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排行 分类 完本 书单 用户中心
搜书趣 > 历史军事 > 1949南征东南亚,海外建国 > 第131章 南华的三民主义(二)

1949南征东南亚,海外建国 第131章 南华的三民主义(二)

簡繁轉換
作者:爱吃番茄炒蛋的猫爷 分类:历史军事 更新时间:2025-08-15 15:25:27 来源:源1

第131章南华的三民主义(二)(第1/2页)

"总统阁下,新三民主义是我们最好的选择了,以南华共和国目前的情况来说,根本没有人可以拿出新的主义。"

"我们只能在孙先生新三民主义的基础上进行改进,改成符合南华共和国的三民主义。"

"而且孙先生新三民主义中的平均地权,耕者有其田我们做到了。"

平均地权是新三民主义中很重要的部分,孙先生想要实现耕者有其田。

但是,国府和中原的封建地主联系太深了,国府本质上是代表地主、官僚与买办资产阶级的利益。

国府的平均地权虽标着榜孙先生的民生主义,但在实际执行中却始终维护地主阶级特权。

桂系在建设八桂的时候,也未触动地主的土地,民团主要由中小地主控制,未能解决农民土地问题。

而复兴军作为外来者就没有这么多顾虑了,复兴军在南华共和国的土地改革政策,实现了耕者有其田。

"没想到实行新三民主义是桂系元老提出来的,想当初在八桂的时候,新三民主义可是被他们强烈反对的,三自三寓政策已经是白长官和德公做到的极限了。"

"即便是这样,还是有许多政策没办法落实下去,这其中少不了他们的明里暗里的抵制。"

"现在他们却想要全面落实新三民主义。昨日的反对者,在今日却成了支持者。"

桂系在八桂实行的三自三寓政策本质上是将孙先生的三民主义八桂化。

其核心是三自政策(自卫、自治、自给)和三寓政策(寓兵于团、寓将于学、寓征于募),旨在通过军事化、地方自治和经济自主巩固桂系政权,同时呼应孙先生的民族、民权、民生主义。

三自,自卫(建立地方武装保卫乡土)、自治(推行地方自治,强化基层组织)、自给(发展经济,实现财政自足)。

三寓,寓兵于团(通过民团组织储备兵源)、寓将于学(在各级学校进行军事训练和军官培养)、寓征于募(兵役制度结合志愿与征召)。

李崇文对此很感慨,谁能想到当初抵制新三民主义的守旧派,如今变成了推动新三民主义的维新派。

"时代不同了,我们的身份也不同了。"

"现在这个世界是非黑即白,我们既然选择了资本主义,选择了鹰酱的阵营。那就要完成资本主义的历史任务,把封建主义扫进历史堆。"

"而且即便是抵制新三民主义,但是三自三寓还是让八桂发展起来,在民国时期,八桂怎么说也是一个强省,比其他地方好很太多了。"

陈德明就是桂系建设八桂的第一批受益者。

桂系在30年代就开始推行义务教育,学费、学杂费、书本费全都免费,规定学龄儿童需接受初小四年级教育,后来全省建立2.3万所初级小学,入学率达60%,而同期全国平均入学率只有40%。

在少数民族地区比如苗族、瑶族聚居区设立特种教育学校,推广国语和现代知识。

高等教育方面,在1928年创办八桂大学(马君武任首任校长),设理、工、农学院,成为西南重要学术中心。

1932年成立八桂师范专科学校,聘请陈望道、薛暮桥等学者,培养基层教育人才。1934年设立八桂医学院,开西南医学教育先河。

桂系还破除封建迷信,强制捣毁寺庙神像,推广新式教育,同时移风易俗,禁止缠足、早婚、巫术等陋习,强制剃发易服,推动新式婚丧礼仪,一定程度解放了民众思想。

农业方面,桂系推广良种,如桂七芒果、桂系猪,建立农业合作社,粮食产量从1930年的125公斤/亩提升至1940年的150公斤/亩。

发展经济作物,糖料蔗种植面积扩大3倍,桐油产量占全国1/3,成为重要出口物资。

工业与矿业方面,创办八桂机械厂(1934年)、漓城纺织厂等近代工业企业,1942年工业产值达1.2亿元(法币),占GDP的15%,同期全国平均水平是8%,远远超过其他省份。

(本章未完,请点击下一页继续阅读)第131章南华的三民主义(二)(第2/2页)

可以说南华共和国的第一个五年计划能够顺利实行,就是因为桂系在八桂拥有丰富的工业化需要的人才。

这也是李崇文当初为什么刚打下安南,就不惜代价搬空八桂,桂系的家产实在是太丰厚了。

桂系在义务教育阶段甚至强制女孩上学,实行男女同校,如果有家庭不遵守会面临罚款或者劳役。

还有妇女成人班,利用农闲夜间授课,由女教师或基层干部妻子担任教员,减少性别隔阂。

桂系还舆论宣传,通过民团集会、山歌、标语,如妇女识字才能救国,倡导女性受教育。

1930年代八桂学龄女童入学率从不到10%升至约40%,远高于同期全国平均的20%,部分地区甚至超过60%。

在扫盲方面,在1939年,就有约200万妇女通过成人班脱盲,部分妇女成为基层干部(如村街副长、合作社职员)。

社会观念有了极大的转变,城市和交通沿线地区,女子上学逐渐被接受,不缠足、剪短发、上学堂成为新女性象征。

这也是李崇文提出解放妇女的时候,复兴军的高层不反对的原因,桂系已经走在前面了。

"是啊,身份不同了!"

李崇文知道南华共和国的统治阶级已经开始明白,他们不再是封建地主、军阀,而是属于资产阶级,南华共和国所有政策的实施,其本质上是一场资产阶级革命。

"新三民主义中的民生主义优先实行,到时候再看看,有哪些地方是需要修改的。"

"至于民族主义暂时先强调汉族同化政策,民权还没到时候,不过可以在长安和琅琊这两座城市做一些试点。"

李崇文思考后,决定把重点放在民生方面,平均地权和耕者有其田南华政府很容易实现,现在就看节制资本这方面了。

"总统阁下,民生主义和南华目前的情况并没有太大的冲突。"

"民生主义强调的是节制资本,对铁路、矿山等关键行业实行国家垄断,防止私人资本操纵国民经济,同时建立劳工法保障工人权益。"

"南华共和国目前的企业百分之八十都是国营企业,在重工业方面全都是国有企业。我们的民族企业还没有发展起来,所以我们还需要扶持民族企业,让他们成长起来,走出国门。"

"总的来说,就是既要发展南华共和国的民族资本主义,也要防止私人资本的过度膨胀。"

陈德明说道,在他看来南华共和国还远远没到要孙先生担忧的那一步,南华政府现在要做的是扶持有利于促进生产力的资本主义发展。

而且南华共和国的支柱产业都被国家掌控,哪怕没有全部国有,也是绝对控股的,复兴党会始终掌握着国家的命脉。

"劳动保障方面,我们目前只能做到最基础的保障,像欧美国家那样的劳动保障根本不可能,甚至像樱花国的劳动保障也要很久以后才能实现。"

"而且劳动保障方面,我们只能保证在国有企业中能够实行,至于私人企业和外国企业就不能有所保证了。"

陈德明不知道南华究竟要多少年,才能真正全面实现民生主义要求的工人劳动保障。

"没关系,我们有足够的时间来实现孙先生的新三民主义。"

"军政五年,训政二十年,我们至少有二十五年的时间。"

李崇文打算用这二十五的时间,完成新三民主义的本土化,并逐步在南华国内落实。

"总统阁下,这是陈老先生在得知我们想要实现孙先生的新三民主义后,便托我送给总统阁下。"

"陈老先生还说,这幅字是孙先生亲自提笔写给他的,现在他送给您了。"

李崇文接过来,打开一看,上面清晰的写着四个大字,天下为公。

目录
设置
设置
阅读主题
字体风格
雅黑 宋体 楷书 卡通
字体风格
适中 偏大 超大
保存设置
恢复默认
手机
手机阅读
扫码获取链接,使用浏览器打开
书架同步,随时随地,手机阅读
收藏
换源
听书
听书
发声
男声 女生 逍遥 软萌
语速
适中 超快
音量
适中
开始播放
推荐
反馈
章节报错
当前章节
报错内容
提交
加入收藏 < 上一章 章节列表 下一章 > 错误举报