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排行 分类 完本 书单 用户中心
搜书趣 > 历史军事 > 魏晋不服周 > 第25章 紧锣密鼓

魏晋不服周 第25章 紧锣密鼓

簡繁轉換
作者:携剑远行 分类:历史军事 更新时间:2025-08-08 03:14:30 来源:源1

第25章紧锣密鼓(第1/2页)

就在钟会带兵南下汉中的时候,邓艾所屯兵的狄道县,战争机器也跟着开动起来了。

即便是邓艾三番四次的上奏说伐蜀不可行,但司马昭的军令却是下得明明白白:陇右魏军作为西路军,配合钟会的东路军行动,主要作战目标,就是为了牵制姜维麾下的蜀军精锐!

司马昭的命令已经说得很明白,无论邓艾理不理解他的目的,出兵的准备一刻也不能停!

正当邓艾整日唉声叹气的时候,司马昭的主簿师纂来了,并且带来了司马昭的亲笔信和朝廷的任命文书,担任军中司马。

邓艾大喜过望。

其实他一直都不知道司马昭到底是怎么想的,现在师纂来了,总算可以旁敲侧击打听一下了。

当天夜里,邓艾在帅帐内设宴款待师纂,待副将偏将们都酒足饭饱离去后,他将师纂留了下来。

“师司马,邓某一直有件事百思不得其解,心中忐忑不已。

今日酒都喝到这里了,不知道能不能多嘴问一句。”

邓艾给师纂倒了一杯酒,慢悠悠的询问道。

“邓将军但说无妨。”

师纂点点头,不置可否。

“大将军如此坚持要伐蜀,究竟是为了什么呢?”

邓艾疑惑问道。

来了!

师纂装模作样的叹了口气,随即解释道:“此事一言难尽,听我慢慢道来。”

他寒门出身,性子很急,不是什么风雅人物,能力更说不上出类拔萃。

但这种人物有点好,就是会听话,能办事,执行力强,让他往东他就不敢往西,不会做多余的事情。

在司马昭眼中,师纂之流都是飞鹰走狗一般的存在。

能用,够用,好用。

司马昭不用师纂这样的人,难道还想去找如诸葛亮那般德才兼备的么?即便是找到了,人家也不会鸟他,何苦自取其辱呢?

看着一脸虚心请教模样的邓艾,师纂清了清嗓子,忍不住长叹一声,反过来询问道:“前几年,高贵乡公的事情,邓将军也知道一些吧?”

提起曹髦之死,邓艾心中一沉,随即微微点头。

有些事情,是很恶心人的。

即便是邓艾这般的旁观者,并没有为曹家伸出援手的心思,也会对天子当街被杀这样的事情感觉不适。

“此事对于大将军的声望打击颇大,大将军坚持要伐蜀,也是因为想通过战功挽回一些名声。”

师纂意有所指的暗示道,几乎是不加掩饰。

话说到这里就可以了,剩下的,要看邓艾自己能不能领悟。如果对方还不能领悟,那也没有办法。

“可是……拿着百战精兵,去挽回大将军损失的人望,这是不是有点草率了?”

邓艾有些不满的反问道。

听到这话师纂差点一口老血吐到桌上。

司马昭的名声难道不比你邓艾麾下的军队重要吗?这点都看不明白?

师纂被邓艾干沉默了,很久之后,他才无奈摇头,**裸的提醒道:“无论如何,邓将军还是要努力一下。前程是自己挣来的,也是自己丢掉的,伐蜀就是前程。师某言尽于此。”

说完,师纂也懒得再多说什么,起身离去。

师纂离开后,邓艾一个人枯坐在帅帐内,看着军帐内桌案上留下的残羹冷炙,他的心好像是被什么东西抓挠一般。

司马昭到底想干啥,邓艾没有完全理解,不过师纂的最后一句话,邓艾明白了。

伐蜀就是前程!

话都说这个份上了,司马昭究竟想干啥,邓艾也懒得去深究,反正还是那句话:

他只管带兵南下,拖住姜维就行了。其他的,不用想那么细!那是司马昭该考虑的问题。

不过话说回来,现在并不是出兵的好时机。

姜维屯田沓中,手下的军队既要参与春耕,也要参与作战,并非是完全脱产的职业化军队。

现在是冬天,出兵的话,姜维手下每一个都是战士,状态极好。这时候出兵有点蠢。

还不如等到春季的时候再动手,那时候姜维的注意力放在春耕上,必须分出不少人力参与其中。

那时候,才是出手的最佳时机。

司马昭搞这么着急,究竟是图个什么呢?

……

正当邓艾准备粮秣辎重的时候,褒斜道这边,负责修复栈道的队伍,因为前方复杂的路况,不得不停了下来。

许仪并非是精通工程的将军,当前锋军主将逢山开路遇水搭桥可以,但如果遇到栈道被完全烧毁,那他就没办法了。

石守信带着那一百专属部曲,一路向南抵达了一个叫“姜窝子”的地方,这里水流汇聚,因此水位变得比之前高了很多!

之前经过的栈道,下方都是有支撑,或者斜撑的。这里水深太恐怖,以至于完全无法给栈道立足支撑。

当年,诸葛丞相为了解决这个问题,在石壁上凿开方形孔洞,直接将大小正好的方木填塞进里面,以此为横梁,在上面铺设木板作为栈道。

然而,当年褒斜道是蜀军北伐的交通要道,蜀军自然对于维持这里的栈道很上心。但随着诸葛亮去世,蜀国对于汉中的防御策略变成了战略防守,因此这些方木横梁的栈道也被蜀军一并烧毁。

相传是赵云烧的。

这地方跟北面的气候是两个概念,前面的路靠近陕西,溪水有冰,到这里气候更靠近汉中,河水反倒是不结冰了!

看着眼前碧绿如蓝的褒水,又看了看刀削一般的山壁,以及山壁上的方孔,石守信好像明白了什么。

“石监军,实在是没法继续往前了。前锋军因为修栈道已经折损了几十个弟兄,也修累了。

前面的路,大段大段要修,就近又无法取得这种粗大的方形木料。要如何施工,许某心中也没底,大概要返回三交城再做计较了。”

许仪叹息说道,一脸沮丧。本来可以拿到一点军功的,可是前面道路被拦住,大军又过不去,他这个先锋官不被钟会斩首就要偷笑了,想拿功劳简直做梦!

“嗯,先回三交城再做计较。”

石守信点点头道,卡在这里也不是个办法,不如回三交城据点先让前锋军休整一下,然后让胡烈召集军中大佬们开个会,集思广益,顺便拉人一起背黑锅。

(本章未完,请点击下一页继续阅读)第25章紧锣密鼓(第2/2页)

果不其然,回三交城后,许仪向胡烈禀告前方栈道无法修复的情况,胡烈勃然大怒,借机打了许仪五十军棍,夺了他先锋官的职务,让他带着本部人马前军变后军,跟一个叫李苞的将军互换序列。

这看似残酷,实则是在保护许仪,让他免于被钟会找茬清算。许仪显然也是知道套路的,笑嘻嘻的被打五十军棍,临别时还跟石守信有说有笑的。

处理了许仪,只是解决了前锋军“违反军法”的问题,并不能解决褒斜道被阻塞的问题。

无奈之下,胡烈一方面向钟会禀告,褒斜道靠近汉中段已经被蜀军烧毁。并且强调这段路不仅难走,而且山壁下方全是河流。

另外一方面,禁军中善于修建营垒,精通土工作业的将领李苞,被胡烈请到了三交城商议修建栈道的大事,并请他带兵在前面开路。

没两天,钟会的军令到了:克服困难修栈道,要确保修好,不耽误行军。傥骆道这一路为主攻,褒斜道这一路为佯攻,只要在明年四月以前,确保发动总攻就行了!

算算时间,满打满算还剩下三个月。

胡烈也好,石守信也好,他们这些走褒斜道的将领,这才回过神来。

钟会离开这一路,并不光是因为他领导不力,而是钟会在很早以前就知道这条路根本不能通行!

攻克汉中的希望,还在李辅那边。

能在司马昭身边混的人,就不可能有真正的傻子。钟会眼见走傥骆道的魏军将领一个个都桀骜不驯,便把他们安排在这条线上耗时间,免得影响自己的计划。

谁听话,就把谁调到另外一路!

石守信虽然机敏,而且还是半开卷考试,这一次依然是被钟会耍了。

如果栈道不能如期完工,自胡烈以下,这一路大半的将领都会被处置,落不到好。石守信作为监军,更是跑不掉。

该如何破局呢?

三交城城内的一处军帐内,胡烈正面有忧色看着石守信、杜预等人。桌案上摆着一块木板,刻在木板上的,是一份“工程草图”,是石守信带着人测量后画的。

山壁上有多少个孔,间隔分别是多少,每个方孔的边长,深度,都已经勘测过了。

在图纸上有编号,有数据,可谓一目了然。众人都佩服石守信在少府办事的时候,做工程的基本功扎实。

“别的都好说,就是怎么把木料运过来,是件麻烦事。这么大的方梁,那可不是一般的树木可以满足的。”

杜预叹息说道。

“而且,这种木头还要加工成方形,需要找树干很粗的树木,这种树……只怕得去蜀地,或者关中去找,陇右是没有的。”

李苞也提了一嘴。

行家一出手,就知有没有。比起只知道听石守信指挥的许仪,李苞显然对建筑工程很了解。修栈道嘛,人力什么的都不难。

麻烦的只是材料,以及怎么把材料运到需要建栈道的地方!

要知道,前方的栈道,是诸葛亮修的,可不是魏国修的。甚至栈道的工程样式都是诸葛亮定的!

那些方形的横梁柱子,也是从汉中运来的,甚至是山林茂密的蜀地运来的!

石守信心中暗暗揣摩,搞不好钟会提前知道这件事,故意在这里挖个坑!不过现在想这些也没用,他发现,在场所有人的目光都盯着他这个少府出身的官员。

毕竟是专业班子啊!被人寄予厚望也不稀奇。

“石监军,李某听闻你在少府待过两年多,还在洛阳建过桥,在这方面很有些本事。

敢问这栈道该怎么修呢?”

李苞也不跟石守信客气,直截了当询问道。

从地上那块木板上的工程图看,李苞就知道石守信水平绝对在自己之上。

难道仅凭李胤女婿这个身份,就能在伐蜀大军中举足轻重了?岂不知李胤的长子李固,之前也不过是个县令呢!

托举儿子做官也不过如此,那托举女婿又能强到哪里去?所以石守信为什么现在能在这里高谈阔论,不问可知。

胡烈等人一看就知道石守信的地位,大部分都是靠自己的能力争取来的。

“容我思索两天,反正在褒斜道建立粮仓兵站,也要时间,并不耽误。

胡将军以为如何,三日后我们再议。”

石守信面色平静说道,看上去非常沉稳。他的镇定,让众人也都安定了下来,这件事总算是有个人扛着了。

“那行,我们就先忙各自的军务吧,三日后再来商议此事。”

胡烈自然是没什么好说的,毕竟这本就不是石守信的本职工作,只不过是他有这方面的经验罢了。

石守信此番出征的本职工作是担任监军,就是专门挑将领的毛病!

帮忙是情分,不帮是本分。当然了,如果监军只顾着挑毛病,那等于是找死!

所有的大前提,都在于“打赢”。

如果能赢,那小问题就不是问题,大问题就罚酒三杯。

如果输了,监军要能够找到背锅的人,到最后自己不背锅。

所以监军这个职务看似简单,好像在军营里睡觉都没问题。实际上难度不低,门道很多,稍有不慎就人头落地。

临别之前,杜预悄悄找到石守信密谈。

他一脸为难说道:“敢当,要不你还是想办法回洛阳吧,你已经得罪了钟会,只怕……后面会很危险。”

“现在这个时候再说离开,已经晚了。”

石守信叹了口气,现在退出,不亚于让羊徽瑜蒙羞,更是放弃了将来的前途,哪里还有退路可言。

“钟会如此张狂,做事无所顾忌,似乎已经没有回洛阳的打算了。

敢当还是要当心些,钟会……绝对会反。”

杜预面色肃然提醒道。

“我明白的,谢谢元凯提醒。”

石守信点点头,心中无比沉重。连杜预都看出钟会有问题了,这位大都督,很难说不会干出什么疯狂的事情来啊。

目录
设置
设置
阅读主题
字体风格
雅黑 宋体 楷书 卡通
字体风格
适中 偏大 超大
保存设置
恢复默认
手机
手机阅读
扫码获取链接,使用浏览器打开
书架同步,随时随地,手机阅读
收藏
换源
听书
听书
发声
男声 女生 逍遥 软萌
语速
适中 超快
音量
适中
开始播放
推荐
反馈
章节报错
当前章节
报错内容
提交
加入收藏 < 上一章 章节列表 下一章 > 错误举报