眾人一時堵住了話頭,有些說不出話來。
便就是在此刻一個宮人急急趕了進來,跪到大殿上道:“陛下,不好了。”
李明皺起眉頭,隨後就聽宮人急道:“一群書生領了一大批人把宮門堵了,說是自己參加春闈的名額被人搶走,求陛下還他們一個公道!”
第131章 告狀
聽到這話, 眾人面面相覷。
這事兒不該出的。
不過幾個書生的事兒, 竟然能直接鬧到大殿上來, 怎麽看都不體面。如果是尋常時候,且不說這幾個書生能不能聚在一起, 就算千裡迢迢來了華京,聚在一起, 到了宮門口,不等他們跪下就遣散了, 更別提一路被人通報到宮裡來。
此事是有人刻意為之, 眾人心裡都明白,能把這種消息傳到這裡來的, 必然不是尋常之輩, 朝臣不由得都揣摩起來,這是哪位布局,做這樣的事。
朝臣對下面的彎彎道道知道得清楚, 李明卻不一定不知道。一個人被人從上到下哄了幾十年,越是這樣的小細節,越是很難明白。
大家見李明皺起眉頭,他似乎隻當是發生了大案,立刻道:“怎麽回事, 且去問清楚!”
“問清楚了,”傳話的人喘著粗氣,“那些書生說,他們本是各地考過了州試的鄉貢, 按理要來華京參加春闈,最後卻被人搶走了名額,故而來華京,想將此事呈於天子。他們現在都跪在外面,想求陛下讓人去見他們,給一個說法。陛下,現在宮門口都被老百姓圍了個嚴實,都等著陛下的決定呢。”
聽得這話,李明沉默下來。
這些書生也聰明,進了大殿,那就是朝堂中的事,如何處理就看朝堂的意思。他們跪在門外要一個說法,那就是所有百姓看著給的結果。
最重要的是,進了大殿,最後未必有人接他們的案子,可能就是隨便指派一個人來草草了事。而他們如今要求一個人出來,那日後有任何問題,就可以盯緊這個負責人。
也不知是誰給他們出的法子,倒也是個辦法。
“他們有多少人?”
李明緩了片刻,敲著桌子,似乎是在思索,傳話的人氣息均勻下來,恭敬道:“稟陛下,近上百人。”
上百人,來自全國各地,這案子牽扯的,就不是幾個小家族的事了。
政令最難,不在於華京,而在於這些地方的小宗族。李蓉可以在華京順利處理下來高官大族的案子,卻也沒把握能處理好這麽多人的地方小案。
李明沉默著不說話,許久之後,他抬起頭來,將目光看向了李川。
李川等了許久,他察覺到李明抬頭看他時,緩慢抬起頭來。
從名義上說,這樣的案子,沒有比太子李川更適合的人選。可是李川若是接了這個案子,他要麽失去民心,要麽失去世家之心。
這麽多人能夠頂替名額,必然是一條完整的鏈條,從地方到華京朝堂,得罪的人不在少數,而且得罪了,還不一定能把案子做好。
案子做不好,李明便有了懲治他的理由。
這個案子可謂一把再好不過的利刃,捅到李川身上。
李蓉不由得看向一旁一直低頭站著,似乎一切事不關己的蘇容卿。
直到此刻她終於確定,蘇容卿所有的目標,當真是李川。
這樣一來,那蘇容卿最初要投靠李川的理由,也就顯得十分有意思起來。
如果蘇容卿從他們見面之初,就已經是重生的,那他必然知道,未來李川會被李明一步一步逼到絕境,直到最後被廢。
其實他什麽都不需要做,只要在最後關頭,阻止裴文宣遊說世家,那麽李川也就死定了。
他在明知這樣的情況下,以扳倒李川為目的投靠李川,那只有一種可能性,就是他要潛伏在李川身邊,在最後時刻給李川最後一擊。
如果她和裴文宣沒有重生回來,蘇容卿的打算,也的確不錯。
只是她和裴文宣回來了,所以她建立督查司時,蘇容卿的反應才會這麽大。
因為她打亂了蘇容卿的計劃,她有了實際權力,而蘇容卿又知道她絕對不會背叛李川,那麽他靜待李川滅亡的方案也就必須改變。
所以他拚命阻止督查司的建立,裴文宣的崛起,因為他清楚知道,裴文宣和李蓉的權力,最終都會轉化到李川身上。
李蓉目光停在蘇容卿身上,靜靜思索著蘇容卿所作所為。
而李明在和李川視線上短暫僵持之後,李明緩慢出聲:“川兒,這件事涉及到各地州縣,又為大夏選拔人才國本之事,你是太子,不如由你來負責吧?”
李川聽到這話,沒有出聲,他遲疑這片刻,上官旭出列來,恭敬道:“陛下,此事涉及科舉,當由管理科舉的長官來處置,又或是刑部、大理寺等掌管律法之官署來依律行事。太子為國儲,本事務繁忙,此等案件複雜之民案,怕是有心無力,還望陛下三思。”
上官旭說著,轉頭看向吏部尚書王厚文:“王尚書,聽聞此次你欲自請為科舉主考官,不如由刑部協你辦案吧?”
王厚文聽到這話,趕緊上前來,急道:“陛下,老臣年邁體弱,前些時日的確自請為科舉主試考官,但近來便覺身體不支,如今主考光尚未定下,還望陛下另擇優選。”