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排行 分类 完本 书单 用户中心
搜书趣 > 仙侠武侠 > 长棍映雪行 > 第六章 洞庭烟波识龙女上

长棍映雪行 第六章 洞庭烟波识龙女上

簡繁轉換
作者:曹海金 分类:仙侠武侠 更新时间:2025-08-08 02:33:03 来源:源1

第六章洞庭烟波识龙女上(第1/2页)

第六章洞庭烟波识龙女

(上)

船过荆襄,浩渺的洞庭湖终于铺陈在眼前。

八百里烟波,水天相接,远眺不见边际。

时值深秋,湖风已带萧瑟寒意,吹过浩渺的水面,掀起层层叠叠的灰白色浪涌,拍打着船舷,发出沉闷而持续的哗响。

天空是低垂的铅灰色,厚重的云层压着湖面,几只孤雁排成凄凉的“人”字,贴着水天交界线艰难地飞过,发出断续的哀鸣。

湖中岛屿星罗棋布,如同散落的青螺,在迷蒙的水汽中若隐若现。

空气中弥漫着浓重的水腥味、枯萎水草的腐殖气息,以及一种属于大泽深秋特有的、辽阔而寂寥的苍茫。

船队在岳阳城码头稍作补给,便转向西南,朝着洞庭湖中那座最为著名的青螺——君山岛驶去。

李璃雪凭栏而立,湖风吹拂着她素色的裙袂。汉江鬼火舟的惊魂、幽冥教的邪祟、“腊月漕粮改道荆襄”的密信残片,如同冰冷的铅块压在心口。

她需要那味传说中的解药——君山清明前单芽银针,来化解“竹叶青”的隐患,更需要片刻喘息,理清这千头万绪、步步杀机的乱局。

君山岛在视野中渐渐清晰。岛屿不大,却郁郁葱葱,山势虽不险峻,却也起伏有致。

岛上山茶、翠竹丛生,更有大片大片的茶园依山势铺展,深秋时节,茶树依旧苍翠,只是少了春夏的鲜嫩。

码头简陋,停泊着几艘破旧的渔船。岛上屋舍零落,炊烟稀薄,透着一股远离尘嚣的清冷,却也掩不住深藏的贫瘠。

船刚靠岸,放下跳板。一个清脆中带着急切的女声便从岸上传来:

“几位客官!可是要上岛?可要向导?采茶、寻泉、认路径,我阿沅都熟得很!只要五个铜板!”

循声望去,只见岸边一块青石上,俏生生立着一个约莫十六七岁的渔家少女。

她穿着一身洗得发白、打着几个补丁的靛蓝碎花粗布衣裤,裤腿高高挽到膝盖,露出一双沾着泥点却结实匀称的小腿。赤着脚,踩在冰冷的石头上。乌黑浓密的头发简单地用一根荆钗挽在脑后,露出光洁饱满的额头和一张被湖风日头吹晒成健康小麦色的瓜子脸。眉毛黑而秀气,一双眼睛却大而明亮,如同洞庭湖最清澈的水波,此刻正带着几分期盼和不易察觉的倔强,热切地望着船上衣着光鲜的李璃雪一行人。她身后背着一个半旧的竹篓,里面放着几把采茶的小剪子。

李璃雪看着少女那双清澈又带着生活磨砺的眼睛,心中微微一动,连日来的阴郁似乎被这湖岛的清气和少女的鲜活冲淡了些许。她示意如兰付钱。

阿沅接过铜板,脸上绽开一个明朗的笑容,露出洁白整齐的牙齿:“多谢公子!公子叫我阿沅就好!几位是来寻银针茶的吧?这个时节,新茶是没了,但老茶农家里或许还有些窖藏的陈年芽尖,药效也是极好的!我带你们去!”

她动作麻利地跳上船板引路,脚步轻快,像一只熟悉山林的小鹿。

在阿沅的带领下,几人沿着蜿蜒的山径上行。

岛上林木幽深,空气湿润清新,弥漫着松针、腐叶和茶叶混合的独特清香。

石憨抱着青冈木棍,沉默地跟在最后,目光却锐利地扫过四周幽静的竹林和嶙峋的山石。

“阿沅姑娘是岛上人?”李璃雪随口问道。

“嗯!生在这里,长在这里!”阿沅点头,语气带着自豪,但随即眼神又黯淡下来,“家里……就剩我和阿弟了。”她顿了顿,声音低了下去,“我爹……前年冬天,湖上起了大风浪,官府催缴渔税,船破赶不回来……就……”

她没有再说下去,只是用力抿了抿嘴唇,加快了脚步。

李璃雪和如兰对视一眼,都看到了对方眼中的了然与一丝沉重。

苛政猛于虎,在这看似世外桃源的君山,亦不能免。

穿过一片茂密的竹林,眼前豁然开朗,几间依山而建的简陋茅屋出现在眼前。屋前有一小片平整的晒场,此刻却空无一人,只有几只芦花鸡在悠闲地踱步啄食。

一个瘦小的男孩,约莫**岁,正蹲在屋角,用小树枝在地上划拉着什么。看到阿沅带人回来,怯生生地喊了声:“阿姐!”

“阿弟!”阿沅快步走过去,怜爱地摸了摸男孩的头,对李璃雪道:“公子稍等,我去问问柳老爹有没有存茶。”

她走到最靠边的一间茅屋前,轻轻叩门:“柳老爹?柳老爹在家吗?有客人想求点银针茶!”

门内毫无声息。

阿沅又敲了几次,声音提高了一些:“柳老爹?”

依旧一片死寂。

阿沅脸上的笑容消失了,眉头蹙起,一种不祥的预感涌上心头。她伸手轻轻一推,那扇破旧的木门竟“吱呀”一声开了条缝。一股浓烈的、混杂着草药和某种**气息的味道从门缝里飘了出来。

阿沅脸色一变,猛地推开门冲了进去!

李璃雪和如兰也立刻跟上。石憨身形一闪,已先一步挡在门前,目光如电扫入屋内。

(本章未完,请点击下一页继续阅读)第六章洞庭烟波识龙女上(第2/2页)

茅屋内光线昏暗,陈设简陋。一个须发皆白、骨瘦如柴的老人蜷缩在冰冷的土炕上,身上盖着一床破旧的薄被。

他双眼紧闭,脸色蜡黄中透着不祥的青灰色,嘴唇干裂乌紫,呼吸微弱得几乎感觉不到,只有胸腔极其微弱地起伏着。炕边一个缺了口的粗陶碗里,残留着一点黑乎乎的药渣。

“柳老爹!”阿沅扑到炕边,声音带着哭腔,“您怎么了?昨天还好好的……”

如兰快步上前,探了探老人的鼻息,又翻开他的眼皮看了看,脸色凝重:“是毒!毒性虽缓,但已侵入脏腑!这岛上可有郎中?”

阿沅的眼泪瞬间涌了出来,用力摇头:“没有!最近的郎中也得去岳阳城!可……可柳老爹他……”

她看着老人奄奄一息的样子,知道根本来不及了。

“谁干的?”李璃雪的声音冷了下来。这岛上与世无争的老茶农,谁会下此毒手?

阿沅抹了一把眼泪,眼中迸射出强烈的恨意,牙齿咬得咯咯作响:“是税吏!是那些天杀的狗腿子!柳老爹家里就剩这点祖传的茶园,今年茶叶收成不好,又赶上朝廷加征‘湖防捐’,柳老爹实在交不起,争辩了几句……昨天下午,赵扒皮手下的狗腿子就来过!肯定是他们!”

她的小拳头紧紧攥着,指甲几乎要嵌进掌心。

“湖防捐?”李璃雪眉头紧锁。又是加税!汉江上那“腊月漕粮改道荆襄”的残片密信,如同阴云再次笼罩心头。

就在这时,山下码头方向,隐隐传来一阵嚣张的吆喝声、哭喊声和器物被砸的碎裂声!打破了君山岛深秋的宁静。

“不好!是赵扒皮!他们又来了!”

阿沅脸色煞白,猛地站起身,就要往外冲。

“站住!”李璃雪一把拉住她,眼神锐利如刀锋,“你想去送死吗?”

“可他们……”阿沅看着山下,听着那越来越近的哭喊和叫骂,急得眼泪直流。

李璃雪的目光快速扫过简陋的茅屋、奄奄息的老人、惊恐的男孩,最后落在窗外浩渺的洞庭湖上。

一个大胆而近乎荒诞的念头,如同闪电般划过她的脑海!

她猛地看向石憨,眼神灼灼,带着不容置疑的命令:“石敢当!我要你立刻下水!潜到码头栈桥之下!待我信号,用你全身之力,震动栈桥根基!要让它摇晃,如同……地龙翻身!可能做到?”

石憨斗笠下的目光与李璃雪灼灼的眼神一碰。

没有询问,没有迟疑。

他微微颔首,只吐出一个字:“能。”

声音低沉,却带着磐石般的坚定。

他放下青冈木棍,脱下蓑衣,露出里面贴身的深灰色水靠。没有多余动作,转身大步流星,朝着湖边陡峭的崖壁方向疾奔而去,几个起落便消失在嶙峋的怪石和茂密的灌木丛中,如同融入山林的猎豹。

李璃雪又看向如兰:“如兰!你护着阿沅姐弟和柳老爹,守住这里!待山下乱起,伺机而动!”

“是!小姐!”如兰毫不犹豫,短匕已然在手,眼神锐利地扫视四周。

李璃雪深吸一口气,目光再次投向山下喧闹的码头。

她迅速解下身上素色的外衫,只留一件月白色的贴身劲装。又飞快地从行囊中取出一块轻薄的、闪烁着珍珠般柔和光泽的鲛绡纱,那是她以备不时之需的贵重之物。

她将鲛绡纱往头上一披,长长的纱尾垂落身后,在湖风中微微飘拂。她抽出袖中那柄银光流溢的袖剑,又从如兰手中接过一小包备用的、能发出微弱银光的夜光粉,快速涂抹在剑身之上。瞬间,那柄袖剑在昏暗的光线下,散发出朦胧而清冷的银色光晕,如同月华凝聚。

“阿沅!”李璃雪的声音带着一种前所未有的威严,“带我去岛上最高的地方!能俯瞰码头的地方!快!”

阿沅被李璃雪这突如其来的变化惊呆了,看着她月白劲装、鲛绡披身、手持流银光剑的模样,在昏暗的茅屋中宛如神女临凡。

她下意识地点点头,拉起弟弟:“阿弟,跟紧我!”带着李璃雪冲出茅屋,朝着屋后陡峭的山坡奋力攀爬。

码头上,一片狼藉。

几个穿着皂隶服、歪戴帽子的税吏,正凶神恶煞地驱赶着惊恐的渔民。

为首一人獐头鼠目,留着两撇鼠须,正是赵扒皮的心腹狗腿子王三。

他叉着腰,唾沫横飞地叫骂着:

“交钱!交粮!交鱼!湖防捐!皇命如山!抗捐不交,就是,!”

一个老渔民颤巍巍地捧着一小袋杂粮,哀求道:“王三爷……实在是……家里揭不开锅了……”

“滚开!”王三一脚踹翻老渔民,粮袋撒了一地,他狞笑着踩住散落的粮食,“没粮?那就拿船抵!拿闺女抵!赵老爷说了,今天收不够数,谁也别想好过!”

他手下的爪牙如狼似虎,开始砸船、抢鱼篓,渔民们的哭喊哀求声和税吏的狂笑怒骂声混作一团。

目录
设置
设置
阅读主题
字体风格
雅黑 宋体 楷书 卡通
字体风格
适中 偏大 超大
保存设置
恢复默认
手机
手机阅读
扫码获取链接,使用浏览器打开
书架同步,随时随地,手机阅读
收藏
换源
听书
听书
发声
男声 女生 逍遥 软萌
语速
适中 超快
音量
适中
开始播放
推荐
反馈
章节报错
当前章节
报错内容
提交
加入收藏 < 上一章 章节列表 下一章 > 错误举报