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排行 分类 完本 书单 用户中心
搜书趣 > 仙侠武侠 > 长安剑客萧书生 > 第八十六章德王府外现厮杀(二)

长安剑客萧书生 第八十六章德王府外现厮杀(二)

簡繁轉換
作者:风流萧书生 分类:仙侠武侠 更新时间:2025-10-02 03:51:14 来源:源1

第八十六章德王府外现厮杀(二)(第1/2页)

汉王脸色微变,随即又恢复了笑容,道:“三弟说笑了。我今日邀请大家前来,是真心想与三弟议和,共同辅佐皇上,维护大明的稳定。之前的谣言,都是有人故意散布,想挑拨你我兄弟之间的关系,还请皇上和各位大臣明察。”

皇帝坐在龙椅上,神色威严地说道:“汉王,德王,你们都是朕的儿子,大明的亲王,应当以国事为重,和睦相处,切不可因私人恩怨而影响国家稳定。今日既然汉王提出议和,德王也愿意接受,那朕便希望你们能放下成见,共同为大明效力。”

德王和汉王连忙躬身行礼,道:“儿臣遵旨。”

接下来,两人在皇帝和大臣们的见证下,签订了议和协议。协议中规定,两人不得再暗中互相争斗,要共同辅佐太子,维护朝廷的稳定。

然而,萧琰深知,汉王并非真心议和,他只是迫于压力才做出让步。一旦风头过去,汉王必然还会再次出手。因此,在德王回到王府后,萧琰便提醒道:“殿下,汉王虽然与我们签订了议和协议,但我们仍不能放松警惕。我们必须尽快找到汉王谋逆的证据,将他绳之以法,否则后患无穷。”

德王点了点头,道:“萧公子说得对。本王已经派人四处寻找证据,可汉王做事十分谨慎,留下的线索很少,至今仍未找到有力的证据。”

萧琰沉思片刻,道:“殿下,我们或许可以从汉王的亲信入手。汉王谋逆这么大的事情,不可能没有亲信参与。我们可以暗中调查汉王的亲信,找到他们的把柄,再从他们口中套取证据。”

德王眼前一亮,道:“萧公子这个主意好。李将军,你立刻派人调查汉王的亲信,重点调查他的谋士张诚和将领周勇。这两人是汉王的左膀右臂,肯定知道不少汉王的秘密。”

“末将遵令!”李默领命后,立刻展开了调查。

几天后,李默传回消息,说张诚最近与一名神秘人来往密切,两人经常在城外的一座破庙里见面。而且,张诚还偷偷将一批金银珠宝运往了城外的一处庄园,不知道是要做什么。

萧琰得知消息后,道:“殿下,张诚与神秘人在破庙见面,又偷偷运送金银珠宝,这里面肯定有问题。我们不妨派人去监视破庙和那处庄园,看看他们到底在搞什么鬼。”

德王点头同意,李默立刻挑选了几名身手敏捷的士兵,前去监视破庙和庄园。

又过了两天,监视破庙的士兵传回消息,说张诚与那名神秘人在破庙里密谈了很久,最后还交给了神秘人一封密信。士兵趁神秘人离开破庙后,悄悄跟了上去,发现神秘人竟然去了匈奴的使馆。

“什么?匈奴使馆?”德王听到消息后,十分震惊,“难道汉王竟然勾结了匈奴,想要里应外合,推翻大明?”

萧琰也十分惊讶,道:“殿下,若真是如此,那事情就严重了。匈奴一直对我大明虎视眈眈,若与汉王勾结,后果不堪设想。我们必须尽快拿到证据,禀报皇上。”

李默道:“殿下,不如我们现在就派兵去抓捕张诚和那名神秘人,逼他们交出证据。”

萧琰摇了摇头,道:“不可。张诚是汉王的谋士,十分狡猾,我们若贸然抓捕,他肯定会抵死不认,甚至还会销毁证据。而且,那名神秘人已经去了匈奴使馆,我们若去使馆抓人,会引起外交纠纷,影响大明与匈奴的关系。”

德王皱了皱眉,道:“那我们该怎么办?总不能眼睁睁看着汉王和匈奴勾结,危害大明吧?”

萧琰沉思片刻,道:“殿下,我们可以先派人去那处庄园,看看张诚运送的金银珠宝到底是用来做什么的。同时,我们再想办法接近张诚,获取他的信任,从他口中套取证据。另外,我们还要密切监视匈奴使馆的动向,防止他们与汉王进行进一步的勾结。”

德王点了点头,道:“就按萧公子说的办。李将军,你派人去庄园探查,务必查清金银珠宝的用途。苏姑娘,你武功高强,心思缜密,接近张诚的事情就交给你了。”

“末将遵令!”

“属下遵令!”

苏凝领命后,便开始准备接近张诚。她乔装成一名流浪的歌女,来到张诚经常出入的一家酒楼。张诚果然经常来这家酒楼喝酒,苏凝凭借着优美的歌声和出众的容貌,很快便引起了张诚的注意。

张诚见苏凝长得漂亮,又会唱歌,便对她十分感兴趣,经常邀请她一起喝酒。苏凝趁机与张诚攀谈,逐渐获取了他的信任。

一天,张诚喝得酩酊大醉,苏凝趁机问道:“张大人,您最近好像有什么心事,总是愁眉苦脸的。”

张诚叹了口气,道:“唉,还不是为了汉王殿下的事情。殿下雄心壮志,想要夺取皇位,可现在却处处受阻,我身为殿下的谋士,却帮不上什么忙,心中实在惭愧。”

苏凝心中一喜,知道机会来了,她连忙说道:“张大人,您不必自责。汉王殿下雄才大略,一定能实现自己的目标。只是,不知道汉王殿下有什么具体的计划?”

张诚醉眼朦胧地看了看苏凝,道:“计划?当然有。殿下已经与匈奴达成了协议,只要殿下能推翻大明,登上皇位,就会将边境的三座城池割让给匈奴,还会送给匈奴大量的金银珠宝。到时候,殿下就能借助匈奴的力量,巩固自己的皇位。”

苏凝心中震惊,她强压着内心的激动,继续问道:“那张大人,汉王殿下打算什么时候行动?”

张诚打了个酒嗝,道:“快了,就快了。殿下已经安排好了,等过几天太子去皇陵祭祀的时候,就发动政变,夺取皇位。到时候,我会带领人马,控制皇宫,辅佐殿下登基。”

苏凝得知了如此重要的消息,心中十分高兴。她知道,不能再耽误时间,必须尽快将消息传回王府。于是,她借口身体不适,离开了酒楼,迅速赶回了德王府。

苏凝将从张诚口中得知的消息告诉了德王和萧琰,两人听后都十分震惊。德王立刻说道:“萧公子,苏姑娘,此事事关重大,我们必须立刻禀报皇上,让皇上做好准备,阻止汉王的政变。”

萧琰点了点头,道:“殿下说得对。不过,我们现在只有苏姑娘的口述,没有确凿的证据,皇上恐怕不会轻易相信。我们必须尽快找到证据,证明汉王与匈奴勾结,以及他想要发动政变的计划。”

李默道:“殿下,我派去庄园探查的士兵传回消息,说庄园里藏了大量的兵器和铠甲,而且还有很多匈奴的士兵在庄园里训练。看来,张诚运送的金银珠宝,就是用来资助匈奴士兵的。”

(本章未完,请点击下一页继续阅读)第八十六章德王府外现厮杀(二)(第2/2页)

“太好了!”德王兴奋地说道,“这就是确凿的证据。李将军,你立刻带领人马,包围庄园,抓捕里面的匈奴士兵和相关人员,缴获兵器和铠甲,作为证据。萧公子,苏姑娘,你们随本王一同前往皇宫,向皇上禀报此事。”

“是!”

众人立刻行动起来。李默带领大军迅速包围了庄园,庄园里的匈奴士兵和相关人员见状,想要反抗,却被李默的大军轻松制服。李默缴获了大量的兵器和铠甲,还抓住了几名匈奴的将领。

与此同时,德王带着萧琰和苏凝来到皇宫,向皇帝禀报了汉王与匈奴勾结,想要发动政变的事情。皇帝听后,十分愤怒,道:“好个朱高煦,竟敢勾结外敌,谋逆篡位,朕定要将他碎尸万段!”

德王连忙说道:“父皇息怒。现在李默已经带领大军包围了汉王藏匿匈奴士兵的庄园,缴获了大量的兵器和铠甲,还抓住了几名匈奴将领。只要我们对这些匈奴将领进行审问,就能得到更多的证据,到时候再将汉王绳之以法,就能让他心服口服。”

皇帝点了点头,道:“好,就按你说的办。朕立刻下令,让大理寺和刑部联合审问那些匈奴将领,务必查清此事的真相。同时,朕还要加强皇宫的戒备,防止汉王狗急跳墙,发动政变。”

很快,大理寺和刑部便对匈奴将领进行了审问。在严刑拷打之下,匈奴将领们终于招供,承认了汉王与匈奴勾结,想要发动政变,推翻大明的事实。而且,他们还供出了汉王与匈奴往来的密信,以及政变的具体计划。

证据确凿,皇帝立刻下令,剥夺汉王的爵位,将其打入天牢,等候发落。同时,皇帝还下令,抓捕汉王的亲信张诚、周勇等人,彻底清除汉王的势力。

张诚和周勇得知汉王被抓的消息后,想要逃跑,却被早已埋伏好的士兵抓获。至此,汉王的谋逆计划彻底破产,朝廷的局势暂时恢复了稳定。

德王因为揭发汉王的谋逆计划,立下了大功,得到了皇帝的重赏。他十分感激萧琰和苏凝,道:“萧公子,苏姑娘,若不是你们帮忙,本王恐怕很难揭穿汉王的阴谋,大明也会陷入危难之中。你们想要什么赏赐,尽管跟本王说,本王一定满足你们。”

苏凝摇了摇头,道:“殿下,我只是做了我应该做的事情,不需要什么赏赐。我只希望大明能够长治久安,百姓能够安居乐业。”

萧琰也说道:“殿下,我也不需要什么赏赐。我原本只是一个普通的书生,因为一场意外卷入了这场纷争。如今纷争平息,我只想回到家乡,继续潜心读书,过平静的生活。”

德王看着两人,心中十分敬佩。他知道,萧琰和苏凝都是淡泊名利之人,于是便不再强求。他说道:“既然你们都不想接受赏赐,那本王也不勉强。不过,你们永远都是德王府的贵客,无论你们何时需要帮助,只要派人来告诉本王,本王一定尽力相助。”

萧琰和苏凝连忙道谢。

几天后,萧琰收拾好行李,准备离开德王府,返回家乡。苏凝和李默前来送行,苏凝递给萧琰一把长剑,道:“萧公子,此剑名为‘青锋’,是我家传的宝剑,锋利无比。你带着它,路上若遇到危险,也好有个防身之物。”

萧琰接过长剑,道:“多谢苏姑娘。此剑太过贵重,我不能收。”

苏凝微微一笑,道:“萧公子,你就收下吧。你帮了我和殿下这么大的忙,这把剑就算是我的一点心意。而且,我希望你能记住,在德王府,你还有我和殿下这样的朋友。”

萧琰看着苏凝真诚的眼神,心中十分感动,他点了点头,道:“好,我收下。苏姑娘,李将军,多谢你们这段时间的照顾。他日若有机会,我一定会再来京城看望你们。”

李默拍了拍萧琰的肩膀,道:“萧公子,一路保重。若遇到什么麻烦,记得派人给我们送信。”

萧琰点了点头,转身踏上了回家的路。他背着书箧,手持青锋剑,迎着朝阳,一步步向前走去。他知道,这段在德王府的经历,将会成为他一生中最珍贵的回忆。而他也相信,只要自己心怀正义,无论走到哪里,都能闯出一片属于自己的天地。

萧琰背着半旧书箧,手握苏凝所赠的“青锋”剑,踏上了返乡的官道。晨光将他的身影拉得颀长,身后京城的轮廓渐渐模糊,可德王府内的厮杀与权谋仍在脑海中挥之不去。他本想做个不问世事的书生,却因一场意外卷入皇室纷争,如今虽得脱身,心中却总觉不安——汉王虽被打入天牢,但其党羽遍布朝野,未必会善罢甘休。

行至第三日,天色渐暗,萧琰寻到一处名为“悦来客栈”的落脚点。客栈不大,却也干净,他刚要踏入店门,忽觉身后有两道冷光扫来。他脚步微顿,装作整理书箧的模样,用余光瞥见两名身着灰布短打的汉子正盯着自己,腰间鼓鼓囊囊,似藏着兵器。

“客官,打尖还是住店?”店小二热情地迎上来。

“一间上房,再来两碟小菜、一壶热茶。”萧琰不动声色地答道,随店小二上了二楼。进房后,他即刻关紧门窗,将青锋剑放在床头,又搬来木凳抵住门闩——多年读书养成的谨慎,让他不敢有半分松懈。

夜深人静时,客栈外传来几声犬吠,随即又归于沉寂。萧琰本就未眠,忽闻房门外有轻微的脚步声,正一步步朝自己的房间靠近。他握紧青锋剑,屏住呼吸,待脚步声停在门口时,突然低喝一声:“谁?”

门外之人显然被惊到,片刻后,传来一声冷笑:“萧书生,别装了,我们奉周将军之命,特来取你性命!”话音未落,房门“哐当”一声被撞开,两名灰衣汉子持长刀闯了进来,刀光直劈萧琰面门。

萧琰虽只学过些基础防身术,却也记得苏凝教导的“避实击虚”之法。他侧身躲过刀锋,顺势抽出青锋剑,剑尖斜挑,堪堪抵住左侧汉子的手腕。那汉子吃痛,长刀脱手,萧琰趁机一脚将其踹倒,又转身格挡右侧汉子的攻击。

“叮”的一声脆响,青锋剑与长刀相撞,火星四溅。萧琰臂力不及对方,被震得连连后退,后背撞到墙角。危急时刻,他目光扫过散落的书箧,心中一动——书箧里有本厚重的《资治通鉴》,他猛地弯腰将书抽出,朝汉子面门砸去。汉子下意识地偏头躲避,萧琰抓住空隙,青锋剑直刺其小腹,汉子惨叫一声,倒在地上。

目录
设置
设置
阅读主题
字体风格
雅黑 宋体 楷书 卡通
字体风格
适中 偏大 超大
保存设置
恢复默认
手机
手机阅读
扫码获取链接,使用浏览器打开
书架同步,随时随地,手机阅读
收藏
换源
听书
听书
发声
男声 女生 逍遥 软萌
语速
适中 超快
音量
适中
开始播放
推荐
反馈
章节报错
当前章节
报错内容
提交
加入收藏 < 上一章 章节列表 下一章 > 错误举报