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排行 分类 完本 书单 用户中心
搜书趣 > 都市 > 重生医圣:从抢救濒死校花开始横扫医界 > 第8章神秘高热老人,林修远抽丝剥茧

第8章神秘高热老人,林修远抽丝剥茧(第1/2页)

急诊室的走廊上,消毒水的味道混杂着潮湿的汗水气息。

林修远快步走进病房,一眼就看见病床上的老人——满头白发、脸色苍白、嘴唇干裂,额头上布满冷汗,呼吸急促而紊乱。

他迅速翻看病历:一位83岁男性,持续高热三天,最高体温达到40.2℃,伴随意识模糊、乏力、食欲极差的症状。

主管医生已经安排了血常规、C反应蛋白、尿检、胸部CT和腹部超声检查,但所有检查结果均未发现明显感染灶或器质性病变。

“有没有使用过退烧药?”林修远问道。

“用了对乙酰氨基酚和物理降温,但效果不明显。”值班护士张敏小声回答,眼神中透着一丝紧张和期待。

林修远点点头,随即俯身仔细查看患者身体状况。

他的目光落在老人手臂和大腿外侧,几处皮肤上隐约可见淡紫色斑点,呈针尖大小,分布散乱,不像是普通的皮下出血。

“紫癜样皮疹……”他低声喃喃。

张敏一愣:“你看出什么了吗?”

林修远没有立刻回答,而是转身拿起手电筒,照向患者的口腔和眼结膜。

“有轻度充血,结合高热和皮疹……难道是立克次体感染?”

张敏瞪大眼睛:“立克次体?这不是那种很罕见的病吗?”

“是的,尤其是老年人,免疫系统衰退,一旦感染,病情发展迅速。”林修远眉头紧锁,“如果真的是立克次体病,延误治疗可能导致休克甚至死亡。”

张敏咬了咬嘴唇:“可是……主管医生说现在没有明确证据,经验性用药更稳妥。”

“经验性用药?”林修远冷笑一声,“用广谱抗生素,如果治错了方向,只会加重病情。而且立克次体对抗生素的敏感性并不一致,必须尽快明确诊断。”

他说完便准备去找主管医生沟通,却被张敏轻轻拉住。

“林医生……王医师刚刚还在会议上提到你要被问责的事,这个时候你贸然提出新诊断,恐怕会被当成哗众取宠。”

林修远回头看了她一眼,但我不能看着病人就这么拖下去。”

他径直走到急诊科主管办公室,敲门后进入。

王志斌正坐在办公桌前翻看病例报告,抬头一看是林修远,嘴角微微上扬。

“怎么?又有什么惊人的想法?”

林修远语气平静:“我怀疑这位高龄患者可能是立克次体感染,建议立即进行外斐试验(外裴氏试验是利用已知的变形杆菌(Proteus)菌体抗原,来侦测病人血清中相对应抗体的效价(Titer),以辅助立克次体感染引起的的热性疾病之诊断。)和血清学抗体检测。”

王志斌嗤笑一声:“立克次体?你是不是太爱想当然了?这种病在我们这里十年都遇不到一例,你怎么就敢断定?”

“因为他的症状、体征、体温曲线,全都符合。”林修远打开手机,调出一张体温记录图,“这是过去72小时的体温变化——间歇性高热,白天体温低、晚上体温高,典型的回归热模式。再加上紫癜样皮疹和结膜充血,这些都是立克次体感染的典型表现。”

王志斌脸色变了变,但仍强硬道:“就算你说得对,也不能冒险做非常规检查。医院有流程,你只是个实习医生,听从医嘱就行。”

林修远沉默片刻,最终点了点头:“明白了。”

他走出办公室时,张敏已经在门口等他。

“怎么样?”她焦急地问。

“拒绝了。”林修远淡淡道。

“那怎么办?”

林修远看向窗外,夜色深沉,风呼啸着穿过窗缝。

他缓缓开口:“那就只能另辟蹊径了。”

当晚,张敏偷偷协助林修远采集了患者的血液样本,并利用私人关系联系了一家第三方检测机构,送检外斐试验和血清学抗体项目。

与此同时,林修远也没闲着。

他回到值班室,打开电脑,开始查阅大量关于立克次体感染的文献资料,比对前世记忆中的临床案例和治疗指南。

他知道,一旦确诊,就必须第一时间用药,否则后果不堪设想。

凌晨两点,林修远仍在整理数据。张敏推门进来,递给他一杯温水。

“林医生,你别太累了……”

林修远接过水杯,轻声道谢,目光却始终没离开屏幕。

“你不觉得奇怪吗?”他忽然开口,“一个高龄老人,没有明确接触史,为什么会感染立克次体?除非……他最近去过郊区,或者接触过某种媒介动物。”

张敏皱眉:“你是说老鼠?”

林修远点头:“猫蚤、鼠蚤都是立克次体的主要传播途径。也许他家里有老鼠,或者去亲戚家住过几天……这些信息,我们都还不知道。”

张敏若有所思:“我去查一下他的家属联系方式,问问具体情况。”

林修远看着她的背影,心中泛起一丝暖意。

他知道,在这个冷漠的医院里,能真正愿意相信他、支持他的人不多,而张敏,显然是其中之一。

(本章未完,请点击下一页继续阅读)第8章神秘高热老人,林修远抽丝剥茧(第2/2页)

时间一分一秒过去,病房内,老人的病情似乎正在悄然恶化。

体温再次升高,意识更加模糊,呼吸也变得困难起来。

林修远站在床边,默默观察着每一个细节。

他知道,接下来的关键时刻即将到来。

而这一次,他不会再让任何阻碍阻挡他救人的脚步。

深夜的急诊室,灯光依旧刺眼,空气中弥漫着紧张与疲惫。

老人的病情在持续恶化——体温再次飙升至40.3摄氏度,意识几乎丧失,呼吸微弱,血氧饱和度也在急剧下降。

林修远站在床边,眉头紧锁。

他知道,如果再不采取果断措施,这位患者的生命将在数小时内走向终点。

而确诊报告尚未返回,时间不允许他再等下去。

“不能再拖了。”他低声自语,随即转身对一旁的张敏说道:“准备多西环素静脉制剂,每12小时50毫克。”

张敏闻言一惊,手微微发抖:“可是……主管医生还没同意啊!”

“现在病人已经出现休克前兆,我有足够理由启动经验性抗感染治疗。”林修远语气坚定,“作为医生,救人的职责比流程更重要。”

就在张敏犹豫之际,病房门口传来急促的脚步声,李建国快步走了进来,神色凝重。

“情况怎么样?”李建国一边查看患者状态,一边皱眉问道。

“高热、紫癜样皮疹、结膜充血,加上回归热型体温曲线,高度怀疑立克次体感染,我已经安排送检外斐试验和血清学抗体检测。”林修远迅速汇报,“目前患者生命体征恶化,必须立即用药,否则随时可能死亡。”

李建国听后沉默片刻,随即看向心电监护仪上的数据:心率过速、血压持续下降、血氧低至90%,情况确实不容乐观。

“你建议用哪种抗生素?”他问。

“多西环素。”林修远回答得毫不犹豫,“这是治疗立克次体病的一线药物,起效快,覆盖范围广。”

李建国点了点头:“批准用药。”

张敏立刻行动起来,配药、注射、监测生命体征,整个过程井然有序。

林修远则寸步不离地守在床边,密切观察患者的反应。

两个小时后,患者体温略有下降,呼吸频率趋于平稳,血压也逐渐回升。

所有人都松了一口气。

两天后,检验科传来消息——确诊为恙虫病,属于本地罕见的输入性传染病,主要通过恙螨叮咬传播。

患者家属反馈,老人前两周曾去乡下亲戚家住过几天,极有可能是在田间活动时被恙螨叮咬所致。

这个结果不仅验证了林修远的判断,也让整个急诊团队对他刮目相看。

当天上午,院长亲自来到急诊科,召开简短表彰会议。

“这次能够成功诊断并救治这名危重症患者,是我们医院临床诊疗水平提升的重要体现。”院长目光扫过众人,最终落在林修远身上,“特别要表扬林修远医生,在没有明确检查支持的情况下,凭借扎实的医学知识和敏锐的判断力,果断提出疑似诊断,并推动治疗方案实施,值得我们所有人学习。”

掌声响起,张敏眼中泛着笑意,陈思思也露出了钦佩的神情。

唯有王志斌脸色阴沉,站在人群最后,嘴唇紧抿,双手交握,指节发白。

他没想到,那个曾经被他轻视的实习医生,如今竟成了全科室的焦点人物。

当天下午,林修远回到值班室,发现桌上放着一封没有署名的信封。

他打开一看,是一份来自江城市疾控中心的邀请函,邀请他参与一项关于“不明原因发热”病例的研究项目。

他微微眯起眼睛,心中警惕顿生。

这个项目听起来普通,但结合前世记忆,他清楚地记得——“不明原因发热”课题背后,曾涉及一家名为“康泰生物科技”的公司。

这家公司正是前世假药事件的主要策划者之一,他们打着科研的旗号,暗中收集病例样本,用于非法药物实验。

“他们终于开始盯上我了吗?”林修远轻轻摩挲着邀请函边缘,嘴角浮现出一丝冷笑。

他沉思片刻,最终决定低调接受邀请。

一方面可以借此打入内部,搜集证据;另一方面也能进一步掌握康泰集团的动作,为日后反击埋下伏笔。

不过在此之前,他还有一件事要做。

夜幕降临,医院的走廊里依旧灯火通明。

林修远刚完成一份病例总结,正准备合上电脑休息一下,忽然听到外面一阵骚乱。

“产科那边出事了!”护士的声音焦急万分。

他猛地起身,快步朝产科方向走去。

然而还未走到门口,就听见一声尖叫:

“羊水栓塞!产妇血压骤降,心跳骤停!”

全场瞬间陷入混乱,王志斌面色惨白,站在原地不知所措。

林修远脚步一顿,眼神陡然变得锐利。

目录
设置
设置
阅读主题
字体风格
雅黑 宋体 楷书 卡通
字体风格
适中 偏大 超大
保存设置
恢复默认
手机
手机阅读
扫码获取链接,使用浏览器打开
书架同步,随时随地,手机阅读
收藏
换源
听书
听书
发声
男声 女生 逍遥 软萌
语速
适中 超快
音量
适中
开始播放
推荐
反馈
章节报错
当前章节
报错内容
提交
加入收藏 < 上一章 章节列表 下一章 > 错误举报