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排行 分类 完本 书单 用户中心
搜书趣 > 灵异 > 四合院:从天道酬勤开始 > 第165章 添柴加火,架锅「煮」老太 1

四合院:从天道酬勤开始 第165章 添柴加火,架锅「煮」老太 1

簡繁轉換
作者:夜坐听雨 分类:灵异 更新时间:2025-08-26 15:42:05 来源:源1

第165章添柴加火,架锅「煮」老太(1w)

「阎大爷,您说的这些都是真的?」

当阎埠贵骑着自行车,来到杨主任家,把四合院里这两天关于聋老太的那些传言进行汇报的时候,杨主任的神色凝重,忍不住确认道。

聋老太作为辖区内的孤寡老人,虽然算不上是特别重要的,但孤寡老人也是和贫困户一样,属于政策需要关照的群体。

以前作为民政干事,杨主任每一年,都需要跟进他们的情况,其中自然也包括了聋老太。

可这些……

闻所未闻。

包括一开始做情况登记,还有后面的成分划分和去年的人口普查等等,他都是做了工作的,可没有敷衍了事。

「杨主任,这是聋老太自己说的,至于真假,我就不确定了,不过有这个情况,我作为管院大爷,自然得第一时间向街道办和您进行反映了。」

阎埠贵闻言,连忙撇清了和自己的关系。

他可没打算替聋老太担保什麽。

万一这件事是聋老太吹牛的,到时候冒充国家功臣和烈属的罪名,没人能担得起的,他只是来上报个情况而已,可不想成为什麽帮凶。

看着杨主任,阎埠贵忍不住说道:「杨主任,本来这事我是打算明天去街道办找王主任的。

但我一想,街道办的领导里面,我就跟您最熟悉,而且您以前一直就负责这一片,想必对我们那的情况最了解,所以我就来找您了。」

阎埠贵主动为自己表了功,想要进一步拉近自己和杨主任的关系。

他说的基本属实,只不过把和李红兵有关的部分,全都隐去了。

阎埠贵也没有办法,要是不这样的话,那他自己直接就成了不懂事的。

到时候,别说给杨主任留个好印象,不让他跟自己计较就不错了。

「阎大爷,这个情况,你反映的很及时,我在这里代表街道办感谢你。」

听到阎埠贵这话,杨主任自然能够听懂他想要表达的意思,看向他的目光,直接多了几分善意。

如果聋老太的情况属实,却到这个时候才被发现,作为一直负责这边工作的人,很容易会被认为是工作不尽责,或者说工作做得不够到位。

但杨主任感觉自己也很冤。

毕竟这些事情,是聋老太自己藏着不说,他能有什麽办法?

不说平时,就是最初登记个人情况,还有成分划分和人口普查的时候,他上门可不是走形式,是有认真在了解的。

关于聋老太的家人,他自然也是询问过。

只不过。

院里其他人,不是不了解情况,就是就和聋老太说的一样,根本没有透露过半点南下投军的情况。

现在突然冒出来这些,杨主任有种自己被人做了局的感觉。

眼下阎埠贵第一时间把这些情况反映到他这里,显然是给了他改正「错误」的机会。

但严格来讲。

他并没有什麽错误。

接下来要做的,自然是跟进这个情况,把聋老太的这些事情查清楚,如果属实的话,自然要补上她的荣誉,落实她的待遇。

但如果不属实的话,那就很恶劣了。

第二天。

杨主任来到街道办的时候,直接找上了王主任,主动开口说道:「王主任,昨天晚上的时候,南锣鼓巷九十五号院的阎大爷上了我家,跟我反映了个情况,我觉得有必要跟你说一下……」

王主任作为街道办的老大,心怀坦荡的杨主任,觉得还是有必要跟她说一声。

这件事情,他不存在工作上的过失,要是遮遮掩掩的,反而容易让人有什麽不好的想法。

而且街道办现在处于成立初期,有一堆的事情要忙,大家都全心扑在了工作上面,没人有心思搞什麽勾心斗角,内部还是相当和谐的。

「有这种情况?」

得知聋老太的事情,王主任有些意外。

但很快,她又忍不住皱起了眉头。

她的这个反应,并不是认为杨主任过去的工作不仔细或者存在问题,而是想起了昨天的事情。

「杨主任,我有个情况,想要向你了解一下。」

在杨主任好奇的目光中,王主任直接开口问道:「对于这位老太太,您了解多少,感觉这个人怎麽样?」

「王主任,您怎麽突然问这种问题?」

并不知道昨天的事情,杨主任显然有些疑惑,不明白王主任为什麽会突然问起这个,还以为是跟自己刚刚说的事情有关。

「你先回答,我待会儿再告诉你。」

王主任笑了笑,卖了个小小的关子。

见状。

杨主任不由叹了口气,有些无奈的说道:「说来惭愧,我以前工作做得不够,对这老太太的情况,现在看来是了解不够充足。

在我的了解中,这就是个普通的城市老太太,听说除了丈夫外,是有个儿子,不过父子俩很早以前就不在了。

至于为什麽不在了,我以前其实也问过,但院里的人都语焉不详,或者乾脆不了解情况。

我亲自问过老太太,但每回都勾起了老太太的伤心,不愿意多说,后来我就不好再多问了。

老太太的为人,应该还是不错的吧,慈眉善目的,平时也没听人说她什麽不好的,倒是院里的人,对这老太太很尊敬。」

本来没什麽,但现在突然冒出来聋老太曾经救过烈属和给我军送过鞋的事情,还有她丈夫和儿子南下投军,甚至战死的情况,杨主任也不敢说自己了解聋老太和以前工作做得到位了。

听到杨主任对聋老太的评价,王主任并没有表态,而是继续开口问道:「那他们前院的李红兵,你了解多少情况?」

「李红兵?」

虽然不知道王主任怎麽又突然问到了李红兵,杨主任还是回答道:「对于李红兵,我了解的情况,还是比较多的。

李红兵的父亲李富顺,原来是市里食品厂的工人,后来因为厂里的的一次事故,不幸离世,当时李红兵才十四岁。

她还有一个姐,叫李红梅,当时也才十八,后面厂里给了一笔抚恤金和丧葬费,还有一个进厂工作的名额。

李红梅进了食品厂工作,依旧像以前一样继续供李红兵读书,一直到上了高中,然后因为李红梅的婚事问题,院里的人说闲话,想不开的李红兵就跑到了丰泽园当学徒。

进了丰泽园,李红兵的表现十分亮眼,甚至还在附近的南护城河见义勇为,救了个女孩,巧的是,对方还是轧钢厂娄董事的女儿,也就是以前被人称为娄半城的那位。

再后来,李红兵就被丰泽园的后厨大师傅郭友忠看中,收入门下,然后不到两年的时间,一路成了现在的中级炊事员……」

杨主任说的这些,王主任基本都已经了解过的,但显然她想知道的不是这些,于是再度开口问道:「杨主任,你觉得李红兵这个人怎麽样?」

「挺不错的吧!」

被问到了这个,对李红兵印象还不错的杨主任,脸上不由多了几分笑容,开口说道:「别看李红兵年龄不大,可上进懂事,而且是一个特别重感情的人。」

杨主任对李红兵这个重感情的评价,自然是出自于李红兵对待他姐李红梅的态度和言行上面。

当初李红梅出嫁,李红兵准备的陪嫁嫁妆,可以说是十分丰厚,引起了不少关注,当时派出所里也有人讨论。

而从李红兵当初进入丰泽园的原因,再加上之前暴打贾张氏的事情,都可以证明这一点。

听到杨主任对李红兵和聋老太的评价,都是正面的,王主任有点无奈,只好把昨天发生的事情,给说了出来。

「这个啊……」

了解到了这件事情,杨主任不由皱起了眉头,随后开口道:「这老太太说的那些情况,是不是属实,有没有发生过,我不确定,不过就算是有,我想也是有原因的。」

「怎麽说?」

听杨主任这麽一说,王主任显然来了兴趣。

「王主任,这里面的事情有些复杂,有些情况您可能不太了解,这说来有些话长了,我简单说一说吧……」

杨主任有些无奈,只好把李红兵跟易中海和贾东旭的那些过往恩怨,做了个总结,简要的说给王主任知情,然后说道:「老太太跟易中海两口子,还有贾家的关系近,李红兵和他们的过节比较深,平时不怎麽搭理他们,甚至不客气一点,也是能够理解的。

不过要说恶语相向,或者说故意挑事和找麻烦,我想并不至于,毕竟李红兵是受过教育的,素质和为人还是不错的……」

尽管没有说的太过直接,但杨主任还是表达了自己的倾向性,相当于是表明立场了。

听完杨主任的话,王主任自然听出了他的言外之意,也有了自己的判断,当即无奈的摇了摇头:「这个易中海,本来还以为他不错,没想到思想觉悟这麽有问题,看来有些事情,不能一概而论……」

本来因为易中海两口子包干照顾聋老太的事情,再加上易中海是轧钢厂的高级技术工人,王主任对他的印象不错。

但知道了他的其他事情之后,尤其是还因为私设公堂而被罢免过管院大爷,印象就急转直下了。

至于聋老太,王主任现在的印象也不太好。

了解了这些具体的内情,再想起昨天聋老太在屋里的那些举动和表现,王主任岂能看不出点什麽。

「杨主任,你扎根这边的时间长,对基层情况了解的透彻,关于这位老太太是不是国家功臣和烈属的事情,就交给你来负责了。」

心里虽然有些想法,但王主任的表情很平静,脸上看不出悲喜,直接对着杨主任提醒道:「如果情况属实,那我们就坚决不能亏待国家功臣和烈属,该有的荣誉和待遇,一定要给人家补上。

但同时。

国家功臣和烈属,不是什么小事情,这件事一定要慎重,务必要调查清楚了,别让一些有心之人,给钻了空子……」

冒充国家功臣和烈属,显然是个大罪,没几个人有胆子这样做,但也不是绝对没有,以前就发生过。

而且因为过去战乱的缘故,战斗太过于惨烈,牺牲的人实在是太多太多,好多资料也都遗失,或者没有保存下来,导致很多情况都没有办法进行核实。

按照聋老太那些情况的时间线推算,已经是多年以前的事情,而且当时四九城处于敌占区,现在调查核实起来,显然难度就更加大了。

只是王主任本能的觉得,这事有些蹊跷。

虽说聋老太告李红兵黑状的事情,让王主任有了些想法,但这并不是主要原因。

主要是聋老太的这些情况,出现的太过于突然。

而且聋老太前后不一的两种表现,也让人感到不解。

如果说。

聋老太是一个特别高尚的人,不注重名和利,那为什麽在隐瞒了这麽多年,又突然说出来,而且在短短不到两天的时间内,就弄得全院皆知。

王主任知道,不能仅凭藉这个,就直接否认聋老太曾经做过那些事情,但总归是个疑点。

「王主任,你放心,我争取把这些情况给调查清楚。」

关于王主任的这个暗示,杨主任显然领会了,当即表态道。

过去这几年基层工作,他可不是白乾的,要不然也不会在这次街道办成立的时候,直接升到了副主任的位置。

机会来了,也得有能力把握住。

接下来。

杨主任也不磨叽,直接前往九十五号那边了。

别看他们俩,一个是主任,一个是副主任,可街道办成立之初,人手并不充足。

作为主任的他们,手里虽然有权力,可并没有什麽特权,该乾的基层工作,同样不能少。

……

「杨主任,您怎麽过来了?」

当杨主任来到四合院这边的时候,看到他过来的阎大妈等人,忍不住好奇了起来。

「阎大妈,听说你们后院的老太太,以前曾经救过我们的地下同志,还好几次给我军捐鞋,尤其她的丈夫和儿子南下投军的事情,我特地过来了解一下情况。」

对于自己过来的目的,杨干事并没有隐瞒,并且对着前院的妇女们,直接询问道:「对于这些,你们有没有什麽要提供的相关信息?」

「哎呦,这些事情啊,我们也是这两天刚听说。」

阎大妈闻言,回了一句后,又忍不住八卦的问道:「杨干事,这事我们还想问您呢!这老太太以前真救过地下谠同志?」

杨主任直接无语。

他是专门来向聋老太本人和院里住户了解这些情况的,怎麽反倒变成对方问自己了。

杨主任很快就发现,对于聋老太救过地下谠和给红军和八路捐鞋的事情,前院的人一概不知,根本说不出什麽。

对于这些,他也并不觉得奇怪。

毕竟这种事情比较特殊,只要聋老太自己不说,再加上以前保密工作做得好,哪怕是一个院的人,也未必能发现什麽。

按说一个大活人,聋老太又住在后院,真要把人往回带的话,几乎避不开这院里的人。

不过前院众人的说法,或者说聋老太的说法,是当初根本就没有把人往院里带,而是在外面找了地方。

这个解释倒也行得通。

只是关于聋老太的丈夫和儿子,众人也语焉不详,似乎并不和聋老太住在一起,看起来很神秘的样子。

看这情况,大概率就只能找聋老太本人求证了。

与此同时。

中院的王桂花听说杨主任来了,并且在前院和人打听聋老太的情况,连忙跑向了后院,激动的对着聋老太说道:「老太太,街道办的杨主任来了,正在前院和老阎媳妇他们了解你的情况。

显然是来了解您当年拯救地下谠,给红军送草鞋,还有您丈夫和儿子南下投军的事情来了。」

「哎呦,这是要来给老太太发勋章和奖状,还有烈属牌的啊!」

「可不是嘛,没想到这些事情,连街道办都惊动了。」

「不惊动能行吗?这可是关系到国家功臣和烈属,开不得玩笑。」

「看这意思,咱们院以后就要有烈属了。」

「老太太,您这回可光荣了。」

「……」

听着后院众人的热议和恭维,原本悠闲坐在椅子上晒太阳的聋老太,整个人都快坐不稳了,直接「哎呦」了一声,从椅子上摔了下去。

「老太太,您这是怎麽了?」

「哎呦,老太太,摔疼了没有啊?」

「您说您这也太不小心了。」

「怕是老太太太过喜悦和激动了,才这样。」

「换我我也淡定不了!」

「……」

众人看到聋老太摔了,纷纷上前,把她给重新扶了起来,好一阵关心。

重新坐在椅子上的聋老太,发现众人正一脸关切的看着自己,心里却是一阵恐慌,双手忍不住哆嗦,对着一旁的王桂花说道:「桂花,我身体不太舒服,你扶我回去。」

「老太太,这杨主任马上就要过来了,您怎麽这个时候回去?」

面对聋老太的举动,有人表示不理解。

而得益于年龄,聋老太的异常反应,倒是没有引起过多的怀疑。

毕竟聋老太岁数不小了。

在这个年代,聋老太已经可以算得上是长寿,双手和腿脚有些不听使唤,是很正常的事情。

「太阳晒久了,老太太我有点头晕。」

为了避免有人起疑,聋老太不得不找个藉口出来掩饰。

面对聋老太的这个解释,大家也没再说什麽,一起帮着把她送回去。

眼看众人都准备要留下来,打算接下来看「热闹」,王桂花只好说道:「各位,这老太太身体不舒服,大家都不要在这挤着了,让老太太安静休息会儿。」

众人闻言,虽有些无奈,但也只能离开。

要论关系的话,她们可没有王桂花和老太太亲近。

不多时。

知道街道办杨主任要上门找聋老太了解情况,办理国家功臣和烈属的事情,贾张氏和秦淮茹婆媳俩,也抱着棒梗跑了过来。

过了一阵。

当杨主任来到后院,知道聋老太被太阳晒晕了的事情,直接就无语了。

这事情,也太赶巧了吧?

不过不管今天能不能问成,既然都来了,而且了解到聋老太现在的这个情况,他也得进去看望一下。

「老太太,您怎麽样,身体难不难受,要不要送您去医院?」

看着躺在床上,精神状态不是很好的聋老太,杨主任此时也顾不上了解关于国家功臣和烈属的那些事情,直接关怀道。

「老了,不中用了,犯不着上医院,我休息休息就好。」

聋老太心里犯虚,故作有些难受的说道。

倒也不完全是装的,有一大部分是被吓的。

聋老太的心里也很郁闷。

她就吹个牛,怎麽就把街道办的人给招来了?

「老太太,本来有些情况,想要当面向您了解一下,但看您现在这情况,我估计也不太方便,要不然您先休息,我等晚上再过来。」

虽然要白跑一趟,但杨主任也没什麽办法。

「别~,杨主任,我…我撑得住,缓一缓就好,也没那麽难受,有什麽想要了解的,您尽管问吧,总不能让您白跑一趟。」

一听到杨主任说晚上还要来,连明天都等不了,聋老太的嘴角泛苦,忍不住出声挽留。

这已经不是能不能躲得过十五的问题,怕是连今天晚上都躲不过去了。

就算她晚上还能继续装病,总不能一直装下去,就这样装一辈子吧?

对方又不是傻子,如果自己真这样做,到时候肯定会怀疑什麽。

看杨主任这个样子,是铁了心要把情况弄清楚,聋老太也只能「配合」。

「那行,谢谢老太太的理解和支持。」

面对聋老太的这个表态,杨主任心里忍不住生出一丝好感,直接开门见山道:「老太太,您现在这情况,我也不多跟您废话了。

我这次过来,主要是为了关于您当初救过我们的地下谠同志,还有给我军捐鞋的事情,以及您丈夫和儿子当年南下投军的事情,还请您把这些情况跟我详细的说说。」

「哎,杨主任,这些其实我并不想让人知道,只是之前一不小心秃噜嘴,给说漏了,哪知道东旭这孩子,就给我传了出去。」

自己说出去的话,聋老太自然不能在这个时候承认是吹牛,到时候成了院子里的笑话,她以后还怎麽在这里生活下去?

而且这种牛,是能乱吹的吗?

聋老太也怕被追责。

说了句冠冕堂皇且大义无私的话,聋老太看着杨主任,又主动开口试探道:「杨主任,当初我做这些事情的时候,就没想过要什麽回报,而且丈夫和儿子南下投军的事情,已经是好多年前了,这些事情我不想再提了,也不想要国家的好处,要不您就当没这些事情,怎麽样?」

「那不成!」

杨主任闻言,直接严声拒绝,义正词严的说道:「老太太,如果这些情况属实,国家就必须把本该属于您的荣誉给您,让您享受该有的待遇。

如果不知道也就算了,既然现在都知道了,我们就不能坐视不管,国家不会亏待任何一个对国家有功和有过贡献的人。」

国家的荣誉和待遇,可不是说不要就不要的。

如果这事他们办不好,到时候出面的,就是上面的领导了。

当然了。

这一切的前提,是聋老太的那些情况属实。

而杨主任可没忘了,眼下他最重要的工作,就是把这些事情给调查核实清楚,而不是讨论聋老太要不要荣誉和待遇的事情。

只有先把这一步完成了,才能进行到下一步。

「这……那行吧!」

眼看搪塞不过去,聋老太也不敢坚持。

「老太太,您当时救的那位我方地下同志,是在哪一年,您还记得吗?」

「那会儿是民国二十四年……,我算算,应该是三五年的时候。」

「那位同志叫什麽名字,代号是什麽,这些您知道吗?」

「名字他用的假名,我有点忘了,好像姓钱,又好像姓陆,好像又不是……代号什麽的,我不知道,但我知道他是咱们这边的人。」

「那您当时救的那位同志,长得什麽模样,身上有什麽特徵,您现在还有没有印象。」

「长什麽样……,这麽多年过去了,记不太清了,我只记得不高不矮,不胖也不瘦,不是咱们四九城的口音……」

「……」

杨主任问着,没发现什麽破绽,但也问不出什麽太有价值的信息。

时间倒是能够对得上,三五年的时候,长徵才刚开始没多久,处在前中期的阶段。

而既然是地下谠,用假名也很正常,代号这类机密,自然是不可能随意泄露,哪怕聋老太当时真救了对方。

至于给我军送鞋的事情,聋老太一口咬死是交给了她救过的那个地下谠,好几次都是通过对方送到我军的手里。

问到聋老太丈夫和儿子的事情时,聋老太只说在外地做营生,常年不回来,后来父子俩南下投军,给她留了封信,不过信当时被她给烧了。

再想问下去的时候,似乎想起了自己的丈夫和儿子,聋老太的情绪忽然「激动」了起来,几度哽咽,杨主任也只能暂时结束问话,起身离开。

刚到外面,杨主任就被院里的那些妇女们,给围了起来。

「杨主任,这老太太真的是烈属啊?」

「这个情况我还在核实当中。」

「然后呢,核实了后面,是不是会像其他烈属一样,给老太太发烈属牌子?」

「如果情况属实,会的。」

「真的?」

「对于为国家做过贡献的,有功于国家的,甚至是流血牺牲的,国家绝对不会亏待,包括家眷。」

「……」

回答了几个问题之后,杨主任才得以脱身离开。

不过离开这里之后,杨主任并没有直接回四合院,而是来到附近的其他院子,准备找一些比较年长的老住户,进一步的了解聋老太和她丈夫和儿子的情况,进行深度调查。

……

两天的时间过去。

杨主任和街道办那边,暂时没有什麽消息传来。

而院里的情况,却发生了翻天覆地的变化。

自从杨主任过来调查之后,也不知道怎麽传的,这聋老太的烈属牌子没有下来,可她关于烈属和国家功臣的事情,反而越传越「真」。

甚至院里有一部分人,提前烧起了「冷灶」,特地从外面买了肉,做好了给聋老太送去。

一时间。

聋老太似乎又重新回到了以前老祖宗时期的地位。

对于这个情况,李红兵很无语。

他这是间接帮了聋老太一把?

不过说实话,关于聋老太是国家功臣和烈属的言论,虽然有一些漏洞和疑点,聋老太也拿不出什麽实证,但想要证明聋老太是假冒的,以现在的情况,其实也不是那麽容易。

战乱带来的破坏太大了,能保留下来的资料太少了,而且情况复杂,光凭聋老太瞎诌的那几句话,就足够让人跑断腿。

关键是。

聋老太以前的身份,在这四合院里面,隐藏的实在是太深了。

包括她所谓的丈夫和儿子,真实见过的人并不多,甚至是不是都两说。

只不过。

李红兵坚信,假的始终是假的,早晚会有被拆穿的一天。

只是李红兵没那麽多的耐心,一直这样等下去。

要是聋老太的运气好,说不定就让她这样给混下去了。

哪怕证实不了她是国家功臣和烈属,可这些谎言不拆穿,她就还有可能,即便只有一分,也让人不敢轻易对她怎麽样。

李红兵必须主动做些什麽。

「阎大爷,这聋老太当年真救过地下谠?到底是不是烈属啊?」

借着闲聊的机会,李红兵主动跟阎埠贵挑起了这个话题。

「这个……还真说不准。」

阎埠贵有些迟疑。

其实阎埠贵之前有过怀疑,但杨主任都上门调查了,结果也没对聋老太做什麽,这是不是说明聋老太没有问题。

至于烈属牌子什麽的,肯定要走流程,未必是一天两天就能办好的。

关键现在院里的一些人,都认为聋老太是,上赶着巴结聋老太,这阵势都不得不让人多想。

眼下这个情况,阎埠贵也不敢下定论。

三个管院大爷当中,就他和杜建国两个,还处在观望状态,而同在后院的刘海中,已经带头巴结了起来。

了解到这个情况,李红兵直接制造了个「偶遇」,找上了刘海中。

「刘大爷,这聋老太当年真救过地下谠?到底是不是烈属啊?」

一模一样的问题,李红兵又用在了刘海中的身上,不过却是露出一副忐忑和不安的样子。

「红兵啊,你不是跟老太太不对付嘛?怎麽突然关心起这个来了?」

看到李红兵这样子,还向自己打听起聋老太的情况,刘海中忍不住拿起了架子。

对于李红兵,刘海中其实不太想得罪,但他当初好几次跟自己唱反调,让刘海中对李红兵有些不爽。

「嗐!刘大爷,我这……就是因为这个,所以我才不得不关心啊!」

李红兵故作担忧道。

刘海中见状,不禁愣了一下。

等回过味来的时候,便忍不住露出了笑容。

原来这小子也怕这个啊!

他还以为李红兵天不怕地不怕,谁都不放在眼里呢!

想想也是。

这国家功臣和烈属,跟寻常人能一样吗?

想到这个,再看着眼前姿态比平时放低了一些的李红兵,刘海中有些嘚瑟的说道:「红兵啊,你以前就是太傲了,都不把别人放在眼里,连老太太都敢冲撞了。

现在发现老太太可能是国家功臣和烈属,开始后悔了吧?

不过这事不是什麽大事,你刘大爷帮你出个主意。

回头你买些肉,做好了给老太太送去。

老太太好这一口,你再当众赔礼道个歉,服个软。

你刘大爷我,到时候出面帮你从中说和说和,这事就过去了。」

「不妥!」

见刘海中刚巴结上聋老太,就已经开始嘚瑟起来了,李红兵心里暗暗鄙视,却是皱眉摇头道:「刘大爷,这老太太当初既然敢冒着生命危险,做出救地下谠的事情,又数次给我军送过鞋,支持我军长征和打小鬼子,这麽多年又藏着这些不说出来,显然是个不为名利丶品德高尚的人。

老太太已经是脱离低级趣味的人,这再拿吃的喝的这些俗物,显然是玷污了老太太的名节和品德,这样做反而容易让老太太误会和不满。」

「那你说怎麽做?」

听李红兵说出这麽一番话,刘海中总觉得哪里有不对劲,但也说不上来,一时间无法反驳。

「我是这样想的,这老太太当年不是给长征的红军做过草鞋吗?」

「不如由您出面,把聋老太给请出来,到时候开个全院大会,咱们一起跟老太太学做草鞋。」

「表面上,我们是在学做草鞋的手艺,但实际上是在学习老太太支持諽命的精神,学习当年长征的精神。」

「院有一老,如有一宝,既然咱们院有这样一位『国家英雄』,就更不应该埋没了,应该通过老太太这位『英雄』,号召大家向她学习,努力提高自己的思想觉悟。」

「这是学习諽命精神的文明建设啊!」

「到时候,街道办的领导要是知道了……」

「我呢,就借着这个机会,好好跟老太太学习一下,在学习中反思自己……」

「……」

做草鞋?

这聋老太恐怕连草鞋是什麽样的,都没见过吧!

草鞋一般需要专门的做鞋架子来当辅助工具,而且穿着并不舒服,很多脚上有老茧的穷苦人家才能受得了,草鞋不光穿着不舒服,还不耐磨损,容易坏。

身在四九城,「真」一心想着红军战士的聋老太,当时居然会想到专门给红军送草鞋?

要不是条件艰苦,谁不想要舒服耐穿的布鞋?

估计她是听红军当年穿草鞋爬雪山过草地的故事听多了,以为当时红军长征都是穿的草鞋,所以吹牛的时候没多想,直接编了个送草鞋的事情出来。

况且。

当时的运输条件,优先输送的,肯定是一些药品,或者是紧要的生活物资等等,从四九城专门给长征的红军送几双草鞋,真当地下谠闲得没事干?

这麽明显的逻辑漏洞和疑点,显然就摆在眼前,李红兵自然要先从这方面入手。

「妙啊!」

听李红兵说这些,刘海中一开始还听不明白,可当说到文明建设和街道办的时候,他的眼睛越来越亮,最后猛地一拍大腿,当场对着李红兵夸赞道:「不愧是上过高中的人,脑子就是好用,你这主意太好了,刘大爷我服了。」

此时刘海中满脑子想的,就是把这个学习諽命精神和关系到整个四合院文明建设的全院大会,给办起来,并且给办好了。

这样做,不光能讨好聋老太,也能做出点亮眼的「成绩」,让街道办的领导,看到他这个管院大爷的能力和觉悟。

「刘大爷,您这是同意我的这个想法了?」

李红兵一看有戏,直接趁热打铁。

「太同意了。」

刘海中双目炯炯有神的看着李红兵,认真请教道:「红兵,你再具体说说,我该怎麽把这个学习大会给办好?」

「这事吧,我觉得应该给老太太一个惊喜,先不要告诉她,您先把做草鞋的材料给准备一些,然后把人给召齐了,然后再去把老太太给请出来,到时候……」

要把聋老太给架起来,自然不能给她提前收到风声推诿和跑路了,不然还怎麽让她现出「原形」。

相信刘海中为了争取表现,在讨好聋老太和寻求街道办表扬的动力之下,会把这一切做好。

刘海中虽然没什麽政治智慧,但官瘾大,关于这方面的事情,他绝对不遗馀力。

「好!」

一想着到时候聋老太「惊喜」的样子,刘海中就已经迫不及待了起来。

只不过。

当刘海中看向眼前的李红兵时,心里又有些迟疑,不由试探道:「红兵,这个主意,既然是你想出来的,要不然就由你负责吧,正好借这个机会,让你和老太太冰释前嫌。」

「那不行!」

「我哪有那个能力啊?」

「刘大爷,您这就为难我了。」

「这事还得您来,别人办不成。」

「……」

看人看心,听话听音。

刚才刘海中一开口,李红兵就猜到他想要干什麽了,当即一番表态,丝毫没有要喧宾夺主的意思。

刘海中知道这事肯定得自己来,李红兵办不成,心里面暗自得意的同时,脸上却故作为难道:「那这到底算谁的功劳?」

「算您的啊!」

李红兵见状,再次表态道:「我能有什麽功劳,只是无意间提了个想法,然后您就给完善了,这不是您的主意?」

面对李红兵的这一番表态,刘海中的心中暗爽,对他也瞬间满意了起来。

这李红兵,上道啊!

「这多不好意思啊……」

(本章完)

目录
设置
设置
阅读主题
字体风格
雅黑 宋体 楷书 卡通
字体风格
适中 偏大 超大
保存设置
恢复默认
手机
手机阅读
扫码获取链接,使用浏览器打开
书架同步,随时随地,手机阅读
收藏
换源
听书
听书
发声
男声 女生 逍遥 软萌
语速
适中 超快
音量
适中
开始播放
推荐
反馈
章节报错
当前章节
报错内容
提交
加入收藏 < 上一章 章节列表 下一章 > 错误举报