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排行 分类 完本 书单 用户中心
搜书趣 > 仙侠武侠 > 长棍映雪行 > 第二十章 嵩山禅棍叩天门 上

长棍映雪行 第二十章 嵩山禅棍叩天门 上

簡繁轉換
作者:曹海金 分类:仙侠武侠 更新时间:2025-08-08 02:33:03 来源:源1

第二十章嵩山禅棍叩天门上(第1/2页)

《水龙吟·咏少林十八禅棍阵》

古刹千年钟鼓,棍风卷处尘烟定。

十八罗汉,衣裾带啸,禅心铸影。

横劈星河,竖挑云霭,气吞苍溟。

看进退如织,阴阳相济,刚柔势、藏机警。

曾护山门清净,更何曾、负了僧行?

木中藏法,招间有禅,动静皆境。

一棍当关,万夫难越,佛威谁并?

待收势归堂,蒲团再坐,听松风静。

腊月十五的阴影,如同太岳压顶,沉甸甸地悬于头顶。

玄铁碎片的冰冷触感,伊阙关前的血火厮杀,连同那方“受命于淮阳王”的猩红拓印,在石憨心头反复灼烧。双臂的旧伤在秋寒中隐隐作痛,每一次握紧那根油亮的青冈木棍,都仿佛有无数细小的钢针在筋骨深处搅动。那根随他出生入死、承载着农家子弟蛮力的棍子,此刻却沉重得如同枷锁。

力量的壁垒横亘在前,太原兵械库那扇深渊之门后等待的,是披着玄铁重甲、足以倾覆社稷的铁骑洪流。

他需要更锋利的矛,需要足以劈开那钢铁壁垒的力量!

嵩山,少室山。

深秋的寒意已悄然爬上峰峦。层林尽染,红黄交织,如同佛陀泼洒的巨幅袈裟,覆盖着雄浑的山体。

五乳峰下,千年古刹少林寺的殿宇楼阁依山而建,飞檐斗拱在清冷的秋阳下勾勒出庄严肃穆的轮廓。巨大的银杏树洒落一地金黄,山风拂过,带来悠远的钟声、低沉的诵经声、以及练武场上棍棒破空的呼啸。

而空气中弥漫着香烛、松脂、尘土和汗水混合的气息,让一种沉淀了千年武学精髓的厚重感扑面而来。

山门前,石憨停下脚步。

他褪去了那身沾满泥污的劲装,换上了一身半旧的灰布短褂,裤腿打着绑腿,脚踩千层底布鞋,如同最寻常不过的苦行脚夫。

唯有背上那根用粗布包裹得严严实实的青冈木棍斜背着,透着一股格格不入的沉凝。

他抬头仰望那苍劲古朴的“少林寺”匾额,铜铃般的眼中没有敬畏,只有一片近乎燃烧的赤诚与决绝。

“施主留步。”知客僧合十拦路,目光平和却带着审视,“山门清净地,非礼佛习武,请回。”

石憨没有言语,只是缓缓解下背上的布包。粗布层层展开,露出那根被摩挲得油亮、棍身布满新旧划痕的青冈木棍。他将木棍平举胸前,对着山门,对着那隐约传来的棍风呼啸声的方向,深深一躬,腰弯得如同拉满的弓。

动作笨拙,却带着一种撼动山岳的沉重力量。

“求棍。”两个字从他喉咙深处挤出,干涩嘶哑,如同砂石摩擦。

知客僧目光微凝,落在石憨那双布满厚茧、指节粗大变形、此刻却因用力而微微颤抖的手上,又掠过他眉宇间那道在伊阙关留下的新鲜疤痕。

似觉一股无形的压力弥漫开来。

“阿弥陀佛。”一声苍老平和的佛号响起。一位须眉皆白、面容清癯的老僧不知何时出现在山门内,正是戒律院首座玄悲大师。他目光如古井无波,扫过石憨和他手中的棍。“心执于物,棍亦是障。施主所求,非少林可予。”

石憨抬起头,眼中赤红更盛。“棍是俺的命!断了命,也要见真佛!”他猛地踏前一步,沉重的脚步踏在青石板上,发出沉闷的“咚”声,震得山门微颤。“求闯罗汉阵!见真法!”声音如同炸雷,在幽静的山门前回荡。

玄悲大师古井无波的眼中终于掠过一丝涟漪。他沉默片刻,缓缓道:“罗汉降魔,非是儿戏。阵起,生死由天。”

“生死由天!”石憨斩钉截铁,眼中没有丝毫犹豫。双臂的旧伤因激动而灼痛,但他紧握木棍,指节发白。

“随我来。”

沉重的木门缓缓开启,发出悠长的“吱嘎”声。

练武场巨大的青石地面在眼前铺开,被无数双脚、无数棍棒打磨得光滑如镜,反射着清冷的秋阳。十八名身着灰色僧衣、手持齐眉熟铜棍的武僧早已肃立。

他们或高或矮,或胖或瘦,面容平静无波,眼神却如同打磨过的精钢,锐利、沉凝、不带丝毫烟火气。

十八股气息凝为一体,如同铜浇铁铸的墙壁,又似即将喷发的火山,沉甸甸地压在练武场上空。空气仿佛凝固,只剩下山风掠过松涛的呜咽。

石憨深吸一口气,冰冷的空气带着尘土和汗水的味道涌入肺腑,压下双臂的剧痛。再痛,一旦起劲,一切只剩一个执念,便是奋力搏战。

他踏入场中,每一步都踏得很实,如同钉入大地的木桩。手中青冈木棍斜指地面,棍尖微微颤动。

没有号令,没有眼神交流。

就在石憨踏入场心核心范围的刹那!

“嗡——!”

十八根熟铜棍同时发出低沉而整齐的嗡鸣!

十八道身影如同被无形的丝线牵引,瞬间动了!

不是一拥而上,而是如同精密的齿轮咬合,带着某种玄奥的轨迹,或前突、或侧绕、或腾跃、或伏地!棍影如山,瞬间填满了石憨周身所有的空间!

棍风撕裂空气,发出凄厉的尖啸,汇聚成一片令人窒息的死亡风暴!

每一棍都势大力沉,直取要害;每一棍的轨迹都相互呼应,封死了所有闪避的角度!

真正的罗汉降魔阵,甫一发动,便是天罗地网!

石憨瞳孔骤然收缩!

一股前所未有的巨大压力如同实质的巨山轰然压顶!他发出一声野兽般的咆哮,双臂的旧伤被彻底点燃!

青冈木棍在他手中化作一道狂暴的乌光,不再有任何保留,蛮荒之力轰然爆发!

“铛!铛!铛!铛!…”

密集如骤雨打芭蕉般的金铁撞击声瞬间炸响!

火星在棍影交错间疯狂迸溅!

石憨如同被困在风暴中心的孤岛,庞大的身躯爆发出不相称的迅猛!

他沉腰坐马,木棍时而如同开山巨斧,力劈华山,狠狠砸开正面袭来的铜棍;时而如同毒龙出洞,精准点刺,荡开侧翼刁钻的偷袭;时而又化作一片旋转的棍幕,护住周身!

每一次格挡碰撞,巨大的反震之力都如同重锤狠狠砸在他的双臂上!

痛!

钻心刺骨的痛!

手臂的筋肉仿佛要寸寸撕裂!汗水瞬间浸透灰布短褂,额头上青筋如同虬龙般暴凸,每一次呼吸都带着灼热的血腥气!

罗汉阵如同精密的磨盘,十八僧的棍影连绵不绝,此起彼伏。

(本章未完,请点击下一页继续阅读)第二十章嵩山禅棍叩天门上(第2/2页)

攻势一浪高过一浪,棍风越来越盛,压力越来越大!石憨的喘息声越来越粗重,动作不可避免地开始迟滞!青冈木棍上传来的反震之力越来越难以承受!手臂的颤抖似已欲无法抑制!

“第七十六棍!”石憨心中默数着每一次格挡,每一次碰撞都如同在燃烧生命!

每一次格挡都伴随着一声压抑的闷哼和手臂撕裂般的剧痛!

“第九十三棍!”他的视线开始模糊,汗水流进眼睛,带着辛辣的刺痛。沉重的铜棍擦着他的头皮掠过,带起一阵火辣辣的劲风!

他狼狈地一个懒驴打滚,险险避开,碎石硌得骨头生疼。

“第一百零五棍!”双臂如同灌满了烧红的铅汁,每一次抬起都重逾千钧!

青冈木棍的舞动已显散乱,棍影不再绵密。

一根刁钻的铜棍如同毒蛇般突破防御,狠狠戳在他的左肋!

“噗!”石憨如遭雷击,眼前一黑,一口逆血猛地喷出!身体踉跄后退,每一步都在光滑的青石板上拖出刺耳的摩擦声!剧痛如同海啸般淹没了他!

视野中,十八道灰色身影如同索命的罗刹,冰冷的棍影再次汇聚成毁灭的洪流,朝着他倾泻而下!

第一百零六棍!

避无可避!

挡无可挡!

绝望如同冰冷的毒蛇,瞬间缠绕心脏!

就在这生死一瞬的刹那!

石憨脑中仿佛有什么东西“轰”地一声炸开了!所有关于棍法的招式、套路、发力技巧…那些他苦练不辍、引以为傲的东西…瞬间变得模糊、褪色,如同泡影般消散!

眼前只剩下那即将临身的、带着死亡气息的棍影!

没有招式!没有力量!没有胜负!没有生死!

只有棍!

棍是手臂的延伸,是意志的凝聚,是…天地间那一道破开混沌的光!

一种前所未有的空明感骤然降临!

双臂那撕裂般的剧痛仿佛消失了!

身体变得无比轻盈!

手中的青冈木棍不再是沉重的负担,而成了身体的一部分,如同呼吸般自然!

几乎是本能!

就在那第一百零六棍即将及体的瞬间,石憨的身体如同风中弱柳般不可思议地一折!

手中的木棍不再是格挡,而是顺着那致命棍影的来势,如同灵蛇般轻轻一搭、一引!

“嗤——!”

一声极其轻微的、如同水流滑过鹅卵石般的摩擦声!

那势大力沉、足以开碑裂石的熟铜棍,竟被这轻飘飘的一搭一引,带得偏离了方向,擦着石憨的衣襟狠狠砸在青石板上!

“轰!”碎石飞溅!

时间仿佛在这一刻凝固!

十八名棍僧的眼中第一次露出了无法掩饰的惊愕!

方才那匪夷所思的一引,毫无力量可言,却蕴含了至高的棍理——以无法为有法,以无限为有限!四两拨千斤!

石憨眼中一片空明,再无半点之前的狂暴与痛苦。

他缓缓直起身,手中青冈木棍随意地斜指地面,棍尖微微颤动,却不再是因为疼痛,而是仿佛与某种无形的天地韵律共振。

“无念…无念…”他口中喃喃,仿佛第一次认识手中的棍。

罗汉阵的节奏被这石破天惊的一引彻底打乱!

十八僧眼中惊愕未消,阵型却本能地再次运转,更加凌厉的棍影汇聚,试图以更强的力量碾压这突生的变数!

然而,此刻的石憨,已判若两人!

面对再次袭来的棍山棒海,他不再硬撼,不再闪避得狼狈。他的动作变得极其简单、直接、甚至有些“拙”。

脚步在方寸之间挪移,如同老农在田间踱步,却总能在间不容发之际,让开致命的棍锋。

手中的青冈木棍如同拥有了生命,每一次点出、每一次轻拂、每一次格引,都恰到好处地出现在铜棍力量转换的节点或轨迹偏移的瞬间!

“叮!”“嗤!”“嗒!”

碰撞声不再刺耳,反而带着一种奇特的韵律!

火星依旧迸溅,却不再密集如雨!石憨的身影如同在狂风暴雨的棍影缝隙中穿行的游鱼,看似险象环生,实则游刃有余!

他手中的棍不再是武器,而成了身体的延伸,心意的具现!

每一次简单的动作,都暗合天地至理,引动着对手的力量,瓦解着看似无懈可击的阵势!

一百零七…一百零八!

当最后一声如同玉珠落盘的轻响(石憨棍尖点在最后一根袭来的铜棍七寸处,使其力道尽泄,棍头颓然垂地)落下,整个练武场陷入一片死寂!

十八名棍僧持棍肃立,气息微喘,眼中充满了难以置信的震撼与一丝不易察觉的…敬意。

他们看着场中那个浑身浴血(肋下伤口仍在渗血)、汗水浸透灰衣、双臂微微颤抖却依旧挺立如松的汉子,看着他手中那根看似平凡无奇的青冈木棍。

石憨缓缓收回木棍,对着十八僧,再次深深一躬。

这一次,动作依旧笨拙,却多了一份难以言喻的沉凝与通达。

“阿弥陀佛。”一声苍老平和的佛号打破了寂静。

不知何时,一位身披大红金线袈裟、手持九环锡杖、面容清癯如同古佛的老僧,已悄然立于场边。

他正是少林方丈,玄慈大师。他的目光深邃如海,落在石憨身上,仿佛穿透了皮囊,看到了那历经生死磨砺、方才破茧而出的棍心。

“随老衲来。”

方丈禅房,青灯古佛,檀香袅袅。

玄慈方丈盘坐于蒲团之上,昏黄的灯火将他脸上的沟壑映照得更加深邃。石憨盘坐对面,肋下的伤口已被简单包扎,双臂的剧痛在方才的顿悟后似乎缓解了许多,但脱力感依旧强烈。青冈木棍横放在膝前。

“施主可知,”玄慈方丈的声音低沉平缓,如同古寺晨钟,却带着一种洞悉世情的苍凉,“淮阳王李琮…并非今上亲子?”

石憨猛地抬头,铜铃般的眼睛瞬间瞪圆!

这个消息如同惊雷,比方才闯过罗汉阵更让他心神剧震!

“他乃…贞观二十三年,被废太子李承乾…流放黔州途中,一侍婢所诞遗腹子。”玄慈方丈的目光仿佛穿透了时光的尘埃,“此事绝密,知情者寥寥。太宗晚年,戾太子案牵连甚广,血流成河。承乾殁后,其血脉…本不该存世。”

目录
设置
设置
阅读主题
字体风格
雅黑 宋体 楷书 卡通
字体风格
适中 偏大 超大
保存设置
恢复默认
手机
手机阅读
扫码获取链接,使用浏览器打开
书架同步,随时随地,手机阅读
收藏
换源
听书
听书
发声
男声 女生 逍遥 软萌
语速
适中 超快
音量
适中
开始播放
推荐
反馈
章节报错
当前章节
报错内容
提交
加入收藏 < 上一章 章节列表 下一章 > 错误举报