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排行 分类 完本 书单 用户中心
搜书趣 > 仙侠武侠 > 逍遥凌宇 > 第四章 启程

逍遥凌宇 第四章 启程

簡繁轉換
作者:土申 分类:仙侠武侠 更新时间:2025-08-08 02:33:17 来源:源1

第四章启程(第1/2页)

徐凌宇一个人坐着道观破旧的屋顶上,慢慢思考着未来。

因为昨天晚饭时师父说了,一个星期后,开始下山远游。

愁啊,咦?那是什么?

徐凌宇跳下屋顶,向方才跑过的野兔追去。

至于下山什么的,有师父嘛,怕啥?

————

离山返回后的林青仙一如往常地清修、下山换取微薄的口粮,龙辉则更加沉默地承担起观内的大小事务,督促着徐凌宇的功课和修炼。而我们的徐凌宇,依旧像只精力旺盛的小兽,在道观和山林间撒欢,全然不知命运的暗流已在脚下悄然汇聚。这一周,没有惊天动地的大事,只有流淌在晨昏之间的,属于他们师徒三人的、带着烟火气的暖意。

清晨的露水还挂在草叶尖上,晶莹剔透。徐凌宇被龙辉从被窝里拎出来时,嘴里还嘟囔着梦话。

“师兄……兔子……别跑……”

“跑什么跑!起来干活!”龙辉没好气地拍了下他的屁股,“师父说了,今天要把道观里里外外再仔细拾掇一遍,尤其是那些漏风漏雨的地方!”

徐凌宇揉着眼睛,打着哈欠,不情不愿地爬起来。昨晚他梦见自己终于抓到了那只肥兔子,正架在火上烤得滋滋冒油呢,就被师兄打断了,别提多郁闷了。

吃过简单的早饭——还是稀薄的糙米粥配咸菜,林青仙便带着两个徒弟开始了道观的“翻新”工程。其实说是翻新,不过是修修补补。林青仙不知从观里哪个角落翻出了一些陈年的木料和一小桶早已干裂、需要重新调和的桐油石灰。

“凌宇,你个子小,灵活,去房顶,把上次没固定好的瓦片再检查一遍,有松动的就用这泥灰重新粘牢。”林青仙指着一小盆刚和好的泥巴。

“是!师父!”一听能上房,徐凌宇那点起床气立刻烟消云散,麻利地搬来竹梯,蹭蹭几下就爬了上去,像只敏捷的狸猫。

龙辉则负责修补观墙的裂缝和那扇吱呀作响的院门。他力气大,拿着凿子和锤子,叮叮当当地敲打着,将朽烂的木块剔除,换上新的木楔,再用桐油石灰仔细地填缝抹平。

林青仙自己则拿着一把半旧的棕刷,蘸着桐油,仔细地涂抹着门窗的框架。他的动作不疾不徐,带着一种沉静的韵律。阳光透过松针洒落,在他专注的侧脸上投下斑驳的光影,空气中弥漫着桐油特有的、微带苦涩的清香。

徐凌宇在屋顶上忙得不亦乐乎。他小心翼翼地挪动着瓦片,用泥灰填补缝隙,嘴里还哼着不成调的曲子。偶尔看到一只色彩斑斓的蝴蝶飞过,他还会停下手中的活计,追着看一会儿。当他趴着身子,探出头去看屋檐下忙碌的师父时,正巧一滴调稀了的桐油顺着刷子滴落下来,不偏不倚,正落在他翘起的鼻尖上。

“哎呀!”徐凌宇惊叫一声,手忙脚乱地去擦,结果沾了一手泥灰,混合着油渍,瞬间把自己抹成了小花猫。

林青仙闻声抬头,看到徒弟那副滑稽的模样,素来平静的脸上也不由得浮现出一丝极淡的笑意,如同春风吹皱一池静水。

“小心些。”他温声道。

“嘿嘿,没事师父!”徐凌宇毫不在意,胡乱用袖子抹了把脸,继续他的“瓦片大业”。

整整一个上午,师徒三人都在忙碌。汗水浸湿了衣衫,泥灰沾满了手脚,但看着道观一点点变得整洁、牢固,一种共同劳作的满足感在小小的院落里流淌。中午,林青仙难得地煮了一锅稠一点的粥,还加了几片早上在山坡采来的嫩野菜。三个人围坐在院中老松树下的小石桌旁,呼噜噜地喝着热粥,阳光暖融融地晒着后背,连那点疲惫都显得格外熨帖。

————

“凌宇,今日功课做完,随为师去后山走走。”早饭时,林青仙说道。

徐凌宇眼睛立刻亮了。后山!那可是他的乐园!他三两口扒完碗里的粥,连声催促师兄快检查他的功课。

龙辉检查着他那依旧歪歪扭扭、但总算能辨认的《清心诀》抄写,板着脸训道:“字如心,心不静,字则乱!下次再这样,罚你抄十遍!”

“知道啦师兄!下次一定静!”徐凌宇嘴上应着,心思早已飞到了后山。

林青仙背着一个半旧的竹篓,带着徐凌宇沿着蜿蜒的山径向上。阳光透过层层叠叠的松针,在林间小路上洒下细碎的金斑。空气清新得仿佛能拧出水来,混合着松香、泥土和草木的气息。徐凌宇像只出笼的小鸟,在林青仙身边蹦蹦跳跳,一会儿指着路边一丛开得正艳的紫色野花问:“师父师父,这是什么花?能吃吗?”一会儿又惊起一只拖着长尾巴的蓝翅山雀,引得它叽叽喳喳一阵“骂”。

林青仙步伐沉稳,目光温和地扫过四周,耐心地回答着徒弟层出不穷的问题:“那是紫菀,可入药,性温。”“那是蓝翅鸲,叫声悦耳,不可捕食。”“那是蕨菜,嫩芽可食,味微苦。”

他们此行的主要目的是采药。松涛观清贫,日常所需除了下山换取,更多是靠着林青仙辨识山野间的草药,或是自用,或是晒干了拿到山下药铺换些微薄的铜钱补贴用度。

“凌宇,看那石缝下,叶片呈心形,边缘有细齿,开淡紫色小花者,便是‘石见穿’,有清热解毒之效。”林青仙指点着。

徐凌宇立刻像只小猎犬般窜过去,小心翼翼地拨开杂草,果然发现了几株。他学着师父的样子,用带来的小药锄轻轻挖开根部周围的泥土,尽量不伤根须,然后连根带土捧出来,兴奋地跑回来:“师父!是它吗?”

“嗯,做得不错。”林青仙接过,仔细查看了一下根须的完整度,点点头,将草药轻轻放入背篓。得到师父的肯定,徐凌宇干劲更足了,眼睛瞪得溜圆,四处搜寻着师父描述的草药身影。

他们还采到了几株开着黄色小花的蒲公英、一些叶片肥厚的车前草,甚至还在一片背阴湿润的岩石下,发现了一小片长势喜人的铁皮石斛!这可是比较难得的药材了。林青仙亲自小心地采下,眼中也露出一丝满意的神色。

“师父,这个值钱吗?”徐凌宇看着那几株茎秆如同铁锈色、晶莹剔透的石斛,好奇地问。

“嗯,比寻常草药要贵重些。”林青仙摸摸他的头,“若能换些米面油盐,我们也能吃得好些。”

徐凌宇一听,立刻拍着胸脯:“那师父,以后我天天来后山找!我知道好多地方呢!”仿佛找到了一个为“家”做贡献的重要途径,小脸上满是自豪。

回程的路上,徐凌宇还眼尖地发现了几颗熟透的、红艳艳的山莓。他欢呼着扑过去,摘下来也不洗,直接塞进嘴里,酸甜的汁液瞬间在口腔爆开,让他幸福地眯起了眼睛。他还不忘摘了一把最大最红的,献宝似的捧到林青仙面前:“师父!您尝尝!可甜了!”

林青仙看着少年沾着山莓汁液、亮晶晶的眼睛和期待的神情,微微一笑,捻起一颗放入口中:“嗯,很甜。”看着师父也吃了,徐凌宇笑得比山莓还甜,仿佛这微不足道的分享,是世界上最快乐的事情。夕阳的金辉将师徒二人一高一矮的身影拉得长长的,融入了归巢鸟雀的啁啾声中。

————

这一天轮到徐凌宇负责厨房的活计。这可是个“重任”,也是龙辉最头疼的时候。

“师兄,今天的粥我来熬!”徐凌宇自告奋勇,挽起袖子,颇有大厨风范。

龙辉狐疑地看着他:“你?别又把米煮糊了,或者水放成瓢……”

“不会不会!我保证!”徐凌宇信誓旦旦。

他确实很认真。小心翼翼地量米、淘米,按照记忆中师兄的步骤添水下锅。然而,就在他蹲在灶台前,全神贯注地盯着锅里开始冒泡的米汤,琢磨着什么时候该搅拌的时候,一只肥硕的竹鼠不知怎么窜进了厨房,大概是被米香吸引来的。那灰褐色的影子“嗖”地从徐凌宇脚边掠过!

“哇呀!”徐凌宇吓得一个激灵,猛地向后一跳,手肘不小心撞到了灶台上的盐罐子!

“哐当!”陶罐摔在地上,顿时四分五裂,里面宝贵的粗盐撒了一地!

“我的盐!”龙辉闻声冲进来,看到一地狼藉,心疼得脸都绿了。这盐可是师父好不容易才换回来的!

“我……我不是故意的!是竹鼠!好大一只!”徐凌宇指着墙角,急得快哭了。

龙辉顺着他指的方向看去,哪还有竹鼠的影子?只有一地白花花的盐和破碎的陶片。

“徐!凌!宇!”龙辉的怒吼再次响彻松涛观,“我看你就是那只最大的竹鼠!成事不足败事有余!”

最终,在龙辉的咆哮和徐凌宇的哭丧脸中,那锅粥还是由龙辉接手熬好了。徐凌宇则被罚清理厨房所有的角落,包括把地上每一粒能捡起来的盐都小心收集起来,还要负责把破碎的陶片收拾干净,不许留下一丁点隐患。

徐凌宇一边委屈巴巴地收拾,一边小声嘀咕:“都怪那只臭竹鼠……下次见到你,一定把你烤了!”仿佛这样就能挽回一点损失。

吃饭时,看着碗里寡淡了许多的粥,徐凌宇难得地有些沉默,小口小口地喝着,不敢看师兄铁青的脸色。林青仙倒是没说什么,只是将自己碗里本就少得可怜的一点咸菜,夹到了徐凌宇的碗里。

“下次小心些便是。”师父的声音温和依旧。

徐凌宇鼻子一酸,用力点了点头,把那点师父夹过来的咸菜扒进嘴里,感觉味道比山珍海味还好。

————

又到了徐凌宇最痛苦的抄写《清心诀》时间。

他盘腿坐在树墩上,对着那卷薄薄的经书,眉头拧成了麻花。墨条在砚台上磨得吱呀作响,仿佛也带着他的烦躁。

“大道无形,生育天地……生育天地……”他嘴里念念叨叨,笔下的字却如同被狂风吹过的柳条,东倒西歪。窗外,一只知了不知疲倦地鸣叫着,声音钻入耳朵,搅得他心烦意乱。他抓耳挠腮,屁股底下像长了刺,怎么也坐不住。

“静心!”在院子里劈柴的龙辉,头也不抬地吼了一句,斧头落下,木柴应声而裂,仿佛在给他的话加个注脚。

徐凌宇吓得一哆嗦,赶紧收敛心神,强迫自己盯着那如同天书般的文字。看着看着,那些文字仿佛在眼前跳动起来,变成了飞舞的蝴蝶、奔跑的兔子、香喷喷的烤红薯……他赶紧晃晃脑袋,试图把这些“杂念”驱逐出去,结果笔尖一滑,在纸上拖出一条长长的墨痕。

“哎呀!”他懊恼地叫出声。

“又怎么了?”龙辉放下斧头,走了过来。

徐凌宇赶紧用手捂住那个墨团,小脸涨得通红:“没……没什么……”

龙辉一把拉开他的手,看着纸上那惨不忍睹的“墨宝”和歪歪扭扭如同蚯蚓爬的字迹,气得额头青筋直跳:“徐凌宇!你这抄的是《清心诀》还是‘鬼画符’?!”

(本章未完,请点击下一页继续阅读)第四章启程(第2/2页)

“我……我静不下来嘛……”徐凌宇小声辩解,带着哭腔,“这些字它认识我,我不认识它……”

看着师弟那副可怜兮兮又委屈巴巴的样子,龙辉满腔的怒火不知怎么的,泄了大半。他想起了自己初学《清心诀》时的笨拙,想起了师父的耐心教导。他叹了口气,拉过另一个树墩坐下。

“坐好!”龙辉板着脸,但语气缓和了不少,“看着我的笔。”

他拿起笔,蘸饱墨,在徐凌宇那张“鬼画符”的旁边,重新铺开一张纸,一笔一画,极其缓慢而端正地写下一个字:“道”。

“看清楚了,这个‘道’字,上面是‘首’,下面是‘走之’。首,代表思想、本源;走之,代表践行、路途。合起来,便是追寻本源、身体力行的意思……”龙辉开始一个字一个字地拆解,用最浅显的语言解释着每个字的含义和结构。

徐凌宇瞪大了眼睛,看着师兄笔下那遒劲有力、如同刀刻斧凿般的字迹,再听着那平实易懂的解释,忽然觉得那些原本面目可憎的文字,似乎也变得亲切起来,不再是毫无意义的符号堆砌。

“原来是这样啊……”他喃喃道,第一次对《清心诀》的文字产生了些许兴趣。

接下来的抄写,虽然字迹依旧谈不上好看,但至少不再歪斜得离谱,也少了许多墨团。徐凌宇写得格外认真,小脸上满是专注的神情。阳光透过窗棂,洒在师兄弟二人身上,一个沉稳教导,一个凝神倾听,空气中弥漫着墨香和一种难得的宁静。林青仙站在静室门口,看着这一幕,嘴角微扬,眼神中流露出一丝欣慰。

————

入夜,山风格外清凉,吹散了白日的暑气。一轮皎洁的明月悬在深蓝色的天幕上,将清辉洒满青岚山,松涛声在静谧的夜里显得格外宏大悠远。

师徒三人没有立刻回屋睡觉,而是搬了小板凳坐在院子里纳凉。这是难得的闲暇时光。

“师父,天上那些星星,是不是也有像我们这样的道观和人啊?”徐凌宇仰着小脸,指着漫天繁星好奇地问。没有了抄书的压力,他的思维又活跃起来。

林青仙也仰望着星空,深邃的眼眸映照着星河,声音悠远:“宇宙浩瀚,星辰无量。或有,或没有。道生万物,万物有灵,或许在遥远的星海彼端,亦有生灵在仰望星空,问着同样的问题。”

“哇……”徐凌宇听得似懂非懂,只觉得师父的话充满了神秘感,让他对那无垠的星空更加向往。“那师父,您说,最亮的那颗星星是什么?”

“那是天狼星,”林青仙指着夜空中最亮的一颗星辰,“古书有载,其性属金,主杀伐,亦主变革。”

“杀伐?变革?”徐凌宇挠挠头,觉得有点吓人。

龙辉在一旁接口道:“就是打仗和改变呗。天象什么的,离我们远着呢,别瞎想。”他更关心现实。

“哦……”徐凌宇应了一声,又指着另一组勺子形状的星星,“那那个呢?像把勺子!”

“那是北斗七星,”龙辉抢着回答,语气带着点炫耀自己比师弟懂得多的得意,“斗柄指东,天下皆春;斗柄指南,天下皆夏……可以辨别方向和时间。”

“这么厉害?”徐凌宇眼睛发亮,“师兄,你教我怎么认吧!”

龙辉难得被师弟崇拜,心里有点小得意,便指着星空,开始给徐凌宇讲解起北斗七星的位置和四季变化的关系。徐凌宇听得津津有味,小脑袋点得像小鸡啄米。

林青仙安静地听着两个徒弟的对话,脸上带着温和的笑意。月光如水,流淌在他青色的道袍上,勾勒出宁静的轮廓。他偶尔会补充一两句关于星辰运行与天地元气的玄妙联系,引得两个徒弟更加好奇。晚风习习,送来阵阵松涛和不知名夜虫的低鸣。师徒三人就这样有一搭没一搭地说着话,内容天马行空,从星星聊到山里的野物,从草药聊到山下村落的趣闻。没有高深的道理,没有沉重的未来,只有此刻的宁静与陪伴,像山涧清泉般缓缓流淌,滋润着每个人的心田。

————

徐凌宇的“初学者三境”修为,在他自己眼中自然是够了,可是在师兄龙辉眼里还远远不够,毕竟他知晓符诏一事。而师父又是个只要徒弟开心就不管境界的,所以教徐凌宇练功的重担就落在了他身上。

清晨的练功时间。

“马步!腰要沉!背要直!膝盖不能过脚尖!气息下沉丹田!徐凌宇!你屁股撅那么高干什么?扎马步还是扎蛤蟆功?”龙辉背着手,板着脸,在徐凌宇身边走来走去,活像个严厉的教头。

徐凌宇憋得小脸通红,两条腿直打颤,汗水顺着鬓角往下淌。他觉得自己已经扎得很标准了,可师兄总能挑出毛病。

“稳住!心浮气躁,根基不稳!再坚持一炷香!”龙辉毫不留情。

“师兄……我不行了……”徐凌宇哀嚎。

“不行也得行!想想你抓兔子时候的劲儿!”龙辉不为所动。

好不容易熬过了马步,接下来是基础拳法的练习。

“出拳要快!要准!要狠!力从地起,发于腰,贯于臂,达于拳!你这软绵绵的像什么样子?给蚊子挠痒痒吗?”龙辉一边示范,一边呵斥。

徐凌宇咬着牙,努力模仿着师兄那刚猛有力的动作,一拳拳打出,虽然稚嫩,倒也带起了些许风声。

“注意步法配合!别像个木桩子!动起来!”龙辉不时地用一根小树枝轻轻点在他的腰、腿、肩等部位,纠正姿势。

“哎哟!师兄轻点!”徐凌宇被戳得龇牙咧嘴,却不敢停下。

一套拳法打完,徐凌宇累得像刚从水里捞出来,一屁股坐在地上直喘气。

“起来!谁让你坐下的?刚练完功不能立刻歇息,要收式调息!”龙辉一把将他拎起来。

徐凌宇苦着脸,只得跟着师兄的引导,慢慢调整呼吸,平复气血。说来也怪,当那口气真正沉入丹田,缓缓流转时,身上的疲惫感似乎真的减轻了不少,反而有一种暖洋洋的舒适感在四肢百骸流动。

“感觉到了吗?这就是元气运转,滋养自身。”龙辉难得语气温和下来,“修行之道,贵在坚持,不可懈怠。”

徐凌宇点点头,虽然累,但体内那股新生的暖流让他觉得很新奇,也很有成就感。他偷偷瞄了一眼师兄,发现师兄虽然总是凶巴巴的,但教他的时候确实很认真,一招一式都力求完美。他小声说:“谢谢师兄。”

龙辉愣了一下,脸上闪过一丝不自然,随即又板起脸:“少拍马屁!明天要是再站不稳马步,看我怎么收拾你!”但嘴角似乎有一点点上扬的弧度。

————

这一周的最后一天,似乎连山风都格外温柔。傍晚时分,龙辉从山下回来,手里除了惯例的糙米,竟然还提着一小条用草绳穿着的、约莫半斤重的五花肉!还有一小块嫩豆腐和一把翠绿的小葱!

“师兄!有肉!”徐凌宇像闻到腥味的小猫,第一时间就冲了过去,眼睛死死盯着那条肥瘦相间的五花肉,口水差点流出来。他已经记不清上次吃肉是什么时候了!

“嗯,”龙辉脸上也难得地带着一丝笑意,“王老丈家的小儿子在城里学徒,捎回来些工钱,割了点肉,见我去换米,硬是塞了这么一条,说是感谢师父之前帮他家看好了老寒腿的毛病。”

“师父真厉害!”徐凌宇由衷地赞叹,随即眼巴巴地看着那条肉,“师兄,我们今晚……”

“就知道吃!”龙辉瞪了他一眼,但眼神里并无多少责备,“去,把火烧旺点!今晚我们吃顿好的!”

“好嘞!”徐凌宇欢呼一声,像阵风一样冲进厨房,无比殷勤地开始生火添柴。

厨房里弥漫着久违的、令人心安的肉香。龙辉亲自掌勺,将那条珍贵的五花肉切成薄厚均匀的片,在烧热的铁锅里煸炒出油,滋滋作响的声音在徐凌宇听来如同天籁。然后下入葱姜爆香,再倒入切好的豆腐块,加了点酱油和盐,最后舀入几勺清水慢慢炖煮。林青仙则在一旁,将那小把翠绿的小葱细细切成了葱花。

徐凌宇蹲在灶台边,眼睛一眨不眨地盯着锅里翻滚的、逐渐变得红亮诱人的肉片和吸饱了汤汁变得金黄的豆腐,小鼻子不停地耸动着,肚子里的馋虫早就闹翻了天。

当那盆热气腾腾、香气四溢的葱烧豆腐炖肉被端上小石桌时,徐凌宇觉得自己的眼睛都在放光。豆腐嫩滑,吸饱了肉汁的鲜美,五花肉肥而不腻,入口即化,再配上翠绿的葱花,简直是他这辈子吃过最好吃的东西!

林青仙将最大最厚实的两块肉,分别夹到了龙辉和徐凌宇碗里:“你们多吃些,长身体。”

“师父您也吃!”龙辉和徐凌宇异口同声,也赶紧给师父夹肉。

“好,都吃。”林青仙微笑着点头。

三个人围坐在一起,就着糙米饭,吃着这顿在他们看来无比“丰盛”的晚餐。没有人说话,只有碗筷碰撞的轻微声响和满足的咀嚼声。昏黄的油灯光芒下,每个人的脸上都洋溢着一种简单的、纯粹的幸福。肉香、饭香、葱香混合着,弥漫在小小的院落里,连松涛声都仿佛变得温柔起来,为这温馨的一刻伴奏。

徐凌宇吃得小肚子滚圆,心满意足地靠在冰凉的石头院墙上,看着夜空中升起的星星。师兄龙辉在收拾碗筷,动作轻快,嘴里似乎还哼着什么小调。师父林青仙坐在老松树下,闭目养神,月光洒在他身上,宁静祥和。山风拂过,带着草木的清香和食物的余味。徐凌宇觉得,这一周的每一天,都像一颗颗小小的、温暖的星星,缀在他平凡的生活里,闪闪发亮。那些修屋顶的汗水、采草药的兴奋、打翻盐罐的懊恼、抄经书的痛苦、挨训的委屈、看星星的好奇、练功的疲惫……在这一刻,都化作了心底最踏实的暖流。

松涛依旧,道观安详。这一周,没有惊天动地的波澜,只有流淌在柴米油盐、晨钟暮鼓间的脉脉温情,如同青岚山上最寻常的溪流,无声地滋养着少年懵懂的心田。未来或许有风浪,但此刻的温暖,足够成为他记忆里永恒的港湾。

————

今天的徐凌宇没有睡懒觉,反而是师徒三人中起的最早的那个。

他这会儿正犹豫哪个小玩意儿该带,哪个不该带,总之就是忙碌的很。

至于自己的生活用具之类的,当然是全权交给师兄龙辉了。

三人准备完毕之后一起来到了道观前,回头看了看道观,又望了望彼此,三人都点了点头。

“那就,出发!”

“出发”

从今往后,不知何时可以再回青岚山,再回松涛观,只希望江湖路远,远游客们都可以各自心安。

目录
设置
设置
阅读主题
字体风格
雅黑 宋体 楷书 卡通
字体风格
适中 偏大 超大
保存设置
恢复默认
手机
手机阅读
扫码获取链接,使用浏览器打开
书架同步,随时随地,手机阅读
收藏
换源
听书
听书
发声
男声 女生 逍遥 软萌
语速
适中 超快
音量
适中
开始播放
推荐
反馈
章节报错
当前章节
报错内容
提交
加入收藏 < 上一章 章节列表 下一章 > 错误举报