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排行 分类 完本 书单 用户中心
搜书趣 > 仙侠武侠 > 长安剑客萧书生 > 第一章翩翩书生剑侠客(上)

长安剑客萧书生 第一章翩翩书生剑侠客(上)

簡繁轉換
作者:风流萧书生 分类:仙侠武侠 更新时间:2025-08-08 02:33:35 来源:源1

第一章翩翩书生剑侠客(上)(第1/2页)

长安的春日,总带着三分醉人的暖意。朱雀大街上的柳絮像揉碎的云,沾了晨露,簌簌落在青石板上。槐里坊深处,一座不算阔绰却雅致的宅院,便是萧府。

此刻,西厢房的窗棂里飘出书声,“君子藏器于身,待时而动……”声音清润,像檐角滴落的雨珠。少年萧琰正临窗而坐,手里捧着卷《周易》,眉心微蹙,似在琢磨卦象里的玄机。他今年刚满十岁,穿一身月白襕衫,领口绣着暗纹兰草,头发用玉冠束起,露出光洁的额头。阳光斜斜照进来,在他纤长的睫毛上投下浅影,活脱脱一副世家子弟的斯文模样。

“啪”的一声轻响,书被合在案上。萧琰转身,快步走到庭院里。院中老槐树下,放着一柄短剑,剑身比寻常的要窄些,鞘上裹着鲛绡,一看便知不是凡品。他拾起剑,手腕轻抖,鲛绡鞘滑落在地,露出莹白如玉的剑身。这剑叫“碎影”,是父亲留给他的。

“呼吸要匀,沉肩坠肘。”廊下传来苍老的声音。拄着拐杖的老仆忠伯正站在那里,浑浊的眼睛里透着几分锐利。忠伯原是父亲的护卫,父亲去世后,便留在萧府教他剑术。

萧琰深吸一口气,左脚向前踏出半步,剑尖斜指地面,正是“起手式潜龙”。他身形尚显单薄,但每一个动作都透着股韧劲。刺剑时,腰腹发力,手臂如灵蛇出洞,剑尖带起的风声细而急;收剑时,肩背放松,手腕轻轻一转,剑势便如流水般收回。

“不对。”忠伯突然开口,“你这剑,太‘文’了。”

萧琰收势,额上已沁出薄汗:“忠伯,剑招我都记熟了。”

“记熟招式,不等于会用剑。”忠伯走到他面前,枯瘦的手指点了点他的胸口,“你心里总想着‘礼’,想着‘度’,可剑是用来杀人的。当年你父亲在西域,一剑挑了突厥可汗的金帐,靠的不是斯文,是狠劲。”

萧琰低下头,看着“碎影”的剑身在阳光下流转的光泽。父亲萧砚之,曾是长安有名的才子,二十岁中了探花,却在三年后弃官从武,跟着李靖将军出征西域。母亲说,父亲是想在沙场找到“文”之外的另一种活法。可他记忆里的父亲,总是温文尔雅的,会教他写“大漠孤烟直”,会在他生病时读《诗经》。

“再练。”忠伯转过身,“什么时候你觉得这剑是你手臂的一部分,什么时候才算入门。”

萧琰重新摆好姿势。这次,他试着抛开脑子里的那些“之乎者也”,只想着风穿过槐树叶的声音,想着檐角风铃的震颤。剑身在他手中似乎活了过来,刺、劈、撩、截,动作渐渐流畅,带着少年人特有的锐气。

练到日头偏西,萧琰才收剑。忠伯递给他一块汗巾:“今日比昨日强些。记住,书生的‘礼’在心里,侠客的‘狠’在手上。在长安,光会读书是活不下去的。”

他望着忠伯的背影,突然想起三天前在西市看到的场景。几个恶少抢一个卖花女的钱袋,他想上前理论,却被忠伯拉住。后来是一个穿黑衣的剑客出手,三拳两脚就把恶少打跑了。那剑客看他的眼神,带着几分不屑,仿佛在说“手无缚鸡之力的书生,也敢管闲事”。

“我既要做书生,也要做侠客。”萧琰轻声说,像是在对自己发誓。他拾起地上的《周易》,书页被风吹得哗哗响,正好翻到“天行健,君子以自强不息”。

时光荏苒,五年倏忽而过。萧琰已是十五岁的少年,身量拔高了不少,面容清俊,眉宇间既有书生的温润,又藏着几分不易察觉的锐利。他考上了国子监,成了长安城里小有名气的才子,诗赋文章常被先生拿来当范文。但没人知道,每个深夜,他都在庭院里练剑,“碎影”剑早已与他心意相通。

这日是上巳节,长安仕女多去曲江池踏青。萧琰换上一身湖蓝色长衫,带着书童阿竹,也往曲江池去。路上车水马龙,仕女们的环佩声、小贩的吆喝声、歌姬的琵琶声交织在一起,织成一幅鲜活的长安画卷。

“公子,你看那边!”阿竹指着不远处的画舫。画舫上,几个锦衣少年正饮酒作乐,其中一人看到萧琰,笑着招手:“子玉,这边来!”

那人是吏部侍郎之子王承嗣,与萧琰同在国子监读书。萧琰本想避开,却被王承嗣拉着上了画舫。舱内已坐了七八人,都是长安城里的勋贵子弟。

“子玉,你可算来了。”王承嗣给萧琰倒了杯酒,“今日曲江池的诗会,少了你可不行。”

萧琰刚要推辞,就听有人笑道:“萧公子如今是国子监的红人,怕是瞧不上我们这些俗人了。”说话的是京兆尹之子李修,向来与萧琰不和。

萧琰淡淡一笑:“李公子说笑了,我不过是个寻常书生。”

正说着,画舫外传来一阵喧哗。一个绿衣少女站在岸边,手里的风筝线断了,风筝正往画舫这边飘来。少女追着风筝跑,不小心脚下一滑,眼看就要跌入水中。

众人都惊呼起来,却没人敢上前。萧琰离船舷最近,几乎是本能地伸手,快如闪电般抓住了少女的衣袖。少女惊魂未定,抬头看他,脸颊绯红:“多谢公子。”

“姑娘小心。”萧琰松开手,目光落在她腰间的玉佩上。那玉佩是暖白色的,雕着一只展翅的凤凰,玉佩边缘有一道细微的裂痕。

“这不是吏部尚书家的苏小姐吗?”王承嗣认出了少女,“苏小姐怎么一个人?”

少女名叫苏绾,是苏尚书的独女。她羞赧道:“跟丫鬟走散了。”

就在这时,李修突然站起身,指着岸边:“那不是长安第一剑客裴九吗?”

众人顺着他指的方向看去,只见一个黑衣男子正站在柳树下,腰间挎着柄长剑,眼神冷冽如冰。裴九是长安城里的传奇,据说他一剑能劈开三枚铜钱,江湖上没人敢惹。

“听说裴九最近在为太平公主办事。”王承嗣压低声音,“前几日,户部的张主事得罪了公主,夜里就被人断了手筋。”

萧琰的心微微一沉。太平公主权势滔天,近年来在朝中安插了不少亲信,父亲当年在西域战死,传闻就与宫廷争斗有关。

苏绾突然“呀”了一声,她的凤凰玉佩不见了。众人四处寻找,却一无所获。李修眼珠一转,笑道:“莫不是被哪个小贼偷了?苏小姐别急,让裴九帮忙找找,保管一找一个准。”

(本章未完,请点击下一页继续阅读)第一章翩翩书生剑侠客(上)(第2/2页)

裴九听到动静,走了过来。他扫了众人一眼,目光最后落在萧琰身上:“方才只有你碰过苏小姐,玉佩是不是你拿了?”

萧琰皱眉:“我没有。”

“不是你,那是谁?”李修煽风点火,“萧公子家境虽不如从前,但也不至于偷东西吧?”

裴九上前一步,手按在剑柄上:“搜身。”

萧琰的手悄然握紧。他能感觉到裴九身上的杀气,那是常年在生死边缘徘徊的人才有的气息。若真被搜身,即便找不到玉佩,也落了个受辱的名声。

“不必搜了。”苏绾突然开口,“玉佩许是掉在别处了,我再找找便是。”

裴九却不依不饶:“苏小姐仁慈,可规矩不能破。在长安地面上,没人能在我裴九面前耍花样。”说着,他就要伸手去抓萧琰的衣领。

就在这一瞬间,萧琰动了。他身子微微一侧,避开裴九的手,同时右手如穿花蝴蝶般探出,指尖在裴九的手腕上轻轻一点。裴九只觉手腕一麻,竟使不出力气来。

这一下快如电光石火,除了裴九自己,旁人都没看清萧琰是怎么动的。裴九又惊又怒,他练剑三十年,从未被人如此轻易化解攻势。他盯着萧琰,眼神里多了几分忌惮:“你会武功?”

萧琰微微一笑:“略懂皮毛,防身而已。”

就在这时,阿竹从岸边跑过来,手里拿着枚玉佩:“公子,我在柳树下捡到的!”

苏绾接过玉佩,感激地看了萧琰一眼:“多谢公子。”

裴九脸色铁青,冷哼一声,转身就走。李修等人面面相觑,没想到看似文弱的萧琰竟有这般身手。

画舫上的气氛有些尴尬。萧琰起身告辞:“我还有事,先行一步。”

离开画舫,阿竹忍不住问:“公子,你刚才那招好厉害!是忠伯教的吗?”

萧琰点点头,目光望向远处的皇城。那里宫墙高耸,琉璃瓦在阳光下闪着金光,却不知藏着多少刀光剑影。他知道,今日之事,绝不会就此结束。裴九是太平公主的人,而他,已经引起了他们的注意。

几日后的深夜,萧琰换上一身夜行衣,悄然出了萧府。他要去吏部府,不是为了别的,是为了查清父亲当年战死的真相。父亲的旧部曾偷偷告诉他,父亲并非战死沙场,而是被人暗害,而当年负责军需粮草的,正是如今的吏部尚书李嵩。

长安的夜色,被月光染成了淡银色。萧琰施展轻功,像只夜鸟般掠过屋顶。他的轻功是忠伯教的,名叫“踏雪无痕”,脚步轻盈,落地无声。

吏部府的院墙有两丈高,墙头插着碎玻璃。萧琰没有直接翻墙,而是绕到府后的僻静处,那里有棵老槐树,树枝伸到了院墙内。他攀着树枝,轻轻一跃,便进了府中。

府内静悄悄的,只有巡逻护卫的脚步声。萧琰屏住呼吸,贴着墙根移动。他记得父亲的旧部说过,李嵩有个密室,藏在书房的书架后面。

书房里亮着一盏油灯。萧琰从窗缝往里看,只见李嵩正坐在案前,手里拿着封信,脸色阴沉。桌旁站着个黑衣人,背对着窗户,看身形竟有些眼熟。

“太平公主那边催得紧,”李嵩的声音带着几分焦虑,“那批粮草必须在三日内运到洛阳,不能出半点差错。”

黑衣人开口了,声音嘶哑:“放心,沿途的关卡都打点好了。倒是你,当年萧砚之的事,不会出纰漏吧?”

萧琰的心猛地一跳。黑衣人竟是裴九!

李嵩叹了口气:“都过去十年了,谁还会记得?再说,萧砚之的儿子不过是个书生,成不了气候。”

“小心为妙。”裴九说,“前几日在曲江池,那小子露了一手,身手不凡,怕是留了后手。”

“一个毛头小子而已,不足为惧。”李嵩不屑道,“倒是你,尽快把那批粮草运走,别让御史台的人查到。”

裴九点点头,转身离开了书房。

萧琰等裴九走远,才悄悄撬开窗户,溜进书房。李嵩已经睡下,打起了呼噜。萧琰走到书架前,仔细观察。书架上摆满了书,看起来没什么异常。他按照父亲旧部说的,按了按《史记》的书脊。只听“咔哒”一声,书架缓缓移开,露出一个黑漆漆的洞口。

萧琰点亮火折子,走进密室。密室不大,里面堆满了箱子。他打开一个箱子,里面装的竟是金银珠宝。再打开一个,里面是账本,上面记录着一笔笔巨额款项,收款方写着“太平公主府”。

原来,李嵩一直在给太平公主输送钱财!萧琰继续翻找,终于在一个角落里找到了一个锦盒。锦盒里有封信,是父亲写的,上面说他发现了粮草被克扣的证据,准备上奏朝廷。信的末尾,还写着几个名字,其中一个就是李嵩。

就在这时,外面传来了脚步声。萧琰赶紧把信藏进怀里,吹灭火折子,躲到箱子后面。

书房的门被推开,李嵩走了进来。他似乎察觉到了什么,径直走向书架:“谁在里面?”

萧琰知道不能再等了。他猛地从箱子后面跳出,一掌拍向李嵩。李嵩吓了一跳,连忙躲闪,却还是被拍中了肩膀,疼得大叫起来。

“有刺客!”李嵩喊道。

府内顿时乱了起来,灯笼火把亮成一片。萧琰转身就跑,刚冲出密室,就见裴九带着护卫堵在了门口。

“萧公子,我们又见面了。”裴九拔出长剑,剑尖直指萧琰,“上次让你侥幸逃脱,这次可没那么好运了。”

萧琰也拔出了“碎影”剑,剑身在火光下泛着冷光:“裴九,我父亲的事,是不是你和李嵩干的?”

“是又如何?”裴九冷笑,“你父亲不识时务,敢跟太平公主作对,死有余辜。”

萧琰怒从心头起,剑随身走,直刺裴九的胸口。裴九的剑法刚猛霸道,剑风凌厉如刀。萧琰的剑法则灵动飘逸,避实就虚。两人在书房里斗在一处,桌椅被劈得粉碎。

目录
设置
设置
阅读主题
字体风格
雅黑 宋体 楷书 卡通
字体风格
适中 偏大 超大
保存设置
恢复默认
手机
手机阅读
扫码获取链接,使用浏览器打开
书架同步,随时随地,手机阅读
收藏
换源
听书
听书
发声
男声 女生 逍遥 软萌
语速
适中 超快
音量
适中
开始播放
推荐
反馈
章节报错
当前章节
报错内容
提交
加入收藏 < 上一章 章节列表 下一章 > 错误举报