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排行 分类 完本 书单 用户中心
搜书趣 > 仙侠武侠 > 长安剑客萧书生 > 第六十八章萧书生醉吟青志(二)

长安剑客萧书生 第六十八章萧书生醉吟青志(二)

簡繁轉換
作者:风流萧书生 分类:仙侠武侠 更新时间:2025-10-01 03:50:09 来源:源1

第六十八章萧书生醉吟青志(二)(第1/2页)

三人一路前行,不知不觉便来到了半山腰。此时,天色已经完全黑了下来,山中寂静无声,只有偶尔传来几声鸟鸣和兽吼。突然,林婉儿停下脚步,做了一个噤声的手势,低声说:“嘘,前面有官兵巡查,我们小心一点,绕开他们。”

萧琰与赵虎连忙点头,跟着林婉儿悄悄躲到了一棵大树后面。不一会儿,便听到一阵脚步声传来,十几个官兵手持火把,沿着山路缓缓走来。官兵们一边走,一边大声吆喝:“都给我仔细搜查,一旦发现可疑人员,立刻抓起来!”

萧琰与赵虎屏住呼吸,紧紧握住了手中的武器,随时准备应对突发情况。林婉儿则紧紧贴在大树上,眼神紧张地盯着官兵们的动向。

官兵们渐渐走近,火把的光芒照亮了周围的环境。萧琰的心提到了嗓子眼,他知道,一旦被官兵发现,后果不堪设想。就在这千钧一发之际,一只野兔突然从草丛中窜了出来,朝着官兵们的方向跑去。

官兵们见状,纷纷围了上去,想要抓住野兔。趁着这个机会,林婉儿连忙对萧琰和赵虎说:“快走!”

三人立刻起身,沿着小路快速向山顶跑去。官兵们发现野兔跑掉了,便骂骂咧咧地继续向前巡查,并没有发现他们的踪迹。

经过一番惊险的躲避,三人终于来到了山顶。山顶上有一个巨大的山洞,洞口上方刻着三个苍劲有力的大字——“青云洞”。

林婉儿指着山洞,对萧琰说:“萧大哥,这就是青云洞了,那位隐士应该就住在里面。你们快进去吧,我在这里等你们。”

萧琰感激地看着林婉儿,说:“林姑娘,今日多谢你带路,这份恩情我们铭记在心。你先下山吧,路上一定要小心。”

林婉儿点了点头,说:“萧大哥放心,我会小心的。你们也要保重,若有需要,随时可以到村里找我。”

告别了林婉儿,萧琰与赵虎深吸一口气,推开了青云洞的洞门。洞内光线昏暗,空气中弥漫着一股淡淡的草药味。他们沿着洞中的通道缓缓前行,不一会儿,便看到前方有一丝光亮。

走近一看,只见一位白发苍苍的老者,正坐在一张石桌旁,闭目养神。老者身着粗布道袍,面容清癯,眉宇间透着一股仙风道骨。

萧琰与赵虎连忙走上前,拱手行礼:“晚辈萧琰、赵虎,拜见前辈。”

老者缓缓睁开眼睛,目光如炬,上下打量了两人一番,缓缓道:“你们就是从江南来的?找我有何事?”

萧琰恭敬地说:“前辈,晚辈听闻您是一位隐士,学识渊博,心怀天下。晚辈二人不满当今朝廷的**统治,想要寻找‘忠义军’,为天下百姓做些实事。只是我们一直未能

萧琰恭敬地说:“前辈,晚辈听闻您是一位隐士,学识渊博,心怀天下。晚辈二人不满当今朝廷的**统治,想要寻找‘忠义军’,为天下百姓做些实事。只是我们一直未能找到‘忠义军’的踪迹,还望前辈能指点迷津。”

老者闻言,眼中闪过一丝讶异,随即又恢复了平静。他缓缓起身,走到洞壁前,指着上面一幅模糊的地图说:“‘忠义军’确实在狼牙山一带活动,但他们的营地极为隐蔽,寻常人根本无法找到。这幅地图标注了通往‘忠义军’营地的秘密路径,不过此路凶险异常,不仅有悬崖峭壁,还有朝廷设下的暗哨,你们若要前往,务必小心。”

萧琰与赵虎连忙上前,仔细查看地图。地图上的路线蜿蜒曲折,多处标注着“险”“哨”等字样,可见此行确实困难重重。萧琰拱手道:“多谢前辈指点,晚辈定当小心谨慎,不负前辈所托。”

老者叹了口气:“如今朝廷**,民不聊生,‘忠义军’虽是一支正义之师,却也面临着重重危机。你们此去,不仅要面对朝廷的围剿,还要应对内部的矛盾与纷争。萧书生,你虽有满腔热血与才华,但江湖险恶,人心叵测,切记不可轻信他人,凡事三思而后行。”

萧琰重重地点了点头:“前辈教诲,晚辈铭记在心。若日后能平定天下,晚辈定当回来探望前辈,与您共论诗书,畅谈天下事。”

老者微微一笑:“好,老夫等着那一天。你们赶路吧,莫要耽误了时辰。”

萧琰与赵虎再次向老者道谢,随后拿着地图,小心翼翼地离开了青云洞。此时,天色已经蒙蒙亮,山风吹过,带着一丝寒意。两人按照地图上的指示,沿着一条狭窄的小路向山中走去。

小路两旁是陡峭的悬崖,下面是深不见底的山谷,稍有不慎,便会坠入深渊。赵虎走在前面,手持长刀,警惕地观察着周围的动静;萧琰则紧随其后,手中拿着地图,不时停下来确认路线。

走了约莫一个时辰,两人来到一处狭窄的山洞前。地图上标注,穿过这个山洞,便可到达“忠义军”的营地附近。两人刚走进山洞,便听到身后传来一阵脚步声。

“站住!你们是什么人?竟敢擅自闯入朝廷禁地!”一个严厉的声音响起,只见十几个官兵手持弓箭,正对着他们。

赵虎心中一紧,连忙将萧琰护在身后,大声道:“我们只是路过的商人,迷路了才走到这里,还望官爷高抬贵手,放我们过去。”

“商人?我看你们是‘忠义军’的奸细!”为首的官兵冷笑一声,“来人啊,把他们抓起来,押回营地审问!”

官兵们纷纷上前,想要捉拿萧琰与赵虎。赵虎见状,手持长刀,与官兵们打了起来。赵虎武艺高强,几个回合下来,便打倒了几个官兵。但官兵人数众多,且手持弓箭,赵虎渐渐有些力不从心。

萧琰心中焦急,他知道,若不尽快想办法脱身,他们迟早会被官兵抓住。他环顾四周,发现山洞的顶部有一块松动的巨石。他灵机一动,对赵虎喊道:“赵兄,引他们到巨石下面!”

赵虎会意,一边与官兵周旋,一边慢慢向巨石下方退去。为首的官兵不知是计,带着手下紧紧追赶。就在官兵们都聚集在巨石下方时,萧琰拿起一块石头,用力砸向巨石的支撑点。

只听“轰隆”一声巨响,巨石从顶部坠落,正好砸在官兵们中间。官兵们来不及躲闪,纷纷被巨石砸中,惨叫声此起彼伏。剩下的几个官兵见状,吓得魂飞魄散,连忙转身逃跑。

赵虎擦了擦脸上的汗水,喘着粗气说:“萧兄,还是你有办法!若不是你,我们今日恐怕就栽在这里了。”

萧琰笑道:“只是侥幸罢了。我们赶紧离开这里,免得再遇到官兵。”

两人穿过山洞,眼前豁然开朗。只见前方是一片开阔的山谷,山谷中搭建着许多帐篷,旗帜飘扬,上面写着一个大大的“忠”字。显然,这里就是“忠义军”的营地。

萧琰与赵虎心中一喜,连忙快步向营地走去。刚走到营地门口,便被几个手持长枪的士兵拦住了。

“你们是什么人?来这里做什么?”一个士兵厉声问道。

(本章未完,请点击下一页继续阅读)第六十八章萧书生醉吟青志(二)(第2/2页)

萧琰拱手道:“在下萧琰,这位是赵虎。我们二人不满朝廷的**统治,特来投靠‘忠义军’,还望各位兄弟通报一声。”

士兵们对视一眼,其中一个士兵说:“你们稍等,我这就去通报将军。”

不一会儿,一个身着铠甲、面容刚毅的中年男子走了出来。他上下打量了萧琰与赵虎一番,沉声道:“我是‘忠义军’的副将周勇。你们说要投靠我们,可有什么凭证?”

赵虎上前一步,大声道:“我们没有凭证,但我们有一颗为国为民的心!如今朝廷**,百姓流离失所,我们愿意加入‘忠义军’,与各位兄弟一同推翻**朝廷,解救百姓于水火!”

周勇闻言,眼中闪过一丝赞许。他点了点头:“好!既然你们有这份心,那我就相信你们一次。不过,‘忠义军’有‘忠义军’的规矩,若你们违反了规矩,休怪我不客气。”

萧琰与赵虎连忙拱手:“多谢周将军收留,我们定当遵守军纪,绝不辜负将军的信任。”

周勇带领两人走进营地,营地内一片繁忙景象。士兵们有的在操练武艺,有的在擦拭武器,有的在搬运粮草,每个人脸上都洋溢着坚定的神情。

周勇将两人带到一座大帐前,掀开门帘,对帐内说道:“将军,有两位壮士前来投靠。”

帐内传来一个洪亮的声音:“让他们进来。”

萧琰与赵虎走进大帐,只见一位身着白袍、面容儒雅的中年男子正坐在案前,批阅着文书。他便是“忠义军”的统帅,前朝将领李乘风。

李乘风放下手中的笔,抬头望向两人,目光温和却不失威严。他微笑着说:“两位壮士远道而来,辛苦了。不知两位可有什么特长,能为‘忠义军’效力?”

赵虎抱拳道:“在下赵虎,曾是‘清风寨’寨主,擅长武艺,愿为将军冲锋陷阵,斩杀敌寇!”

李乘风点了点头,目光转向萧琰:“萧壮士呢?”

萧琰拱手道:“在下萧琰,不过一介书生,虽无高强武艺,却略通诗书兵法,愿为将军出谋划策,辅佐将军成就大业。”

李乘风闻言,眼中闪过一丝惊喜。他笑道:“好!我‘忠义军’正缺有勇有谋之人。赵壮士,你便归入先锋营,协助统领操练士兵;萧壮士,你就留在我身边,担任参军一职,负责起草文书,谋划战略。”

两人连忙道谢,心中充满了激动。他们知道,自己终于找到了实现抱负的地方,接下来,他们将与“忠义军”的兄弟们一同并肩作战,为推翻**朝廷,解救天下百姓而努力。

加入“忠义军”后,萧琰与赵虎很快便融入了军营的生活。赵虎在先锋营中如鱼得水,他武艺高强,为人豪爽,很快便赢得了士兵们的敬重与爱戴。萧琰则留在李乘风身边,担任参军一职。他凭借着渊博的学识和出色的谋略,为李乘风出了不少好主意,帮助“忠义军”多次击退了朝廷的小规模进攻。

这日,“忠义军”又打了一场胜仗,缴获了不少粮草和武器。李乘风十分高兴,在大帐内设宴,邀请了营中的将领和萧琰、赵虎等人一同庆祝。

大帐内,灯火通明,酒肉飘香。将领们纷纷举杯,向李乘风敬酒,庆祝此次胜利。李乘风满面笑容,与将领们一一碰杯,气氛十分热烈。

萧琰坐在一旁,手中拿着酒杯,却没有急于饮酒。他看着帐内热闹的景象,心中却思绪万千。他想起了江南的烟雨,想起了望湖楼的酒肆,想起了一路上遇到的百姓,更想起了自己心中的青云之志。

李乘风注意到了萧琰的异样,他走到萧琰身边,笑着说:“萧参军,为何独自饮酒,不与大家一同欢庆?”

萧琰回过神来,连忙起身,拱手道:“将军,在下只是在思考一些事情,并非有意扫大家的兴。”

李乘风笑道:“哦?不知萧参军在思考什么事情,可否与我一同分享?”

萧琰沉吟片刻,说道:“将军,此次我们虽然取得了胜利,但朝廷的势力依旧强大,我们‘忠义军’想要推翻朝廷,解救天下百姓,还有很长的路要走。而且,如今营中粮草短缺,士兵们的装备也十分简陋,若朝廷派大军前来围剿,我们恐怕难以抵挡。”

李乘风闻言,脸上的笑容渐渐消失。他叹了口气:“萧参军所言极是。我也深知此事艰难,但如今百姓生活在水深火热之中,我们若不奋起反抗,难道要眼睁睁看着他们被朝廷压迫至死吗?”

萧琰点了点头:“将军所言有理。只是我们不能仅凭一腔热血,还需制定周密的计划,逐步壮大我们的势力。在下认为,我们可以先在狼牙山一带建立稳固的根据地,招兵买马,囤积粮草,同时与周边的义军取得联系,结成同盟,共同对抗朝廷。”

李乘风眼前一亮:“萧参军的想法甚好!我也曾有过此意,只是一直未能找到合适的时机。如今有萧参军相助,我相信我们一定能实现这个目标。”

两人越谈越投机,不知不觉间,已经喝了不少酒。萧琰的脸颊泛起红晕,眼神却愈发清亮。他拿起酒杯,站起身,走到大帐中央,朗声道:“各位兄弟,今日我们取得胜利,值得欢庆。但我们不能忘记,我们肩上的责任重大。我萧琰不才,愿以一首诗,献给各位兄弟,献给我们伟大的‘忠义军’!”

帐内顿时安静下来,将领们纷纷放下酒杯,目光投向萧琰。萧琰深吸一口气,高声吟道:

“狼牙巍巍立天地,忠义浩浩震山河。

旌旗猎猎迎风展,将士赳赳勇冲锋。

不为功名不为利,只为百姓解倒悬。

待到山河重一统,再与诸君醉明月!”

他的声音铿锵有力,充满了豪情壮志,回荡在大帐之中。将领们听了,纷纷热血沸腾,他们站起身,举起酒杯,高声喊道:“不为功名不为利,只为百姓解倒悬!”“待到山河重一统,再与诸君醉明月!”

李乘风也十分激动,他走上前,拍了拍萧琰的肩膀:“好诗!萧参军,你这首诗,道出了我们‘忠义军’的心声!来,我敬你一杯!”

萧琰与李乘风碰杯,将杯中酒一饮而尽。酒液入喉,灼烧着喉咙,却也点燃了他心中的斗志。他知道,自己的青云之志,终将在这片土地上实现;他相信,只要“忠义军”的兄弟们团结一心,奋勇拼搏,就一定能推翻**的朝廷,建立一个清明的新政权,让天下百姓都能过上安稳幸福的生活。

宴会过后,萧琰回到自己的营帐。他坐在案前,借着灯火,提笔在纸上写下了“青云志”三个大字。他看着这三个字,心中充满了坚定。他知道,前路依旧充满了艰难与挑战,但他绝不会退缩。他将用自己的智慧和才华,辅佐李乘风,带领“忠义军”走向胜利,实现自己心中的理想与抱负。

目录
设置
设置
阅读主题
字体风格
雅黑 宋体 楷书 卡通
字体风格
适中 偏大 超大
保存设置
恢复默认
手机
手机阅读
扫码获取链接,使用浏览器打开
书架同步,随时随地,手机阅读
收藏
换源
听书
听书
发声
男声 女生 逍遥 软萌
语速
适中 超快
音量
适中
开始播放
推荐
反馈
章节报错
当前章节
报错内容
提交
加入收藏 < 上一章 章节列表 下一章 > 错误举报