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排行 分类 完本 书单 用户中心
搜书趣 > 科幻 > 天灾末世,我努力活着 > 第727章 即将升温了

天灾末世,我努力活着 第727章 即将升温了

簡繁轉換
作者:吃瓜小猪 分类:科幻 更新时间:2025-09-17 16:00:42 来源:源1

时间在无声无息中缓缓流淌,仿佛被一只无形的手操控着,转眼间,好几个月就这样匆匆而过。

天地之间,严寒依旧肆虐,毫不留情地将一切都紧紧封锁在它那冰冷的怀抱之中。室外的温度始终在零下十度到二十度之间徘徊,仿佛是一个永远无法跨越的寒冷鸿沟,让人看不到丝毫回暖的希望。

铅灰色的天空终日低垂,宛如一块沉重的铁板,沉甸甸地压在整个世界的上方。太阳虽然每天都会按时升起,但是它的光芒却显得那么苍白无力,就像是一个失去了生命力的装饰品,只能给人带来些许视觉上的慰藉,却无法传递一丝一毫的温暖。

然而,人类的潜能是无穷无尽的,就如同那深埋在地下的火山,虽然表面平静,但内心却蕴藏着无尽的能量。面对如此恶劣的环境,人们并没有被打倒,而是逐渐适应了这样的温度。

他们学会了用厚厚的衣物将自己包裹起来,就像蚕茧一样,抵御着严寒的侵袭。他们也学会了在室内寻找温暖,围坐在火炉旁,分享着彼此的故事和笑声。尽管外面的世界依旧寒冷,但人们的内心却因为彼此的陪伴而变得温暖起来。

毕竟都是之前经历过极寒考验的幸存者,身体早已在一次次寒潮中学会了调节与忍耐,最主要的是,现在的温度和之前的极寒比起来已经是非常舒适的了。

路上偶尔出现的身影,都裹着厚厚的棉衣,呼出的白气瞬间凝结成冰晶,脚步踩在积雪上发出咯吱咯吱的脆响,成为这片寂静世界里唯一的节奏。

最重要的变化来自于内心——恐慌渐渐褪去,取而代之的是一种苦涩的平静。

经过基地这段时间的努力和发展,家家户户或多或少的存粮给了人们最基本的底气。

大家每天清晨醒来,第一件事就是查看壁炉里的余烬,煮一锅糊糊,或者煮上一个土豆或者红薯。

食物提供的热量从胃里缓缓扩散,成为对抗严寒的最重要武器。虽然远谈不上温饱,但至少不再饿得浑身发抖,夜晚裹着层层棉被也能勉强入眠。

生活呈现出一种诡异的常态。女人们会聚在一起缝补衣物,交换省柴火的心得;男人们定期清理积雪,检查门窗的密封;

孩子们则在有限的室内空间里玩着简单的游戏。

然而在这片诡异的平静之下,某种不安依然如暗流般涌动。

还活着的老人们望着始终不化的积雪喃喃自语,说这辈子从未经历过如此漫长的严冬。

夜晚风声呼啸时,总有人辗转反侧,听着屋檐下冰棱断裂的声响,仿佛听见了什么不祥的预兆。

但第二天太阳依旧没有温度地悬在天际,人们照常醒来,照常节省着每一口粮食,照常往火炉里面添加柴火。

日子就像结了冰的河面,看似平静稳固,底下却暗流汹涌。每个人都心照不宣:这脆弱的平衡,全靠家里那点存粮维系着。

也许,目前面临的危机远不止存粮告急。真正的困境,是燃料。

能烧的东西越来越少了。如今依赖的,是枯枝、废旧木料、甚至干燥的粪块。这些都是消耗品,用一点,就永远少一点。派出搜寻队带回的木材,已经越来越少了。

不只是基地外出的队伍,连自行组织外出的人都没有办法找回很多的燃料。

寒冷像一头蛰伏的巨兽,每扔进炉膛里的一根柴火,都只是让它暂时退后一小步,却无法将它驱离。

就在这种令人窒息的压抑中,技术中心的负责人来找林翔汇报情况了。

他推开办公室的门,带着一身未散的寒气,脸上是一种复杂到难以解读的表情。

“基地长,有两个消息。”他言简意赅,林翔的目光都钉在他身上,“一好一坏。”

林翔一脸无奈地说道:“还是先说好的吧,我可不想听到那么多坏消息,感觉整个人都要被压垮了似的。”他的声音中透露出一丝疲惫和担忧,似乎对接下来可能听到的坏消息充满了恐惧。

技术中心负责人说到:“好消息就是根据大家的研究,似乎寒冬即将过去了,如果真的准确的话,那么也就是说,温度即将上升。”

听到这个消息,林翔本来皱着的眉头也明显舒展了一下,如果生的话目前燃料的问题就不需要花很多心思去解决了。

“好消息很好,那坏消息是什么”?林翔虽然心里有点猜测,但是并没有说出口。

“坏消息就是,目前无法预测温度会上升到什么程度,不排除会再次出现极热的情况。”

听到这句话,林翔在心里骂了一句脏话。思考了一下接着说到:“你们立刻转一部分人中心研究极热情况下来生存的植物,首先粮食是这一块不能断”。

负责人应了一声,离开了林翔办公室。

回到研究中心以后,把林翔的话传达下去以后,大家几乎没有任何犹豫,整个研究中心的重心瞬间扭转。

关于冰雪条件下作物培育的图纸被卷起收起。白板上,关于“抗寒”、“保温”、“热能效率”的公式被迅速擦去,取而代之的是全新的关键词:“耐旱”、“隔热”、“节水”、“高温光合作用”。

一种紧迫而专注的气氛笼罩了所有实验室。这并非盲目乐观,而是一种基于残酷经验的冷静应对。

大家毕竟经历过那个太阳如同熔炉的时代,记忆虽痛苦,却留下了宝贵的遗产。

一位研究员翻出了之前的笔记,上面是他当年对沙漠植物做的观察记录;材料学小组开始讨论如何改进冷凝集水装置;农业小组的争吵声甚至传到了走廊,他们在激烈辩论哪一种古老作物——也许是豆类,也许是某种改良黍——更有可能在高温缺水的沙地里挣得一线生机。

希望很渺茫,前路几乎是被浓雾笼罩。但这一次,我们不再是猝不及防。我们揣着从上一个地狱带来的伤疤和经验,准备正面迎击下一个挑战。

目录
设置
设置
阅读主题
字体风格
雅黑 宋体 楷书 卡通
字体风格
适中 偏大 超大
保存设置
恢复默认
手机
手机阅读
扫码获取链接,使用浏览器打开
书架同步,随时随地,手机阅读
收藏
换源
听书
听书
发声
男声 女生 逍遥 软萌
语速
适中 超快
音量
适中
开始播放
推荐
反馈
章节报错
当前章节
报错内容
提交
加入收藏 < 上一章 章节列表 下一章 > 错误举报