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227章尘埃落定,易中海绝路(9k)
傻柱在厨艺方面是有天分的,这点何大清可以肯定,只是这仅仅针对普通人而言。
他的这种天赋,在李红兵面前,只能是平庸!
「爸,你想多了,我早就没有跟红兵较量的心思了。」
面对何大清的劝说,傻柱却是忍不住苦笑了起来,有些无奈的说道:「我一个人在轧钢厂里待着多好,平时厂领导见了我,都得客气三分,干嘛非得给自己找不痛快啊!」
和李红兵比,他凭啥啊?
纵使内心骄傲如傻柱,对上李红兵这种百年难出一个的天纵之才,也得乖乖认命。
不服不行!
与其说是李红兵的表现过于亮眼,把他逼得快喘不过气来,倒不如说是自信被击垮之后的妥协。
用后世的一个词来概括,那就是一一摆烂。
其实之前的时候,傻柱还是很喜欢这种状态的,甚至于享受。
他现在是轧钢厂内各食堂炊事员等级最高的一个,整个轧钢厂的厨子,也就他会做小灶。
或者说,只有他能做出让厂领导满意的小灶。
就是随便做做大锅饭,也是最受全厂职工欢迎的,他傻柱在的那个食堂,每次都是人最多的,天天爆满。
常言有道,宁**头,不做凤尾。
在轧钢厂里面,傻柱可以说是独一份的,几乎没有人能替代他的地位,就是平时厂领导见了他,态度也比对厂里其他厨子要好。
可一出了轧钢厂,放眼整个四九城,傻柱能拿得出手的,就只有董从友徒弟跟何大清儿子这两个名头了。
傻柱更喜欢在轧钢厂这个新手村的地图上「叱咤风云」,而不是到外面披荆斩棘,当一个默默无闻的小卒。
「喉,你——·随你吧!」
听出了傻柱的真正想法,何大清无语,却也懒得操那麽多心了。
其实从当初傻柱被易中海忽悠进轧钢厂,并且后面决定留下来的时候,他的职业晋升道路,就已经被限制住。
工厂是工人的天地,大锅饭才是主流,傻柱之前学的一身本领和手艺,也只能偶尔给厂领导做做小灶。
何大清和董从友不是没想过把傻柱从轧钢厂弄出来,可没那麽容易。
一方面,好不容易才招进来傻柱这麽一个有手艺的厨子,而且还是师承名厨,轧钢厂的领导们可不愿意放人。
另一方面。
随着后来公私合营的全面化改谨进行,外面酒楼饭庄的所有权性质,已经发生了改变,岗位调整和人员流动,显然没有以前那样容易。
硬要让傻柱走人换到酒楼饭庄,以董从友跟何大清两人的人脉和关系,不是做不到,只是那样容易得罪人,后面轧钢厂的领导那边,还专门找了个中间人出面,再加上傻柱自已也无所谓,最终只能放弃这个想法和打算。
摊上这样一个不上进的儿子,作为师父和父亲的董从友和何大清,也是没办法。
刚才何大清还以为,傻柱之所以会这样,是因为被李红兵打击,从而自甘堕落,结果发现是他想多了。
就是单纯不争气!
接下来。
只要傻柱能够定下心,好好的娶门媳妇,生几个大胖小子,为他们何家开枝散叶,何大清就已经满足,不奢求他将来有什麽大出息。
这次进来,在知道缘由的时候,何大清其实已经做好了蹲苦窑的准备,甚至都没想着以后有机会能出去,毕竟他现在也快五十了,已经不年轻。
所以这短短一天的功夫,何大清已经想了很多,甚至连傻柱跟何雨水的未来,都做好了安排。
却没想到,今天傻柱的出现,反而带来了一丝转机,以后说不定还有重见天日,一家人重新团圆的机会。
只是不管怎麽样,接下来的一段岁月,傻柱和雨水兄妹俩,恐怕又要过回以前相依为命的日子了。
从里面出来的时候,傻柱看着情绪低落的何雨水,忍不住安慰道:「雨水,别担心,爸在里面会好好的,咱们兄妹俩齐心协力把日子过好,等将来爸出来的时候,咱们才能一起孝敬,让他跟着一起享福。」
「嗯!」
何雨水闻言,抬头看着自己的哥哥傻柱,又重重的点了点头。
两天的时间过去。
继易中海之后,何大清入狱这件事情,也陆续传开了。
在毫无徵兆的情况下,接连发生两件大事,四合院的八卦和议论,可以说是满天飞,各种猜测层出不穷。
原本只是他们四合院,但渐渐的,周围这一带的区域,也都传开了。
「唉,这两件事情一出,年底评选先进四合院,肯定就没咱们院的份了。」
到了晚上,李红兵刚从外面回来,阎埠贵就主动找上了门,一脸发愁的说道:「红兵,你脑子活,见识也广,你说有什麽办法,能够帮咱们院抹去这些不好的负面影响?」
「阎大爷,您这也太高看我了,这种事情,我能有什麽办法?」
发现阎埠贵是上门来求策问计的,李红兵却是有些无奈的吐槽道:「易中海长期虐待妇女,这事的影响太坏了,都同时惊动了街道办丶妇和派出所。
按我说呀,除非您能组织大家伙儿们,抓上三五个敌特,得到街道办和派出所的表扬和嘉奖,或许还能抵消这次事情的影响,不然我看没戏。」
说是这样做,可即便是能做到,想要和其他院竞争评选先进四合院,显然也没那麽容易。
易中海的处理结果虽然还没出来,但绝对轻不了,对于他们四合院来说,始终是一个洗不掉的大污点。
就算立了功,街道办把先进给到他们院,也容易产生争议,遭到其他院的质疑。
这和当初聋老太的事情不一样。
虽然同样是个人行为,但聋老太是自已作死,触碰到了红线,而院里的这些人,只是受到了蒙蔽。
换个角度,他们也是因为尊敬老人,拥护和爱戴烈属和国家功臣,所以才会上当受骗,所以大家只会谴责聋老太。
而这次易中海虐待媳妇王桂花的事情,虽然也是他自己的个人行为,但持续了好几年的时间,作为一个院的邻居,居然都没人发现不对劲,很难不让人多想,甚至是质疑和揣测,怀疑他们是帮凶,或者冷血旁观丶冷漠无情的人。
除此之外。
之所以说一个人的坏名声,容易影响到整个院的所有人,是因为外面的人在八卦和提到相关的事情,往往会说某某个院,谁谁谁做了什麽事情,把整个院给梢带上,就好比地域黑一般,其他住在院里的人,也跟着遭受了无妄之灾。
「抓敌特,而且是三五个?这哪有那麽容易啊?」
听到李红兵的回答,阎埠贵却是无比的郁闷了起来。
刚建国那段时间,敌特猖獗,经常跑出来搞破坏,可抓敌特也不是他们老百姓拿手的,顶多就是帮忙提供一些情报,协助官方行动而已。
随着官方一次次的特务打击和抓捕行动的不断进行,再加上国家在几次涉外战争中打出了效果,眼下四九城内的特务虽然还没有彻底抓乾净,但很多都潜伏了下来,可没那麽容易被发现。
不论是从难度,还是危险程度,李红兵的这个方案,显然直接就被阎埠贵给否了。
为了一个先进四合院的评选,没必要冒这麽大的风险,而且阎埠贵对自己和四合院这些人的能力,还是有一些自知之明的。
眼下整个四合院里面,要说能和敌特抗衡的,恐怕除了傻柱有机会,也就剩下李红兵了。
面对阎埠贵的反应,李红兵一点都不意外,当即平静的说道:「想要抵过,自然就要争功了,而且往往要功大于过,自古以来皆是如此,阎大爷您应该懂得这个道理,不用我多说。」
想要抹平易中海和何大清所带来的负面影响,并且参加评选先进四合院的竞争,一个敌特的功劳,肯定是不够的,李红兵也是提出一条理论上可能的路子。
「就没有别的办法了?」
阎埠贵也知道这些道理,可还是有些不甘心。
不单单是为了评选上先进四合院,年底奖励的那些花生瓜子或几两香油,更是因为整个四合院的名声,关系到接下来年轻人找对象。
不说别人,阎埠贵自己家里,就有三个儿子,而且阎解成也已经到了找媳妇的年纪。
如果不是因为这样,阎埠贵也不会这麽看急。
别看阎埠贵平时抠抠搜搜的,几个儿子的吃穿用度上都处处算计,可对于给儿子找媳妇的事情,依旧很上心。
一方面,娶媳妇所产生的一切费用,比如媒人钱丶彩礼和喜糖这些,阎埠贵肯定是不会帮忙承担的,而是哪个儿子找媳妇,哪个儿子自己出钱,顶多他帮忙垫付一部分,不过也必须是签借条,并且填利息的那种。
另一方面。
找个儿媳妇进门,最好是能带工作的那种,这样家里就多一个人的经济收入,起码也多个劳动力,阎埠贵能算计的东西就更多了。
「办法有的是,只是得能做到才行,刚才那个,已经是我能想到最简单的办法之一了李红兵看似无奈,实际一点都不在意的摊了摊手。
对于阎埠贵的那些小心思,李红兵门清。
不过他虽然也住在这个四合院里,但这个四合院的名声好坏,跟他其实没太大关系,或者说影响不到他。
不仅仅是李红兵已经娶了媳妇,不用担心这方面受院里名声拖累,更是因为李红兵现在的个人名气和影响力,已经超过了整个四合院。
口碑和地位,已经立在那里了。
就算有人知道了易中海那些事情,并且李红兵也是这个四合院的,大家只会说李红兵住在这个院,有这样的邻居倒霉,而不是因为易中海事件的负面影响,而说住在这个院里的李红兵怎麽样怎麽样,有哪里的不好。
「阎大爷,评选先进四合院的事情,您还是别想了,而且这事起码得到年底才开始进行,现在还早着呢!」
阎埠贵考虑的这件事情没有意义,也没有什麽希望,就纯属多馀,李红兵自然不会跟着一起费脑细胞,反而劝了一句。
「唉,这其实不是我一个人的想法,院里不少人都有这样的担忧,摊上这样的事情,咱们四合院也是倒霉透了。」
心知事不可为,阎埠贵一脸愁苦。
恐怕不止是阎埠贵,院里的不少人,尤其是家里有儿子或女儿正准备找对象和安排相亲的,恐怕早就把罪魁祸首的易中海,给骂了个底朝天了。
其实阎埠贵也知道这事不好办,来找李红兵也没抱太大的希望,只是来诉诉苦,寻求安慰罢了。
刚把阎埠贵送出门,街道办的王主任就来了。
「老阎,把院里的人都召集起来,开个会,我说点事情。」
这大晚上的过来,王主任自然是有着重要的事情要宣布,不然也不会没事给自己找事意识到这一点的阎埠贵,忍不住试探道:「王主任,是易中海的事情,有结果了吗?」
「差不多吧,有事会上说,你就别打听那麽多了。」
王主任的心情不是很好,不过倒没有对阎埠贵摆脸色。
在这个过程中,王主任主动到李红兵家里,跟李红兵丶陈雪茹和陈母他们说了点话,又专门去看了看李建武和陈济文这两个孩子,心情倒是好了不少。
从头到尾,王主任都没有跟李红兵聊易中海的话题,仿佛不知道这件事情跟李红兵有关系,不知道当初是他举报的一样。
这样做,自然也是为了保护李红兵,不给他添麻烦。
尽管易中海已经进去,这辈子都别想再回四合院,不用担心他会知道这件事和报复李红兵。
可这件事情造成的后果和带来的影响,多多少少会牵连到院里的其他人,万一有人知道是李红兵把这件事情给捅出来的,难免不会怪罪或者对他不满。
在这方面,王主任显然很有经验,也比较谨慎。
不过王主任对李红兵一家的亲近和友好,大家都看在了眼里,这样的「区别对待」,显然已经不是第一次了,大家心里羡慕,可怎麽都羡慕不来。
不多时。
随着阎埠贵把院里的人召集起来,王主任便和李红兵一起来到了中院。
除了主动在前面引路的阎埠贵,跟在王主任身边的李红兵,显然是受到了最多目光的注视。
感受到大家的目光,李红兵倒没有什麽特别的感觉,更不至于飘飘然,很快就跟王主任和阎埠贵分开,默默潜入到了群众的「阵营」。
「今天晚上过来,相信大家已经猜到了什麽,我也就不多废话。」
「这次易中海的恶行被揭发,可以说是触目惊心,从调查的结果来看,这易中海过去做的那些事情,可以说是劣迹斑斑,让人憎恶—.」
「易中海虐待丶欺凌和压迫王桂花这件事情,竟然可以在四合院里持续数年之久,除了他隐匿狡诈之外,我也要对在座的各位提出批评,竟然没有一个人察觉这件事情,及时进行检举和揭发,实在是太让我失望了,你们的警惕性和觉悟,存在严重的不足和问题。」
「希望经过这次的事情,你们能够从中吸取教训,并且努力提高自己的觉悟,以后但凡有什麽事情或发现,一定要及时的向我们街道办或者派出所反映和举报,千方不能掉以轻心,更不能有意瞒报,纵容罪恶的存在和滋生,否则最后也会害了你们自己。」
「鉴于易中海的种种恶行,经多方研究决定,易中海遣往北疆作为一个反面典型,明日将对外公布易中海的累累罪行,希望大家能够引以为戒—.」
「另外,在这次易中海的事件中,又牵扯出了另外一个陈年隐案,也是发生在你们四合院的,现在也有了处理结果,我简单宣布一下。」」.—何大清虽伤人致残,但考虑到其事出有因,当时情绪过激—·被抓捕归案后,认罪态度良好,积极配合公安调查,此案件经调查审理和研究决定,对何大清判处三年·—.」
....
一连宣布两大通知,王主任也是有些心累。
对于院里面的这些人,她其实还是有不少意见的。
易中海虐待王桂花的事情,由于比较隐蔽,再加上有王桂花这个受害者主动帮忙打掩护,知情的人并不多,但不是没有。
可从头到尾,都没有一个人站出来揭发检举,哪怕是以匿名的形式。
如果不是李红兵的觉悟高,恐怕这样性质恶劣的事情,还会继续持续下去,并且让易中海这样的恶魔继续为非作岁丶逍遥法外。
这是王主任所不能忍受的结果。
奈何这次的事情比较特殊,而且连王桂花这样的当事人都那样,王主任也不好公开追究其他人的责任,只能批评和警告一番。
相比较起来,当初何大清和易中海那麽大的事情,整个院里居然没人散播出去,全都守口如瓶,这才是让王主任震惊和头疼的情况。
尽管这事情比较复杂,何大清动手也不是毫无原因,并且易中海自己为了颜面和自身处境考虑,主动选择了息事宁人,并且连自己断根的事情都瞒着所有人,可改变他们无视法度的事实。
不止是易中海跟何大清两个当事人,更是院里这些人的淡漠无视,甚至主动帮忙遮掩。
也就这件事情发生的时候,当时街道办还没有成立,王主任也没负责这边的工作,再加上易中海的恶行明显更突出,否则这个案件可没那麽轻描淡写。
整个四合院,也就李红兵一家能够让她刮目相看。
虽然当初何大清跟易中海的事情,李红兵也是其中的知情者之一,但因为当时李红兵跟易中海的关系,再加上何大清和易中海两人已经「私了」,所以王主任自然不会在这方面过于苛求,甚至还主动把他找起了理由。
不管怎麽说,李红兵当初揭发检举聋老太冒充国家功臣和烈属,之前维护妻子和尊重妇女地位和权利,再加上这次以德报怨,主动替王桂花这个受侵害和压迫的妇女发声,显然在王主任这里刷满了好感度。
现在王主任看李红兵,简直是滤镜十足。
更何况。
眼下作为李红兵妻子的陈雪茹,身上更是齐集了国家捐助物资丶举报和协助抓捕敌特与积极响应国家政策参与公私合营的几大光环和荣誉。
两口子都是这样三观正和有觉悟,并且对国家都有贡献的存在,王主任凭什麽不能对他们另眼相待。
都不用院里这些人衬托,在王主任的心里,他们都是不一样的。
但凡都是像李红兵和陈雪茹这样的,他们街道办就不用天天那麽忙,各种事情和麻烦不断了。
「今天就这麽两件事情,希望大家能够引以为鉴,回去都好好想想,大家先散了。」
宣布完了易中海跟何大清的案件处理结果,把该说的都说了,王主任显然也没有继续占用大家时间的想法,在解散众人的同时,却有对看作为管院大爷的阎埠贵和杜建国说道:「老阎和老杜你们留一下。」
随着王主任这句话出来,本来心里已经志怎不安的阎埠贵和杜建国他们,更是紧张了起来,都忍不住冒起了冷汗。
都到了这个时候,不论是阎埠贵,还是杜建国,自然都不会认为王主任专门把他们留下来,是为了表扬他们。
果不其然。
被留下来的阎埠贵和杜建国,直接遭遇到了王主任的一番输出,严厉的批评他们之后,又采用怀柔的方式,对他们进行引导和教育。
院里的其他人也就算了,但他们可是这里的管院大爷,不能光享受荣誉,而不担起自已的责任。
对于他们,王主任不仅仅是失望,更多的是心累。
他们街道办,就算是再加上派出所的人,相比较于整个辖区的人数,总共也就那麽些,不可能事事俱到,还是要依靠和结合群众,才能更好的把工作进行下去。
如果人人都像这院里的人,都像阎埠贵和杜建国他们这样,那他们工作的开展,可就更加困难了。
主要从他们街道办成立开始,这个四合院就接二连三的发生一些事情,而且好几件都是引起上面重视的案件,甚至还上过报纸新闻,王主任都怕接下来又出什麽么蛾子,自然要重点警惕和留意。
整个辖区内,这个四合院,也是独一份了。
第二天。
易中海抛头露面的日子。
上一次享受到这个待遇的,显然是聋老太,算上他们以前的关系,倒也是一脉相承。
主导这次行动的,并不是街道办,而是妇,并且由派出所协助。
显而易见。
因为易中海虐待和压迫妇女的性质恶劣,上面尤其是妇组织,有意把他塑造成反面典型,想要警示世人,并且藉此展开一波宣传,进一步深化妇女解放的工作。
面对易中海的这个下场,李红兵并没有幸灾乐祸的跑过来落井下石。
不是李红兵大度,而是他完全没有这个兴致,对于他来说,只要解决了易中海的这个隐患,就已经足够了。
至于易中海的下场有多凄惨,即便是看了,李红兵也不会觉得多爽或者解恨。
对易中海,李红兵可没有什麽恨。
真要有这东西的话,早就把易中海往死里整了,而不会等到现在。
如果不是易中海自己作死,非要拿家人来威胁李红兵,也不会沦落到这个地步。
说真的。
虽然是打着解救妇女的旗帜,可易中海和王桂花一个愿打一个愿挨,李红兵可不会对王桂花产生什麽同情。
别看王桂花当初受到了易中海的欺骗,可这麽些年下来,跟易中海一气,她并不是完全的无辜。
对内,王桂花是受害者。
可对外,她却未必了。
不止是李红兵,就连他们院里的人,都几乎没人过来凑这个热闹。
因为丢人。
要是被人给认了出来,他们是和易中海一个院的人,那简直是社死。
由于易中海的缘故,整个四合院的住户们,现在都抬不起头了。
倒是傻柱,也不知道从哪搜罗来了一些臭鸡蛋和烂菜叶,直接上前一顿招呼,引得一阵鸡飞狗跳。
烂菜叶好说,可在这个物资紧张的年代,鸡蛋这种好东西都不够吃,能放到臭也是少见。
从傻柱的这个准备,就足以看出他为了「招待」易中海,是有多麽的「用心」。
如今除了王桂花以外,恐怕没有人比傻柱更恨易中海。
虽然这次何大清只判了个三年,这样撑过这段时间,就能够出来一家团圆,可如果不是易中海的话,何大清本来可以不用进去的,而且他现在进去,峨嵋酒家的那份工作,也跟看去了。
有了案底在身上,即便以后再出来,想要再找一份工作,尤其是像峨眉酒家那麽好的岗位和待遇,基本是不可能了。
傻柱这样「显眼包」的行为,自然也引起了易中海的注意,不过看到他出现,原本已经麻木了的易中海,非但没有愤怒,脸上反而露出了一丝得意和痛快的神色,甚至对傻柱发起了挑畔的嘲讽。
这次他虽然栽了,可好歹也拉了何大清当垫背,傻柱越是恨他,就越证明何大清的下场好不了。
只可惜。
并没有人告诉易中海关于何大清的结果,否则如果知道他只被判了区区三年,易中海肯定无法接受这个结果,心里更会直接憋屈死。
他的大宝贝啊,竟然只换了何大清的三年。
关键如果不是因为痛失这个,易中海也不会性情大变,甚至对王桂花那样。
如果不是因为这件事情,他现在更不会落得如今的下场。
此时的易中海,还全然不知道他究竟是因为什麽,才导致他自己走向了灭亡。
纵使这一切,都是易中海自己已种下的因,可如果没有人引动,说不定他这辈子都不会吞下这个果。
不过让易中海感到庆幸的是,这次他竟然没有领花生米,反而捡回了一条命。
即便落了个发配北疆,也是惨澹结局,可对易中海来说,好死不如赖活着。
只要人活看,就还有希望。
说不定。
他以后遇到了什麽机会,或者老天眷顾,命运出现了转机呢?
数日后。
带着这样美好的侥幸和幻想,易中海和其他「同伴」们,一起坐上了前往北疆的火车。
这个时候的北疆,可还是等着开拓和发展的阶段,并没有那麽美好,可对于本来已经做好踏上黄泉路准备的易中海而言,却是生的希望,当一个人濒临绝望,甚至已经彻底放弃和妥协的时候,忽然有一束光出现,就像是落水的人,忽然抓住了救命稻草一般。
只是当易中海真正来到那个参加劳动的农场时,却是发现这里条件比他想像的艰苦,并且伙食不能说一般,甚至是极差。
一开始的希望,开始被每天辛苦的劳动而逐渐消磨。
关键是。
在繁重的体力劳动过程中,让易中海始料未及的是,身体开始出现了问题。
「报告,我肚子疼——」
某天劳作结束,到了放饭的时间,实在坚持不住的易中海,连忙举手报告了起来。
看到易中海捂着肚子躺在地上,脸色煞白,且冷汗不断的样子,之前还以为易中海想要假借身体不舒服逃避劳动的管教,也不得不重视起来,连忙让人把他送到了医务室。
劳动农场的条件艰苦,虽然配备了医务室,但留守在这里的医生,却是一个半瓶水的土郎中。
把了把脉,又问了易中海的一些情况,对方皱着眉,开口说道:「他这个情况不好说,我先开点药试试,如果不管用,那就只能去县里的医院了。」
「去县里」
听到对方的话,管教却是皱了皱眉,倒也没有反对的意思。
易中海身上的情况,这里的医务室要是治不好,也就只能往县里的医院送了。
尽管易中海是个罪犯,而且是个重刑犯,他们也不可能坐视不管,什麽都不做,任由他噶在这里。
只是从他们农场到县里,距离不是一般的远,路也不好走,汽车经常开不进来,在半路上歇菜是常事。
大多数时候,牛车才是主要的交通工具。
送易中海去县里的医院,麻烦和费时间是一回事,路上可够折腾的,就是不知道人受不受得了。
别万一还没等到医院,人就先噶在半道上了。
所幸第二天的时候,易中海的情况似乎有所好转,又重新参加了工作。
偏偏。
让所有人没想到的是,明明这天晚上还好好的,转眼天亮的时候,躺在大通铺上的易中海,已经没气了。
本来身边的劳友们,还以为易中海是昨天干活太辛苦,导致睡得太沉了,可当发现易中海的身体已经彻底没了气息和体温时,却是把他们一群人吓得够呛。
想到昨天一整晚,就这样跟这位「仙友」睡了一夜,大家的心里都有种惶惶的感觉,想起来都害怕不已。
发现这个情况的管教,也十分无奈,只能上报。
之前吃了药,明明都已经好了,昨天还干了一天的活,谁也没想到人就这样突然没了,连抢救的机会都不给他们。
对于易中海的事情,农场自然展开了调查,不过在排人为因素后,只能定性为疾病意外了。
像易中海这样的情况,只要不是人为,没人会费劲扒拉去给他做什麽户检,究其死因就算不出事,他这辈子基本也只能待在这里劳动,一直到老死。
如今这个结果,也算是一种解脱。
随着这边调查结束,有了个结果,易中海人没了的事情,也传回了四九城这边。
虽然让人意外,但也没引起什麽波澜。
没多久。
李红兵也从王主任这里,了解到了这个情况。
「人没了?」
得知这件事情,李红兵愣了一下之后,很快又淡定了下来。
「是的,头两天的功夫,还说肚子疼,专门去农场医务室看了,吃了些药,第二天情况好转,还参加了劳动,结果一晚上的功夫,人就没了———」
听着王主任感慨的这些,李红兵基本已经确认,是自己当初那一脚,送了易中海最后一程。
这也是李红兵学会那一招,第一次用在人的身上,并不是很有经验。
知道会留下后患,不会让易中海接下来好过,但具体到哪种程度,其实还不是很确定当然了。
这跟易中海当时没有及时得到治疗,还有到了北疆的劳动农场之后,连续参加高强度的体力劳动有关,否则就算易中海的结果一定,也不会爆发的这麽快。
满打满算,加起来也没多少天的功夫。
在易中海威胁自己之前,李红兵从来没有想到,他和易中海有一天会走到这一步。
不过这都是易中海咎由自取,怪不了任何人,李红兵也不会后悔踢出的那一脚。
一切尘埃落定,李红兵心里没有任何的压力,反而有种轻松的感觉。
这一回,是彻底没有后患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