生组成,三班、四班则是基础相对薄弱的普通班。这种泾渭分明,美其名曰“因材施教”,已是此地心照不宣的常态。而武修文的名字,紧随其后响起:他将担纲六一班与六二班两个班级的数学教学。

(本章未完,请点击下一页继续阅读)第4章:初到海田(第2/2页)

梁文昌宣读的声音尚未完全落下,一直低垂眼睑的黄诗娴,仿佛被一股无形的力量牵引,倏然抬眼,目光投向自己右后方那个位置。

武修文端坐如松,面向**台,神情专注而平静,似乎全然沉浸在学校领导的讲话中,对周遭的注视浑然未觉。那平静的侧影,与方才校门口略带羞涩的模样判若两人。只匆匆一瞥,黄诗娴便如被火灼般迅速收回视线,唯恐自己这点窥探的小心思暴露于人前。然而,那短暂瞥见的身影却像一枚投入心湖的石子,激起的涟漪久久难平。片刻之后,鬼使神差地,她再次侧过头去,这一次,她想看清那张被李校长如此看重的脸庞。

就在她的目光寻索过去的刹那,仿佛心有灵犀,武修文也恰在此刻微微侧转了头。

四目,猝然相接!

时间仿佛被无形之手骤然压缩,凝滞于这电光石火的一瞬。黄诗娴只觉得武修文那双细小的眼睛里,并非传言中的锋芒,而是深潭般的沉静,却又仿佛蕴藏着某种难以言喻的、能将人瞬间吸入的力量。她像受惊的兔子猛地别开脸,一股滚烫的热流轰然冲上双颊,耳根瞬间烧灼起来。胸腔里那颗心骤然失序,疯狂擂动,激烈得盖过了窗外隐约的松涛与海浪声,连指尖都抑制不住地微微颤抖。一种强烈的、行窃当场被逮个正着的巨大羞赧瞬间将她淹没,恨不得立刻遁入地缝。

而武修文,在触及那道陌生却专注的视线时,初时只以为是旧识,目光便自然而然地迎了上去,带着温和的探寻。然而,记忆的抽屉被迅速拉开又合上——里面空空如也。他微微蹙眉,一丝困惑掠过心头:难道是自己记性差了?这萍水相逢、惊鸿一瞥的对视,却在两颗年轻的心湖里各自投下了分量不轻的石子,自此,会议室里领导们的话语声便如隔着一层厚重的毛玻璃,再也无法清晰入耳。两人各自端坐,目光看似投向**台,心神却早已在方才那无声碰撞的瞬间里迷失,各自咀嚼着那份突如其来的悸动与难言的尴尬。

会议在十一点多钟宣告结束。教师们如退潮般,从会议室前后两扇门鱼贯而出,脚步声、低语声汇成一片,渐渐散去。

黄诗娴几乎是随着人流的第一波涌出,脚步带着一丝不易察觉的匆忙。她刻意不去寻找那个身影,只想让凉风吹散脸上残余的灼热。然而,就在她即将走下最后一级台阶,融入教学楼前那片空旷的、被正午阳光晒得发白的水泥地时,一个低沉的、带着点迟疑的男声自身后不远不近地响起!

“黄老师?”

她脚步一滞,脊背瞬间绷紧。这声音……是武修文?他怎么会知道她的姓氏?方才会上梁主任宣读安排时,分明只提了她的班级职务……黄诗娴深吸一口气,缓缓转过身。

武修文站在会议室门廊的阴影交界处,阳光在他侧脸上投下清晰的明暗分割线。他手里捏着一个东西,迎着刺目的阳光朝她递过来,脸上那层因会议闷热而泛起的薄红尚未褪尽,眼神却坦荡,只是细看之下,那坦荡深处似乎藏着一丝不易捕捉的、混杂着探究的锐利。

“这个,”他开口,声音不高,却清晰地穿透了嘈杂的背景,“方才散场时,在你座位下发现的。”

他摊开手掌,掌心里静静躺着一枚小巧的、半旧的海蓝色发卡,边缘镶嵌着几粒磨得微润的白色小贝壳。那是父亲在她去年考上民办教师时,特意从渔港集市淘来的,说是“海姑娘就该有点海的念想”。

黄诗娴下意识地抬手摸向脑后,果然,束起的长发一侧已松散开一缕。

她的脸颊再次不可抑制地发起烫来,慌忙伸手去接:“啊……谢谢武老师,真没注意……”

指尖即将触及那枚发卡冰凉的贝壳边缘时,武修文的手却几不可察地微微一顿,并未立即松开。他深邃的目光在她因窘迫而更显生动的脸庞上停留了一瞬,那眼神仿佛带着某种审视的穿透力,随即才缓缓松开手指,让发卡落入她掌心。就在黄诗娴低头匆匆将发卡攥紧,准备再次道谢然后迅速逃离时,武修文的声音再次响起,平静无波,却像一颗投入死水的石子!

“黄老师教六一班语文?”他顿了顿,目光掠过她紧握发卡的手,投向远处教学楼六年级教室的方向,仿佛在确认什么,“正好,我是六一班和二班的数学老师。”

他的语气寻常,仿佛只是在陈述一个既定的安排。然而,黄诗娴的心却莫名地往下一沉。那句“正好”像一枚淬了冰的针,轻轻刺了她一下。她猛地抬眼看他,试图从他平静无澜的脸上解读出更深层的意味。是纯粹的巧合陈述?还是……一种微妙的、带着距离感的划界?抑或是对即将共事的某种未言明的审视?

武修文迎上她探寻的目光,嘴角似乎极轻微地向上牵动了一下,那笑意淡得如同水面的涟漪,转瞬即逝,快得让人疑心是否只是光影的错觉。他不再言语,只是朝她礼节性地点了点头,随即侧身,迈开沉稳的步子,径直走向教师宿舍楼的方向,将黄诗娴独自留在了那片刺目而空旷的、白得晃眼的水泥地中央。

正午的阳光毫无遮拦地倾泻下来,晒得地面蒸腾起肉眼可见的热浪。

黄诗娴攥着那枚带着武修文掌心余温的海蓝色发卡,指尖的贝壳硌得掌心生疼。她望着武修文融入人群、渐行渐远的背影,那背影挺拔却疏离。方才会议室那短暂而混乱的悸动早已被一种更深沉、更复杂的情绪取代。那声平静的“正好”,和那个模糊得如同幻觉的微笑,像一道无形的屏障,横亘在两人之间。她忽然无比清晰地意识到,与这位传说中“很牛B”的武修文共事,尤其是一同执教那个承载了学校最大期望的六一班,绝不会如她清晨骑车时哼唱的那首《在希望的田野上》那般轻松明快。

一丝难以言喻的、混合着沉重与莫名不安的预感,如同海面悄然升起的薄雾,无声无息地弥漫开来,笼罩了她刚刚放晴的心田。

目录
设置
设置
阅读主题
字体风格
雅黑 宋体 楷书 卡通
字体风格
适中 偏大 超大
保存设置
恢复默认
手机
手机阅读
扫码获取链接,使用浏览器打开
书架同步,随时随地,手机阅读
收藏
换源
听书
听书
发声
男声 女生 逍遥 软萌
语速
适中 超快
音量
适中
开始播放
推荐
反馈
章节报错
当前章节
报错内容
提交
加入收藏 < 上一章 章节列表 下一章 > 错误举报